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554
2024-09-06
13頁
130KB
1、xx工程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作業指導書第 3 頁 共 8 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混凝土結構及構件中鋼筋間距和鋼筋保護層厚度的現場檢測。2 執行標準GB 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T 50344-2004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JGJ/T 152-xx 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程3儀器設備鋼筋位置測定儀。4檢測目的檢測混凝土結構及構2、件中鋼筋的間距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資料收集在檢測前,應該收集以下資料:1工程名稱、結構及構件名稱以及相應的鋼筋設計圖紙;2建設、設計施工及監理單位名稱;3混凝土中含有的鐵磁性物質;作業指導書第 4 頁 共 8 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4檢測部位鋼筋品種、牌號、設計規格、設計保護層厚度和間距,結構構件中預留管道、金屬預埋件等;5施工記錄等相關資料;6檢測原因。6現場檢測6.1抽樣原則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 對梁、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3、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6.2測區、測點的布置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 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 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 在測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時須標記檢測范圍內設計間距相作業指導書第 5 頁 共 8 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同的連續鋼筋軸線位置,連續量測構件鋼筋的間距。 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選取不少于30%的已測鋼筋且不應少于6處(當試劑檢測數量不到6處時全部選?。捎勉@4、孔、剃鑿等方法驗證,并填寫相應的記錄表: 認為相鄰鋼筋對檢測結果有影響時; 鋼筋工程直徑未知或有異議; 鋼筋實際根數、位置與設計有較大偏差; 鋼筋以及混凝土材質與校準試件有顯著差異。6.3技術指標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對于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梁類構件為+10mm,-7mm;板類構件允許偏差為+8mm,-5mm。受力鋼筋的間距允許偏差為+10mm,-10mm。6.4儀器操作儀器連接用信號電纜連接主機和探頭,將插頭固定螺絲旋緊。每次更換探頭應在開機前連接好,以便儀器判定探頭。作業指導書第 6 頁 共 8 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5、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開機和預設按【開/關】鍵,儀器開機,自動進入選項菜單。然后預設鋼筋直徑。清零拿起探頭放在空氣中,離開砼構件表面和金屬物至少30cm,按【測試】鍵,儀器檢測界面所指的位置顯示“?”或“=”號時,清零完成。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測定將探頭平行于鋼筋,放在測區起始位置砼表面,沿砼表面垂直鋼筋方向移動探頭,移動過程中,指示條增長,保護層厚度數值減小,說明探頭正在向鋼筋位置移動,當鋼筋軸線和探頭中心線重合時,指示條最長,保護層厚度最小,這個最小值就是該根鋼筋的保護層厚度,然后按【確定】鍵,保存一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同時,將鋼筋的軸線位置標記出來。在測試完6、該測區鋼筋保護層厚度后,依次量測出已經標記的相鄰鋼筋的間距。6.5檢測過程中注意事項操作過程中儀器要輕拿輕放,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程檢測。檢測人員在檢測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尤其在頂板檢測等較高位置檢測時,必須保證爬梯等輔助工具的穩固安全。作業指導書第 7 頁 共 8 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檢測過程要做到文明施測。7評定應分別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以及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鋼筋間距進行評定。7.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7.2 當7、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7.3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6.3技術指標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7.4 檢測鋼筋間距時,可根據實際需要采用繪圖方式給出結果。當同一構件檢測鋼筋不少于7根鋼筋(6個間隔)時,也可給出被測鋼筋的最大間距、最小間距,并按下式計算鋼筋平均間距:式中:-鋼筋平均間距,精確至1mm; -第i個鋼筋間距,精確至1mm。作業指導書第 8 頁 共 8頁第A版 第 0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檢測頒布日期:xx年06月01日8檢測報告8、報告內容包括:1 委托單位 2 建筑工程概況 3 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名稱 4 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及依據標準 5 抽樣方案及數量 6 檢測日期,報告日期 7 檢測項目的主要分類;檢測數據和匯總結果;檢測結果、檢測結論; 8 主檢、審核和批準人員的簽名。作業指導書第 8 頁 共 13頁第 版 第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頒布日期: 年 月 日結構實體鋼筋間距檢驗記錄第 頁 共 頁工程名稱構件名稱檢測依據檢測儀器序號設計配筋間距(mm)檢測部位鋼筋間距Si(mm)備注123456驗證值(mm)檢測部位 示意圖備注審核: 檢測: 日期: 年 月 日 作業指導書第 9 頁9、 共 13頁第 版 第 次 修訂主題: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頒布日期: 年 月 日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記錄表第 頁 共 頁工程名稱構件名稱檢測依據檢測儀器墊塊厚度C0(mm)序號鋼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 (mm)檢測部位鋼筋公稱直徑(mm)保護層檢測值(mm)備注第一次檢測值C1t第二次檢測值C2t平均值驗證值檢測部位示意圖備注審核: 檢測: 日期: 年 月 日 作業指導書第 10頁 共13頁 第 版 第 次 修訂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頒布日期: 年 月 日檢 測 報 告主檢 審核 批準 檢驗項目:鋼筋間距及保護層厚度工程名稱: * * * *委托單位: * * * * 作10、業指導書第 11頁 共13頁 第 版 第 次 修訂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頒布日期: 年 月 日檢 測 結 果 編號檢測位置及名稱檢測項目檢 測 結 果 /mm設計要求值允許誤差實 測 值梁1間距102間距103間距104間距10 板1間距102間距103間距104間距10/檢測結果鋼筋間距經檢測符合標準規范要求。作業指導書第 12頁 共13頁 第 版 第 次 修訂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及間距檢測頒布日期: 年 月 日檢 測 結 果 編號檢測位置及名稱檢測項目檢 測 結 果 /mm設計要求值允許誤差實 測 值梁1保護層厚度+10,-72保護層厚度+10,-73保護層厚度+10,-74保護層厚度+10,-75保護層厚度+10,-7 板1保護層厚度+8,-52保護層厚度+8,-53保護層厚度+8,-54保護層厚度+8,-55保護層厚度+8,-5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