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500kV電網工程室外給排水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385
2024-09-06
6頁
55.87KB
1、110kV500kV電網工程室外給排水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 工程概況及適用范圍適用于110kV500kV電網工程室外給排水工程的施工。2. 編寫依據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頒發機構1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01.1-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3部分:變電土建工2、程(Q/CSG10017.2-2007)xx電網公司3. 作業流程開始管道開挖及基礎管道及附件安裝雨水井及檢查井施工管道試驗回填及驗收完成4. 作業準備4.1 人員配備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管道開挖及基礎管道及附件安裝雨水井及檢查井施工管道試驗回填及驗收4.2 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套絲機臺2切割機臺3試壓泵臺4電焊機臺5水準儀臺6水平尺把7鋼卷尺把5作業方法5.1 管道開挖及基礎5.1.1溝槽開挖測量放線:室外地下管線采用坡度法施工,由測量人員設置坡度板,給水管不超過20m設置一個,排水管每隔10m設置一個。若遇有閥門、消火栓、三通、檢查井等處增設3、坡度板。溝槽開挖:根據溝管的種類、溝管斷面尺寸、水文地質情況、施工方法和管道埋深等情況,合理選用溝槽斷面開挖形式。采用人工和機械兩種。機械開挖應控制開挖深度,溝槽底土方預留0.20.3m 厚土層。人工開挖應控制人與人之間施工距離,確保開挖時不發生相碰。溝槽土方開挖時應分層,分段進行,從坡度板坡度線尺量控制溝槽底標高。清除溝槽軟弱土層,加深部位采用灰土或粘性土分層回填夯實。5.1.2 管道基礎溝槽驗收合格后,采用鋼(木)模板安裝,模板沿基礎邊線垂直豎立,模板內側固定,外側加垂直及斜向支撐固定。溝槽內設坡度控制點,檢查無誤后澆筑基礎混凝土。管道基礎的管座包腳符合設計要求。5.2 管道及附件安裝5.4、2.1在基礎混凝土表面采用經緯儀彈中心線或邊線,在基礎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安裝管道。5.2.2給水管道應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裝,承插口連接管道的承口朝水流方向安裝,插口順水流方向安裝。5.2.3管道安裝和鋪設工程中斷時,應用木塞等措施將管口封閉,防止雜物進入。5.2.4下管后找正撥直,在撬桿下墊木板,不可直插在混凝土基礎上,待兩井間全部管子下完,檢查坡度無誤后即可接口。5.2.5管道接口:A)水泥捻口(適用于鑄鐵管、鋼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將清潔的油麻搓成環形間隙的1.5倍直徑的麻辮,用麻釬捻入承口內,一般捻口23圈,約為承口深度的1/3,將油麻捻實后進行捻灰(水灰比1:9),要隨填隨搗,搗實5、程度以捻完后鑿能被彈回為適宜,直至與承口邊沿相平為好。灰口捻完后應進行養護,用濕土覆蓋或用麻繩等物纏繞接口,定時澆水養護。B)抹帶接口(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主要密封材料為水泥砂漿,抹帶部分與基礎管座相接處表面鑿毛,抹帶部分刷水泥漿一道,抹第一層砂漿厚15,壓實后將180寬鋼絲網從下向上兜起,緊帖底層砂漿,上部搭接長度100,用扎絲綁緊,使鋼絲網表面平整。第一層砂漿初凝后再抹第二層砂漿,抹光壓實。抹帶寬200,厚25,并及時進行養護。C)膠圈借口(適用于波紋管、鑄鐵管)根據承口的深度在插口管端劃出符合對口間隙的印記,將膠圈塞入承口膠圈槽內,膠圈內側及插口涂抹肥皂水,然后將管段調平調直,6、將管緩緩插入承口內至標識處即可。采用膠圈接口的埋地管件在土壤或地下水對膠圈有腐蝕的地段,在回填土前應用瀝青膠泥、瀝青麻絲或瀝青鋸末封閉膠圈接口。D)焊接接口(適用于熱鍍鋅鋼管)接前應先修口清根,焊接時將管端點焊固定。E)熱熔接口(適用于聚丙烯PPR)切割管材必須使端面垂直于管軸線,切割后管材斷面應去除毛邊和毛刺。管材與管件連接端面必須清潔、干燥、無油。按熱熔連接參數的規定標出熱熔深度后無旋轉地把管端導入加熱套內,插入到標志的深度,同時無旋轉地把管件推到加熱頭上直到規定標志處。達到加熱時間后,立即把管材的管件從加熱套和加熱頭上同時取下,迅速無旋轉地直線均勻插入到所標深度,使接頭處形成均勻凸緣。F7、)溶劑粘結接口(適用于波紋管、ABS管)將管端外側和承口內側擦拭干凈,表面有油污時必須用棉紗蘸丙酮等清潔劑擦凈。采用承口管時,粘接前必須將兩管試插一次,使插入深度及松緊程度配合情況符合要求。涂抹粘接劑時,先涂承口內側,后涂插口外側,涂抹承口時應順軸向由里向外涂抹均勻、適量。涂抹粘結劑后,應立即找正方向,對準軸線將管端插入承口,并用力推擠至規定的插入承口深度,將管旋轉1/4圈,在不少于規定的最少保持時間內保持施加的外力不變,并保證接口的直度和位置正確。插接完成后,應及時將接頭外部擠出的粘接劑擦拭干凈,在規定的靜止固化時間內避免受力或強行加載。5.3 雨水井及檢查井施工 檢查井底基礎與管道基礎應同8、時澆筑,井壁墻體砌筑每次收進不大于30。井內的流槽應在井壁砌至管頂以上時進行施工。井內鋼筋踏步應隨砌隨安,位置準確。混凝土井壁踏步在現澆模板完成后安裝,井管道頂部采用磚拱。檢查井井蓋安裝時采用經緯儀測點統一安裝,井蓋標高采用水準儀測設水準點安裝。井內壁和流槽應按需要制作弧形模板粉刷成形,管與井壁接觸處用砂漿灌滿,不得漏水,雨水口支管管口與井口墻面相齊,井圈高程應比路面低10為宜。5.4管道試驗5.4.1給水管道水壓試驗給水管道在隱蔽前進行單項水壓試驗。管道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綜合水壓試驗,給水管道為鑄鐵管及鍍鋅管時,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10min內壓力降不大于09、.05MPa,降至工作壓力檢查,不滲不漏為合格。給水管材為塑料管時,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穩壓1h壓力降不大于0.05MPa,降至工作壓力檢查,不滲不漏為合格。5.4.2排水管道灌水試驗 管道埋設前必須做灌水試驗和通水試驗,按排水檢查井分段試驗,從上部檢查井灌水,試驗水頭為試驗上游管頂加1m,30min后管接口無滲漏,排水通暢無堵塞現象為合格。5.5土方回填 管道安裝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回填,回填時溝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機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塊、磚及其他雜硬物體。 溝槽回填應從管道、檢查井、雨水井等構筑物兩側同時對稱回填,確保管道不產生位移10、,必要時采取限位措施。 管道兩側及管頂0.5m部分的回填,應同時從管道兩側人工填土并分層夯實,管頂0.5m以上部位可采用機械回填,機械不得直接在管道上部行駛。6安健環控制措施1) 控制措施機械挖掘時注意回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挖掘土石方應自上而下進行,嚴禁使用挖空底腳的方法。挖掘前應將斜坡上的浮石清理干凈,挖出的泥土應堆放在坑邊1m以外,高度不得超過1.5m。在施工區域內挖掘溝道或坑井時,應在其周圍設置圍欄及警告標志,夜間應設紅燈示警,圍欄離坑邊不得小于0.8m。溝槽開挖根據土質進行放坡,必要時采取支護措施,開挖土方不得放在邊坡頂;應經常檢查土方邊坡及支撐,如發現邊坡有開裂、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11、等危險征兆時,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完畢后方可進行工作。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專用工作服、絕緣鞋、防護手套等符合專業防護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衣著不得敞領卷袖。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時,應有防止觸電、爆炸和防止金屬飛濺引起火災的措施,并應防止灼傷。電焊機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或接零。電焊機應有單獨的電源控制裝置并配有合適的漏電開關。土在運輸和卸運時要防止遺灑、飛揚。用剩的材料及時清理好。6.1.8砂漿傾倒于圍護好的并有鐵皮墊的臨時池內,不得四處飛濺和直接傾倒于地面上。6.1.9現場施工材料堆放必須分類堆放整齊。不能混堆亂放及占用道路。6.1.10施工道路應經常灑水,減少粉塵飛揚。6.1.1112、管道吊裝下放根據重量選用機械設備,機械站位不得離邊坡太近。2) 危險點辨識序號危險點預控措施1邊坡塌方根據土質放坡,必要時加設支撐系統2坑井作業在基坑臨邊設防護欄桿、掛警示牌3管道吊裝根據重量合理選用設備,經常檢查吊具的磨損情況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質量控制措施控制好管道的坡度,做好地基驗槽;施工前對槽底要進行認真的夯實,管道安裝盡可能避免懸空,特別是連接處,加強隱蔽驗收工作和記錄。敷設在溝槽內或架空的給水管道,一定要保持管道受力均勻。7.1.2根據管道材質選用接口形式,做好過程控制,確保無滲漏。7.1.3管道安裝完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土方回填,回填時必須兩側對稱回填。施工前認真熟悉圖紙,熟悉設計對管溝回填的壓實要求,必須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進行認真分層夯實。水泥管抹帶分二次抹成,抹帶不能有裂紋。7.2 檢驗標準按照Q/CSG1007.3-2007110kV500kV送變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 第3部分:變電土建工程(上冊)中表表8.2.3、表8.3.1表8.3.2、表8.3.14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