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鐵路工程軟弱地基換填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915
2024-09-06
7頁
145.04KB
1、普速鐵路工程軟弱地基換填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XX鐵路路基工程 換填處理施工作業指導書1.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普速鐵路X標段軟弱地基換填施工。2. 作業準備2.1 內業技術準備開工前,技術人員應對施工圖紙和相關的通用圖紙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認真學習,熟悉施工作業指南、驗收標準以及相關的規范。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應急預案。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崗前技術、安全培訓和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對考核合格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根據施工圖紙及現場地質情況確定換填范圍、深度、換填的材料及要求2、,經設計確認,由監理工程師現場見證。2.2 外業技術準備收集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測量人員復核測量導線點、水準點,按設計要求進行中線、高程和橫斷面測量,按設計要求的寬度和位置放樣。修建進場施工便道和開挖排水溝、擋水堤,以防止雨水流入場地內。施工過程中,為便于開挖,保證換填質量,人工在開挖坑外四周設截水溝,坑內兩邊設排水溝,由集水井排水。對換填材料的各項試驗數據報監理審批后開始備料,在料場內加水悶料,使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鋪筑試驗段,確定機械配套、鋪筑層厚度和碾壓遍數等參數。3. 技術要求3.1 換填開挖應根據地形、地質、氣象、水文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不宜在雨季施工。33、.2 開挖時,采用換填深度和地質資料雙重控制開挖,當開挖接近換填底面設計標高時,及時測量開挖面標高,核查地質是否與設計資料相符。如不符,及時與相關單位聯系解決。3.3 鋪筑時,按照試驗段換填工藝參數組織施工。4. 施工程序及工藝流程4.1 施工程序換填處理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挖除不良土層核查地質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分層檢驗檢查驗收。4.2 工藝流程圖1 換填處理施工工藝流程圖5. 施工要求5.1 施工準備5.1.1 對進場的機械設備進行驗收。5.1.2 根據設計文件編制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及技術交底。5.2 施工工藝5.2.1 施工放樣按設計要求進行位置放樣,標示不良土層的開挖輪廓線,在地面4、上釘控制高程的木樁,以便于對每層換填材料厚度進行控制。5.2.2 挖除不良土層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開挖。根據換填段路基長度確定開挖順序:長度在100m以下時,開挖由一端往另一端進行;長度在100m以上時,開挖從中部往兩端進行。同一作業面采用兩臺挖掘機接力挖運,將不良土層挖裝至自卸汽車上,運至棄土場。5.2.3 基底處理采用機械挖除時,預留3050cm的底層人工清理,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采用推土機輔以人工將底部平整;當底部起伏較大時,按規定要求設置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或緩于15的緩坡。5.2.4 基坑檢驗底部的開挖寬度和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并經過監理工程師確認后,可采用壓路機對換填面進行壓實。5、按規范要求對換填前的基坑進行檢驗,包括地質、標高等。檢驗合格并經監理確認后,方可進行合格料的回填。5.2.5 分層填筑回填時,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料標高,分層攤鋪,分層碾壓。根據試驗段施工情況確定填料分層松鋪厚度,且不大于50cm。為保證壓實質量,每層填料鋪設的寬度宜為每側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填筑采取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方式。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先從最低處分層填筑。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形,碾跡重疊,接縫部位不得出現在基礎、墻角、柱墩等重要部位。5.2.6 分層碾壓為保證換填土壓實的均勻及密實度,在重型碾壓機碾壓之前,應平整填層面。可采用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個別不平整6、處,人工進行找平。在運送填料時,控制卸料密度,按方格法劃好方格后,方可卸料。填筑區段完成一層卸料后,用挖掘機配合推土機攤鋪平整,做到填筑面在縱向和橫向平順均勻,以保證壓路機壓輪表面能均勻地接觸地面進行碾壓,從而保證碾壓質量。在攤鋪的同時,進行初步壓實,并保證壓路機壓到路緣時不致發生坍滑。填料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壓實時應先兩側、后中間,壓實路線應縱向相互平行,反復碾壓。第一遍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強振,行駛速度宜先慢后快,最快行駛速度控制在4km/h內。橫向接頭壓輪重疊0.40.5m,做到壓實均勻,沒有漏壓、死角。對死角應特別注意其碾壓密實,可采用挖機修筑臺階,壓路機縱、橫向反復碾壓的7、方式,使壓路機能夠有效的對死角進行碾壓。5.2.7 檢測軟弱土挖除后要進行地基承載力檢測,地基承載力需符合設計要求。檢測合格后,進行原地面壓實。原地面壓實以設計值為標準,如設計無明確要求,應參照基床以下路基壓實標準。填筑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簽證后再繼續填筑。每填筑一層都進行測量定線,換填頂面高程、橫坡、寬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修復,達到要求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6. 勞動組織采用作業面方式組織施工,人員配備見表1。表1 單個區段主要人員配備序號負責人數量備注1工班長1人2技術主管1人3技術員1人4施工員1人5質檢員1人可與其他作業面共用6安全員1人7測量員23人可與其他8、作業面共用8試驗員23人可與其他作業面共用9操作手815人包括挖機、平地機、推土機、壓路機及運輸車輛司機10指揮卸土人員2人11輔助工人23人7. 材料要求換填時,選擇經試驗檢測后符合設計要求的填料。可選用A、B組填料,如設計有明確要求可選用C組填料。當選用C組填料時,塑性指數應不大于12,液限應不大于32%。8. 設備機具配置換填處理施工的主要機械設備配置情況,見表2。表2 單個作業面主要機械配備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挖掘機2臺挖除不良土2推土機1臺大面粗平3平地機1臺精平4裝載機1臺協助挖掘機5壓路機1臺不小于20T6灑水車1臺灑水,可共用7自卸汽車36臺運輸填料和棄方8油車1臺供油,9、可共用9. 質量控制及檢驗9.1 質量控制要點及技術措施控制換填后路基填筑壓實度是該項施工作業的控制要點,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換填所用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2)換填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換填深度范圍內的不良土層應挖除干凈,坑底應按設計要求整平。(3)挖除不良土層時,若遇到地質條件不符時,應立即報告相關單位,變更后再施工。(4)做好試驗段的換填處理工作,根據試驗段所得參數指導施工。(5)分層填筑時,應避免在雨季施工。(6)填料含水率較低時,應及時采用灑水措施,灑水可采用取土場內提前灑水悶濕和路堤內攪拌的方法。填料含水率過大時,宜采用取土場內開挖溝槽降低水位和用機械翻松晾曬相結合的方法,或將填料10、運至路堤攤鋪晾曬。9.2質量檢驗換填所用的填料種類、質量、使用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每換填10000m3時檢查2組,每增加5000 m3,增加1組檢驗。檢驗方法: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抽樣試驗。換填的深度和范圍應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驗。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換填土的壓實標準應符合設計要求。路堤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設計需換填時,其換填后的地基壓實質量應符合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附錄B的規定。檢驗數量:每100m換填層等間距檢查4點。檢驗方法:根據換填填料的種類,檢驗方法符合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第6.1.11、6條規定。換填地基頂面的高程、橫坡、寬度、平整度、中線至邊緣距離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 換填地基頂面的高程、橫坡、寬度、平整度、中線至邊緣距離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頂面高程5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點水準儀測量2橫坡0.5%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查3點尺量4平整度填土50mm填石10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5點2.5m直尺量測5中線至邊緣距離5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點尺量10. 施工安全10.1 安全要求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安全講話制度。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或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制定作業程序和運行路線,以便協調好施工安全和生產的關系。10.2環保要求對易飛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應遮蓋存放。施工現場配備灑水降塵器具,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灑水降塵。現場拌制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