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與民用建筑電纜人工機械化敷設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951
2024-09-06
17頁
257.54KB
1、工業與民用建筑電纜人工、機械化敷設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電纜敷設作業指導書1. 目的為了加強過程控制,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確保電纜敷設工程施工質量,指導作業施工,特制訂本作業指導書。2. 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電纜敷設施工。3. 編制依據GB50303-2015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168-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國標 D101-5.6 電纜敷設GB50397-2007冶金電氣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企業標準 Q/BYJ22、2-2003 電氣工程安裝規范4. 過程控制4.1. 人員資格參與本過程施工的主要人員必須是電工,應持“電工作業安全操作證”上崗;卷揚機、牽引機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并經考核合格。4.2. 機械、機具、設備吊車、汽車、電纜輸送機、電纜牽引機、鋼絲繩、電纜放線架、鋼軸、千斤頂、托輥、定滑輪、斷線鉗、鋼鋸、波紋管、皮尺、對講機、直通電話、廣播。4.3. 作業條件4.3.1. 電纜通道暢通;通道上的積水、雜物等清理干凈。4.3.2. 電纜橋架、走線架、電線管都已施工完畢并且經監理驗收合格,被敷設電纜兩端的設備已就位(或者安裝位置已經明確)。4.3.3. 地下室、隧道等內的照明、通風、排水良好;對于直3、埋電纜,所挖電纜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4.4. 材料4.4.1. 所敷設的電纜應有合格證、質保書。4.4.2. 校對電纜型號、規格與設計是否相符,查看電纜有無扭曲,表面有無劃傷。4.5. 人工敷設電纜的工藝、操作要領4.5.1. 熟悉圖紙,根據要敷設的電纜長度、根數合理選用某一盤電纜,盡量減少接頭,降低損耗。4.5.2. 敷設電纜應采用電纜放線架,嚴禁倒盤敷設電纜;電纜放線架高度、鋼軸的強度與電纜盤大小與重量相適應,并有制動措施。架盤兩端高度一致,對于較重的盤需用千斤頂或活動吊車架盤,電纜盤方向正確,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不應使電纜在支架上及地面上摩擦拖拉(見圖1)。圖1 電纜架盤方式4.5.4、3. 合理分配人力,打頭的施工人員要熟悉路徑,拐彎處要專人把守;對于地形復雜區域,應派專人監護,防止電纜滑落,并注意不讓電纜護層受損;敷設時統一指揮,步調一致。4.5.4. 敷設電纜時用透明膠布將電纜標簽貼在電纜始端,敷設完一根后,將同樣的標簽貼于電纜終端。4.5.5. 電纜敷設盡量利用托輥,在通道上每隔一定距離放置托輥,拐彎處放置轉角托輥,避免與地面或側壁摩擦拖拉;拐彎處留有弧度,滿足電纜彎曲半徑要求。4.5.6. 高壓電纜、低壓電力電纜、控制電纜、弱電電纜分開排列,電纜在直線槽內不得交叉,若交叉不可避免,盡量將電纜交叉在橋架分歧或引出處,在豎井內交叉時,盡量集中于底部入口處。4.5.7. 5、控制電纜不得多根同時敷設,在電纜槽內應分層敷設、綁扎;每根控制電纜在盤內的備用芯線應捆扎在一起并貼電纜標簽。4.5.8. 對于大截面三相單芯電纜,應成“品”字排列,控制電纜一般不應有中間接頭,若接頭不可避免,應按設計加設端子盒或使用相應的中間接頭,并滿足所在地環境要求。4.5.9. 電纜從梯級橋架引出時,一般從槽底部引出,大截面動力電纜可以從槽上部引出;若是屏蔽槽,應在槽邊開孔并加軟絕緣襯墊;上層托盤電纜槽如果引出電纜較多時也可以從槽上部引出,但引出電纜的部位應集中并應滿足彎曲半徑要求。4.5.10. 電纜穿管時,盡量將管內電纜整理成束后一次穿過,必要時可使用滑石粉、中性凡士林等無腐蝕潤滑劑。6、4.5.11. 每根電纜敷設結束后應及時整理、綁扎,特別是對于拐彎、上下坡、豎井、垂直導管處電纜,要綁扎整齊、牢固。若使用金屬卡子,應在與電纜接觸處加墊,單芯交流電纜不能使用導磁材料固定,以免構成閉合磁路。4.5.12. 從封閉電纜溝內、隧道、建筑物、盤柜等處引出電纜位置應進行封堵,封堵材料應防火、防雨、防水。4.5.13. 直埋電纜應在轉彎處、直線段每隔(50100)米處、電纜接頭處、進入建筑物處埋設電纜標志樁。混凝土槽內敷設的電纜,應埋黃沙,并要作好隱蔽記錄。4.5.14. 電纜切割后(特別是高壓電纜),切口處需進行防水、防潮處理,并置于干燥處。4.5.15. 二次倒放電纜前,應用皮尺量好7、所需電纜的長度,倒放出來的電纜應在地面呈“8”字放置。4.6. 機械化敷設重型電纜的工藝、操作要領4.6.1. 電纜敷設的相關準備工作4.6.1.1. 在敷設電纜之前,應熟悉電纜敷設路線,由電纜敷設責任人進行敷設路徑現場勘察,根據現場情況和使用的機械,確定敷設方法,并做以下工作:a、 確定電纜盤架設位置、電纜牽引方向、電纜放線架高度等工作。電纜盤架起后要保證兩端高度一致,對于較重的盤需使用千斤頂或活動吊車。選擇合適的鋼軸(鋼軸承重強度應大于整盤電纜重量,鋼軸的大小應與電纜盤大小相適應),并有良好的制動措施。電纜盤的制動措施是采用木棍插入電纜盤底邊與地面間的空隙,使電纜盤停止轉動。b、 電纜盤擺8、放方向一定要正確,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見圖1),電纜敷設時電纜盤需由人力協助轉盤,不使電纜過度受力;如果電纜盤與鋼軸間的摩擦較大時,可以在電纜盤上穿鋼軸的位置涂抹潤滑油以減少摩擦。c、 電纜進入井口處需加套“波紋管”進行保護,且電纜下隧道的地方需安排兩名作業人員進行保護(詳見圖2)。圖2 電纜入口波紋管保護示意圖d、 在電纜的上下坡位置應設置限位架,防止電纜騰空,限位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固定牢固。e、 在電纜敷設路徑的沿途如果還存在其它出入口可進入敷設區域,要在出入口處掛設“禁止入內”的警示標識牌。4.6.1.2. 每次電纜敷設前的準備工作做好后,需由班長、工長、隊長共同進行檢查確認,檢查合格9、后方可敷設電纜。4.6.1.3. 在同一條線路上的每根電纜敷設后,凡是需要拆除并需再次恢復的措施點,由做準備的班組成員中確定人員專人負責,并在下一根電纜敷設前由班長和工長進行二次確認,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6.2. 電纜輸送機敷設電纜的方法4.6.2.1. 電源應采用380VAC三相四線制,控制箱及機器外殼應可靠接地。4.6.2.2. 一般情況下,第一臺輸送機距電纜盤(1525)米左右為宜,其余各臺間距為(3050)米左右,在上下坡,轉彎處要適當減小兩輸送機之間的距離。每臺輸送機都必須要固定好,用10#鐵線固定在可靠的固定點上(如橋架立柱、預埋地錨等),如現場無可靠固定點,必須10、現場安裝設置可靠固定點。4.6.2.3. 輸送機在現場布置好后,進行通電試運行。檢查每臺的運行方向是否相同,所有輸送機的運行方向必須保證一致。當進行電纜敷設時如無特殊原因,每臺輸送機的設置要在同一轉速檔位上,保持轉速同步。4.6.2.4. 沿電纜敷設路徑每3米放置一臺直滑車,使電纜懸空,避免與地面摩擦。直滑車擺放時,應將滑車上標識的箭頭方向與電纜前進方向一致。4.6.2.5. 轉彎處要固定好轉彎滑車。(見圖3)圖3 轉彎處滾筒固定示意圖4.6.2.6. 上下坡的地方要對直滑車進行固定,并采用鋼管和毛竹對電纜進行保護。4.6.2.7. 電纜敷設時電纜頭前用(2530)人用棕繩拉電纜頭牽引電纜前進11、。4.6.2.8. 每臺輸送機處上下坡處轉彎處要有專人監護。4.6.3. 牽引機敷設電纜的方法4.6.3.1. 電源應采用380VAC三相四線制,控制箱及機器外殼應可靠接地。4.6.3.2. 牽引機要固定牢固,牽引機與收線架之間的距離要大于2米。4.6.3.3. 工作前,應將鋼絲繩在鉸輪上繞4圈左右,然后將鋼絲繩固定于收線架上,并用人工帶緊。4.6.3.4. 工作前,人工旋動收線架,保持鉸輪與收線輪之間的鋼絲繩處于拉緊狀態。4.6.3.5. 電纜牽引前讓鋼絲繩拉緊,檢查各部位,如上下坡處、轉彎處,確認沒有問題后,所有人員撤除鋼絲繩區域,才能開始牽引電纜。4.6.3.6. 鋼絲繩牽引電纜要6人打12、頭,1人專門負責用電話與牽引機操作人員聯系。4.6.3.7. 轉彎處要固定好轉彎滑車。(見上圖3)4.6.3.8. 上下坡的地方直滑車固定,用鋼管和毛竹對電纜進行保護。利用地錨和滑輪來改變鋼絲繩的方向。4.6.3.9. 電纜頭在快到轉彎、上下坡處,直接用電話與牽引機操作人員聯系指揮。4.6.4. 使用牽引機時,應對張力進行計算,銅芯70N/mm2以下,速度不應超過15m/min。4.6.5. 通訊聯絡方法4.6.5.1. 在機械敷設電纜的控制處設擴音機和直通電話主機,控制處一般設置在電纜盤架設處或電纜進入隧道處。4.6.5.2. 在電纜盤處、電纜輸送機處、轉彎處、上下坡處、牽引機敷設時直線段(13、4050)米處敷設線路上設揚聲器和直通電話子機。4.6.5.3. 電纜敷設前,廣播、電話要作好調試,能正常使用。4.6.5.4. 中控臺需安排2名操作員負責,每次電纜敷設前,要先用廣播通知清場,再由專人負責從頭至尾清查,在確認危險區域無人后方可進行作業。4.6.5.5. 電纜敷設過程中,機械操作人員每次起動機械前,先用廣播通知沿線的施工人員“電纜準備啟動”,間隔30秒鐘后如果沒有電話回應,再次廣播通知后方可啟動敷設系統。4.6.5.6. 機械操作人員應時刻關注電話主機,只要發現電話主機燈亮就必須立刻停機,再拿起電話與線路上的作業人員通話了解情況,再將情況用廣播告知線路上的所有作業人員。4.6.14、5.7. 沿線路的監護人員發現有問題需要處理時,必須先用電話通知機械操作人員停機,停機后方可進行故障處理。線路上故障處理好后,再用電話通知機械操作人員故障已排除的結果。操作人員得到通知后再用廣播通知打頭和線路上的人員。(然后按第4.6.4.5條內容進行操作)。4.6.5.8. 電纜前端安排一人專門負責與機械操作人員聯系。電纜敷設前對整條線路進行現場分析,對上下坡、轉彎、穿孔等處確認為“故障易發點”,當電纜前端將到達“故障易發點”時,由電纜前端的專人用電話通知中控臺操作員,操作員看到主機亮燈后立刻停止運轉,雙方接通電話后不掛斷電話,由這名通訊員實時通知中控臺操作員啟動系統,但運行方式為點動式,當15、電纜前端通過“故障易發點”后,由通訊員通知操作員,然后方可掛斷電話,電纜又恢復連續行進敷設方式。這樣做可在“故障易發點”作到實時監控,并且又可將故障出現率降到最小。4.6.5.9. 任何時候都嚴禁在通訊不暢的情況下起動電纜敷設系統。5. 質量要求5.1. 電纜型號、規格符合設計,電纜的耐壓試驗結果、泄漏電流和絕緣電阻符合施工規范規定。5.2. 電纜敷設位置正確、無絞擰、無扭曲。5.3. 鎧裝電纜無壓扁,電纜護層無斷裂,表面無明顯劃傷,直埋電纜時,不得在管道垂直上方或下方平行敷設。5.4. 電纜敷設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制造廠家的規定,或符合表4.6.4的規定。表1:電纜最小彎曲半徑電 纜 形 式多芯16、單芯控制電纜10D橡皮絕緣電力電纜無鉛包、鋼鎧護套10D裸鉛包護套15D鋼鎧護套20D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10D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15D20D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鉛包30D鉛包有鎧裝15D20D無鎧裝20D自容式充油(鉛包)電纜20D注:表中D為電纜外徑。6. 環境影響控制6.1. 電纜盤的包裝材料應及時回收,統一處理。6.2. 涂抹鋼軸的潤滑油不得滴落在地面,電纜敷設結束后,應對潤滑油進行回收,不得隨意放置。6.3. 切割電纜時,應在地面敷設塑料布,防止銅屑灑落在地面。6.4. 地下室、電纜隧道內不得隨意大小便;不得帶零食或火種進入。7. 安全與作業人員防護7.1. 現場施工人員要穿戴好勞17、防用品,禁止在電氣室和隧道內吸煙。7.2. 施工前應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交底,并簽字確認;電纜牽引機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合格。7.3. 電纜敷設過程中在轉彎處人員不得進入電纜內側。7.4. 使用牽引機敷設電纜時,施工人員嚴禁站在鋼絲繩邊上,以防發生意外。7.5. 電纜盤應架設平穩,防止傾覆。8. 記錄8.1. 電纜線路檢驗批驗收記錄表(GB50397-2007)8.2. 電纜明敷安裝工程質量自檢記錄(GB50397-2007)8.3. 電纜暗敷安裝工程質量自檢記錄(GB50397-2007)電纜線路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GB50397 編號:YD012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專18、業工長項目經理分包單位分包項目經理施工班組長施工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驗收部位主控項目序號項 目施工單位檢查 評定記錄監理(建設)單位驗收記錄1高壓電纜試驗13.1.1條2三相或單相的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于鋼管內13.1.2條一般般項目1電纜敷設時的要求13.2.1條2充油電纜的油樣試驗13.2.2條3電纜橋架和電纜支架上電纜敷設13.2.3條4橋架內、支架上電纜的固定13.2.4條5管道內電纜的敷設13.2.5條6直埋電纜的敷設13.2.6條7電纜的防火與阻燃13.2.7條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結果專業技術負責人 年 月 日質量檢查員 年 月 日監理(建設)單位驗收結論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19、術負責人) 年 月 日單位工程名稱_電纜明敷安裝工程質量自檢記錄分部工程名稱_ _隊_工段_班分項工程名稱_ 年 月 日序號目 測 項 目質量情況序號實 測 項 目允許偏差檢測點偏差值123451電纜槽內應無雜物、槽架油漆應完好1電纜最小彎曲半徑塑料絕緣電力電纜10d2電纜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2控制電纜10d3電纜標志牌應清晰齊全3油浸紙絕緣電纜單 芯20d4電纜排列應整齊、固定綁扎應符合規范要求4多 芯15d5電纜應無扭絞、壓扁、保護層斷裂5橡皮電纜橡皮和漿氯乙烯護套10d6電纜頭芯線連接緊密、絕緣帶包扎嚴密、相序正確6裸鋁護套15d備注7鋁護套鋼帶鎧裝120d8明設成排支架相互間高低差10m20、m說 明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檢測點 點合格點 點合格率 %自檢員: 工長:單位工程名稱_電纜暗敷安裝工程質量自檢記錄分部工程名稱_ _隊_工段_班分項工程名稱_ 年 月 日序號目 測 項 目質量情況序號實 測 項 目允許偏差檢測點偏差值123451電纜埋沒深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1電纜最小彎曲半徑塑料絕緣電力電纜10d2電纜上下層輔沙應符合規范要求2控制電纜10d3水泥蓋板應超過電纜兩側各50mm3油浸紙絕緣電纜單 芯20d4電纜入出保護管后管口應密封4多 芯15d5保護管管口應呈喇叭口形,應有坡度,接地良好5橡皮電纜橡皮和漿氯乙烯護套10d6電纜敷設排列應整齊不紊亂,并留有余量6裸鋁護套15d7暗埋后電纜走向起、止點、轉角及直線段應有標志樁7鋁護套鋼帶鎧裝20d備注說 明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檢測點 點合格點 點合格率 %自檢員: 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