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及環境保護管理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874
2024-09-06
15頁
356.44KB
1、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及環境保護管理作業指導書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安全文明施工作業指導書1. 目的2. 適用范圍3.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3.1. 現場封閉管理3.1.1. 施工主入口臨時大門3.1.2. 現場圍擋3.1.3. 施工入口形象3.1.4. 現場人員形象3.1.5. 現場安全、質量動態警示3.2.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3.2.1. 平面布置方案的確定3.2.2. 作業場地和施工道路3.2.3. 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3.3. 臨時辦公生活設施管理3.3.1. 實行責任分區包干3.3.2. 施2、工現場內設施3.3.3. 工人生活區管理3.4. 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3.4.1. 環保要求3.4.2. 噪音管理3.4.3. 建筑垃圾管理3.4.4. 施工、生活污水管理3.4.5. 夜間施工3.4.6. 其它方面3.5. 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3.5.1. 消防責任和方案明確3.5.2. 動火許可制度3.5.3. 消防設施布置和管理3.5.4. 施工用電管理3.5.5. 機械設備安全管理3.5.6. 安全防護管理1. 目的規范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明確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工藝標準。2. 適用范圍適用于xx公司工地所有總包單位施工范圍內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3.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3.13、. 現場封閉管理3.1.1. 施工主入口臨時大門施工現場大門采用有門柱式的雙開大門,規格:門寬6000mm,高度2000mm,門扇等分,其中一扇設1600mm800mm人行小門。材質:大門采用金屬角鋼做框,做除銹處理,雙面包鍍鋅鐵皮。顏色:大門底色采用白色。文字組合及其它:門上書寫“新居工程”等標準字體,采用標準色,字尺寸約600mmX600mm(高寬)。門柱截面積建議采用500mmX500mm,高度2500mm,其中柱帽高200mm。3.1.2. 現場圍擋(1)工程施工現場周邊應設置連續、密閉的圍擋。(2)圍擋高度2.0米。使用的材料應保證圍擋穩固、整齊、美觀,采用磚砌、留垛、設變形縫,不得4、使用石棉瓦、彩鋼板、安全網等。(3)施工作業區、材料堆放區與生活辦公區間應相互分開。隔離措施應采用鋼管架,高度不得低于1.8米,各區應有明顯的標志牌,由生活區進入施工作業區的出入口要懸掛安全警示標志。3.1.3. 施工入口形象(1)入口處應設置告示牌,例如工程概況牌、文明施工牌、項目組織架構牌、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等。(2)標牌尺寸:標牌應設置為長方形,最小尺寸為1800mm900mm,可選用鋼管和角鋼支撐,或鑲嵌于墻體內。(3)標牌的材質:面板采用有機板,框采用鋁合金或不銹鋼。(4)大門口必須作硬地處理,車輛出入口位置設車輛沖洗裝置和排水溝,保證帶有泥土的車輛經沖洗后才能5、駛入城市街道。(5)入口處必須設置堅固、美觀的門衛室,門衛室應懸掛經萬科項目經理部批準的“施工現場車輛管理和人員參觀管理辦法及門衛崗位制度” 。并配備辦公桌椅、登記本、值班表、緊急聯絡電話表及警鐘系統等,門衛人員要統一著裝并佩戴執勤袖標。(6)入口處應設立安全帽存放區,確保每個進入地盤的人員(包括訪客)都必須戴上安全帽。3.1.4. 現場人員形象(1)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宜穿企業統一制式工作服,管理人員與作業人員的服裝應有顏色區別。施工現場全體人員應佩戴企業統一制作的工作卡(工作卡內容:照片、姓名、職務、工種、單位及編號)等。(2)施工現場全體人員必須佩戴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帽。管理人員安6、全帽為紅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帽為黃色,其它施工人員安全帽為白色或藍色。嚴禁佩戴不符合國家標準及無出廠合格證、無檢測檢驗合格證的安全帽。3.1.5. 現場安全、質量動態警示在項目現場主要通道部位設置周罰款告示牌及當日危險源告示牌;在項目部設置安全及質量檢查部門,對質量及安全進行檢查,其中安全隱患的檢查是每日檢查,每日公示,罰款是每周公示,對不正確的事情進行警告和提示,有效的提高工人的質量和安全意識。3.2.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3.2.1. 平面布置方案的確定施工現場的總平面布置必須經過監理部及項目經理部批準認可;現場非施工作業面不允許有閑置裸土出現。3.2.2. 作業場地和施工道路(1)現場場地和7、道路要平坦、通暢,保證進出現場及建筑物內的通道為硬化路面,無泥污、無積水,并設置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道路上不得堆放建筑材料或其它雜物。工地內的施工道路、作業場地(鋼筋、木制作和砼攪拌站)應滿足以下要求:a、施工行車道路寬不得低于4.5m,標準應鋪設200厚以上的C20混凝土路面,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溝,排水溝內雜物需要定期清理,防止蚊蟲滋生。b、施工人員通道標注標準不低于頁巖實心磚干鋪,磚底鋪設50mm厚砂子打底,磚縫間填塞細砂,也可采用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c、生產加工場地及堆場的地面應鋪設100厚以上的碎石(或卵石、石渣、砂子等材料)地面;可采用頁巖實心磚干鋪,磚底鋪設50mm厚砂子打8、底,磚縫間填塞細砂;也可采用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d、所有硬地面應高于場地150以上或硬地邊設置良好的排水溝,保證排水通暢。e、對于任何閑置2個月以上的裸露空地應作植草覆蓋。(2)在主要施工道路加設活動鐵圍欄或活動鐵板分隔施工范圍與施工道路。未能設置活動圍欄,可設寬約20mm 黃線明確車輛與行人分流。在顯眼地方張貼車速告示,并限制時速不應超過15公里。(3)鋼管腳手架必須全部涂有防銹油漆,密目式安全立網要掛置在外立桿內側,嚴禁豎掛、斜掛,密目式安全立網應及時清洗更換、保持整潔。要求每層樓板處設踢腳板(安裝在安全網外面),踢腳板(木板作成,寬度200,厚度18,刷成黃、黑漆相間,間隔300。)3.9、2.3. 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施工現場材料堆放和機具設備安放應符合現場平面布置圖確定的位置;材料堆碼要整齊,擺放有序,并掛置定型標牌(標牌尺寸0.2米0.3米,標牌內容: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檢驗狀態和產地等);標牌掛置要牢固,方向一致,高度相同。(1)鋼材堆放:鋼材堆放分款分批平穩堆于在有承托的地面上,減少與地面接觸和受潮。短期內不使用的應加蓋帆布或彩條布。(2)木材堆放:木材(模板、木枋、跳板等)堆放必須用木枋承托,避免受潮或傾斜。露天存放且而短期內不使用的應加蓋帆布或彩條布。(3)水泥、油漆類水泥、白灰等粉狀材料要分期分批存放在干燥的室內倉庫。材料下方要有足夠木枋承托,再用夾板鋪面10、,堆放高度2m。結構膠及油漆等一般外面包有保護膠紙,存放時應保留保護膠紙原板。(4)安裝管線類管材存放應分類存放,堆放高度2m,兩邊沿著管材底部頭、中、尾處應放置混凝土楔,防止管材傾瀉。 (5)周轉料具類腳手架及其它支承架存放要分類平堆,并用方木墊好,高度2m;扣件應設置集中收集庫房和扣件槽,現場不允許散堆、散用。(6)瓷磚類必須分類分批分型號并保留原有的保護膠紙存放在室內倉庫,堆放高度按產品說明書要求,倉庫要有充足照明并保持干爽。(7)五金件類門窗鎖、門窗鉸鏈、拉手、龍頭等五金配件容易受潮、生銹且價值較高,必須存放于干爽、安全、牢固的室內倉庫,倉庫應有可靠的防盜措施和專人看管。(8)潔具類坐11、廁、浴缸、面盆、等潔具應分類存放于安全、牢固的室內倉庫。(9)危險物品類施工現場易燃易爆物品應設專庫存放,設專人負責管理。庫房位置應遠離火源,不得置于高壓線下,庫內照明應選用防爆燈具,庫外擺放滅火筒,并張貼危險品使用許可證。3.3. 臨時辦公生活設施管理3.3.1. 實行責任分區包干施工單位應明確施工現場各區域的衛生責任人,報監理公司備案。施工單位自身應每周應進行一次內部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予以公布和通報;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定期和不定期組織檢查。施工現場應設置足夠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環境衛生、清理垃圾,施藥除“四害”。3.3.2. 施工現場內設施施工現場不允許布置工人生活區,僅僅可以布置辦12、公區和少量材料庫房、庫管和特種作業、值班人員休息室。施工現場應設置工人廁所,應有沖洗設施、化糞池,并有專人每天打掃清潔,各單位自行辦理好排污許可。廁所內墻應貼瓷磚,地面要硬化,廁所外墻要抹灰刷白,留有通氣孔,夜間有照明,并定期噴藥。 現場臨時辦公、庫房等臨時建筑物、構筑物,要求穩固、安全、整潔,并滿足消防要求,禁止使用竹棚、石棉瓦、油氈搭建。倡導采用工廠化的多層移動房,最低標準是磚砌房,生活區場地必須全部硬地化或綠化。在建工程不應兼作施工人員住宿場所;按設計架設用電線路,嚴禁任意拉線接電,嚴禁使用電爐和明火燒煮食物。施工作業區嚴禁吸煙,吸煙須設立專用吸煙室,并掛置標牌。室內應設置煙缸、滅火器和13、休息用桌椅,并由專人負責清掃保潔。吸煙室應有防火、通風措施。可以參照下圖執行:3.3.3. 工人生活區管理必須布置在施工現場以外,考慮租房或臨時搭設房,作業工人應集中管理,并自行處理好與周邊的關系。在工人集中區粘貼國家、地方政府關于安全及質量等的管理條例,對工人進行宣傳、培訓。工人生活區的衛生、安全應確保達到標準,食堂必須申領衛生許可證。宿舍區應有明確的衛生責任制,保持宿舍內清潔衛生、無異味,每個房間應分區編號,并在門上標明,每間房門側張貼宿舍管理制度;應按設計架設用電線路,嚴禁任意拉線接電,嚴禁使用電爐和明火燒煮食物。 3.4. 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3.4.1. 環保要求施工現場必須建立施工14、防擾民措施,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科學組織施工,創建綠色環保工地和文明施工現場。3.4.2. 噪音管理當施工作業的噪聲可能超過建筑施工現場的噪聲限值時,如當地政府規定施工單位應在開工前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申報的,施工單位必須履行申報程序,核準后方能開工。設計、施工單位應優先采用低噪音的工藝和施工方法。3.4.3. 建筑垃圾管理禁止從建筑物內向外拋灑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應集中收集、堆放,及時清運,做到工完場清。可考慮設置建筑垃圾槽統一收集。垃圾槽設置范圍一般均穿越各層樓板,到底層則伸至樓外寬度應為4.5m 以便工具車能及時清理。堆放高度最高處不能超過2 米,門邊高度應低于0.5 米。亦可采用定型組合式有蓋垃圾槽。3.4.4. 施工、生活污水管理場地內應設排水溝、集水坑、沉淀池,可為磚砌或混凝土澆筑。所有的生活和施工污水、雨水必須經沉淀達到排放標準后方能排入市政排水管網或河流。排入河流的水源應有人嚴格監測水質,以防水中漂浮物流入河流,污染河水。且應按當地政府的要求,確定是否辦理排水許可證。
管理運營
上傳時間:2021-05-12
10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