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廠丙烯壓縮機維護與維修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891
2024-09-06
12頁
194.04KB
1、化工廠丙烯壓縮機維護與維修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2D12-50/0.2-16型丙烯壓縮機檢修作業指導書一、總則1.1主題內容本檢修作業作業指導書規定了2D12-50/0.2-16型丙烯壓縮機的檢修周期和內容、檢修與質量標準、試車與驗收、維護與故障處理。1.2適用范圍 本檢修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氯丙烯車間2D12-50/0.2-16型丙烯壓縮機的維護與維修。1.3編制依據a.2D12-50/0.2-16型丙烯壓縮機使用說明書 xx氣體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b.化工廠機械手冊通用零部件和化工機器2、的維護檢修 化學工業出版社c.化工機械手冊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二、檢修周期和內容2.1檢修周期檢修內容小 修中 修大 修檢修周期13個月69個月1218個月2.2檢修內容小修項目1)檢查堅固各部連接螺栓和地腳螺栓;2)檢查、清洗、研磨或更換閥座,閥片、彈簧;3)檢查或更換填料箱密封圈和刮油環;4)檢查潤滑油路系統,清洗過濾網等;5)檢查連桿大、小頭瓦與軸頸和十字頭銷和配合是否正常。中修項目1)包括小修項目;2)測量氣缸內壁的磨損情況;3)檢查調整或更換主軸承;4)調整修理連桿大小頭瓦,檢查主軸承的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5)修理或更換活塞、活塞環、支承環及活塞桿;6)調整活塞死點間隙;7)檢查、3、修理全部的壓力表、溫度表、止逆閥、安全閥和循環閥;8)檢查油泵、油過濾器,更換潤滑油;9)檢查、清掃冷卻水系統。大修項目1)包括中修內容;2)解體、清洗整臺壓縮機;3)檢查、修理或更換連桿、十字頭部件、曲軸部件;4)曲軸、十字頭、十字頭銷、連桿、活塞桿、連桿螺栓等傳動件作探傷檢查;5)檢查、修理氣缸,并作水壓試驗(未經修理過的氣缸,便用六年后須試壓一次);6)清除氣室、水夾套和中冷器的污垢,并試壓;7)校正各部件的中心與水平;8)檢查及修理基礎;9)檢查調整聯軸器的跳動量;10)防腐,刷漆。三、檢修作業工作危害分析3.1檢修過程危害分析吊裝連桿、活塞桿、曲軸需使用專用吊裝帶,禁用鋼絲繩,防止被4、劃傷。 取出連桿、十字頭和活塞等組件時,吊帶未綁緊或措施不當,容易造成傷人事故。 檢修使用行車時,如果行車失靈,將造成設備或人員的損傷事故。3.2檢修質量隱患危害分析 密封填料安裝不當,或安裝的軸頸位置粗糙度較差,造成密封泄漏。 軸承間隙過大,超過標準值,油壓低,運轉沖擊過大,軸瓦加速磨損。 軸瓦間隙過小,形不成油膜,軸瓦產生摩燒。 活塞環、支撐環磨損過大或者缸套徑向間隙過大,機組送氣量將受到影響。活塞環、支撐環開口、側間隙過小,運轉時活塞環、支撐環會摩燒、卡死 檢修過程中,機組內的銹渣未清理干凈,或者有遺留物,氣缸內壁會摩擦,產生異響檢修過程中,油路未清理干凈,軸承潤滑不良,磨燒。檢修過程中5、,活塞余隙不當,將使機組頂缸或送氣量受影響。 聯軸器找正不符合規范,將使機組聲音大,聯軸器損壞,軸承磨損加快。四、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4.1 檢修準備:掌握運行情況,備齊必要的圖紙資料及檢修過程控制記錄,制定檢修方案。 工具、材料:( 乙方 5分鐘)序號名 稱規 格 型 號數量備 注1煤 油1清洗零件2綢 布2清洗零件3刷 子4清洗零件4面 粉清掃油箱5紅丹粉測量間隙6鉛 絲0.5測量間隙7鉛 絲6.0測量間隙8加油壺加油用9清洗油盆清洗零件10檢修平臺150010001放置零件11力矩扳手2裝拆機器12套筒扳手1裝拆機器131415161718測量工具: ( 乙方 5分鐘 )序號名 稱規 格 6、型 號數 量備 注1塞 尺12百分表33磁性表座34游標卡尺30015內徑量表5045016內徑千分尺5045017外徑千分尺0 5018外徑千分尺17525019框式水平儀150mm110起重器具: ( 乙方 5分鐘 )序號名 稱規 格 型 號數 量備 注1吊環螺釘M12 M14 M16 M1812吊 帶2T23鋼 絲 繩2T4起重葫蘆2T5枕 木配件及材料:(甲方,10分鐘)序號名稱規格(零件號)數量備注(實際消耗后打“”)1主軸瓦2大頭瓦3小頭瓦4一級活塞環5一級支撐環6二級活塞環7二級支撐環8一級進氣閥組件9一級排氣閥組件10二級進氣閥組件11二級進氣閥組件12一級活塞桿填料密封組件17、3二級活塞桿填料密封組件14刮油環組件15十字頭16十字頭銷17一級氣缸套18二級氣缸套19202122232425檢修人員準備:(乙方,5分鐘)序號工 種人 數單 位1電 工2永 興2鉗 工6永 興3起重工2永 興 檢修勞保著裝:序號名 稱規 格數 量備 注1安全帽頂1頂/人帶防護鏡2工作服套1/人3手 套雙1/人 現場準備:(甲方,15分鐘)序號項 目備 注1機泵檢修作業票切斷電源及設備與系統聯系,內部介質吹掃置換干凈,符合安全檢修條件。2JHA風險識別評估作業中的風險及規避風險措施。4.2拆卸與檢查: 拆卸聯軸器,檢查機組對中情況。 拆卸附屬管線,檢查結垢與腐蝕。 打開氣缸蓋,打開滑道及8、曲軸蓋。 拆開十字頭與活塞桿連接的鎖緊裝置,取出活塞、密封填料,檢查磨損。 拆下活塞桿,檢查磨損與彎曲。 拆卸十字頭銷軸,連桿螺栓,取出十字頭,檢查十字頭銷軸的磨損。 拆卸進排氣閥,檢查閥片、彈簧、閥座的磨損。 檢查測量氣缸。 拆卸檢查曲軸軸承及連桿。拆卸檢查主軸軸承。檢查測量曲軸。拆卸檢查級間冷卻器。拆卸檢查潤滑油系統。檢查調試安全閥。4.3檢修質量標準: 機體.1 機體的縱向和橫向水平度不大于 0.05 mm/m.2 曲軸箱清洗干凈。 氣缸 .1 氣缸內表面應光潔,無裂紋、氣孔等缺陷。 .2 氣缸內徑圓柱度公差值應符合要求,否則須進行鏜缸或更換缸套。氣缸內徑圓柱度公差值 mm氣 缸 內 徑9、圓 柱 度備 注一級氣缸6507000.43二級氣缸3504000.28.3 氣缸內表面被拉傷超過圓周 1/4 ,并有嚴重溝槽、臺階時,就鏜缸修理,表面粗糙度為1.6 。.4 氣缸直徑增大值不得超過原設計缸徑的 20% 。.5 帶級差活塞的串聯氣缸,各級氣缸鏜去的尺寸應一致。.6 氣缸經過鏜缸或配鑲套處理后,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操作壓力的1.5 倍,但不得小于0.3 Mpa,壓力穩定 30 min ,應無滲漏和出汗現象。.7 氣缸與滑道同軸度公差值為 0.05 mm. 活塞及活塞環 .1 活塞、活塞不表面應光滑,且無變形及鑄造、機加工等缺陷。 .2 活塞環在槽內應活動自由,且有一定張力。10、 .3 活塞與氣缸的安裝間隙見表: 活塞與氣缸的極限間隙 mm氣 缸 內 徑極 限 間 隙備 注一級氣缸6507005.9二級氣缸3504003.0 注:1.鑄鐵活塞為 0.81.2 D mm ; 2.鑄鋁活塞為 1.62.4 D mm ; 3.D為活塞直徑。 .4 各活塞環裝在槽內對口位置應彼此相錯 120。 .5 活塞環裝在與氣缸接觸線不得小于周長的 60% ,其間隙不得大于 0.05mm;活塞環的開口及在槽內的側間隙值: mm 氣 缸 內 徑組 裝 間 隙級 限 間 隙對 口側 間 隙對 口側 間 隙一級氣缸6507002.80.090.128.00.25二級氣缸3504001.60.011、70.105.50.20 活塞桿 .1 活塞桿做無損探傷檢查,不得有裂紋及其它缺陷,表面粗糙度為 0.8 。 .2 活塞桿直線度公差值為 0.06 mm/m ,最大不超過 0.1 mm 。 .3 活塞桿圓柱度公差值: 活塞桿直徑圓 柱 度組裝公差值極 限 值40800.020.05 進排氣閥 .1 閥片不得有變形、裂紋、劃痕等缺陷。 .2 閥座密封面不得有腐蝕麻點、劃痕,粗糙度為 0.8 ,與閥片接觸線應連續封閉。組裝后進行煤油試漏,在 5 min內不得滲漏。 .3 閥彈簧應有足夠的彈力,在同一閥片上,各彈簧直徑及自由高度均一致。閥片(板)升降自由,不得有卡澀現象,閥片升降高度就符合下表:轉速12、 r / min氣閥升程 mm2505003 4 密封填料和刮油環 .1 組合式密封填料應光潔無劃痕,表面粗糙度為 0.8 .2 密封圈與活塞桿接觸面積達70% 以上,接觸點每 平方厘米不少于 45 點,嚴禁用金剛砂研磨。 .3 其組合式密封填料接口縫隙一般不小于 1mm,各圈填料開口均勻錯開組裝,對于三、六瓣密封圈,三瓣的靠氣缸側(高壓區),六瓣的靠十字頭側(低壓區)。 .4 金屬填料和石墨填料在填料盒內的軸向竄動量為 0.050.10 mm,最大不超過0.25mm.聚四氟乙烯填料軸向竄動最比金屬填料大3 4 倍。 .5 填料軸向端面應與填料盒均勻接觸。 .6 刮油環與活塞桿接觸面不允許有溝13、痕和損壞,接觸線應均勻分布,且大于圓周長的70% 。 十字頭、滑板與導軌 .1 十字頭、十字頭銷、滑板應無裂紋等缺陷。 .2 十字頭滑板與導軌之間的間隙值: mm十字頭直徑組 裝 間 隙1802600.29 0.34 .3 滑板與導軌研磨時應接觸均勻,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 2 點。 .4 十字頭銷、活塞銷最大磨損和圓柱度公差值: mm銷直徑直徑最大磨損圓柱度組裝公差值磨損極限值701800.50.030.05 .5 十字頭銷與連桿小頭軸承襯的間隙為 0.030.08 mm 。 曲軸、連桿及軸承襯 .1 曲軸、連桿及連桿螺栓不允許有裂紋等缺陷。 .2 曲軸水平度應小于 0.01mm/m ,曲軸14、中心線與與氣缸中心線垂直度公差值為0.15mm/m 。 .3 曲軸直線度公差值為 0.05mm/m ,主軸頸徑向圓跳動公差值為 0.05 mm 。 .4 主軸頸及曲軸頸擦傷凹痕面積不得大于軸頸面積的 2%,軸頸上溝槽不得大于 0.1mm,主軸頸和曲軸減小不得大于 3% 。 .5 軸頸的圓柱度公差值: mm軸頸直徑(200mm)圓柱度主軸頸曲軸頸1802700.030.05 .6 軸與軸承應均勻接觸,接觸角6090(連桿大頭軸承6070),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點,軸承襯背應與機座、連桿瓦窩均勻貼合,接觸面積為7080% 。 .7 軸承合金層與軸承襯結合良好,合金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等缺陷。15、 .8 軸承與軸頸的徑向間隙: mm軸頸直徑(200mm)組裝間隙根 限 值1802200.180.220.32 .9 雙列機的軸向竄動,是用一側止推環控制軸向間隙,其值為 0.150.20 mm,其余各支承軸承軸向間隙為0.600.90 mm 。 .10 連桿螺栓殘余變形不大于 2 。 聯軸器 .1 聯軸器檢修時,禁止用手錘直接錘打,以免損傷聯軸器。 .2 聯軸器對中找正應符合: mm聯軸器直徑剛 性端面圓跳動徑向圓跳動2004000.030.04五、試車與驗收5.1 試車前準備 檢查檢修記錄,確認檢修記錄準確合格。 徹底清掃潤滑油箱,用面粉團粘凈油箱內的污物,加入足夠合格的潤滑油。搖動注油16、器,使氣缸與填料充分潤滑,檢查各潤滑點的供油情況。 開啟冷卻水閥和回水閥,并檢查冷卻水的壓力及回水情況。 拆下各級進、排氣閥。 盤車應無卡澀現象。 啟動電動機,確認電機轉向正確。 5.2 試車 空負荷試車 .1 按操作規程啟動機組,檢查各部件有無異?,F象。 .2 檢查潤滑油壓力是否穩定正常。 .3 檢查各軸承及滑道潤滑,觀察回油是否暢通。 .4 檢查壓縮機所有摩擦部位的溫度,滑動軸承不超過 65,滾動軸承不超過70。 .5 連續運行 1h 后,若無任何異常現象,即可停機做必要檢查。 負荷試車 .1 缸內通入介質,檢查各密封部位有無泄漏。 .2 盤車,檢查缸內是否有碰撞聲。 .3 按機組操作規程17、啟動機組,檢查各部傳動件有無異?,F象。 .4 檢查壓縮機曲軸軸承、連桿軸承等各部溫度。 .5 檢查各級氣缸進、出口的氣體溫度和冷卻水回水溫度。 .6 檢查各級出口壓力,應符合工藝要求。 .7 壓縮機所屬的電氣,儀表及聯鎖裝置應達到各專業技術規定的要求。 .8 運轉中每 12h 記錄一次運行情況,并及時處理運行中發現的問題。 5.3 驗收 連續運行 24h 后,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或能滿足生產需要。 達到設備完好標準。 檢修記錄齊全、準確。按規定辦理驗收手續。六、丙烯壓縮機的維護及故障處理6.1 日常維護 定時巡檢,并做好記錄。 定時檢查各部軸承溫度,應符合規定。 定時檢查潤滑情況,保證潤18、滑良好(包括液位、油溫、油壓等)。 定時檢查冷卻水出口溫度,應符合規定。 定時檢查出入口壓力、流量及溫度。 定時檢查各密封部位是否泄漏。 定時檢查各運動件有無異常聲音,堅固件有無松動。 定期監測機組振動情況。6.2 故障處理常見的故障及處理故 障原 因 分 析消 除 方 法吸氣閥發熱1、吸氣閥裝配不當、組合不嚴。2、閥片破裂或彈簧斷裂。3、閥墊損壞。4、金屬碎塊或其它雜物卡住閥片。5、吸氣溫度高。1、修理或更換閥片、彈簧或整個氣閥。2、更換閥片或彈簧。3、更換新閥墊。4、取出金屬碎塊及雜物,重磨閥片或更換閥片。5、降低氣源溫度。一級排氣壓力升高1、二級進、排氣閥損壞。2、一級進氣壓力太高。3、19、一級排氣至二級進氣系統阻力增加。1、修理或更換。2、降低進口壓力。3、消除阻力。二級排氣壓力升高1、出口止逆閥或截止閥損壞或局部污物堵塞。2、丙烯貯罐系統壓力升高。1、修理清洗或更換止逆閥、截止閥。2、降低丙烯貯罐系統壓力。油壓降低1、油管接頭松開或油管破裂。2、油泵損壞。3、軸瓦間隙過大。4、油過濾器、冷卻器阻塞。5、油量不足。6、密封不嚴。7、齒輪端面間隙過大。1、堅固或更換。2、修理或更換。3、調整間隙或更換。4、清洗過濾器、冷卻器。5、加足油量。6、調整密封墊。7、調整間隙。油耗過大刮油環損壞。更換刮油環。軸瓦發熱1、軸瓦間隙過小。2、連桿大、小頭瓦不平行度過大。3、潤滑油供應不足。420、潤滑油質低劣。1、增大軸瓦間隙。2、調整大、小頭瓦不平行度。3、檢查修理油系統。4、更換潤滑油?;钊麠U及填料發熱1、填料軸向間隙過小。2、填料偏斜。3、氣體太臟。4、填料或活塞桿表面拉毛。1、調整間隙。2、調整垂直度。3、凈化氣體。4、修理或更換。氣缸發熱1、冷卻水供應不足。2、氣缸與滑道不同軸度太大。3、活塞環裝配不當或斷裂。4、氣體臟或氣缸進入異物。5、氣缸拉毛。1、調整水量。2、調整不同軸度。3、修理或更換。4、清結氣體排除異物。5、修理氣缸。撞擊聲1、十字頭銷松馳或連桿小頭瓦間隙過大。2、十字頭連接活塞桿螺母松動。3、活塞桿連接活塞螺母松動。4、連桿螺栓松動。5、小頭瓦竄動。1、緊固21、或調整間隙。2、緊固。3、緊固。4、緊固。5、更換小頭瓦。氣缸中突然撞擊1、氣缸進水。2、氣缸中掉入金屬或其它硬物。3、雜物進缸,余隙過小。1、排水。2、取出硬物。3、清洗氣缸,調整余隙。氣閥有撞擊聲1、限制器松動。2、氣閥上的固定螺絲松動或脫落。1、緊固固定限制器頂絲。2、緊固或更換氣閥。敲擊聲1、活塞與氣缸止點間隙過小,或活塞桿松動等。2、氣缸內掉入異物。3、氣體帶液,發生水擊現象,此時壓縮機可能有劇烈震動。4、運動部件松動,或者是運動機構間隙過大。5、管路固定不牢,和機器超壓等。6、地腳螺栓松動,或者基礎設計及施工等有問題。1、檢查電源供電情況。2、檢查保險絲熔芯是否接觸。3、檢修或更換22、電機。4、重新設定升速時間。5、檢查或更換變頻器。6、消除轉鼓和螺旋內的積料。排氣溫度過高1、氣閥安裝不好(不嚴)漏氣,閥座密封面不平。2、冷卻器和氣缸中的冷卻水溫度過高,或者水量少,水壓太低。3、活塞和活塞環及支承環安裝不正,有嚴重卡環現象,造成偏磨漏氣。1、可停加油脂1-2天,低速或中速跑合一段時間。2、疏通油路,重新更換油脂。3、更換軸承。壓力比變化的原因1、一級壓力比過高或者是低,是二級氣閥有問題,或者是一級吸排氣閥有嚴重堵塞現象。2、二級氣缸有外泄漏,使級間壓力下降。1、啟勸液壓差速器,運行一段時間,詳見液壓差速器使用說明書。2、停機檢修。3、更換軸承。油壓過代或失壓1、管路和油泵漏油嚴重,油過濾器太臟堵塞。2、油位過低或是吸油口堵塞。1、電壓低于36V。2、適當調松。軸承的十字頭滑板過熱1、配合間隙過小,接觸面不均勻。2、潤滑油太臟,臟物進入摩擦副。3、潤滑油量少,及斷油等。1、均勻進料,減少脈沖式的進料。2、排除積料,如螺旋嚴重磨損,修補螺旋,并作動平衡校正(同空車)。填料漏氣1、活塞桿嚴重拉毛或者磨損嚴重及燒壞等。2、填料密封環軸向間隙太小,有卡環現象,或者是軸向間隙過大等。3、填料密封環的予緊彈簧損壞,不起予緊作用。1、應立即關閉進料閥。2、同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