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查重力測量地面磁測操作細則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148
2024-09-06
10頁
109.64KB
1、地球物理勘查重力測量、地面磁測操作細則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QC-01 地球物理勘查重力測量操作細則工種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重力儀性能調節與試驗測程調節根據測區內重力值的變化情況,將測程調節至合適位置 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儀器操作員光線、電子靈敏度調節按重力調查技術規定進行調節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野外工作期間每半月調節一次儀器操作員調節水準器并測定水泡曲線要求水準器調節后測定的水泡曲線偏離正確位置不超過一小格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野外工作期2、間每半月檢查和調節一次 組長、儀器操作 員格值標定(1)格值標定相對均方差小于1/2000;(2)相鄰兩次格值標定,格值相對變化率小于1/1000;(3)一組讀格差(三程循觀測取得)最大與最小讀格差之差不大于1.5格,合格讀格差數量不少于6個,不合格讀格差不大于2個(1)按重力調查技術規定要求進行格值標定;(2)儀器操作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格值標定在投產前和施工結束后分別進行一次,應在國家重力儀格值標定場進行;儀器受到劇烈碰撞及修理后均應重新標定儀器操作員靜態試驗(1)試驗時間不少于24h;(2)試驗環境溫度變化應力求小;(3)經理論固體潮改正后的儀器靜態零點位移曲線,基本呈線性變化按儀器說明3、書要求進行操作記錄環境溫度,30min讀數一次,每次觀測讀數3次儀器操作員動態試驗(1)試驗點間重力差不小于310-5m/s2;(2)觀測結果經理論固體潮改正后,精度滿足0.110-5m/s2,基點聯測精度應小于0.0610-5m/s2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試驗時間不少于10h,兩點間單程觀測時間間隔不大于20min,每一點上觀測3次儀器操作員一致性試 驗(1)要求做1530個試驗點,點間重力值變化應較大;(2)保證各臺儀器必須同點位;(3)一致性均方誤差不超過設計的測點觀測均方誤差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多臺儀器投產前必須做好一致性試驗,每點均應觀測儀器操作員 續表工種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4、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基點選擇與重力聯測基點選擇應選在地基穩固、聯測方便、附近地形和其他引力質量近期內不會有大的變化、重力水平梯度較小的地方按重力調查技術規定與設計規定要求選定基點基點選定基點應建立固定標志并統一編號技術負責基點聯測應滿足重力調查技術規定與設計要求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操作基點聯測采用三程循環觀測法,聯測時各基點讀數3次,每次讀數后均應重新調平儀器水泡重力組長測網布設按重力調查技術規定與設計要求布設測網,編注點號(1)地形圖設計概略點位;(2)按重力編號原則編注點號測點編號一般由所在地形圖的圖幅號和所在坐標網左下角縱坐標值的末兩位數字組成(先縱后橫)技術負責測點布5、設與觀測測點野外定 點按設計要求的方法進行測點野外定點和三維坐標的測定按相應的測地工作方法進行野外定點操作員基點觀測(1)早基采用基輔基觀測,晚基觀測一回,基點各次讀數差不應超過0.2格;(2)每次讀數后應調節水泡平衡后方能讀數;(3)輔點應與基點足夠遠,有一定高差;(4)兩回基點讀數間隔不小于5min,讀數差不大于0.3格(1)適當活動儀器,適應外界溫度20min;(2)首先進行儀器光線靈敏度和水泡位置的檢查,合格后方開始基點讀數應視測點重力值的變化情況將儀器測程調至合適位置,減少中間測程調節操作員測點觀測(1)采用單次觀測法計數兩次,讀數差不應大于0.2格;(2)每日工作閉合時間不超過246、h,特殊情況可放寬至48h;(3)按設計要求執行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進行儀器操作,詳見重力規范野外調節儀器測程時,應于調節后適當晃動儀器,其時間必須大于測定儀器調測程后的讀數穩定時間,或經多次重復觀測后,兩次計數差不大于0.3格時方可繼續工作操作員QC-02重力儀操作步驟1儀器調平(1)將底盤放置平穩,利用底盤中心圓水準器將底盤大致放平,并用手把底盤放穩。(2)將儀器從桶內取出,放置在底盤上。儀器應直立從減震箱內取出,注意腳螺絲不要與桶相撞擊。在底盤上移動儀器時不允許有震動摩擦的聲音。(3)先用雙手同時反向調節靠前的兩個螺絲,使之與它相對應的水準器水泡居中。操作時不要擰得太快,當氣泡接近居中時,更7、要緩慢,并適當地回擰一點。2 開、關照明電源 儀器調平后打開電源開關,讀好數據后應立即關燈以延長電池的壽命,在野外發現亮度不夠時,應及時更換電池。3 讀數旋轉計數器的旋扭亮線與零線重合。正確讀一組數據并作記錄。若亮線在零線右側,擰的方向與上述相反。要注意計數器齒輪的間隙影響。當轉動計數亮線移不到零線時,應考慮調節測程。4 收置儀器讀取數據并記下觀測時間后將儀器裝入減震箱內,不許碰撞。如有碰撞應立即返回原測點進行檢查,得新讀數。QC-03 地球物理勘查地面磁測操作細則表工序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儀器設備的檢查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1)檢查三腳架與羅盤,8、并進行必要的調節;(2)全面檢查儀器主體各部螺絲夾固情況;(3)檢查儀器光系、水泡、開關、底盤,并作必要的調整生產現場進行檢查與校驗腳架工操作員儀器性能試驗 穩定程度試 驗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1)選好試驗地點;(2)連續取讀數20次,并記錄;(3)求出讀數間最大偏差值穩定度的試驗應選在沒有磁性干擾的地點操作員 零點位移試 驗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1)按規范規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讀數并記錄,同時還應記錄溫度與時間;(3)計算經日變、溫度改正后的零點位移情況,確定線性零點位移的時間間隔確定讀數的時間間隔邊界觀測10h操作員計繪員 轉向差的測 定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9、按規范規定的儀器規程進行操作,測定常差和變差操作員 精確度和一致性試驗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1)按規范規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讀數;(2)按設計規定方法進行計算,并比較各臺儀器在測點上的觀測平均值;(3)檢查系統誤差和計算均方誤差試驗應選在磁場變化較規律,水平梯度較緩的異常區進行;讀數在20格左右,選擇距離大致相等的1020個測點,各儀器在每個點上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往返觀測;各儀器在同一點觀測時,點位和儀器的高度應一致操作員計繪員儀器常數測定格值測定(1)測定時間與技術要求,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2)測定的相對誤差按設計規定要求按規范規定操作(1)測定格值;(2)計算格值用赫氏10、線圈測定,至少要用三個較大電流值;測定時電流值不宜小于2mA,相鄰電流不宜小于1mA;測定時要對儀器方位認真檢查,并在兩個方位內進行操作員計繪員 續表工序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儀器常數測定溫度系數測定(1)測定時間與技術要求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進行;(2)測定的相對誤差按設計規定要求按規范規定操作規程進行操作:(1)溫度系數測定;(2)繪制溫度系數曲線及計算溫度系數操作員計繪員扭鼓常數測定(1)測定時間與技術要求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進行;(2)測定的相對誤差按設計規定要求按規范規定操作規程進行操作:(1)扭鼓常數測定;(2)計算扭鼓常數要分度,往返程測定,測定范11、圍視野外觀測時使用范圍而定,測定時磁場要均勻操作員計繪員基點選擇和聯測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的要求進行(1)先在有關磁場圖上選擇正常磁場以大致確定基點位置;(2)實地往返并用儀器試測;(3)基點聯測;(4)計算基點值及基點網平差基點選擇與聯測可根據具體工作情況選下總基點、主基點、分基點及臨時基點技術負責操作員計繪員日變觀測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或設計書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按規范的操作規程操作:(1)觀測;(2)計算并作日變曲線日變觀測站環境要有利于提高觀測精度,無磁性干擾,儀器靈敏度高,性能穩定,溫度系數和零點位移小,讀數時間間隔以10min為宜;日變觀測應早于生產儀器早基觀測之前,終于晚基觀測之后操作12、員計繪員測點觀測基點觀測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或設計書的技術要求進行按規范操作規程進行觀測記錄野外觀測中必須起于基點,終于基點;基點觀測時,腳架頭部應準確地保持在基點中心的正上方,每次觀測時腳架的高度均應保持一致腳架工操作員定點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或設計書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按規范或設計要求確定點位腳架工定點員測點觀測按地面磁測工作規范或設計書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按規范操作規程操作:(1)安置三腳架;(2)觀測記錄觀測數據錄取操作員身上不準帶任何鐵器,腳架工羅盤必須離開儀器一定距離,以不影響觀測結果為準腳架工操作員QC-04IGS-2/MP-4型質子磁力儀各方法的設置和操作細則1 各方法的設置(1)打開13、開關(on/off)。(2)設定各參數,詳見儀器說明書。2 野外儀器觀測(1)觀測前,看線號對否,看點號對否,確定進行觀測并記錄。(2)測點觀測首先按“Start/Stop”,2s后顯示觀測數據,上面一行顯示現行觀測數據,下面一行顯示前一個點的觀測數據。對比兩點數據無突變,進行記錄。進行下一個點觀測時,若兩點相差較大,應先查明原因,排除干擾,重新測量,并記錄。3 日變觀測(1)將儀器安放在事先選定的基點上,并將三角架的三條腿固定,以免風吹探頭擺動,影響觀測精度。(2)儀器安放之后,即可開始日變觀測。(3)日變儀器開機早于野外儀器,關機應晚于野外儀器。(4)當工作完畢,日變儀器停止觀測。4 日變14、改正(1)將一臺野外儀器與日變儀器用專用電纜接通(儀器后面板上都有數據接口插座)。(2)按兩臺儀器的AUX,滾動找到“MAGSETUP”按Change/Enter,滾動找“CORRECTION”。(3)滾動找“BASE STATION”和“FIELD UNIT”,按“Change/Enter”,顯示:BASE STATION(WAI TING)和“FIELD UNIT”(“WAI TING”)再按Change/Enter,兩臺儀器開始自動日變改正。日變改正完畢,儀器顯示:BASE STATION(“FIELD UNIT”)和FINISHED“FINISHED”,按AUX鍵恢復正常操作。(4)多15、臺野外儀器均可與日變儀器一次聯接,按上方法進行日變改正。(5)接打印機輸出總場和梯度值。QC-05 地球物理勘查電法操作細則表工序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野 外 作 業 準 備儀器的檢查調節儀器性能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設計要求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檢查與調節操作員 供電設備檢查供電設備應達到設計規定的技術指標按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檢查發電機工不極化電極的制作(1)滲透性良好;(2)極差小而穩定,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1)清洗極棒、極罐;(2)制作硫酸銅飽和溶液;(3)制作不極化電極;(4)測量不極化電極極差極棒、極罐必須清洗清潔;硫酸銅溶液在常溫下飽和;注意不極化電16、極的封口跑極工儀器一致性對比均方相對誤差5%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開工前,野外生產期間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對比工作應選在已知礦或異常地段進行;極距最好與面積性工作相同;觀測點應不少于20個技術負責操作員方法有效性試驗通過試驗以確定方法有效性的技術措施,達到最佳的地質效果(1)不同供電時間試驗;(2)不同極距試驗;(3)確定最佳供電時間和供電極距選好試驗地段試驗應選在已知礦床(點)上進行技術負責測網布設按物化探測量工作規范的技術要求(1)測量工作設計的編寫;(2)野外作業;(3)內業計算與資料整理;(4)檢查驗收與報告編寫測網布設測量技術人員野 外 作 業 技 術 測點布置(中梯短導線可不設測站17、)測站位置應盡量靠近觀測中心或測點附近,視野開闊,地勢平坦,避風干燥處,應遠離高壓輸電線及變壓器(1)選擇測站位置;(2)架設儀器;(3)線路連接;(4)按規范或設計要求做好觀測前的各項檢查并做記錄做好測站的防潮,防雨防暴曬措施操作員導線敷設導線敷設必須符合規范要求(1)放線;(2)收線(1)導線必須絕緣良好,不應漏電;(2)所有導線均應分別固定,供電導線均應分別固定,供電導線與測量導線之間應相隔一定距離;(3)測量導線不應懸空架設;(4)導線通過鐵路、公路、河流要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受損放線工跑極工 續表工序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野 外 作 業 技 術供電電極18、布設電極接地電阻、每根電極通過電流、電極間距離及電極入土深度應滿足規范和設計技術要求。(1)供電電極布設;(2)檢查電極接地電阻與通過的電流并記錄供電電極垂直測線方向打成一排或幾排(無窮遠極成環形)放線工操作員測量電極埋設要求測量電極接地電阻15k,測量導線絕緣阻5M/km,供電導線絕緣電阻2M/km。(1)埋設測量電極;(2)檢查接地電阻;(3)跑極(1)電極坑內不留有碎石、雜草,地表干燥時應澆水,當測點巖石裸露時應填濕土;(2)應避免埋設在流水、污水里或廢石堆上跑極工操作員漏電檢查滿足規范的技術要求(1)儀器的漏電檢查;(2)導線的漏電檢查;(3)供電系統和測量系統的漏電檢查(在(1)(219、)項檢查絕緣強度指標不滿足要求時進行第(3)項檢查)一個獨立測區在觀測工作之前和結束之后均應對儀器和導線的絕緣性進行系統檢查;一個野外作業日的觀測結束、測線轉移、排列改變、變換極距的情況下,都應對供電和測量系統分別進行漏電檢查操作員測點觀測滿足設計或規范技術指標要求按儀器使用說明書要求操作儀器觀測數據錄取觀測過程中對突變點、特征點、異常點、讀數困難點、其他干擾點做好重復觀測以保證原始資料可靠,做好讀數條件比較困難,單次觀測難以保證精度的測點的重復觀測處理操作員觀測數據記錄滿足規范的技術要求(1)記錄操作員的讀數;(2)回報核實操作員的讀數;(3)計算并繪制草圖野外觀測現場的全部數據都應如實地記20、錄在專用記錄本上;不同測區、不同比例尺、不同裝置形式、不同工作目的、不同性質的觀測(基本與檢查)記錄在不同記錄本上;觀測中發現曲線畸變或干擾現象,在備注欄要簡要注記;記錄本中做好各類事后追記或修改記錄員 QC-06地球物理勘查地震勘探操作細則表工序名稱技術要求主要操作步驟(內容)及要求控制點注意事項責任者鉆井(1)定位準確,在測線方位同一側;(2)孔深,激發層位符合設計要求;(3)遇障礙井位須移動時,沿測線方向不超過1/5道距,垂直測線方向不超過1個道距(1)井位確定;(2)成孔反復沖刷井壁,保證下藥順利;(3)填寫鉆井班報井位、孔深與激發層位準確填報班報鉆工班長下藥(1)藥包下到井底;(2)21、嚴格量取藥包中心部位及藥量;(3)保證井中線路暢通,不漏電下藥:量取藥包中心部位、深度及藥量;填寫爆炸班報量準藥包位置與藥量,井中線路通暢爆炸工班長放線(1)按實際樁位敷設;(2)檢波器要挖坑埋置,插直、插實,不漏電;(3)檢波器嚴格按規定組合方案埋置,遇障礙移動時,沿測線方向不超過1/8道距,垂直測線方向不超過1/4道距(1)放電纜線;(2)敷設檢波線;(3)連接好電纜線與檢波線;(4)電纜線與儀器站轉換面板應對應插好;(5)埋設好檢波器并與檢波線接好;填寫班報檢波器的埋設放炮前應保證路線暢通,接觸良好,接收時,做好排列上的警戒工作,以免造成人為干擾,多次復蓋排列敷設采用流水作業,放炮后沒有22、儀器站的通知,不搬家放線工班長引爆(1)爆炸信號要準確,最大時差不超過1ms;(2)爆炸機工作時,要保證達到規定的充電電壓(1)施工前做爆炸機工作性能檢查,達到爆炸機規定的充電電壓;(2)引爆引爆做好警戒工作,引爆時井口周圍100m內不準停留人畜,引爆操作員服從儀器操作員的指揮,不準使用雙套爆炸線,不準在高壓線下放炮爆炸機操作員、爆炸班班長地震波的記錄與錄制(1)儀器年月日檢查記錄達到儀器說明書規定的技術指標;(2)外線電路,檢波器阻值檢查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3)采樣率、記錄長度、低切與高切濾波等主要參數嚴格按設計或試驗值選定(1)出隊前做好儀器年、月檢查;(2)出工前,做好儀器日檢查;(323、)放炮前做好外線電路、檢波器阻值檢查;(4)儀器參數值試驗與選定;(5)爆炸員通知樁號、井深、藥量后,轉換面板查對無誤后,儀器操作員下達放炮通知;(6)地震波的記錄與錄制;(7)通知技術班搬家;(8)儀器組詳細填寫儀器班報,隨監視記錄一并于當日交給室內組儀器年、月、日檢查檢查記錄合格后方可進行生產施工;外線電路和檢波器阻值檢查正常后才能做放炮準備;選定的儀器參數不得擅自改動,并要固定在儀器的菜單上,以便經常查對;放炮后,接收的數據先存儲在儲存器中,并在屏幕上顯示,操作員按要求進行檢查,記錄正常后方可啟動磁帶機進行記帶,并打印拷貝記錄,在其上說明井深、藥量及樁號、施工日期等內容;發現屏幕顯示數據不正常,停止記帶,并清除儲存器中的數據,進行補炮;每隔35炮作一次存儲,記帶校對,若顯示數據錯誤,及時清洗,野外補施工儀器操作員、儀器組長地震記錄的整理與驗收嚴格按設計與規范進行整理、質量評價與驗收將當日獲取的野外監視記錄對照儀器班報進行地震記錄的整理與驗收整理與驗收發現問題后要及時通知野外各班組,重新進行野外施工室內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