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成品出廠感官色澤及氣味檢驗作業(yè)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353
2024-09-06
14頁
63KB
1、大米成品出廠感官、色澤及氣味檢驗作業(yè)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fā)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目的32 適用范圍33 檢驗環(huán)境要求34 工程程序35、檢驗方法46、檢驗規(guī)則127、判定規(guī)則1210、檢驗記錄1311、相關支持性文件13 大米出廠檢驗作業(yè)指導書1 目的使作業(yè)流程規(guī)范化,正確指導檢驗員進行檢驗作業(yè),確保產(chǎn)品判定準確性。2 適用范圍適用于大米成品出廠檢驗作業(yè)。3 檢驗環(huán)境要求除另有規(guī)定外,除有特殊要求外,在常溫下進行4 工程程序4.1質(zhì)量指標 大米質(zhì)量指標見表1.其中加工精度、碎米與其中小碎米、不完善粒、雜質(zhì)2、最大限量為定等指標。表1 大米質(zhì)量指標品種秈米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加工精度對照標準樣品檢驗留皮程度碎米總量/%15.020.025.030.0其中小碎米/%1.01.52.02.5不完善粒/%3.04.06.0雜質(zhì)最大限量總量/%0.250.30.4糠粉/%0.150.2礦物質(zhì)/%0.02帶殼稗粒/(粒/kg)357稻谷粒/(粒/kg)468水分/%14.5黃粒米/%1.0互混/%5.0色澤、氣味無異常色澤和氣味5、檢驗方法5.1 感官檢驗:具有正常糧食的色澤及氣味,不得有發(fā)霉變質(zhì)現(xiàn)象。5.2 色澤、氣味檢驗: 色澤鑒定.1 分取20-50g樣品,放在手掌中均勻地攤平,在散射光線下仔細觀察樣品3、的整體顏色和光澤。 .2 對色澤不易鑒定的樣品,根據(jù)不同的糧種,取100150g樣品,在黑色平板上均勻地攤成15X20cm的薄層,在散射光線下仔細觀察樣品的整體顏色和光澤。 氣味鑒定.1 分取2050g樣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氣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樣品的溫度后,立即嗅其氣味。.2 對氣味不易鑒定的樣品,分取20g樣品,放入廣口瓶,置于6070度的水浴鍋中,蓋上瓶塞,顆粒狀樣品保溫810min,粉末狀樣品保溫35min,開蓋嗅辨氣味。5.3 互混檢驗:取凈稻谷10g,經(jīng)脫殼、碾米后稱量(m2),按GB1350中有關的分類規(guī)定,揀出混入的異類型粒,稱取其質(zhì)量(m1)。互混率計算:X= m1/m2 X 14、00(1)式中:X-互混率,即混入的異類型稻谷占試樣總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m1-異類型稻谷的質(zhì)量,單位為克(g)m2-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1%,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整數(shù)位。5.4 雜質(zhì)、不完善粒檢驗: 樣品制備檢驗雜質(zhì)的試樣按照GB5491的規(guī)定分取試樣,試樣用量: 500g1000g; 篩選a. 電動篩選器法:按質(zhì)量標準中規(guī)定的篩層套好(大孔篩在上,小孔篩在下,套上篩底),按規(guī)定取試樣放入篩上,蓋上篩蓋,放在電動篩選器上,接通電源,打開開關,選篩自動地向左向右各篩1min(110r/min120r/min),篩后靜止5、片刻,將篩上物和篩下物分別倒入分析盤內(nèi)。卡在篩孔中間的顆粒屬于篩上物。b. 手篩法:按a中方法將篩層套好,倒入試樣,蓋好篩蓋。然后將選篩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雙手以110次/min120次/min的速度,按順時針方向和反時針方向各篩動1min。篩動的范圍掌握在選篩直徑擴大8cm10cm。篩后的操作與a同。5.4.3米類雜質(zhì)、不完善粒檢驗.1 糠粉、礦物質(zhì)、雜質(zhì)總量檢驗從樣品試樣中分取試樣約200g(m),精確到0.1g,分兩次放入直徑1.0圓孔篩內(nèi),按規(guī)定的篩選法進行篩選,篩后輕拍篩子使糠粉落入篩底。全部試樣篩完后,刷下留存在篩層上的糠粉,合并稱量(m1),精確至0.01g.將篩上物倒入6、分析盤內(nèi)(卡在篩孔中間的顆粒屬于篩上物)。再從檢驗過糠粉的試樣中分別揀出礦物質(zhì)并稱量(m2),精確至0.01g。揀出稻谷粒。帶殼稗粒及其他雜質(zhì)等一并稱量(m3),精確至0.01g.2 帶殼稗粒和稻谷粒檢驗從樣品試樣中分取試樣500g,精確至1g,揀出帶殼稗粒(X)和稻谷粒(Y),分別計算含量。.3 不完善粒檢驗從樣品試樣中分取試樣50g(m4),精確至0.01g,將試樣倒入分析盤內(nèi),按糧食、油料質(zhì)量標準中的規(guī)定揀出不完善粒并稱量(m5),精確至0.01g. 結果計算:.1雜質(zhì)總量(B)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按式(2)計算:B=(m1+m2+m3)/mX100 (2)式中:m1-糠粉質(zhì)量,單位為7、克(g);m2礦物質(zhì)質(zhì)量,單位為克(g);m3稻谷粒、稗粒及其他雜質(zhì)質(zhì)量,單位為克(g);m-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4%,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2糠粉含量(E)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按式(3)計算:E=m1/m(3)式中:m1糠粉質(zhì)量,單位為克(g);m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4%,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3礦物質(zhì)含量(A)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按式(4)計算:A=m2/mX100(4)式中:m2礦物8、質(zhì)質(zhì)量,單位為克(g);m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005%,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4帶殼稗粒(F),單位為粒/kg,按式(5)計算:F=2X(5)式中:X500g試樣中檢出的帶殼稗粒,單位為粒;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3粒/千克,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平均數(shù)不足1粒時按1粒計算。.5稻谷粒(I), 單位為粒/kg,按式(6)計算:J=2Y(6)式中:Y500g試樣中檢出的稻谷粒,單位為粒。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2粒/千克,求其平均9、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平均數(shù)不足1粒時按1粒計算。.6不完善粒含量(C)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按式(7)計算:C= m5/m4X100(7)式中:M5不完善粒質(zhì)量,單位為克(g);M4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大粒、特大粒糧不大于1.0%,中小粒糧不大于0.5%,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5.5大米黃粒米檢驗 操作方法 分取大米試樣約50g或在檢驗碎米的同時,按規(guī)定揀出黃粒米(小碎米中不檢驗黃粒米), 稱重(W1).結果計算大米黃粒米含量按公式(8)計算:黃粒米(%)=W1/W100(8)式中:W1-黃粒米重量,g; W10、-試樣重量,g。 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0.3%,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檢驗結果,檢驗結果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5.6 水分檢驗5.6.1 105恒重法 .1 儀器和用具 a 電熱恒溫箱; b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c 實驗室用電動粉碎機或手搖粉碎機; d 谷物選篩; e 備有變色硅膠的干燥器(變色硅膠經(jīng)呈現(xiàn)紅色就不能繼續(xù)使用,應在 130140 溫度下烘至全部呈藍色后再用)。 f 鋁盒: 內(nèi)徑4.5cm、高2.0cm。 試樣制備從平均樣品中分取3050g樣品,除去大樣雜質(zhì)和礦物質(zhì),粉碎細度通過1.5mm圓孔篩的不少于90% 操作方法 .1 定溫:使烘箱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距離烘網(wǎng)2.5cm 左右,調(diào)11、節(jié)烘箱溫度定在 1052。 .2 烘干鋁盒:取干凈的空鋁盒,放在烘箱內(nèi)溫度計水銀球下方烘網(wǎng)上,烘 30min 至 1h取出,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30min,烘至前后兩次重量差不超過 0.005g,即為恒重。 .3 稱取試樣:用烘至恒重的鋁盒(W0)稱取試樣約3g, (W1,準確至0.001g)。 .4 烘干試樣:將鋁盒蓋套在盒底上,放入烘箱內(nèi)溫度計周圍的烘網(wǎng)上,在 105溫度下烘3h(油料烘90min)后取出鋁盒,加蓋, 置于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后,再按以上方法進行復烘,每隔30min 取出冷卻稱重一次,烘至前后兩次重量差不超過 0.005g 為止。 如后一次重量高于12、前一次重量,以前一次重量計算(W2)。 結果計算 含水量按公式(9)計算: W1 -W2 水分(%) = 100 .(9) W1 - W0式中: W0鋁盒重,g; W1烘前試樣和鋁盒重,g; W2烘后試樣和鋁盒重,g。 雙試驗結果允許差不超過 0.2,求其平均數(shù),即為測定結果。測定結果取小數(shù)點后第一位。 采取其他方法測定含水量時,其結果與此方法比較不超過 0.5%。5.7 大米精度檢驗 直接比較法從平均樣品中稱取試樣約50g,直接與加工精度等級標準樣品對照比較,通過觀測背溝與粒面的留皮程度,判定樣品加工精度等級。 結果判定觀測試樣和標準樣品,比較米粒留皮程度。與加工精度等級標準樣品相比,試樣留13、皮較多的加工精度低;留皮較少則加工精度高5.8 碎米檢驗 樣品制備按照GB5491的規(guī)定扦樣和分樣,按GB/T5494的規(guī)定除去樣品中的雜質(zhì)檢驗及試樣以四分法分取除去雜質(zhì)的樣品約10g(m,精確至0.01g)作為檢驗用試樣。 操作步驟.1 大米小碎米含量的檢驗a 大米小碎米的檢驗先由上至下將2.0mm、1.0mm篩和篩底套裝好,再將試樣置于直徑2.0mm圓孔篩內(nèi),蓋上篩蓋,安裝于篩選器上進行自動篩選,或?qū)惭b好的谷物選篩置于光滑平面上,用雙手以約100r/min左右的速度,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大轉(zhuǎn)動1min,控制轉(zhuǎn)動范圍在選篩直徑的基礎上擴大約8-10cm.將選篩靜置片刻,收集留存在1.0mm14、圓孔篩上的碎米和卡在篩孔中的米粒,稱量(m1),精確至0.01g.b 大米碎米的檢驗將檢驗小碎米后留存于2.0mm圓孔篩上及卡在篩孔中的米粒倒入碎米分離器,根據(jù)粒型調(diào)整碎米斗的傾斜角度,使分離效果最佳,分離2min。將初步分離出的整米和碎米分別倒入分析盤中,用木棒輕輕敲擊分離筒,將殘留在分離筒中的米粒并入碎米中,揀出碎米中不小于整米平均長度3/4的米粒并入整米,揀出整米中小于整米平均長度3/4的米粒并入碎米,將分享出的碎米與檢出的小碎米合并稱量(m2),精確至0.01g。如無碎米分離器,則將2.0mm圓孔篩上的米粒連同卡在篩孔中的米粒倒入分析盤,手工揀出小于整米平均長度3/4的米粒合并稱量(m15、2), 精確至0.01g。結果計算大米小碎米率及碎米率的計算:小碎米率X1按式(10)計算:X1=m1/m x 100% .(10)式中:X1-小碎米率;m1-小碎米質(zhì)量,單位為克(g); m-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碎米率X2按式(11)計算:X2=m2/m x 100% .(11)式中:X2-碎米率;m2-碎米質(zhì)量,單位為克(g); m-試樣質(zhì)量,單位為克(g)測定結果以雙試驗結果的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雙試驗結果絕對差不得超過0.5%。6、檢驗規(guī)則產(chǎn)品組批同原料、同工藝、同設備、同班次加工的產(chǎn)品為一批。7、判定規(guī)則 7.1 大米的定等指標中有一項指標達不到該等級質(zhì)量要求的,則降為16、下一等級;低于最低等級指標的。作為非等級產(chǎn)品。其他指標有一項不符合表1要求的,作為非等級產(chǎn)品。7.2 優(yōu)質(zhì)米的定等指標中有一項指標達不到該等級質(zhì)量要求的,則降為下一等級;低于最低等級指標的,可按表1中大米質(zhì)量指標進行判定。其他指標有一項不符合表2要求的,作為非等級產(chǎn)品。7.3 初驗不合格時,可加倍抽樣復驗,以復驗結果為準。8 、包裝和標簽 8.1 包裝 包裝應符合GB/T17109的規(guī)定和衛(wèi)生要求。 若采用包裝袋,則包裝袋應堅固結實,封口或者縫口應嚴密。8.2 標簽 包裝大米的標簽標識應符合GB7781的規(guī)定。 標注的凈含量應為產(chǎn)品最大允許水分狀況下的質(zhì)量。 凡是采用本標準的大米產(chǎn)品,應按本標17、準規(guī)定的名稱和等級標注。9、儲存和運輸9.1 袋裝產(chǎn)品應儲存在清潔、干燥、防雨、防潮、防蟲、防鼠、無異味的合格倉庫內(nèi),不得與有毒有害物質(zhì)或水分較高的物質(zhì)混存。9.2 應使用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運輸工具和容器運送大米產(chǎn)品,運輸過程中應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9.3 產(chǎn)品在常溫下的保質(zhì)期不應低于3個月。10、檢驗記錄大米出廠檢驗報告11、相關支持性文件111 GB/T5009.36-2003糧食衛(wèi)生的分析方法112 GB/T5492-2008糧油檢驗 糧食、油料的色澤、氣味、品味鑒定113 GB/T5493-2008糧油檢驗 類型及互混檢驗114 GB/T 5494-2008 糧油檢驗 糧食、油料的雜質(zhì)、18、不完善粒檢驗115 GB/T5496-1985糧食、油料檢驗 黃粒米及裂紋粒檢驗法116 GB/T5497-1985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117 GB/T5502-2008糧油檢驗 米類加工精度檢驗118GB/T 5503-2009 糧油檢驗 碎米檢驗法119 GB/T15682-2008糧油檢驗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質(zhì)感官評價方法1110 GB/T 17109-2008 糧食銷售包裝1111 GB 5491-1985_ 糧食、油料檢驗 扦樣、分樣法1112 GB14881-1994食品企業(yè)通用衛(wèi)生規(guī)范 1113 GB7718-2004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1114 GB1350-2009稻谷1115 GB/T17891-1999優(yōu)質(zhì)稻谷1116 GB/15683-2008大米 直鏈淀粉含量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