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作業指導書具體內容編制和應用步驟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488
2024-09-06
3頁
20.04KB
1、崗位作業指導書具體內容、編制和應用步驟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目的和作用在實施HSE管理體系過程中,文件和實施程序內容較多,不便于崗位人員學習,因此,單崗位需要一份比較系統的指導文件。崗位作業指導書就是結合傳統安全管理方法和HSE管理方法發展而來的此類文件,囊括了員工在一個崗位上應當掌握和了解的知識。編制這樣一種指導書,要從員工和崗位的角度出發,使員工對有關該崗位的相關知識和工作能有全面的了解,知道在該崗位上工作可能遇到的危害、風險和隱患,應當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崗位作業指導書可以提高班組2、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每一崗位都要有一本崗位作業指導書,并下發到崗位員工手中,以便于員工隨時學習和查閱。因此,組織學習培訓后,崗位作業指導書就成為員工工作的依據,也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和依據。具體內容針對不同崗位編制的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因為有的崗位要巡回檢查,有的重復性較強,有的隨機、臨時性工作較多,所以,有的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較多,有的則比較簡單。以比較復雜的崗位作業指導書為例介紹其包括的內容。它一般包括十二個項目:崗位描述,崗位工作目標和要求,安全職責,崗位職責,巡回檢查路線和檢查標準,工作規范(內容),隱患分析及削減措施,系統內設備操作規程和參數,系統內工藝流程3、圖,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常用法律法規、標準目錄及附錄。這些內容可以根據崗位的實際增加或減少相關的項目和內容,便于增強可操作性,對基層的崗位工作有更好的指導性。(1)崗位描述。這一部分是對一個崗位的基本情況進行描述,其作用是使在該崗位工作的員工能對這個崗位有比較全面的了解。這一項包括崗位名稱、工作概述、崗位關系、特殊要求、工作權限、職業資格和工作考核七項內容。(2)崗位工作目標和要求。這一部分描述了這個崗位各方面的工作目標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和標準。這是一個總體的概述,使崗位員工對這個崗位的工作要達到什么要求有清楚的認識。(3)安全職責。這一部分使員工清楚該崗位在安全方面應當遵守的職責是什么,要做4、好哪些安全工作,要負什么樣的責任。(4)崗位職責。這一部分是介紹該崗位的崗位職責,崗位職責是多年來企業管理中好的管理做法。目前,有的企業流于形式,應當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對其內容不斷修訂,增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能量化的內容盡量量化,避免空洞的內容,既不起界定職責的作用,也無法考核。 (5)巡回檢查路線和檢查標準。顧名思義,這一部分是針對需定時巡回檢查的崗位,明確規定巡回檢查的路線、檢查點和檢查的標準,便于崗位員工能夠正確檢查,掌握正常與異常的差別,能夠及時處理。(6)工作規范(內容)。對一個崗位就做的具體工作,在此部分中要告訴員工遵守什么規范,執行什么程序。此項規定越細,越易于員工在工作中執5、行。(7)隱患分析及消減措施。在危害(隱患)辨識分析的基礎上,這一部分將該崗位員工參與的工作列出,按照標準危害(隱患)辨識分析卡的模式逐一編制使員工在工作實施前清楚這項工作的危害和預防措施,所需的準備工作和工作步驟,達到的具體標準等。(8)設備操作規程和參數。有的崗位在日常工作中須管理各種設備。因此,員工應當掌握這些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基本參數。掌握了操作規程,才能做到正確的操作。所以,這一部分要將該崗位所有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基本參數一一列出。(9)工藝流程圖。有的崗位負責工藝流程,所以,員工要對工藝流程一清,否則,出現異常情況就會不知所措,不會處理。因此,這一部分主要把該崗位的工藝流程圖附上,流程6、的操作標準、操作步驟和方法也應當一并列出。(10)管理制度。每個崗位員工都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的管理制度。一個員工在上崗工作前,企業首先應當告知這名員工應當遵守的管理制度有哪些,做到什么程度。否則,出了問題,就指責員工違反管理制度,是不合適的。這一項就應列出在崗位上應當遵守的制度及內容。有的企業制度比較多,可在此只列制度目錄,具體內容查閱相關的制度匯編。(11)應急預案。一般企業都有各種應急預案,用來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作為一名員工,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能夠及時正確處理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崗位員工應當清楚遇到意外或緊急情況如何處理。針對崗位的實際情況,可以把可能遇到的情況從應急預案中摘錄出來,編入7、崗位作業指導書。(12)常用法律法規、標準目錄及附錄。這一部分列出該崗位員工應遵守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供查閱的地點或來源,使員工能夠了解到這些知識。附錄,指根據崗位實際需要列出的內容,如崗位常用的安全知識等。編制和應用步驟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較多,班組長一般很難獨立完成。根據實踐經驗,一般由專業人員為主組織編制,班組長和部分技術骨干為編制工作人員,在完成危害(隱患)辨識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編制。工作人員先收集相關的資料,然后按作業指導書的項目內容進行篩選整理,最后形成一個系統的崗位作業指導書。編制完成后,打印成冊,組織崗位人員學習培訓,掌握其中的內容,為今后在工作中順利執行打下基礎。新上崗的員工培訓完成后要經過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崗。學習培訓完成后,崗位作業指導書發到員工手中,并放置在現場或崗位,每天工作中予以實施。崗位工作人員對崗位作業指導書內容都應了解,并在工作切實貫徹落實,才能在工作中做到遵章守紀,又能減少事故的發生和對自己的傷害。在實施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或需要補充的地方,要及時補充完善。待每年全面修訂時,該修訂的修訂,該補充的補充,做到持續改進,使崗位作業指導書一直有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