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涵工程墩臺身定位鋼筋及澆筑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462
2024-09-06
11頁
91.07KB
1、鐵路橋涵工程墩臺身定位、鋼筋及澆筑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墩臺身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條件.范圍適用于墩臺身施工。2.施工工藝2.1.總體施工方案(1)承臺施工采用放坡開挖,基底四周挖排水溝并采用集水井抽水?;壮诓糠钟蔑L化巖石換填,造價人才網抹砂漿墊層5cm至承臺底。(2)墩身采用定型鋼模板現場拼裝施工,一次澆筑混凝土成型。2.2.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一)2.3.施工方法及要求 .墩臺測量定位確保墩臺位置.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橋梁施工前,首先應對橋梁所在位置的路線中線進行復測。2、復測無誤后,在現場定出控制樁。以橋梁中線控制樁或橋梁三角網控制點為基準,按規定精度測量出墩臺中心的位置??刂茦恫捎没炷翗?,并設混凝土保護樁。.墩臺鋼筋加工與安裝(1)墩.臺身鋼筋加工與安裝,應符合一般鋼筋混凝土構筑物的基本要求。(2)鋼筋進場時應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并按不同規格.等級.鋼種.牌號分批驗收.分別存放.設立標識牌。監理工程師論壇按照規定抽取試件進行力學,化學和可焊性試驗。(3)鋼筋加工前必須調直及除銹,鋼筋調直和清除污銹應符合下列要求:1)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油漆污皮.鱗銹等清除干凈。2)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均應調直。3)采用冷3、拉方法調直鋼筋時,I 級鋼筋的矯直伸長率不宜大于2 %; 級鋼筋矯直伸長率不宜大于1。承臺頂面清理測量放樣鋼筋綁扎鋼筋制作模板安裝模板制作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拌和運輸拆除模板制作試件圖一:橋梁墩臺施工流程框圖鋼筋模板檢查(4)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見表一)(5)受拉光圓鋼筋的末端作成180的半圓型彎鉤,彎鉤的彎曲直徑應不小于2.5d,彎鉤的直線段不小于3d。受拉帶肋鋼筋的末端作成直角型彎鉤,鉤端的直線段不小于2d,直鉤的彎曲直徑不小于5d。光圓鋼筋制成的箍筋的末端應有彎鉤,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主鋼筋的直徑,且不小于2.5d,直線段不4、小于5d。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10d。(見圖二)表一:受力主鋼筋制作和末端彎鉤形狀夸曲部位夸曲角度形狀圖彎曲直徑D平直部分長度備 注末端彎鉤18002.5d3dd 為鋼筋直徑9005d3d中間彎鉤900以下光圓鋼筋10d帶肋鋼筋12d圖二:箍筋彎鉤形式(a) 90/ 180 (b ) 90/90(c) 135/135(6)根據設計圖紙,按鋼筋直徑.形狀及下料尺寸,決定鋼筋數量。(7)墩臺鋼筋安裝.綁扎順序,是先綁扎墩臺下端,立好豎筋,綁好環筋,形成墩臺骨架。(8)鋼筋采用雙面搭接焊,焊縫長度不得小于5d,焊接前必須對鋼筋搭接部分進行預彎,以達到焊接后鋼筋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焊縫必須飽滿,5、焊縫高度必須0.3d且不得小于4mm,焊縫寬度必須0.7d且不得小于8mm。(9)樁頂錨固筋與墩臺基礎錨固筋應按規范和設計要求連接牢固,形成一體。承臺綁扎完后應該預埋墩身鋼筋,墩身鋼筋主筋應滿足設計長度。(10)同一截面的鋼筋接頭,不應超過50% ,應錯開配置。(11)在鋼筋與模板間設置墊塊,墊塊與鋼筋扎緊,保證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每平方米綁扎4個。(12)鋼筋的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綁扎或焊接的鋼筋應牢固,鋼筋位置準確。拐角處的鋼筋必須全部綁扎,中間平直處鋼筋可以交錯綁扎。.墩臺模板橋臺采用搭設鋼管腳手架與大塊鋼模施工,人工配合汽車吊安裝模板;墩身施工采用定型鋼模一次架立6、成型;橋臺及普通橋墩模板要嚴格控制加工質量,作到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設計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拆裝方便,接縫采用契口縫(并采用雙面膠密封)確保嚴密不漏漿,用螺栓連接。嚴格控制錯逢,錯縫不得超過1毫米,檢查模板的平整度,不得超過3毫米。模板拼裝前,涂刷優質長效脫模劑。模板安裝好后,檢查軸線.高程符合要求后進行加固,保證模板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受力后不變形.無移位。模板內干凈無雜物,拼裝平整嚴密,支架結構立面.平面均安裝牢固,支架立柱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在穩固地基上。.混凝土供應1)混凝土配合比以質量比計,并應通過設計和試配選定。試配時使用施工實際采用的材料7、,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應滿足和易性.凝結速度等施工技術條件,制成的混凝土符合強度質量要求。配制混凝土時,根據墩臺情況和施工條件確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C30以下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00kg/m3,C30-C40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2)在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時其摻量應參照產品說明書和試配情況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a.鋼筋混凝土墩臺中不得摻用氯化鈣.氯化鈉等氯鹽。b.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應改善骨料級配,摻入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3)在混凝土拌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a.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用的各種主8、要材料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和合理的設計配合比。b.混凝土上料前對各衡器應按配比單校對無誤,方得開盤。c.混凝土應使用攪拌機攪拌,攪拌延續時間應根據攪拌機類型,混凝土坍落度等情況確定,時間不足時拌和物將達不到均勻要求,時間過長拌和物可能產生離析。一般要求不得低于下表的規定。(見表二)d.混凝土拌和物應拌和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象。表二: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攪拌機類別攪拌機容量(L)混凝土坍落度(mm)70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min)強制式5001.51.01.08002.51.51.5.混凝土的運輸1)混凝土宜采用砼罐車運輸,在裝運混凝土前,應檢查運輸設備內是否有積水,或者內壁黏附的混9、凝土是否干凈。2)混凝土的運輸能力要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時仍保持和易性和規定的坍落度?;炷涟韬臀镞\至澆筑地點,運輸時間不宜超過下表的規定。(見表三)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既能運輸,又能攪拌,常與混凝土泵車配合使用,適用于運距較遠或混凝土量較大的工程,在運輸途中可邊運行,邊以2-4r/min的慢速攪拌。當攪拌運輸車到達澆筑現場時應高速旋轉20-30S。氣溫(0c)無攪拌設施運輸(min)有攪拌設施運輸(min)20-30306010-1945755-106090表三:混凝土拌和物運輸時間限制.墩臺混凝土澆筑1)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已澆混凝土表10、面的浮漿鑿除,并清洗干凈。鑿除時,處理層混凝土應達到下列強度。(見表四)表四:鑿毛達到的強度鑿毛類型用水沖洗鑿毛用人工鑿除用風動機鑿毛達到強度(MPa)0.52.5102)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模板.鋼筋.預埋件,以及各種機具.設備等進行檢查,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應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加設砼墊塊,每平方米安裝4個。3)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4)基底為非黏性土或干土時,應將其濕潤,基面為巖石時,應加以潤濕,鋪一層厚20 30mm 的水泥砂漿,然后于水泥砂漿凝固前澆筑第一層混凝土。5)澆筑混凝土時,應根據墩臺結構形狀,鋼筋布置,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11、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距離應保持1.5m 以上。6)一般墩臺應在整個平截面范圍內水平分層進行澆筑。7)大體積混凝土應控制混凝土水化熱溫度,以防結構開裂。一般應采取以下措施:用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加混合材料,摻入外加劑等方法減少水泥用量。采用水化熱低的大壩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減小澆筑層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降低混凝土拌和時所用骨料及水的溫度。在混凝土內埋設冷卻管通水冷卻。8)插人式振搗器時,移動間距不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處振畢,徐徐提出振動棒。不得將振搗器在砼拌和物內12、平拖,不得用振搗器驅趕混凝土。9)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10)澆筑混凝土時,應保證混凝土本身的均勻性不產生離析現象;均勻填充模板不使混凝土表面產生蜂窩麻面現象;保證保護層厚度。11)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裸露面應及時進行抹平,等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12)澆筑后14天內使混凝土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潤狀態,用麻袋等覆蓋混凝土表面后及時澆水,澆水次數以混凝土保持充分潮濕狀態為度。.混凝土拆模1)混凝土必須在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2.5MPa時才能拆模。2)拆模宜按照立模的逆向順序進行,不得損傷混凝土,并減少模板破損。不能13、影響及中斷砼的養護工作。2.4.施工注意事項(1)墩臺身施工前,應將基礎頂面浮漿鑿除,沖洗干凈,整修結構鋼筋。并在基礎頂面測定中線.水平,標出墩臺底面位置。(2)墩臺身模板及支架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與穩定性。模板宜采用大塊鋼模板。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3)墩臺身模板采用整體吊裝時,其吊裝高度視吊裝能力并結合墩臺施工分段而定,一般宜為24m,并應有足夠的整體性和剛度。(4)墩臺身鋼筋的加工安裝.混凝土的施工.養護和拆模等應符合相關施工技術標準和鐵道部頒布的有關客運專線鐵路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條件的相關規定。接地鋼筋的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檢查模板.鋼筋.沉降觀測點及預埋14、部件的位置和保護層的尺寸,確保其位置正確不發生變形。(6)墩臺身混凝土宜一次連續澆筑。當分段澆筑時,施工接縫應符合施工技術標準的相關規定。(7)墩臺臺帽施工前后均應復測其跨度及支承墊石高程。施工中應確保支承墊石鋼筋網及錨栓孔位置正確,墊石頂面平整,高程符合設計要求。(8)墩臺施工完畢,應對全橋進行中線.水平及跨度貫通測量,并標出各墩臺的中心線.支座十字絲.梁端線及錨栓孔位置。暫不架梁的錨栓孔或其他預留孔,應排除積水將孔口封閉。(9)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前,應根據結構截面尺寸大小預先采取必要的降溫防裂措施,如搭設遮陽棚.預設循環冷卻水系統等。(10)錐體護面鋪砌應自下而上分段進行。反濾(墊)層應15、按規定分層做好,并應邊做反濾(墊)層邊砌筑,同時做好沉降縫和泄水孔。(11)橋臺道碴槽面應做好防水層.保護層與排水坡度,平順無凹坑。(12)錐體護面施工掛線,砌面要平順。砌筑時不允許邊砌邊補土。3.質量控制3.1.墩臺模板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墩臺模板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1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3相鄰模板錯臺1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6墩臺支承墊石頂面高程0,-10經緯儀測量7 預埋鐵件和預留孔位置5縱橫兩向尺量檢查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安裝段全部檢查。3.2.墩臺施工允許16、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墩臺施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墩臺前后.左右邊緣距中心線尺寸20測量檢查,不少于5處4表面平整度5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7支承墊石頂面高程0.-10測量檢查8預埋件和預留孔位置5縱橫兩向尺量檢查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個墩臺全部檢查。3.3.砌體施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砌體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高程50mm水準儀檢查2表面平整度30mm2m靠尺檢查3坡度不陡于設計要求測量檢查4厚度不小于設計要求尺量檢查5底面高程50mm測量檢查6反濾層厚度不小于設計要求尺量檢查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個砌筑段檢查5處。17、4.安全.環保.職業健康保證措施4.1.安全保證措施1)項目部設置安質環保部,并配專職安全工程師,各作業隊設置安全監察室,設專職安全員。2)施工隊的負責人應教育.督促施工人員學習和貫徹安全規則。3)在施工現場應有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4)施工用電線路和電氣設備,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和安裝,所有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況必須良好,各項絕緣指標應達到規定值,凡有裸露帶電部位的電氣設備和易發生電擊危險的區域,都應有符合要求的防護,如圍欄.護網.箱.匣等屏護設施。5)嚴禁將輸電線路搭靠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筋.管子.扒釘等金屬上。6)上下墩臺的梯子應安裝應穩固,防18、滑移裝置應可靠,對各種機械的操作應嚴格按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進行。7)在任何情況下,嚴禁施工人員乘坐提升裝置上下班。8)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高空作業的相關要求。4.2.環保保證措施重視環境工作.加強環保教育.貫徹環保法規.強化環保管理.美化施工現地.消除施工污染。為了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生活環境,防止由于施工造成的作業污染,保障施工現場在施工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垃圾及粉塵控制的技術措施1).對施工現場場地進行硬化和綠化,并經常灑水和澆水,以減少粉塵污染。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要灑水濕潤或在倉庫內進行。2).嚴禁拋擲垃圾,所有垃圾裝袋運出。攪拌場主出入口處設有洗車臺位,運輸車19、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離場上路行駛;對裝運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派專人負責清掃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文明施工措施1).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布置,設施設備按現場布置圖規定設置堆放,并隨施工不同階段進行場地布置和調整。2)施工區內道路通暢.平坦.整潔,不亂堆亂放,無散落物;構造物周圍應澆搗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潔;場地平整不積水,無散落的雜物及散物;場地排水成系統,并暢通不堵。施工廢料集中堆放,及時處理。3)班組必須做好操作后場地清理,隨作隨清,物盡其用。在施工作業中,應有防止塵土飛揚.泥漿橫流.混凝土灑漏.車輛沾帶泥土運行等措施。4)施工鋼模.機具.器材等20、集中堆放整齊。專用鋼模成套放置,零用鋼模及零配件.腳手扣件分類分規格,集中存放。4.3.職業健康保證措施.建立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制度1).新工人入場職業健康安全三級教育制度2).變更工種工人的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制度3).特殊工種工人的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制度:4).隊生產管理人員的上崗職業健康安全培訓教育5).班組班前職業健康安全活動或班組教育制度.職業健康安全技術措施勞動保護職業健康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范圍包括:1).起重機械上的各種防護裝置及保險裝置,為了職業健康安全而進行的改裝。2)各種運轉機械上的職業健康安全起動和迅速停車設備。3)電氣設備安裝防止觸漏電的設施(包括標準配電箱)。4)為職業健康安全而安設低電壓照明設備。5)在生產區域內危險處所裝置的標志.信號和防護設施。6)機械.電氣設備等傳動部的防護裝置。7)工作場所的休息室,用膳室及食物加熱設備。8)購置或編印職業健康安全技術,勞動保護的參改書,刊物.宣傳畫.標語.幻燈及電影片。9)建立與貫徹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措施。10)職業健康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所需的工具.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