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300MW供熱機組鍋爐水冷壁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7988
2024-09-06
9頁
94.50KB
1、發電廠300MW供熱機組鍋爐水冷壁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目 錄1施工概況32依據的圖紙、文件及標準33作業準備和條件要求34施工工序關鍵的質量控制點45作業程序56作業檢查結果驗收應達到的質量技術標準67安全措施68環保要求79執行的強制性標準710附錄79#機組鍋爐水冷壁焊接1 施工概況xxxx發電廠經三期工程建設共7臺機組(4100MW+2210MW+1200MW),4100MW在2010年關停;5、6號為xx2210MW凝汽機組。根據xx市現有熱負荷和規劃熱負荷的需求,本2、擴建工程建設規模為裝設兩臺300MW供熱機組。焊接工作量統計:序號項目名稱規格材質數量1前側水冷壁63.56.6/7SA-210C11322后側水冷壁63.56.6/7SA-210C12883后側水冷壁7612SA-210C664側水冷壁769SA-210C245側水冷壁63.56.6/7SA-210C14646水冷壁轉角管63.57SA-210C230為了保證焊接質量,本工程對于壁厚7mm的鍋爐受熱面管子采用“GTAW”焊接,對于壁厚7mm的管子采用“GTAW+SMAW”焊接。對水冷壁管排焊接位置困難的管子,宜采用二人對稱焊。水冷壁安裝過程一定要嚴格按照電力建設各項技術規范以及作業指導書進行3、。2 依據的圖紙、文件及標準2.1 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范(DL/T869-2004)2.2 火力發電廠焊接工藝評定規范(DL/T868-2004)2.3 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焊接篇 1996版)2.4 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管道篇 2000版)2.5 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鍋爐篇 1996版)2.6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力發電廠管道篇 DL5031-94)2.7 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2002-01-21實施)2.8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02)2.9 焊工技術考核規程(DL/T 679-1999)2.10 鍋爐4、廠提供的有關壓力管道安裝圖紙要求2.11 9#機組焊接施工組織設計2.12 業主提供的合同性文件3 作業準備和條件要求3.1 施工人員安排:焊接主管、焊接專工、焊接技術員、質量檢查員、焊工。3.2 焊接設備:ZX7-400型逆變焊機,焊接方法:手工鎢極氬弧焊(GTAW)或手工鎢極氬弧焊(GTAW)+焊條電弧焊(SMAW)。3.3 焊接材料:包括焊條、焊絲、鎢棒、氬氣等應符合相關標準,并具有制造廠的質量合格證,外觀檢查符合要求。3.4 焊工必須是經過基本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培訓,取得焊工合格證書的人員擔任,凡擔任此工作的焊工,必須有相應項目考核合格證,且在有效期內。3.5 合格焊工在施焊鍋爐受熱面5、管子前,應進行與實際條件相適應的模擬考試,考試管件經X射線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3.6 焊前由焊接技術人員向焊工進行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交底,并完成簽證。焊工在施焊前應認真熟悉作業指導書,對施焊部位的焊接工藝要求要理解清楚,凡與作業指導書要求不相符時,焊工有權拒絕施焊。3.7 坡口加工要嚴格按照鍋爐廠家和設計院提供的安裝圖紙要求進行。如圖紙無規定時,坡口的型式和尺寸應按能保證焊縫質量、填充金屬量少、減少焊接應力和變形、改善勞動條件、便于操作、適應探傷等要求的原則選用。3.8 坡口的制備應以機械加工的方法進行。如使用熱加工方法(如火焰切割)下料,切口部分應留有機械加工余量,以便于除去淬硬層及過熱6、金屬。3.9 焊件在組對前將坡口及附近母材(內、外壁)的油、漆、污垢、鐵銹等清理干凈,直到露出金屬光澤,并保證清理范圍內無裂紋、重皮等缺陷;清理范圍,對接焊口:每側寬各為1015mm。3.10 管件對口時一般應做到內壁齊平,如有錯口, 對接單面焊的局部錯口值不應超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 mm。3.11 焊口的局部間隙過大時,應設法修整到規定尺寸,嚴禁在間隙內加填塞物。3.12 焊接組裝時應將待焊工件墊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過程中產生變形和附加應力。3.13 禁止用強力對口,更不允許利用熱膨脹法對口,以防引起附加應力。3.14 焊接前,應對施工所需焊條,按照廠家提供參數進行烘干,烘干完成后,要7、移入保溫箱中備用;焊接過程中,焊工必須將焊條裝在專用保溫筒內,接通電源,溫度保持在100150。當天沒用完的焊條即時退回;第二天用時焊條重新烘干,重復烘焙次數不超過兩次。3.15 施工過程中,嚴禁將焊條、焊絲、鎢極和其它焊接工具臨時存放于管口內。3.16 環境溫度:碳素鋼應不低于-10,焊接場所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防風、防寒、防雪措施,焊接管道時不應有穿堂風,采取防寒措施是搭設保溫棚并且在棚內采用碳爐或熱風幕取暖。4 施工工序關鍵的質量控制點4.1 作業項目及上下道工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組成。4.1.1 驗證焊材與母材相符。4.1.2 坡口準備、加工磨光。4.1.3 焊縫對口及點固焊。4.8、1.4 焊接完成后對焊口的質量檢查:自檢、專檢。4.2 停工待檢點(H)4.2.1 坡口制備,焊縫清理后的質量抽檢。4.2.2 焊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及作業指導書的執行情況。4.2.3 焊接完成后對焊口的質量自檢、專檢。4.2.4 管道安裝工作完成后,由質量部對焊縫焊接質量進行復檢。4.3 見證控制點(W)4.3.1 低于-10溫度時焊接,采取熱風幕或碳火爐的方式取暖,如在廠房外組合焊口施工時應搭設臨時保溫棚。4.3.2 焊工的資格審核。4.3.3 焊接作業指導書的審核。4.3.4 焊接材料合格證書的審核,檢查作業指導書技術交底與簽證情況。5 作業程序5.1 作業流程及接口關系如圖所示(見下頁)9、5.2 嚴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電弧、試驗電流或隨意焊接臨時支撐物。5.3 焊接時,管子或管道內不得有穿堂風。圖示: 作業流程及接口關系圖焊接技術人員按作業指導書等對焊工進行交底并完成各項簽證,焊接工、機具準備按要求對坡口制備、打磨合格對口檢查焊工拿焊條筒憑工作單領取焊條不合格按對口尺寸要求對口、點固,提前做好現場防風、防雨、防寒措施焊接,并進行中間檢查委托進行檢驗修磨焊縫至要求尺寸,并進行自檢及專檢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進入下一工序制定返修措施,并挖補5.4 定位焊時,焊接材料、焊接工藝、焊工等應與正式施焊時相同。5.5 施焊過程中,層間溫度應不高于400。5.6 根部定位焊后應檢查各個焊點質量10、,如有缺陷應立即清除,重新進行定位焊,點焊長度不少于10mm,焊層厚度不小于3mm。5.7 打底完成后及時進行次層焊接。多層多道焊時,應逐層進行檢查,自檢合格后,方可焊接次層,直至完成。5.8 施焊中,應特別注意接頭和收弧的質量,收弧時應將熔池填滿。多層多道焊的接頭應錯開。5.9 管排焊接時,應從中間向兩側焊,先焊不易焊接處,再焊容易焊接處,以免留下焊接死角。焊口間隙過小或過大,間隙過小易產生根部末焊透,易產生裂紋;間隙過大易發生根部凸出,減少了管子有效使用面積,且使焊縫應力集中容易產生裂紋。 5.10 焊口焊完后,仔細檢查焊縫外觀,清理飛濺和其它雜物。經自檢合格后,在焊縫附近用油性筆寫上焊工11、本人鋼印代號。5.11 焊接接頭有超過標準的缺陷時,可采取挖補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上的挖補次數一般不得超過兩次。6 作業檢查結果驗收應達到的質量技術標準6.1 水冷壁的焊接實行焊接質量三級檢查驗收制度,包括焊接前、焊接過程中和焊接結束后三個階段的質量檢查。6.2 焊接時應嚴格遵守焊接工藝卡規定的工藝參數,焊縫外形尺寸應符合DL/T869-2004規程要求。6.3 焊縫邊緣應圓滑過渡到母材,表面不允許有裂紋、氣孔、夾渣等缺陷。6.4 對接接頭:焊縫余高3mm,余高差2mm,焊縫應不低于母材表面;焊縫每側增寬2mm;角接接頭:坡口角焊焊腳為+(23)mm,焊腳尺寸差不大于+1.5mm。6.5 焊縫12、根部不允許有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焊縫表面咬邊深度0.5mm,焊縫兩側咬邊總長度不大于焊縫全長的10%或40mm。6.6 按照DL/T869-2004規程表6的要求,根據管道所在系統的工況和業主的要求,對進行表面自檢合格的焊縫,委托檢驗部門進行100%射線檢驗;對不合格焊縫必須在返修措施指導下并按照工藝要求進行返修。返修后還按原檢驗方法重新進行檢驗。7 安全措施7.1 焊接作業人員在施工前必須完成安全技術交底和簽證,每周一對焊工進行安全學習教育,使他們熟悉電焊安全技術規程。7.2 在密閉環境焊接時,要求通風良好,有排煙設施,必須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同時工作,以備相互監護,施工用電及照明應符合安全規13、程要求。7.3 焊接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時,系好安全帶,并把安全帶扣在牢固的地方。7.4 焊接操作時,要穿戴好專用的衣帽手套及絕緣鞋。7.5 高空作業焊工必須帶好工具袋并正確系掛安全帶,焊接用工具放入工具袋內,焊條筒應放置在平穩的地方,必要時要捆綁牢固,嚴禁高空墜物。7.6 焊鉗、焊線要有良好的絕熱、絕緣性;焊機外殼接地良好,并根據定置化布置要求放置指定的地方;焊線由接線點引出后,拉設應整齊規范,不得橫穿走道。7.7 高空交叉作業時,要注意自己上方的工作情況,如可能墜物的地方不去;在施焊前應觀察自己的下方是否有其他的人員或易燃物的存在,清除后方可工作。7.8 焊工在焊接14、工作完成后,要及時清理焊接用具、焊接材料及焊條頭,切斷焊機電源、檢查氬氣開關是否關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7.9 在安裝好的設備、電纜橋架上方施工時,注意防火;罐體內外表面和已經完成無損探傷檢驗的焊縫,不得隨意進行點焊、試電流。做好成品保護工作。7.10 在容器、管道內焊接,在潮濕環境中施焊施焊人員應穿好絕緣鞋,管道容器內鋪好絕緣膠皮,雨天禁止施焊。7.11 施工時,要把下方及周圍易燃物清理干凈,焊接預熱件一定要采取隔熱措施,進入施工現場要注意安全警示標志,電焊帶要布置齊整,以免產生渦流過熱防止火災,焊工施焊時穿戴好勞動用品以免發生燙傷事件。7.12 焊接時應檢查操作平臺是否牢固可靠,使用15、梯子時是否有防滑和防塌的措施。7.13 焊接時檢查吊掛的管件是否可靠,檢查支吊架是否焊接牢固,嚴防物體打擊事件。7.14 冬季施工應將施工地面積雪清除干凈,穿好絕緣防滑鞋。7.15 一、二次線嚴禁裸露,發現裸露應請專業人員停電處理。7.16 電焊機出現故障時,應在停電狀態下請專業人員檢修。7.17 潮濕地方或下雪天作業作好防滑、防漏電措施。8 環保要求8.1 根據焊接工作的特點,做好消耗材料和勞保用品的回收。8.2 做好焊條頭、焊絲頭回收工作。8.3 做好電焊玻璃回收工作。8.4 做好廢舊電池回收工作。8.5 做好廢舊焊線、把頭的回收工作。8.6 根據總公司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加強與焊接有關的廢16、料按類回收力度,并按有關標準進行處理,減少對施工周圍環境的污染,真正做到工完場清。9 執行的強制性標準9.1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 電力工程部分 2006版9.2 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火力發電廠管道篇 DL5031-94)9.3 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范(DL/T869-2004)10 附錄10.1 施工危險因素和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對策表項目名稱:9#機組鍋爐水冷壁焊接作業指導書序號危險點和環境因素描述擬采用風險控制技術措施實施負責人確認簽證人1一、場地和環境因素1. 危險區無圍欄標識危險區裝有警示標識及圍欄xxxx2. 在施工現場使用電、火焊,周圍存在火災隱患作業前辦理明火作業票,并17、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設專人監護xxxx3. 電焊機露天擺放露天擺放的電焊機放在干燥場所,有棚遮蔽或使用電焊機專用箱xxxx4. 作業區內有易燃易爆物品施工作業時做好隔離措施xxxx5. 落物傷人(物體打擊)加固安全網及其他防護措施xxxx6. 導線隨意穿過道路,發生觸電導線穿過道路,導線做好保護xxxx7. 施工中焊絲頭不回收,影響文明施工施工中焊絲頭集中回收到指定存放處xxxx8. 施工作業強拉焊線分放焊線,注意焊線經過的不穩固物件,防止高空墜物xxxx9. 將吊車軌道、電纜管等作為電焊地線用鋼筋或電焊線做二次導線,以防設備事故xxxx10. 打磨鎢棒通風不良打磨鎢棒時做好通風,或在通風處x18、xxx11. 氣瓶暴曬或接觸導電體存放氣瓶時,做好遮蔽和隔離xxxx12.風雪雨天作業,沒有防護措施風雪雨天作業,做好遮蔽措施xxxx2二、作業和人員1.進入施工現場不帶安全帽、不穿工作服、不穿絕緣鞋進入施工現場穿戴好勞保用品xxxx2.電焊作業時,不戴防護面罩施工過程中配帶必要的防護用品xxxx3. 電焊工操作不當按操作規程執行xxxx4. 電焊作業無證操作電焊工持證上崗,禁止無證施焊xxxx5.使用轉動機械,不戴防護用品使用時戴防護眼鏡xxxx6.在作業坑內邊緣逗留嚴禁在作業坑內邊緣逗留,以防土方塌方xxxx7.交叉作業各方施工配合不密切,傷害他人交叉作業各方面作業前進行周密安排,統一調度19、,減少交叉xxxx8.在吊裝物下接料或逗留,墜物傷人禁止在吊裝物下通過停留,接料人員必須按操作規程施工xxxx9.點焊牢固的構件、管道可以起吊點焊牢固的構件、管道不允許起吊xxxx10.傳遞物品時采用拋擲方式傳遞物品,嚴禁拋擲,只能用繩索或手遞xxxx3三、使用工機具1.電焊機無法可靠接地電焊機外殼必須進行保護接零和重復接地xxxx2.電焊機一次側電源線老化或破損過長電焊機一次側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長度不超過5米xxxx3.電源一閘多用電焊機應分別有單獨的電源控制裝置,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箱一鎖xxxx4.電焊機二次線接頭裸露發生觸電電焊機二次線接頭必須包好,絕緣良好,無漏電,電焊把線與電焊機連接必須使用銅鼻子連接,接觸必須牢固可靠xxxx5.氣瓶不裝合格減壓閥,乙炔瓶無回火器,人員傷害,火災裝減壓閥、回火器,并定期檢查xxxx6.氧氣、乙炔瓶擺放在施工現場氧氣和乙炔使用時,擺放間距大于10米xxxx7.電源箱漏電保護器失靈,電源線破損,觸電傷害定期檢查漏電保護器和電源線,并及時更換xxxx8.鋼筋加工等轉動機械外殼破損,螺絲松動,機械傷人完善機械,定期檢修,破損停用或更換xxxx9.電動工具、電焊機漏電傷人使用前檢查。接線加漏電保護器,操縱人員穿合格的絕緣鞋、帶合格絕緣手套xxxx10.使用電動工具沒戴防護用品使用電動工具必須佩戴好防護用品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