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造工程路基瀝青砼面層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205
2024-09-06
11頁
117.54KB
1、公路改造工程路基瀝青砼面層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xx公路改造工程瀝青砼面層施工作業指導書(執行稿)xx公路改造工程建設項目部Xx年六月xx公路改造工程瀝青砼面層施工作業指導書瀝青砼面層是位于公路路基層上最重要的路面結構層,它直接承受車輪荷載和大氣自然因素的作用,應具有平整、密實、耐久及車轍、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能。根據部頒標準JTG 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和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規范規定,結合當地地區的實際情況,xx公路改造工程瀝青2、面層采用兩層式瀝青混凝土結構。4cm上面層用AC-16級配類型;6cm下面層用AC-20級配類型下面層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應符合表一的規定。面層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通過率(%)范圍 表一 通過率方篩孔尺寸(mm)下面層AC20上面層AC1631.526.510019.090-10010016.078-9290-10013.262-8076-929.550-7260-804.7526-5634-622.3616-4420-481.1812-3313-360.68-249-260.35-177-180.154-135-140.0753-74-8根據部標準JTG 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3、,結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經驗,對xx公路改造工程面層施工,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一、材料的選擇、試驗、審定及驗收1、瀝青瀝青面層均采用優質石油瀝青,標號AH-70,其技術要求見表二。瀝青性能整套檢驗由省委托有關單位進行,每批到貨至少檢驗一次。各施工單位和駐一辦、中心試驗室按100t為基準頻率安排自檢、抽檢(非強制性檢測項目可觀500t檢測一次)瀝青技術要求(中下面層) 表二 檢測項目技術要求針入度,25,100g,5s(1/10mm)60-70延度(cm)5cm/min25-15Min 150軟化點(環球法),47-54薄膜加熱試驗163,5h損失量(%)Max0.6軟化點(環球法),-加熱后4、針入度比,(%)Min60延度,(cm)5cm/min25-15Min100相對密度25/25實測記錄閃點(開中式)Min230蠟含量(蒸餾法)%Nax2.0溶解度(三氯乙烯)%Min99.0動力粘度()(Pa.s)Min1802、粗集料應采用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料、近立方體顆料的碎石,粒徑大于2.36mm。中、下面層采用石灰巖堿性石料,應選用反擊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不應使用鄂式破碎機碎石,應嚴格控制細長扁平顆粒含量,以確保粗集料的質量。粗集料技術要求見表三。瀝青面層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 表三 指標技術要求石料壓碎值23洛杉磯磨耗損失30視密度2.5(上面層2.8)吸水率2對瀝青的粘附性5、中、下面層4級,上面層為5級堅固性12細長扁平顆粒含量10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1軟石含量3上面層石料磨光值443、細集料采用堅硬、凈潔、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的人式軋制的米砂,但不能采用山場的下腳料。細集料應與瀝青有良好粘結能力,與瀝青粘結性能很差的天然石方及花崗巖、石英巖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機制砂或石屑不得使用。細集料規格見表四。瀝青面層用細集料規格 表四 規格公稱粒徑(mm)通過下列篩孔的質量百分率(%)方孔篩(mm)9.5 4.75 2.36 0.6 0.075 S15S160-50-3100 85-100 40-70 0-10 100 85-100 20-50 0-10 6、4、填料宜采用石灰巖堿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礦料。礦粉必須干燥、清潔、礦粉質量技術要求見表五。拌和機回收的粉塵不準使用,全部棄掉,以確保瀝青面層質量。5、抗剝離劑瀝青砼面層用抗剝離劑的品種和摻和量,由中心試驗室進行試后確定。瀝青面層用礦粉質量技術要求 表五 指標質量技術要求視密度不小于(t/m)2.65含水量不大于(%)1粒度范圍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外觀無團粒結塊親水系數1塑性指數2加熱安定性合格二、施工機械與儀器設備的準備工作1、必須配備全施工機械和配件,做好開工前的安裝、調試、標定和使用期間的保養,保證在施工期間一般不發生有礙施工進7、度和質量的故障。瀝青中下面層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確保鋪面的質量。各項目部必須配備以下主要施工機械。(1)間歇式瀝青混合料拌和機,產量大于240t/h,另配備不小于80t以熱儲料倉,全部生產過程有計算機自動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裝置。(2)進口瀝青混和料攤銷機3臺(其中一臺備用)。(3)移動式自動找平基準裝置(3只),安裝長度應能達到16m。(4)、壓路機:輪胎壓路機3臺(25t以上輪胎壓路機兩臺),雙鋼輪振動壓路機3臺,小型手扶式壓路機1臺。(5)應配有至少16-20輛18t重量的自卸運輸車,且每輛卡車都應有帆蓬。2、必須配備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規定的質量檢測儀器,并配備足夠的易損部件。主要儀8、器設備如下:(1)、針入度儀(2)、延度儀(3)、軟化點儀(4)、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儀(5)、馬歇爾試件擊實儀(6)、試驗室用瀝青混合料拌和(7)、脫模器(8)、瀝青混合料離心抽提儀(9)、標準篩(方篩孔)(10)、集料壓碎值試驗儀(11)、烘箱(項目部應配備旋轉薄膜烘箱)(12)、試模(不少于12只)(13)、恒溫水浴(14)、冰箱(15)、路面取芯機(16)、路面彎沉儀(17)、路面平整度儀三、面層瀝青混凝土的技術標準按瀝青面層所選定的瀝青混凝土類型,均勻熱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根據JTG D50-2006和JTG F40-2004的規定,各面層瀝青混凝土應符合表六規定的馬歇驗技術標準;對9、于中下層的瀝青混合料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動穩定度不應小于1000次/mm。熱拌瀝青混凝土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 表六 試驗項目瀝青混合料類型技術標準擊實次數(次)AC-20兩面各75穩定度(KN)AC-205流值(mm)AC-202-4.5空隙率(%)AC-203-6瀝青飽和度(%)AC-2070-85殘留穩定度(%)AC-2075注:瀝青混合料礦料間隙率(VMA)宜符合下列要求:AC-20不小于13%四、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1、熱拌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由馬歇爾試驗設計,浸水馬歇爾試驗及車轍試驗抗車轍能力檢驗三部分組成,其中車轍試驗可委托檢測中心等有資質單位進行。2、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遵照下列10、步驟進行:(l)、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a.確定各礦料的組成比例。從施工現場分別取各類礦料進行篩分,用計策機或圖解法計策各礦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礦質混合料級配符合表一的范圍。本計算應反復進行,使礦質混合料級配曲線基本接近規范級配范圍中值線,并應接近一條順滑的曲線。其中特別注意使0.075mm,2.36mm,4.75mm的篩孔也通過量控接近標準級配的中值。b、確定瀝青的最佳油石比。用計算確定的礦料組成和JTG F40-2004推薦的油石比范圍,按0.5%間隔變化,取五個不同的油石比,用實驗室小型拌和機拌制瀝青混合料,制備五組馬歇爾試件。測定試件的密度、空隙率、瀝青飽和度、穩定度和流值,分別繪制各項指標11、的曲線。取相應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1、穩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2和空隙率范圍中值的油石比a3,按下式取三的平均值作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0AC1=(a1+a2+a3)/3求出能滿足瀝青混凝土各項標準的最大油石比OACmax和最小油石比OACmin,按下式取中值OAC2。OAC2=(OACmax+OACmin)/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min和OACmax之間,則認為設計結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為目標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并結合安徽氣候特點論證地取用;如OAC1處在上述范圍之外,應調整級配,重新行配合比設計。c、殘留穩定度檢驗。按以上配合比制備瀝青混凝12、土馬歇爾試件,做浸水48小時馬歇爾試驗,檢驗殘留穩定度必須滿足表六的規定。(2)、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a、確定各熱料倉礦料和礦粉的用量。必須從二次篩分后進入各熱料倉的礦料取料進行篩分,根據篩分結果,通過計策,使礦質混合料的級配符合表一的規定,以確定各熱料倉和礦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b、確定最佳油石比。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油比OAC和OAC0.3%(或OAC0.2%)三個油石比,取以上計算的礦質混合料,用試驗室的小型拌和機拌制瀝青混合料進行馬歇爾試件,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如果三組瀝青砼各項技術指標符合表七的規定,則取OAC為生產配合13、比最佳油石比:否則應再補做增減油石比的瀝青砼試驗,以選定適宜的最佳油石比。c、殘留穩定度檢測。按以上生產配合比,用室內小型拌和機拌制瀝青混合料,做浸水48小時馬歇爾試驗,檢測殘留穩定度,必須滿足表七的規定。(3)、試拌試鋪階段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技術指標合格后鋪筑試鋪段。取試鋪用的瀝青混和料進行馬歇爾試驗和瀝青含量、篩分試驗檢測,由此確定正常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3、關于瀝青砼馬歇爾室內試驗中幾點統一做法(1)、拌制試件時需采用小型瀝青混合料拌合機,以模擬生產實際情況(2)、每組試件個數一律用6個:在配合設計中,人工配制瀝青混合料制作件時宜采用替代法,施工現場采集的瀝青混合料試樣宜采用直接法制14、件。(3)、試件成型溫度:擊實溫度宜在130-140范圍內,試模應按規定預熱。(4)、瀝青混合料試件密度試驗方法:上、中下面層瀝青混合料統一用表干法。(5)、計算瀝青混合料試件理論密度時,粗集料的密度采用毛體積相對密表觀相對密度的平均值,細集料采用表現相對密度。(6)、試件的配料、拌和均應單個進行,以確保試驗結果的一致性。五、瀝青下封層的清掃與檢查。1、檢查下封層的完整性。對局部基層外露和下封層兩側寬度不足部分應下封層施工要求進行補鋪。2、對下封層表面浮動礦料應掃至路面以外,表面雜物亦清掃干凈。3、過冬因通車破損路段應補。4、水穩基層較嚴重的干縮裂縫處和橋頭搭板剛柔結合處應采用貼玻纖處理(細小裂紋應先用乳化瀝青灌縫)。六、鋪筑試鋪路段瀝青各面層施工開工前,均需先做試鋪路段。每個面層施工單位,通過合格的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擬定試鋪路段鋪筑方案,試驗段開工報告,經總監辦審批后,采用調試過的施工機械,鋪筑試鋪路段施工分為試拌和試鋪兩個階段,需要決定的內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