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與民用建筑抗滲混凝土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430
2024-09-06
8頁
47.57KB
1、工業與民用建筑抗滲混凝土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 目的適用范圍 通過實施本程序,以保證對產品質量要求預先鑒定工序能力的工序,實施有效的控制,實施公司確立的質量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本程序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抗滲混凝土工程。 2、職責 2.1本工序施工前必須對操作工人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抗滲砼的振搗、澆筑及養護等。 2 .2試驗人員負責檢測。 2 3工長(或工程技術負責人)和質量檢查人員負責過程控制。 3、技術標準質量標準 本工序采用的標準為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2、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 4、作業前準備 4.1 材料及主要機具; 4.1.1 水泥:一般采用P32.5號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嚴禁使用過期、受潮、變質的水泥。 4.1.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0%; 4.1.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4.1.4 水:應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4.1.5防水混凝土可根據工程需要摻入減水劑、膨脹劑等外加劑其性能應符3、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 (GB50ll92003),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硅粉摻量不應大于3%,其它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的規定,與其它外加劑混合使用時,應經試驗試配后使用。 4.1.6 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翻斗車、手推車(當采用商砼時采用砼運輸罐車、砼澆筑泵車)、振搗器、溜槽、串桶,鐵板、鐵鍬、吊斗等。 4.2 作業條件: 4.2.1 鋼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辦理完隱檢、預檢手續。注意檢查固定模板的鐵絲、螺栓是否穿過混凝土墻,如必須穿過時,應采取止水措施。特別是管道或預埋件穿過處是否己做好防水處理。木模板提前澆水濕潤,并將落在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4.2.4、2 抗滲混凝土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根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4.2.3 材料需經檢驗,由試驗室試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試配的抗滲等級應按設計要求提向0.2MPa。 4.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間繼續做好降水,排水。 5、操作工藝 5.1 工藝流程 作業準備混凝土攪拌運輸澆筑結合砂漿混凝土澆筑、上口找平,拆模及養護 5.2 混凝土攪拌:攪拌投料順序; 石子砂水泥外加劑水。 投料先干拌0.51分鐘再加水。水分二次加入,加水后攪拌12分鐘(比普通混凝土攪拌時間延長0.5分鐘)?;炷翑嚢枨氨仨殗栏癜丛囼炇遗浜媳韧ㄖ獑尾僮?,不得擅自修改。散裝水泥、砂、石車車過磅,在雨季,砂必須每5、班測定含水率,調整用水量?,F場攪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5.3 運輸:混凝土運輸供應保持連續均衡,間隔不應超過1.5h,夏季或運距較遠可適當摻入緩凝劑,一般摻入2.50%3%。如木鈣等。運輸后如出現離析,澆筑前必須進行二次拌合。 5.4 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澆筑,墻體不允許留重直施工縫(設計注明的除外)。 5.4.1 基礎底板按設計要求,不得留有施工縫或留在后澆帶上。 5.4.2 墻體水平施工縫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墻體上,墻體如有孔洞,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少于300mm,施工縫形式宜用凸縫(墻厚大于30cm)或階梯縫、平直縫加鋼板止水帶(墻厚小6、于30cm),施工縫宜做企口縫并用止水條處理,垂直施工縫宜與后澆帶、變形縫相結合。 5.4.3 在施工縫上澆筑混凝上前,應將混凝上表面鑿毛,清除雜物,沖凈并濕潤,再鋪一層23cm厚水泥砂漿(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減石子混凝土,澆筑第一步其高度為40cm以后每步澆筑5060cm,嚴格按施工方案規定的順序澆筑?;炷磷愿咛幾杂蓛A落不應大于2m,如高度超過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5.4.4 必須采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振搗時間一般l015s為宜,不應漏振或過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開始,防止模板走動,結構斷面較小,鋼筋密7、集的部位嚴格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的要求操作,澆筑到最上層表面,必須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 5.5 養護:常溫(2025)澆筑后610h應澆水養護,要保持混凝上表面濕潤,養護不少于14d。當采用專用砼養護液時,應在砼第一次澆水并等砼表面無明水后隨即涂刷養護劑,涂刷要均勻,保護膜厚度一致。 5.6 冬期施工:水和砂應報據冬施方案規定加熱,應保證據凝土入模溫度不低于5,采用綜合蓄熱法保溫養護,冬期施工摻入的防凍劑應選用經認證的產品同時使用的外加劑必須經試配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不大于15。 6、質量標準 6.1 保證項目; 6.1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劑及預埋8、件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6.1.2 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查配合比及試塊試驗報告。抗滲試塊500m3以下留兩組,一組標養,一組同條件養護,養護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兩組。同時抗滲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檢查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m2抽查1處,每10m2,且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數檢查。 6.1.3 施工縫、變形縫、止水片、穿墻管、支摸鐵件設置與構造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嚴禁有滲漏。 6.2 基本項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無露筋、蜂窩等缺陷,預埋件位置正確。 6.3允許偏差項目,詳見下表。現澆結構尺寸9、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基礎15尺量檢查獨立基礎10柱、墻、梁8剪力墻52垂直度層高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5m10全高(H)H/1000且不大于30經緯儀、鋼尺檢查3標高層高10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全高304截面尺寸+8,-5鋼尺檢查5電梯井井筒長、寬對定位中心線+25,0鋼尺檢查井筒全高(H)垂直度H/1000且30經緯儀、鋼尺檢查6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7預埋鋼板中心線位預埋件10鋼尺檢查預埋螺栓5預埋管58預埋洞中心線位置15鋼尺檢查7、 成品保護7.1 為保護鋼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確,不得踩踏鋼筋,并不得碰撞、改動模板、鋼筋。 7.2 在拆10、?;虻踹\其它物件時,不得碰壞施工縫處企口及止水帶。 7.3 保護好穿墻管、電線管、電門盒及預埋件等,振搗時勿擠偏或使預埋件擠入混凝土內。 8、注意事項 8.1 嚴禁在混凝土內任意加水,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過大將影響添加外加劑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膨脹率,直接影響補償收縮及減少收縮裂縫的效果。 8.2 細部構造處理是防水的薄弱環節,施工前應審核圖紙,特殊部位如變形縫、施工縫、穿墻管、預埋件等細部要精心處理。 8.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須由防水專業隊施工,其技術負責人及班組長必須持有上崗證書。施工完畢,及時整理施工技術資料。 8.4 穿墻管外預埋帶有止水環的套管,應在澆筑混凝土前預埋固定,止水環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振搗密實,防止漏振,主管與套管按設計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嚴。 8.5 結構變形縫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止水帶位置要固定準確,周圍混凝土要細心澆筑振搗,保證密實,止水帶不得偏移,變形縫內填瀝青木絲板或聚乙烯泡沫,縫內20凹處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鋪一層防水卷材,并抹20cm防水砂漿保護。(或者詳見具體的設計) 8.6 后澆縫根據設計要求在主體完工一個月后,應以原設計混凝土等級提高一級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澆筑前接槎處要清理干凈,養護2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