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業基礎金屬加工及設備制造工程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6930
2024-09-06
17頁
127.76KB
1、機械制造業基礎金屬加工及設備制造工程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一、 目的指導審核人員有效地對生產通用機械制造業、金屬結構加工制造業、刃具、工具及通用金屬加工制品的用人單位,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進行審核;二、適用范圍本審核作業指導書適用于(通用機械制造業、金屬結構加工制造業、刃具、工具及通用金屬加工制品制造業。 三、引用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xx勞動法1995-1-1xx消防法2001-10-27xx工會法1998-9-1職業病防治法2002-5-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2002-3-2、15 電氣安全管理規程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TJ36-79壓縮空壓站設計規范 TJ29-78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1995-1-22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1996-12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1996-6-1有毒作業危險分級監察規定工廠安全衛生規程1956-5-25工業企業職工聽力保護規范1999-12-24高溫作業分級1984-12-1體力勞動強度分級1984-12-1噪聲作業分級 LD80-1995女職工勞保保護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1). 19850510 沖壓安全管理規程(2). 19850510 木工平刨床安全管理規程(3). 19853、0510 乙炔發生器安全管理規程(4). 19921218 能源部關于頒發大型超重機械安全管理規定的通知(5). 19900601 勞動部關于頒發漏電保護器安全監察規定的通知(6). 19910321 勞動部關于頒發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的通知(7). 19910416 勞動部關于頒發客運架空索道安全運營與監察規定的通知(8). 19850606 起重機械安全規程3)GB/T3214-91水泵流量的測定方法4)GB3216-89離心泵、泥漿泵、軸流泵和旋渦泵試驗方法5)GB/T5657-95離心泵技術條件()6)JB/T4297-92泵的涂漆技術條件7)GB/T16941-1997流程工業用透平4、壓縮機設計、制造規范與數據表;8)JB/T4113-1995整體齒輪增速組裝型離心式空氣壓縮機;9)JB/T4359-1994一般用途軸流式壓縮機;10)JB/T6443-1992離心壓縮機;11)GB/T7782-1996計量泵;12)GB/T14536-1996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電動水閥的特殊要求(包括機械要求)。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及實施細則 95年修訂版壓力容器設計單位資格管理與監督規則 98年修訂版壓力容器制造單位資格認可與管理規則 95年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99年修訂版GB15098 鋼制壓力容器JB/T473597鋼制焊接常壓容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5、及實施細則 95年修訂版鍋爐制造許可證條件 95年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蒸規) 96年修訂版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水規) 97年修訂版鍋爐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 90年GB/T165071996 固定式鍋爐建造規程JB/T100941999工業鍋爐通用技術條件1) 泵的工藝流程圖葉輪、泵體、端蓋、機座的鑄造和加工部件裝配總裝配表面噴漆包裝交付軸的加工2)壓縮機的工藝流程圖機體、端蓋、機座的鑄造和加工部件裝配總裝配表面噴漆包裝交付軸、連桿、活塞的加工,氣壓包的焊接3)旋塞及閥類的工藝流程圖本體加工裝配表面處理包裝交付閥芯加工特殊過程:鑄造、熱處理、焊接、表面處理、噴漆。關鍵過程:轉子(6、葉輪、齒輪等)加工、軸承位的加工、活塞和缸體內表面的加工鍋爐制造流程鍋爐本體制造 組裝焊接水壓試驗砂磚保溫化妝爐 排 制 造 制作刷漆總檢入庫流程圖:以壓力容器罐體為例 封 頭: 筒 體: 領料 劃線領料 劃線 材料標記移植 材料標記移植 切割/切坡口切割/剪板坡口加工 焊口除油除銹卷 圓 組對 焊 接焊口除油除銹 壓制成形 縱環縫焊接 切 割 校 圓 探 傷 探 傷 組 裝 焊 接 探 傷 熱處理 耐 壓 試 驗 表 面 處 理 成 品 入 庫二、主要危險危害辨識1 按工藝流程辨識金屬罐、儲藏容器和鍋爐制造業危害危險因素辨識序號工藝過程生產設備/設施危害危險因素危害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1材料采7、購材料不合格產品投入使用可能發生各類事故,如:介質泄露、鍋爐爆炸1 考察確認供貨商;2 嚴格執行容規、蒸規、水規確保采購的鋼材及重要輔材符合要求;2零件鑄造沖天爐、電爐、混砂機、篩砂機、拋丸清理設備、吊車、澆包1 火災、爆炸;2 粉塵;3 煙害及有毒氣體CO、CO2、SO2、丙烯醛、末飽合的碳化氫;4 高溫;5 噪聲;6 繁重的體力勞動;1 燙傷、灼傷、火災、爆炸事故;2 矽肺職業??;3 呼吸道疾??;4 高溫傷害、眼臉傷害;5 噪聲損傷、耳鳴等;6 容易砸傷、碰傷;1 爐前工及澆灌工必須戴水晶防護眼鏡,穿著防燙傷的勞動服和勞保鞋;2 制芯、清砂等工種必須戴防塵面具。清砂工應戴耳塞;3 車間應通8、風、明亮、通道清晰,便于有毒有害氣體擴散;4 吊車鋼絲繩應選擇安全系數6倍以上,卷揚機應有兩套制動器,并定期檢查,確保澆包吊運安全;5 沖天爐要安裝自動保險閥,防止突然停風時發生爆炸;6 工人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自傷害及傷害他人;7 原材料堆放保管要符合防塵飛揚、防火、防爆的要求;3零件鍛造加熱爐、鍛錘1 高溫2 沖擊載荷3 鍛件飛出4 氧化皮燙傷5 火災1 高溫傷害、眼臉傷害2 機械傷害3 鍛件飛出傷人4 氧化皮飛出傷人5 火災1 現場人員必須配戴耳塞,工作人員必須戴水晶防護眼鏡;2 操作工作正前方不許站人;3 氣錘錘頭2米內不得有雜物,設備機況良好,胎具裝配牢固;4 工件翻動、移動必須9、與氣錘同步;5 作業環境內不允許有易燃易爆物品;4鋼材表面預處理拋丸除銹設備或噴砂除銹設備1 機械傷害2 粉塵3 噪聲可能引起機械傷害、噪聲損傷、塵肺病等;1 工作前檢查設備完好,安全防護裝置靈活方可工作;2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正確勞保著裝;3 無關人員退離現場;4 設備停機后方可檢查維修;5材料吊運行車吊物墜落起吊索具捆綁不牢易造成物體打擊傷人及損害器材;1 行車工及大型物體起重作業指揮人員均需持證上崗;2 作業前要了解作業環境及起吊設備性能完好情況;3 大件要編制吊裝方案,正確選擇吊點,2臺天車抬吊時要指定專人指揮,每臺設備不許超過額定負載的80%;4 吊車工作時,下方不許員工作業或行人10、通過;6下料剪板機機械傷害誤操作造成機械傷人及機械事故;1 檢查設備完好,安全防護裝置靈活后方可工作;2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指定專人操作,專人指揮;氣割火災、燙傷易燃易爆氣體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1 使用合格器具和風帶,乙炔使用阻火器,氧氣冬季使用低壓加熱器;2 氣瓶管理符合相關防火制度,氧氣瓶、乙炔氣瓶隔離存放,遠離明火距離不小于15米,兩瓶相距不小于3米;3 氣割工持證上崗;7刨邊刨邊機機械傷害誤操作可能造成機械事故及員工傷害;1 工作前檢查設備完好,安全防護裝置靈活好用;2 嚴格遵守操作規程;3 工作時佩戴工作帽,操作設備不許帶手套;4 機械運轉時,嚴禁把手放入機械內部;5 磨砂輪機及高11、速切削必須戴平光眼鏡;6 機床之間設立防護網,防止鐵屑飛出傷人;8零件機加工車床、刨床、鉆床、銑床等機械傷害噪音傷害誤操作易造成機械傷害、鐵屑飛出傷人,噪聲傷人9壓制成型油壓機機械傷害噪聲傷害物體打擊,設備及工件擠壓傷人,噪聲傷人;10筒節滾圓卷板機機械傷害機械傷人、物件吊運墜落傷人;11工件組對行車、電焊機、大錘、轉胎錘擊、吊物墜落、工件擠壓等機械傷害、噪聲傷害;工件墜落傷人,錘擊傷人,物體打擊或擠壓傷人,噪聲傷人,人員高處墜落傷害;1 鉚工使用大錘應檢查錘頭、柄、楔是否牢固可靠,使用木錘不準帶手套,工作時須戴耳塞,嚴禁兩人對面打錘。打錘點半徑3米內不許站人。2 搬抬物件應統一行動;3 筒節12、在轉胎上伸出長度不大于8毫米,旋轉時筒節上不得站人;4 打磨時戴防護眼鏡和防塵口罩、耳塞。密閉容器內作業需有專人監護;12焊接電焊機漏電傷害、電焊弧藝、焊接煙塵、夏季作業容器內部高溫傷害;1 一次線、二次線漏電觸電傷亡2 弧藝灼傷;3 煙塵吸入損害健康,重者造成塵肺職業??;4 高溫、中暑、重者休克,容器內部還可能造成觸電傷亡;1 巡檢,消除裸露、漏電現象;2 采取排塵措施;3 選用合適的防護品,勞保著裝符合要求;4 容器內作業有專人監護;5 夏季作好防暑降溫,執行高溫連續作業時限規定;13零件熱處理熱處理爐、水槽、油槽電加熱設備可能引起火災、觸電;電場磁場可能引起人體器官傷害;油品燃燒爆炸;燙13、傷;熱輻射;有害氣體;觸電傷亡;火災、爆炸;燙傷;電場、磁場、熱輻射造成身體傷害;物體打擊傷人;CO、NO、SO2 等有毒有害氣體吸入有害身體;1 操作人員穿戴防護用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2 工件或工具嚴禁與電板接觸;3 進入浴爐的工件、工具、新鹽必須進行烘干預熱,防止液態加熱介質的崩爆和飛濺;4 水漕、油漕四周設置安全欄桿;5 應設置氣體收集和氣體凈化系統;14無損檢驗射線探傷機射線射線傷害可能造成射線傷人1 射線操作需取得“射線裝置工作許可證”,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并配戴“射線計量儀”,定期體檢;2 操作時區域隔離,配合監護,防止傷害無關人員;15總體檢驗高處作業、內部作業高處墜落傷害、內部14、觸電傷害1 設備擺放穩固,嚴禁筒節上方清理物下拋,高處檢驗系好安全帶;2 內部檢驗使用安全電壓手把燈或手電筒,穿絕緣膠鞋;16壓力試驗水壓試驗機空氣壓縮機機械傷害壓力介質機械傷人高壓介質噴出傷人1 合理使用設備,按規定配置檢定壓力表、安全閥;2 按操作規程要求升壓、保壓,不得超壓試驗;17漆前處理手動磨光機、砂紙等機械傷害、漏電傷害、粉塵、噪聲傷害機械傷害、觸電傷亡塵肺病、噪聲傷害1 使用手動磨光機須帶漏電保護器裝置;2 配戴防潮面具、耳塞等;3 容器內部清理時需時需有人監護;18油漆噴槍、刷子易燃易爆介質,有毒有害氣體可能造成火災、爆炸事故,苯系物氣體傷害人體健康;1 噴漆廠房應設消防裝置,15、嚴禁吸煙;2 嚴禁動火,噴漆交叉作業;3 操作工配戴防毒面具;4 廠房內貯存在用油漆等易燃品應執行化學危險品貯存規定;19包裝零散工件可能造成物體散落傷人1 按工藝要求包裝;2 包裝箱明示吊點;3 按規定要求裝車,并指定專人驗收;4 司機持證上崗;20交付發運行車汽車吊物墜落運輸事故墜落傷人超寬、高、長引起運輸途中事故2 按場所補充辨識金屬罐、儲藏容器和鍋爐制造業危害危險因素辨識序號場所設備/設施危害危險因素危害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1鍋爐房鍋爐、除塵設備1 鍋爐爆炸2 鍋爐運行高溫作業、煤塵3 鍋爐檢修機械傷害、粉塵傷害4 煤自燃爆炸、灼傷;高溫傷害、塵臟病機械傷害火災1 持證上崗,勞保防護2 16、鍋爐定期檢定、檢修、安全閥、水位表周檢3 安全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的運行控制及監控4 執行鍋爐房定期檢查制度5 煤場貯存環境控制2空壓機房空氣壓縮機1噪聲2機械傷害耳鳴、失眠機械傷害1 耳塞防護;2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3配電室變壓器及控制柜1 變壓器故障引起火災、爆炸;2 觸電火災、爆炸,觸電事故1 持證上崗,勞保防護;2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3 執行定期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等;4倉庫庫房吊運設備1 吊運板材機械傷害;2 易燃易爆危險品貯存,如:油品、氣體機械傷害火災、爆炸1 板材、管材碼放平穩,避免滑落;2 吊裝持證上崗,遵守操作規程;3 易燃易爆品分類、隔離貯存、控制貯量,配備消防設備設施;417、 配備消防防護用具;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審核要點1 文件審核2 第一階段(初訪)4.2,4.3.1,4.3.2,4.3.3,4.3.4,4.4.1,4.5.1,4.5.4,4.63 第二階段:全部要素要素審核內容4.2職業安全健康方針1文件審核:查方針的具體內容是否體現了遵守法規持續改進事故預防保護員工職業安全健康的承諾?是否經最高管理者批準?查方針制定的原則、職責,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評審是否作出規定?2第一階段審核了解方針是如何制定的?員工及其代表是否參與了協商?驗證方針是否與用人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風險的性質和規模相適宜?即方針的內容是否與用人單位的危害與風險評價結果相適應;3第18、二階段審核了解方針是如何傳達貫徹的?員工是否理解,公眾是否獲?。贿M一步驗證方針是否符合企業的性質、規模,適宜性的評審結果;4.3.1 危害辯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1文件審核:查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描述了危害識別方法,是否強調了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三種狀態:正常:生產運行的常規活動;異常:設備投入運行前的試機,運行后停機、檢修等非常規的活動;緊急:火災、爆炸事故; 七個方面: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機工程因素。是否規定了評價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界定了風險級別?如:A類:不可容許風險;B類:重大風險;C類:中度風險;D類:可容許風險;E類:可忽略風險:19、是否規定了對什么樣的風險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如:A類:制定目標及管理方案;B類:制定并實施運行控制程序;A、B、C類均應通過員工培訓、績效測量和監測來控制;是否規定了何種情況要更新危害信息;是否形成了辨識、評價的輸出信息:危害辨識清單、風險評價重大風險清單;2第一階段審核:在主管部門查相關記錄:危害辨識清單/重大風險清單,驗證識別過程是否符合程序規定,抽取一定的危害辨識、評價資料驗證其合理性?,F場巡視,簡單驗證危害辨識是否有遺漏,評價是否合理;3第二階段審核:通過用人單位全部場所的審核,重點驗證危害辨識是否有遺漏?風險評價是否合理?現場是否及時更新危害。 4.3.2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1文件審20、核查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明確了獲取的渠道?是否規定了識別適用法規的職責及要求,是否規定及時更新?是否規定如何傳達給相關方?2第一階段審核在主管部門查法律法規要求清單,驗證是否完整、全面,適用性判斷是否準確?現場巡視驗證適用性法規是否充分?查用人單位守法的證明文件,要看原件(近兩年來有無安全事故;國家監查有無違章行為;安全衛生監測報告);3第二階段審核通過對用人單位全部現場的審核,進一步驗證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充分性?進一步驗證法律法規的傳達、落實情況?查法律、法規要求的更新及傳達?4.3.3 目標1文件審核是否制定了目標的職責、基本原則、方法及評審的時間、形式、方法?,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目標,且符21、合方針、法律法規、風險、相關方要求、持續改進;重點:職業安全健康防護措施;2第一階段審核建立目標是否按規定進行?相關職能和層次是否分解?現場巡視并結合方針及危害辨識情況,驗證目標的合理性?3第二階段審核查目標完成情況,監測記錄,風險控制績效/安全健康績效查目標的評審結果,持續改進的要求?4.3.4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案1 文件審核是否規定了制定管理方案的職責、基本原則、方法及評審時間、形式、方法、修訂的要求? 2第一階段審核查管理方案,驗證方案是否合理(是否針對方針、目標;是否有可操作性,可檢查)是否規定了職責、方法、資源和完成時間?3第二階段審核查方案的完成情況?實施進度和效果通過現場觀察和22、監測記錄予以確認?查方案的評審和修訂情況(注:4.3.3與4.3.4兩個條款可以一起審核)。4.4.1 機構和職責1 文件審核是否明確了用人單位的最高管理者是職業安全健康的最終責任者及其領導職責?是否明確了管理者代表及其職責和權限;是否明確了從事管理、執行和驗證的工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2第一階段審核了解部門及職責設定的是否合理?3第二階段審核職責的傳達是否到位?履行職責的資源保障(人力、專項技能、財力、時間);通過對用人單位的全面審核,進一步驗證職責的合理性?4.4.2 培訓、意識和能力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是否明確了如何識別培訓的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培訓效果如何檢驗?特別是關鍵崗位23、的人員培訓資格鑒定(含國家規定的特殊工種)? 2第一階段不審3第二階段審核查培訓需求識別是否合理?培訓計劃制定是否合理?查培訓計劃實施的相關記錄,驗證完成情況?查法規明示的人員資格證書?現場詢問、觀察其活動驗證培訓效果?培訓計劃的評審、修訂?4.4.3 協商與交流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明確各類信息接收、傳遞的方式、途徑?各種信息形成記錄、處理、反饋的要求?2第一階段不審 。3第二階段審核結合4.3.1,4.2,4.3.4等條款的審核,了解員工參與情況?抽查信息接收、處理記錄,驗證是否準確的傳達、處置、反饋,并形成閉環?了解員工的抱怨情況?4.4.4 文件化1文件審核是否規定了文件結構、24、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描述?全面審核其對于標準的符合性?2 第一階段審核:通過現場審核,驗證文件的充分性、適宜性、有效性;3 第二階段審核:通過現場審核,驗證文件的充分性、適宜性、有效性; 4.4.5 文件和資料控制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并規定了文件的審批、發行、修訂、作廢、回收的控制要求?是否界定了何時進行評審?是否界定了作廢文件的標識?2 第一階段不審;3 第二階段審核:查關鍵崗位是否持有有效文件?查文件評審的情況?查作廢文件處置? 運行控制1文件審核:查建立的運行控制程序(若干)是否充分,是否考慮了下述情況:沒有程序可能偏離方針、目標,均要建立控制程序;已辨識重大危險及不可接受風險25、,均要建立控制程序;消除或降低風險的需求,均要建立控制程序;建立的控制程序是否明確了運行標準及控制要求;2第一階段不審; 3第二階段審核查運行控制程序有無遺漏?(結合4.3.1的現場審核);查程序的執行情況?現場觀察程序進行的效果?查向供方、承包方將有關程序通報情況?(在主控部門查)4.4.7 應急預案與響應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程序中是否界定了潛在的事件或緊急情況,是否分別做出了預防對策,及一旦發生的補救手段,是否規定了對發生事件進行總結、分析、評價對策的實際效果?是否明確了針對哪類危害、風險以何種方式進行試驗及試驗的時間?2第一階段不審3第二階段審核通過現場審核查有無潛在事故遺漏應急預26、案?查應急程序的執行情況?是否經過驗證?如:火災應急預案,是否規定了報警,負責人指揮滅火、人員疏散等演習結果?現場查應急設施是否齊全,數量是否充分?是否有效?4.5.1 績效測量和監測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文件?是否明確了定性和定量測量的內容,主動測量和被動測量的內容?如:運行程序實施的例行檢查;目標、管理方案的實現情況檢查;法律法規符合性檢查;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檢查與調查等內容如何實施?檢查方法?程序文件是否對監測設備提出了控制要求?2第一階段審核查法律法規符合性監測評價是否按程序要求實施?從監測報告簡單判斷是否守法;3第二階段審核查運行程序實施日常監控記錄?安全檢查記錄?查目標、管理27、方案實現情況檢查記錄?查地方政府或上級主管對用人單位的檢查評價記錄;查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審記錄?查監測設備臺帳及校準記錄?查是否有事故、未遂事件、職業病等調查報告? 4.5.2 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規定了對事故、事件調查分析的原則,采取糾正/預防措施的職責、權限?程序是否規定了對相關方投訴應采取糾正措施? 2第一階段不審3第二階段審核通過查測量和監測反映出的不符合(含事故、事件),追蹤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并現場驗證其實施效果?了解針對改善員工的職業安全健康績效,采取的預防措施及效果?查針對糾正/預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情況?若有事故發生,查事故調查報告?28、處理報告?4.5.3 記錄和記錄管理1文件審核查是否建立了程序,規定了哪些記錄及標識、保存等控制要求; 2第一階段不審3第二階段審核抽查記錄清單,驗證其標識、保存期限等是否明確?抽查一部分記錄,驗證填寫完整性,可追溯性?4.5.4 審核1文件審核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明確了審核計劃的制定、人員要求、實施審核等控制要求;2第一階段審核查內審的有效性(計劃是否覆蓋體系,不符合采取的糾正措施);3第二階段審核在各部門核實內審的情況,驗證糾正措施實施效果?4.6 管理評審1文件審核是否規定了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由哪些人參加的評審時間間隔、方式?是否明確對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進行評審?2第一階段審核:了解管理評審的資料是否充分,決議內容?3第二階段審核:查管理評審決議傳達、執行情況?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