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服裝廠裁剪車間領料排料拉布及裁剪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186
2024-09-06
13頁
68.04KB
1、針織服裝廠裁剪車間領料、排料、拉布及裁剪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一、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針織服裝系列。 二、開裁條件: 1.計劃科開具生產通知單給裁剪車間主任。 2. 裁剪車間主任憑生產通知單向技術部領取:工藝制作單、樣衣、樣板、 排料圖、面料色卡、面料檢驗報告。其中少一樣條件,裁剪都不可以開裁。 3.裁剪車間主任對所有技術資料核對準確無誤后方可開始安排裁剪工作。 4.裁剪車間主任在不具備開裁條件的情況下私自裁剪,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裁 剪車間主任承擔,如不具備開裁條件,裁剪車間主任可以拒絕2、裁剪,特殊情況需由生產部經理簽批才可裁剪。 三、裁剪領料: 1.提前2小時向倉庫開具領料單以讓倉庫備料; 2. 由裁剪車間主任分配訂單,各裁剪小組開具領料單,經裁剪車間主任審簽后,由裁剪工憑工藝單、領料單和生產通知單向倉庫領取面料,并核對品名、顏色、門幅、長度、經緯斜等各項數據; 3.領出面料要輕拿輕放,并堆放于干凈處,防止面料損壞或污染; 四、排料要求: 1.排料前要對所領出的所有面料門幅進行度量,作為確定排料門幅的依據,如門幅 不一致,要分批排料裁剪,防止浪費。 2.排料嘜架圖由技術部提供,裁剪工要仔細檢查裁片數量、配比、紋路、色差避免 是否正確,正確后才可開始拉布。如因排料錯誤而造成損失3、,相關責任人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4.條格和花型面料應注意各部位之間的對格、對條、對花紋。 5.如果面料有條格、花型、倒順毛等必須配套分色。 五、拉布工作要求: 1.拉布前要將布料松開半天或1天(視布種),以緩解在布廠卷布時引起的拉伸變形,以確保裁片尺寸和造型。 2.根據排料圖的數量進行分床分碼和拉布,其中一邊要整齊順直,每匹布結束時做好層數記錄。拉布手勢要自然,張力要均勻,拉布方向及層數要正確(拉布結束后要2人一齊數拉布層數并核對)。 3.拉布時要查看布面是否有織疵、斑漬、色差等不良情況,有嚴重影響產品品質的地方,必須做合理裁斷處理。經緯斜偏差大的面料應經過撥拉,整緯后再拉布。 4.如果發現4、面料有大范圍或整匹的質量問題(包括色差),必須停止作業并及時向裁剪車間主任匯報處理。否則由裁剪工承擔一切經濟損失。 5.如有多色應隔色拉布,如單色則應隔紙或放布條或將最后一層反面拉作為識別,以達到同一件衣服出自同一卷布,從而防止色差。 6.如有正反面、陰陽格、倒順花、倒順毛的面料要認定方向,并按合理的方式拉布。 7.拉布層數應合理,針織面料拉布高度不能超過15cm。 8.布頭、接布、開剪處理要求: 1)、每缸(或每匹)布必須要留夠足夠的布頭(1%,視布種)以供配片用,布頭要進行編號并疊放整齊,防止產生配片色差。 2)、布頭如要接布,首先要核對對接處是否有色差,如有色差,不可接布。接 布時要查看5、排料圖,看接縫處在什么位置,防止接縫處直向貫穿兩片裁片,造成接布浪費。 3)、如某層不足段長長度,應放布條作好中斷記號,防止段長不足區域出現包頭數量不足。 4)、開剪處理要謹慎合理,局部小疵點不必開剪(由驗片工挑出換片)。 六、裁剪工作標準: 1.開刀直線要順直,弧線要圓順。刀口整齊,不合格裁片應去掉并重新配齊。 2.做好刀眼等關鍵部位的記號,開好的裁片應自查一次。 3.復核上下層裁片的正確度,揀出不合格的裁片并重新配齊。 4.開刀時思想要高度集中,避免出現任何安全事故,電刀上的防護架要隨時處于 最低位置,防止割到手指或電源線,刀未停下來,不可用手去粘刀口處的線毛。 5.使用裁布機和沖裁機時要6、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防止出現任何安全事故。 6.裁剪工在使用電剪工具時必須戴好鋼絲手套。 7.所有刀片實行“以舊換新”制度,防止刀片碎片危害產品和人身安全。 七、分包工作要求: 1.分包要合理,要根據縫制工藝流程的要求進行分包。 2.分包時每件衣服的每包裁片必須出自同一匹(缸)布(不同布種除外),防止出現 色差。 3.每包數量不可太大,成人裝不可超過15件/包,其他不可超過25件/包。 4.包牌捆綁要結實牢固,書寫清楚,寫明客戶、款號、床次、規格、包號、件數、 顏色。 八、裁剪記錄要求: 1.按裁剪記錄表的要求詳細記錄裁剪情況,包括:裁剪日期、裁剪人、客戶、 款號、訂單數量、面料名稱、面料門幅7、顏色、單件用料、段長、拉布層數、領料數量、實際用料、余料數量、布頭編號、分包情況、每包數量、每碼數量、總件數、異常情況等。 2.裁剪記錄表作為記錄裁剪工產量和發料對包的依據,要保存完好,以備隨時查閱。 九、驗片工作標準: 1.樣板與裁片復核:拿出樣板對每包裁片的每種裁片都要進行復核,核對裁片規格及裁片偏差。 2.裁片質量檢查: 1)對每片裁片的質量都要進行全檢,不良裁片要挑出. 2)驗片質量把握不準的要及時向組長確認,不可自作主張。 3)檢驗過的裁片要疊放整齊,相同的裁片疊在一起,不同的裁片分開疊放,防止混亂。 4)次片捆綁在每包裁片的外面,以便配片工查找。 3.裁片數量檢查: 驗片工至少對8、30%以上的包頭要進行數量抽查核對,確保包頭數量準確。4.驗片工要認真作好驗片記錄,真實反映裁片質量情況。 5.未驗過的裁片未經組長同意不可發給縫制車間生產。 6.每天要對驗片工作區域進行清潔、整理、整頓。 十、配片工作要求: 1.配片布必須與被配片裁片出自同一匹(缸)布,避免配片色差。 2.對是否需要配片進行把關,拿不準的向組長確認,防止亂配誤配。 3.配片要用樣板配片,不可隨手剪剪,確保配片裁片準確無誤。 4.配片排料要準確合理,防止配片浪費。 5.對裁剪配片,每包配片完成后要綁回所屬的裁片疊內,不可胡亂捆綁。 6.對縫紉車間配片,要見到相同數量的次片后才可給予配片,否則,要見到車間主任及9、以上領導的簽字批示條后才可給予配片。 7.配片工要認真作好配片記錄,并及時將配片情況報組長審批。 8.某款生產結束后(指已完成包裝入庫),配片工要將多余的配片布整理入庫,不可滯留裁剪車間。 十一、發裁片: 1.本廠生產的裁片由裁剪保管并發料,縫制車間收發員憑車間主任簽字的工藝單到裁剪領料,由裁剪組長負責發料,雙方當面點包并簽字確認。 2.外發加工的單子裁片由裁剪到倉庫入庫,由倉庫對外發料。由倉庫回收做好的成衣. 成衣收進后及時發后道工段檢驗. 3.繡印花裁片要對裁片進行編號,經驗片后入庫,由倉庫對外發料并回收,回收回來的繡印花片由裁剪驗片后成包。 十二、裁剪報表: 1.裁剪車間主任每天上午9:10、00鐘前將昨天裁剪車間的產量報給工廠統計員,由統計員上報生產日報表。 2.裁剪每款結束后24小時內報裁剪名細報表給生產部經理、縫制車間主任、后道車間主任、倉庫保管員、采購計劃員,以便各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各款裁剪情況。 十三、裁剪清整潔工作: 1.裁剪結束后,留好配片布后,多余面料要及時入庫,不可長時間滯留車間。 2.每天下班前對車間進行清整潔工作經組長檢查合格后才可下班,所有物品必須按定置管理要求有序堆放。 3.公休前須對車間進行大清潔,裁布機鋼帶, 電剪刀刀片及斷布器刀片上油防銹,.一切關停妥當后才可下班。篇二:裁剪工序作業指導書-2 裁剪作業指導書 dyxf-02-03-01 一、領面料 111、根據生產部投產通知單的計劃用料到倉庫領料; 2、領料人必須清楚所領定單面輔料是否發齊或短缺,及時向車間負責人反映。 二、排料 1、根據投產通知單計劃用料、實樣、技術工藝單,結合面料實際情況進行排料; 2、嚴格控制用料原則上不得超料,固面料問題、樣板變動,原計劃用料不夠造成的超料,必須經車間負責人確認后,報生產部門方可繼續操作。 三、拉布 1、對準色卡,確認正反面準確及其它具體要求(根據面料特性而定); 2、記錄臺帳及時反映匹長的虧損情況; 3、根據倉庫驗布記錄,留足換片面料; 4、層數拉滿后,要兩人再次核對層數,并捆扎零頭布交給驗換片人員。 四、裁剪 1、裁剪人員應根據樣衣技術要求檢核劃樣,12、督促統計員及時入帳,寫票頭后開裁; 2、裁剪員裁剪過程中,應用樣板檢驗裁片質量; 3、裁剪結束后,分包打包,并指導編號人員進行編號。 五、編號 1、根據樣衣,確定編號位置,逐層逐刀逐包編號; 2、每刀編號后扎好,每包編號后打捆。 六、驗換片 1、根據客戶要求,驗片標準,嚴格驗換片控制疵片流入下道; 2、根據臺帳記錄,逐段逐包換片,并做好換片記錄,并上報車間負責人。 編制/日期:審核/日期:審核/日期:篇三:裁剪作業指導書 裁剪作業指導書 (一)拉布要求: 1.攤料前,先把工具、桌板揩清,以免污染產品。 2.把本批面料與原料樣卡核對。原料花型、顏色、正反面、陰陽條、倒順花等。 3.按照排樣圖尺寸13、規格、門幅、拖料長度與原料進行核對,如不一致,要與原料倉庫及時聯系。遇到色織條格的原料。必須條子拉齊,格子線斜校正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兩頭和中間布面不平整,必須燙平。 4.按排樣圖拉布,在攤料前必須做到:清、準、齊(清:對原料正反面、陰陽條、倒順花必須認清;拖料長短、層次、門幅狹闊,必須準確;齊:兩頭及布邊必須整齊,兩頭刀口處,不準戴帽子及寶塔形,應下闊上狹)。按計劃數每臺攤布后,必須有專人復核。 5.對攤料后的余料。要按臺編號,以便添料和調片用,并及時退回倉庫。(如調片再向倉庫領料) (二)電腦排版 1.首先要根據生產通知單和所生產產品的大貨樣衣(褲)進行對照,弄清所生產大貨的款號、尺碼和所14、要注意的要求,再測量面料的門幅,如發現有不同的門幅,必須執行寬幅寬用,窄幅窄用的原則。 2.根據生產工藝和樣板、樣衣進行核對,看大片和零料是否齊全,絲縷是否正確,號型是否正確,如有疑問及時向技術科反饋。 3.排版時必須先熟悉大貨面料的特性,如有無順倒毛向,面料的正反,邊道是否有色差,這些都是影響排料的重要因素。 4.排完后及時向裁剪車間通報排版的各種信息,如拉布長度、門幅的寬窄等注意事項,以便安排生產。 (三)劃樣要求: 1.未劃之前,先要根據生產通知單和排樣圖要求。弄清品名、款號、規格和攤料長短、門幅狹闊進行校對,如發現攤料長短、闊狹和排樣不符處應向組長提出。 2.要根據技術部門加工藝單和樣15、板,做到三核對。 a.排樣圖尺寸規格、批號、型號要與樣板核對。 b.樣板尺寸規格要與工藝單毛規格核對。 c.排樣圖衣片碎料要與工藝式樣核對(是非缺樣板). 3.劃樣時必須對原料正反面、陰陽條格、倒順花認正確,以免劃錯形成二順(如門里巾、袖子前后身、開叉袋等,如遇兩邊色差,排樣圖兩邊排樣要按兩邊劃樣)。 4.遇到條格原料,必須條子順直,格子緯斜不超規定標準,雜色原料絲縷順直,互不超借。 5.劃樣必須正確,一般不允許互借公差,如遇劃不下時與排樣員聯系。在劃樣時,線條橫、直、斜、弧線都有要劃得整齊清楚,既不太濃,也不太淡,鉛筆心要細(用淡鉛,切忌用圓珠筆),(凡有劃線變動時,必須將原來劃線揩清。凡有16、定位,樣記的地方,必須正確,不可有錯漏。如各類眼刀點袋位高低,袖開叉定位等等)。 6.對條對格的產品,門里巾、領子等,都要按規定放足毛縫(放縫等于格子大的四分之三)。 7.劃好樣后,并將排樣圖、樣板等,轉交復核人核對。 (四)開刀要求 1.先檢查所需工具是否整潔滑潤,刀片、鉆頭是否鋒利,有否發毛和卷口。 2.檢查劃樣線路是否清楚,零料是否遺漏,安全措施是否做好,然后根據鉛筆線開刀,刀口 要齊,不可有刀跡,橫、直、斜、弧線都要按規定開好。 3.各部位的眼刀和鉆眼要正確,凡有定位標記的地方都不可遺漏,一般的眼刀深度0.3-0.4cm 為準,如有工藝規定的就按工藝要求。 4.開刀后的大片及主要零料,17、要自己檢查過有否刀跡,出角、門里巾對合、上下層對合是否一致,后身對合是否相等,上下層是否一致,兩只袖子是否相等,復司肩與前后身是否相符,如發現不符的地方應及時按刀修正,但絕不能超公差標準。 5.各種零料開刀后要放齊,如果遇到不同規格、布邊色差的分包者應依次序分開放置。 6.裁剪開刀下來的大碎料。刀口布、應用帶扎好,小碎布應投入碎布籮筐,以保整潔。 (五)裁剪總的要做好以下幾點檢驗工作。 1.要根據生產通知單和技術部門的工藝文件,按次序逐步檢驗。 2.攤布長度和門幅是否與排樣圖規格一致。 3.劃樣后要全面檢查,型號尺寸和零料、(布)層數、原料正反、緯斜是否標準,線路是否正確,中間門幅有否進出或上18、闊下狹等情況。 4.開刀后,要全面檢查規格尺寸,對稱部位是否相符、條子、格子緯斜是否符合要求,眼刀及鉆眼是否有遺漏。 5.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檢查,搭配零料等是否按拖配齊。 6.凡發現問題應及時向車間辦公室聯系。 7.做好裁剪日報記錄。 (六)配零料及調片 1.零配料要按照余料編號配,如遇余料不夠配料,必須顏色對準,如遇做夾里,要求不低于四級色卡標準,但必須做好標記,以便識別。 2.配料在一批產品開好后,必須及時配齊。 (七)分包 1.分包前要核對半成品,是否與工藝、裁剪記錄相符,零料應配是否相符。 2.每批產品采用吊牌標識衣片分包產品,按批蓋明:臺號、款號、尺碼、包號、數量。 3.分包時如遇認不19、清正反面的原料,分包時應一律以里作正,如小料第一層應做好標記,以便生產時識別正反面。 (八)驗片、調片 1.按照“牛仔便服檢驗規程”進行抽樣驗片,當抽驗時出現由于面料疵點嚴重不合格時,應進行全數檢驗,驗片必須認真仔細,并做好檢驗記錄。 2.檢驗中發現油污、蘭點等能刷掉的,則應負責刷掉,不能刷清應調換。 3.每包包號標簽絕不能弄錯,調換衣片必須對號按放整齊。 (九)輔料 1.當接到生產通知單和工藝單后,仔細查看本批任務所用樣板型號和所需用各種襯布型號、規格,并做到三核對,即樣板型號和工藝核對,各種襯布型號和工藝要求核對,各類規格長短、大小和工藝要求核對。 2.各類襯布型號要按類存放,凡規定襯布斜打均以45度為宜。 3.每批產品要做到領襯、門巾襯、袖口襯等,顏色必須一致,打袖口襯長短狹闊和打門里巾襯均按工藝、樣板為準,但不能大小頭和當中狹闊。 4.劃襯拿到凈樣要和批號、型號、生產通知單和工藝單要求核對。 5.劃樣時所用鉛筆要細淡,劃線不能太濃或太粗(淡鉛)。 6.劃樣時要把所有的油污、織疵等按質量要求揀盡。 7.劃好后,襯頭按批按尺寸分檔扎好,以免搞錯。 (十)相關記錄 1.生產通知單 2.排樣圖 3.生產工藝 4.分包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