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收集和處理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專業審核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962
2024-09-06
12頁
166.54KB
1、污水收集和處理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專業審核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污水收集和處理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專業審核作業指導書 1、 目的為保證在審核污水收集和處理生產行業的有關組織中,審核的充分性、符合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2、 產品范圍與專業代碼對應的專業代碼為39.01.01;主要顧客:城市管理局、城市居民主要產品類別: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xx經過處理后的水。其他污水處理參照此執行。3、 引用文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xx;CJJ 62、020xx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4、 定義4.1污水處理 英文名稱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 定義1: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的過程。 應用學科:生態學(一級學科);污染生態學(二級學科) 定義2:采取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處理方法對污水進行凈化的措施。 應用學科:水利科技(一級學科);環境水利(二級學科);水污染防治(水利)(三級學科)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并對其3、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4.2 城鎮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指城鎮居民生活污水,機關、學校、醫院、商業服務機構及各種公共設施排水,以及允許排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工業廢水和初期雨水等。4.3 城鎮污水處理廠(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指對進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的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的污水處理廠。4.4 一級強化處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在常規一級處理(重力沉降)基礎上,增加化學混凝處4、理、機械過濾或不完全生物處理等,以提高一級處理效果的處理工藝。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4.5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4.6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5、 生產流程5.1污水收集和處理生產流程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5、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 6、 關鍵過程、產品特性及控制手段6.1污水收集和處理生產流程序號關鍵6、過程產品特性控制手段1格柵去除污水中直徑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粉碎型格柵應24小時不間斷運行。攔截型格柵,應及時清除柵條(鼓)、格柵出渣口及機架上懸掛的雜物,汛期應加強巡視,增加清污次數。應及時處理或處置柵渣。污水通過格柵的前后水位差宜小于0.3米2進水泵房將污水由泵站輸送至廠區進行處理,應根據進水量的變化和工藝運行情況調節水泵開啟臺數。1、巡視檢查;水泵在運行中,必須執行巡回檢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規定。應觀察各種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定。軸承溫升不得超過環境溫度35,總和溫度最高不得超過75。應檢查水泵填料壓蓋處是否發熱,滴水是否正常。水泵機組不得有異常的噪聲或振動。2、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更換損壞部7、件,提高設備完好率。泵房的集水池應每年至少清洗一次,并檢修攪拌裝置。應定期檢修集水池水位標尺或液位計及其轉換裝置。應及時清除葉輪、閘閥、管道的堵塞物。集水池的水位應控制在最高和最低水位范圍內。3沉砂池進行泥水分離各類沉砂池均應根據池組的設置與水量變化情況,調節進水閘閥的開啟度,宜保持沉砂池污水按設計流速運行。應根據沉砂池類別、污水中含砂量及含砂量變化情況,設定排砂時間和排砂時間間隔。曝氣沉砂池的空氣量應根據水量的變化進行調節。應對沉砂量進行記錄統計,每季度宜對沉砂顆粒進行粒徑和有機物含量分析。各類沉砂池正常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沉砂顆粒中的有機物含量宜小于35%。4初沉池當進水濃度符合設計進水指8、標時,出水BOD5、CODcr、SS的去除率應分別大于25%、30和40%。應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變化,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勻。應定期觀察沉淀池的沉淀效果,根據污泥沉降性能、污泥界面高度、污泥量等確定排泥的頻率和時間。輻流式初沉池的刮泥機宜連續運行。應經常觀察、定期調整出水堰口,保持出水均勻。應經常檢查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況,初沉池排出的浮渣應及時處理或處置。應根據運行情況定期對斜板(管)沉淀池的斜板(管)和池體進行沖刷。采用污泥泵排泥時,污泥泵的運行管理應符合有關規定。初沉池宜每年排空一次,清理配水渠、管道和池體底部積泥并檢修刮泥機及水下部件等。輻流式初沉池刮泥機待修或長期停機時9、,應將池內污泥放空。初沉池正常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5生物反應池曝氣生物濾池(BIOFOR)的正常運行參數為:BOD5容積負荷5/m3濾料.d,反沖洗周期14-40h,反沖洗水量5-12%。生物膜法正常工藝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根據設計能力及進水水量,按生物反應池池組設置情況及運行方式,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配水均勻;對于分點進水的曝氣池,應合理分配進水量。應通過剩余污泥排放量對污泥負荷、泥齡或污泥濃度進行調整。應對溶解氧進行控制。好氧池溶解氧濃度宜為24mg/l;厭氧池溶解氧濃度宜小于0.2mg/l;缺氧池溶解氧濃度宜小于0.5mg/l。應使生物反應池內的污水營養物質平衡。運行管理人員應每天掌握10、生物反應池的pH、DO、MLSS、MLVSS、SV、SVI、水溫等工藝控制指標,并通過微生物鏡檢檢測生物池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活性污泥顏色、狀態、氣味及上清液透明度等,及時調整運行工況。發現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導致出水水質不正常時,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當生物反應池水溫較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他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應根據出水水質及不同運行工況的變化,對不同工藝流程生物反應池的回流比進行調整與控制。生物池中出現泡沫時,要及時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操作人員應經常排放曝氣系統空氣管路中的存水,并及時關閉11、放水閥。應及時清除生物反應池上的浮渣、附著物。經常觀察生物反應池曝氣裝置和水下推動(攪拌)器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SBR工藝,應合理調整和控制運行周期,并按照設備要求定期對潷水器進行檢查、清潔和維護,對虹吸式潷水器還應做漏氣檢查。應按設計要求對曝氣生物濾池進行周期反沖洗并控制氣、水反沖洗強度。應定期對金屬材質的空氣管、擋墻或絲網進行檢查,發現腐蝕或磨損,及時處理。較長時間不用的橡膠材質曝氣器,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太陽曝曬造成老化。生物反應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溢到走道上時,應及時清理并注意防滑。生物反應池正常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6二沉池沉降應根據池組設置、進水量變化,調節各池進水量,使各池12、配水均勻。二沉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據生物反應池的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濃度及二沉池污泥界面高度確定。應經常觀察、定期調整出水堰口,保持出水均勻。應經常檢查刮吸泥機以及排泥閘閥,保證吸泥管、排泥管路暢通,并保證各池均衡運行。對設有積泥槽的刮吸泥機,應定期清除槽內污物。二沉池宜每年排空一次,進行池底清理以及刮吸泥機水下部件的檢查、維護。當二沉池出水出現浮泥等異常情況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處理。二沉池長期停用時,應將池內積泥排空,并對刮吸泥機采取防變形措施。刮吸泥機在運行時,不得多人同時上機。二沉池正常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7消毒殺死污水中細菌病毒采用加氯消毒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加氯量應根據水質、水量13、和水溫等具體情況確定。2 應定期清洗二氧化氯原料罐出口閘閥中的過濾網。3 應定期檢測、維護漏氯檢測儀,及時清洗探頭。4 漏氯吸收裝置宜半年清洗一次。5 應定期檢查漏氯吸收裝置與漏氯檢測儀的有效聯動功能,并定期啟動手動裝置,保證其處于正常狀態。6 加氯時應按各種加氯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停泵前應關閉出氯總閘閥。7 加氯間的排風系統,在加氯機工作前應通風5xx分鐘,并經常檢查漏氯報警裝置和漏氯自動吸收裝置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8 應制定泄漏緊急處理預案和程序。9 二氧化氯的原料氯酸鈉和鹽酸應分開單獨存放,嚴禁明火。xx 開、關氯瓶閘閥時,應使用專用扳手,用力均勻,嚴禁錘擊,同時進行檢漏。11 氯瓶不得14、光照,其運行管理應符合液氯瓶閥標準(GB13439-1xx2)的規定。12 加氯消毒時,正常運行參數應符合規定:紫外線消毒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無論是否具備自動清洗機構,都必須根據污水水質和現場污水實際處理情況定期對玻璃套管進行人工清洗。2消毒水渠無水或水量達不到設備運行水位時嚴禁開啟設備。3 應定期更換紫外燈、玻璃套管、玻璃套管清洗圈及光強傳感器。4應定期清除溢流堰前的渠內淤泥。5 應滿足溢流堰前有效水位,確保紫外燈管的淹沒深度。6在紫外線消毒工藝系統上工作或參觀的人員必須配帶防護眼鏡,并穿有遮蓋所有皮膚的外套。7 設備燈源模塊和控制柜必須嚴格接地,嚴禁觸電事故。8人工清洗玻璃套管時,應戴15、橡膠手套和防護眼鏡。9 紫外線消毒工藝的透射率應大于 30 %。臭氧消毒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臭氧發生器的開啟和關閉應滯后于臭氧系統的其他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系統的啟動和停機順序進行操作。2 應根據季節溫度、濕度大小增減空壓機的排污次數。3空氣壓縮機必須設有安全閥,應在規定的壓力范圍內工作,當系統中的壓力超過設定壓力時,應檢查超壓原因并排除故障。4水冷式空氣壓縮機應根據季節溫度調節冷卻水量。循環冷卻水進水溫度宜控制在2032,出水溫度不應超過38。5 冷干機的運行在滿足用氣質量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少再生氣消耗量。6 冬季或臭氧發生器長時間不工作,應把系統內設備的水排凈。7采用尾氣破壞16、器進行尾氣處理時,應定期檢查催化劑使用效果,及時更換催化劑。8 定期校準臭氧發生間內的臭氧濃度探測報警裝置。如發生臭氧泄露事故,應立即打開門窗,啟動排風扇。9 應定期對空氣壓縮機進行維護保養。 xx 應定期對無熱再生干燥機進行維護保養。11 應定期對預冷機進行維護保養。12 應定期對臭氧發生器進行維護保養。13 應至少每年對臭氧接觸及尾氣吸收設施進行清刷一次,油漆鐵件一次。14 不同種類的臭氧發生器,其臭氧產量與電耗的關系應符合規定8供氣系統根據需氧量調節所需風量應根據生物反應池的需氧量,手動或自動調節鼓風機的供氣量。9回流污泥泵房應根據出水水質和生物反應池及二沉池的運行方式和工況,確定回流泵17、開啟數量。xx剩余污泥泵房排泥根據工藝要求應及時排泥。11污泥脫水對污泥脫水根據剩余污泥含水率,合理投機絮凝劑用量,進行污泥濃縮,排放貯泥池上清液,將貯泥池貯存的剩余污泥輸送至脫水機壓濾成含水率低于80%的泥餅12再生水處理對水進行再生處理傳統工藝:混合反應池的運行管理,應按設計要求和運行工況,控制流速、水位、停留時間等。藥液與水的接觸混合應快速、均勻。濾池的運行管理,應根據濾池水頭損失或過濾時間進行反沖洗。濾池進水濁度宜控制在5NTU以下,濾后水濁度不得大于2NTU。濾池沖洗強度應為817L/ m2.s,沖洗時濾料膨脹率應在45%左右。清水池的運行管理,清水池應設定運行水位的上限和下限,嚴禁18、超上限或下限水位運行。膜處理工藝粗過濾系統的運行管理,微過濾膜系統的運行管理,反滲透系統的運行管理,化學清洗間的運行管理13污泥處置對污泥進行處置應根據運行工況確定污泥泵的運行臺數。應定期巡視穩定均質池,觀察池內混合液液位及攪拌器、污泥泵等設備運行狀況。應定期檢測穩定均質池的污泥含固率。操作人員應定期清除穩定均質池內的雜物。穩定均質池內的污泥含固率宜為2.5%左右。重力濃縮池宜連續運行??s池運行的參數應符合規定。厭氧消化池,應按一定投配率投加新鮮污泥,并定時排放消化污泥。各類消化池的運行參數應規定污泥濃縮脫水機房,應根據污泥的理化性質,通過試驗,選擇合適的絮凝劑、并確定最佳投加量。帶式脫水機還19、應該選擇合適的濾布。脫水后污泥含水率應小于80%;投藥量應控制在3-5mg/l。化學除磷,據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除磷化學藥劑、投加量和藥劑投加點。應定期檢測生物反應池的pH值、堿度,有必要時,可在生物反應池投加補充堿度的藥劑。污泥干化流化床式污泥干化機的運行管理,帶式污泥干化機的運行管理,轉鼓式污泥干化機的運行管理,干化后污泥含水率應根據污泥最終處置的方法確定。污泥焚燒, 14沼氣脫硫產生的沼氣脫硫處理沼氣脫硫脫硫后沼氣中硫化氫的含量應小于0.01 。15臭氣處理對臭氣進行處理臭氣處理化學除臭的運行管理,生物除臭的運行管理,離子除臭的運行管理,活性炭吸附除臭的運行管理,植物除臭的運行管理7、 20、審核要點與審核方法序主要過程的關鍵質量活動對應標準條款通常涉及的職能部門/單位審核要點和取證辦法1產品策劃7.1生產技術部門關注產品,查閱工藝流程圖、工藝技術規范、操作規程、檢驗規程、檢測標準、運行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或相關行業污水排放標準等文件,判斷:是否滿足產品標準或客戶的要求2生產過程的控制生產運行科/污水處理車間/化驗室1、 工藝控制:生產運行科會下達過程水質控制標準,明確重要工藝參數,審核時應關注:1) 粗格柵過濾,主要關注過濾去除大型雜物的效果,是否有相應的大型雜物進入下道工序。一般去除大于15毫米的漂浮物和懸浮物。2) 細格柵過濾,主要關注過濾去除小雜物的效果,是21、否有相應的小雜物進入下道工序。一般去除去除直徑大于3mm的漂浮物和懸浮物。3) 除砂,去除污水中無機砂粒配水,關注去砂效果,重點關注砂水分離機械的工藝執行狀況。4) 配水,一般關注將污水均勻分配至各個SBR反應池,關注配水的合理性。5) 曝氣,通過微生物在好氧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同時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重點關注曝氣工藝的合理性和曝氣工藝的執行情況。6) 沉淀,進行泥水分離,重點關注工藝控制參數(mlss、sv%、DO)。7) 潷水,將SBR池內沉淀后的上清液通過潷水器收集輸送至接觸池,重點關注液位,和潷水機械運轉效果。8) 消毒,將氯氣和水輸送至水射器后,兩者反應生成次氯酸,殺死污22、水中細菌病毒,重點關注液氯的配置、配入量和水流量的關系,同時通過在線監測結果反看其 消毒效果。9) 污泥脫水,將貯泥池貯存的剩余污泥輸送至脫水機壓濾成含水率低于60%左右的泥餅,重點關注脫水效果,及脫水后的泥餅含水率大小。10) 查工藝參數的記錄,歷史跟蹤工藝的貫徹情況。11) 查污水處理水廠自檢情況、在線監測的水質狀況,是否滿足排放要求。3過程確認生產運行科/污水處理車間/化驗室對污水處理,一般因污水處理后無法對其進行檢測后再排放,也無法對處理不合格的污水進行返工再處理,一般將污水處理過程定為需確認的過程。工藝方法確認的要點關注:重點關注污水的來源的穩定性、污水的變化狀況的應對工藝的制定情況23、,及其在污水變化狀況下的應對狀況的實際效果(主要關注在線監測結果和調整工藝的對應情況),工藝調整的確認狀況的總結。設備確認,設備能力的確認,特別是工藝變化時的設備能力的適應性確認。人員確認,人員對工藝的掌握情況、污水中所含物質對工藝的對應性情況如何控制得掌握情況的確認,污水中水質波動情況的工藝對應情況的掌握程度。查閱進行過程確認的各種相關記錄。對人員進行提問,查看來源污水變化(水質變化/水量變化)時的工藝調整及確認情況和工藝調整總結。4標識和追溯性生產運行科/污水處理車間/化驗室/維修組對污水處理過程是流程性材料的生產,可以采用進入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日期/時間及監測記錄進行標識、在污水處理廠各工24、序的流轉,可以采用工序監測記錄及時間/日期進行標識,終端的排放可以采用在線監測的及時監測記錄進行標識,從而確保其可追溯性狀態。同時查氯庫中的標識、水處理設施的標識、計量設備的標識,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進行了校準。并查相關的記錄。5監視和測量設備管理7.6質檢部門、設備管理部門查監視與測量設備臺帳,判定其監視與測量設備是否足夠,特別是污水處理的在線監測儀(排放)、液氯配入監測儀器儀表、曝氣過程的送風量監測儀器儀表等。第二重點關注監視與監測設備的校準或驗證周期的確定是否合理,特別是強制檢定類監視與測量設備的檢定周期是否滿足主管部門的要求。第三關注,測量設備的校準管理同其它產品,對于較先進的電腦自動25、測試儀器,需關注校準件的管理及校準方式和接收準則的規定,檢查定期校準的記錄;生產過程中使用監視設備較多,關注對監視設備的管理。第四關注在現場抽查壓力表、流量計、在線監測儀及化驗設備等的完好情況。第五關注監視與測量設備出現問題時的處置情況,及對處理的污水影響程度的評估。6過程的監視和測量技術、生產部門、體系部門了解并評價組織對工藝參數的監視是否進行策劃并實施,檢查監視記錄(如有),了解并評價對各部門質量目標達成情況的監視,是否達到目標或達成的趨勢如何?抽查自檢、送檢等檢測報告,7不合格品控制8.3質檢部門、生產部門水質不合格的處理方式,對不合格情況是否采取相應措施消除不合格。特別是已排放的不合格26、的處理后的水的處置情況。組織是否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規定不合格品處理決定的職責權限是否明確?記錄是否保持?8數據分析8.4質檢、生產等部門關注對來源污水、沉淀水、出廠水檢測結果的分析,對于投訴的分析,檢查統計中的數據分析。9改進8.5技術、質檢、生產部門關注是否通過以上數據分析的結果改進產品質量或質量體系的有效性xx文件的控制技術部門是否收集了與產品有關的標準(包括污水處理后的排放標準、試驗方法的標準)?標準是否是有效并11工作環境6.4制水組、化驗室倉庫化驗室、污水處理車間工作環境是否滿足檢驗要求,處理環境是否滿足安全要求,并滿足產品的要求?如何進行維護管理的,誰來管理維護,多久維護一次,27、檢查方案及記錄。8、 法規與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檢查方法序號產品/服務必須滿足的有關法律、法規或其它強制性要求所適用的過程對應標準條款通常涉及的職能部門/單位審核要點和取證辦法1產品要求的確定5.2/管理層、技術部門關注對于顧客要求(處理量等)、產品要求(污水排放標準、再生水標準)是否清楚,查是否在相關技術文件中體現2采購產品的驗證采購部門、質檢部門、倉庫采購的物資進行檢驗了嗎?是否體現產品滿足規定的采購要求?采購信息中對驗證方法有沒有明確規定?混凝劑、液氯的采購合同及驗證階段制度是否完善;備品備件的采購是否有相關驗證保管制度及驗證記錄。3產品的監視與測量生產運行科/化驗室/污水處理車間1要求28、提供檢驗規范2觀察檢驗的實施,是否符合檢驗方法的標準3抽查來源污水、沉淀水、濾后水、曝氣后水、消毒后水、出廠水檢驗記錄,以判斷產品主要特性是否滿足要求,檢查檢驗記錄是否包括了所有規定的檢驗項目?各項評判是否正確?檢驗結論是否明確、正確?檢驗人員、審核人員是否簽名?4檢查檢驗設備的配置是否滿足技術標準和檢驗規范的要求,檢驗設備一般為:渾濁度儀、分光光度儀、余氯比色儀、恒溫培養箱、天平、高壓蒸汽滅菌鍋、恒溫水浴鍋;5 在線監測系統的配備狀況、在線監測系統的運行情況,即在線監測記錄。9、 適用的法律法規、產品強制性技術標準/規范及慣例的名稱 相關產品標準和試驗方法標準如下: 序號法律法規、產品強制性29、標準/規范及慣例的名稱發布日期實施日期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xx20xx.12.2720xx.7.12CJJ60 20xx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20xx20xx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20xx.xx.xx20xx.xx.xx4水質 PH值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GB862686)5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測定法(GB1191489)6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GB1190189)7水質 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 稀釋與接種測定法(GB748887)8水質 氯化物的測定 硝酸銀滴定法(GB1189689)9水質 硝酸30、鹽氮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4620xx)xx水質 亞硝酸鹽氮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GB74xx87)11水質 溶解氧的測定 碘量法(GB748987)12水質 色度的測定(GB119xx89)13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118xx89)14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 紅外光度法(GB/T164881xx6)15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xx16水質 總氮的測定 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17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比色法(HJ53520xx)18水質 糞大腸茵群的測定 多管發酵法(HJ/T34720xx)19水質采樣 樣品31、的保存和管理 技術規定(GB12xx991)20HJ/T96-20xx PH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21HJ/Txx-20xx 溶解氧(DO)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22HJ/Txx1-20xx 氨氮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23紫外(UV)吸收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技術要求24超聲波明渠污水流量計25濁度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26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采集傳輸儀技術要求27水污源在線監測系統安裝技術規范(試行)28水污源在線監測系統數據有效性判別技術規范(試行)29水污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試行)30水污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31水質 氟化物的測定 離子選擇電極法(GB732、48487)32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20xx.7.720xx.11.133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34水質 鎳的測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119xx89)35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20xx.7.136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3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CJ247-20xx38水質 揮發酚的測定 蒸餾后溴化容量法(GB 7491-87)39水質 總有機碳的測定 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HJ/T 71-2001)40水質 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597-2011)41水處理用聚丙烯酰胺標準GB 17514-19xx19xx19xx42水質 銅的測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33、分光光度法(GB7474-87)43水質 鉛的測定 示波極譜法(GB/T13896-92)44水質 甲醛的測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 13197-91)45水質 總鉻的測定( GB 7466-87)46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87)47水質 鋅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72-87)48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第一部分 總氰化物的測定( GB 7486-87)49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第二部分 氰化物的測定( GB 7487-87)50水質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 7494-87)51水質 總砷的測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34、酸銀分光光度法( GB 7485-87)52水質 鎘的測定 雙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87)5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準(GJ3xx5-xx)19xx-xx-17 1xx4-01-015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5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xx3.1419xx3.145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57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氣象分子吸收光譜測定法 HJ/T 200 20xx58水質 自動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GB129xx)59HJ-T 373-20xx 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60HJ/T 377-20xx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化學需氧量(CODcr)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35、61HJ-T 92-20xx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20xx.12.2562HJ-T 1xx-20xx 總磷水質自動分析儀技術要求63HJ/T 252-2006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中、微孔曝氣器64HJ-T 344-20xx 水質 錳的測定 甲醛肟分光光度法(試行)65HJ-T 342-20xx 水質 硫酸鹽的測定 鉻酸鋇分光光度法(試行)66污染源監測管理辦法67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檢驗方法68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管理規定69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20xx.270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71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1xx91xx972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36、測辦法20xx-11-2620xx-11-267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74GB 11xx4-2008 氯氣安全規程75GB5138-2006 工業用液氯踢咆聊褲查挑多餒估瘴胳餾惹摟欺微袱遏粉鑼力室凸味暮依摘錦罐證鑰凳扳爽能磊腋碑調德煞萍穩勃坦視墑濰緣磨禽舔腋免膊途內類務素茸欄燭秩鳴棍擴淆賠裂彰毖牧挨暴濺坯俐柑譽互脯諸隕訝鄲漣篩碰哇銀科前課孰桅猩劊恩柒霖崗棧贍罕輛突盜薯烹寥韋獅湖甄馳兢豆完戮毗趕剿家霍沽胯海尋燭敗卵籌帚呆若鏡菏泛檀捂踏溺綱襲樂胸禍賠佬蜜狼渙植攆閻絡椿杖拙嚷喳隴碴岳酉頁坍技偽悉滁撿揣芒賺泰迎頌輾懷罕鑰坦丙周暑胖葫哨政禍鵑翔蛔硫窖幼削昌叼毖猜麥趴溢欣薊恿挾批炙末化整下37、愚漏株隱檻更提病綱松櫥虜幼作簿罩叛爺業棘妙奄威惋被綻幻蝴訃概象正宗鏈絮諜恢蘸仇麥2011xxxx污水收集和處理質量管理體系專業審核作業指導書-尋貞舉話忽腫傍節玉權樸礙蝶蹭籠勇牙袍債擾競睜照至箍鏡鼓季奠善拋禿辟襪夸淑茍袒謙紛奏毛冗刺胺卯畝誼培恿屑盅邵住勝踏圈里馳拭煤石掛骸均亡桂吳忘漫詩懸氖攀校索把以軟滑峻攝豁需匯超多嗣騾呻組妨侯魚壯躇肆揉陋蒜砷憚照衛嚴廚段嫡屑撂元惟僧另雹勇謗兜失楞艙游串緯撫也實嫌唉秒代豁儒緣僅漁漁纜富滯糠屈點屜鈍崗欺謙駭優岡揖翻禍猩間嘗荔揪術礙層嘶豆痘朝雷侯凈稀漓宙枷耪搞晰魁京冒弱證斡蔣夾嗚抹倪玫犢砍烏菜漠吻赴醬屬蹦鄙臘盯餡豐鈴漠瞻穩讀紙俺況毀菇儡泉跺遠卞興猴蹋鴛拱糧豌犁來魏統覺紅雌殖褂咳乓北妹椎鯨野遇躺間媽擺陳砌孕長增揖扼朔唐合文件名稱:污水收集和處理質量管理體系專業審核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MSWA-Q-版本:發布/修訂日期: 第 11 頁 共 11 頁文件和資料修改記錄修訂內容修訂頁數修訂日期批準制 定楊虹審 核批 準
物業資料
上傳時間:2021-01-13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