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化鐵路200-250KMh線路幾何狀態維修管理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527
2024-09-06
8頁
35.54KB
1、電氣化鐵路200-250KM/h線路幾何狀態維修管理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1. 目的與要求目的:調整軌道幾何狀態不平順。要求:作業人員掌握要領、熟練操作。2. 適用范圍 2.1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線路養修作業。2.2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天窗點內作業。3. 引用標準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路線路修理規則、鐵路工務安全規則、xx既有線200-250KM/h線路維修管理辦法(暫行)、xx電氣化鐵路安全實施細則4. 工具材料撥道器、石碴叉、扳手、撬棍、道尺、卷尺、石筆、弦線、軌溫計等。5. 作業程序2、5.1 點名分工工班長組織職工列隊點名,明確作業分工項目、內容及時間,所有職工均應按規定使用勞動保護用品。5.2 安全預想5.2.1 撥道前,在無縫線路地段撥道時,嚴格執行“一準、二清、三測、四不超、五不走”制度,并不得在鋁熱焊縫、絕緣接頭處撥道;短軌地段應檢查撥道地段的軌縫,如遇連續小軌縫和瞎縫,應先進行調整軌縫工作,以防造成脹軌。5.2.2 電氣化區段線路撥道作業時,線路中心位移范圍不得超過30mm,橋梁上要滿足線路中心與橋梁中心的偏差,確需超出此標準時,應提前通知接觸網工區,必要時,與供電部門協同施工,撥道與調整接觸網導線同時進行。 5.3 工(機)具檢查由機手檢查撥道器的安全性能,禁止3、撥道器等機具帶病上道作業。使用的工(機)具必須按照路局文件要求用反光漆(模)進行編號,以防止侵限或遺留在線路上。5.4 設置防護5.4.1 駐站聯絡員提前40分鐘到達車站辦理登記手續,了解列車運行情況,及時通知現場防護員;5.4.2 現場防護員根據要求準備好防護標牌,按要求設置防護。5.5 人機轉移5.5.1 現場防護員(聯系困難地段增加中間聯絡員)接到駐站防護員通知后,會同作業負責人,組織所有作業人員在就近安全通道或在路肩上行走至作業地點附近的安全地帶。5.5.2 需汽車運輸時,遵守道路交通規則,注意人身安全。5.6 作業準備5.6.1 核對量具。作業負責人對撥道量具進行核對,以保持準確性。4、5.6.2 復查確認。根據作業計劃單對作業處所,偏差量值,劃撬范圍進行復查確認,準確劃好每撬的始終點(即撬頭撬尾)。5.6.3 復查石碴儲量及建筑限界,備足石碴,杜絕盲目撥道。5.6.4 作業負責人確認防護已到位,并接到施工命令(命令號、施工起訖時間)后,通知作業人員,上道作業。5.7 上道作業5.7.1 撥道指揮人員距撥道人員距離為:當撥大方向時,應在100米左右,撥道量小時,50米左右雙腿跨在方向較好的鋼軌兩側(曲線沿外股指揮)。5.7.2 看道人員的手勢要及時、迅速、準確、利索、促進撥道效率,其手勢信號要領如下:5.7.2.1 撥接頭時兩手握拳,高舉頭頂相碰。5.7.2.2 撥大腰時,兩5、手高舉頭上,食指,拇指張開比成大圓形狀。5.7.2.3 撥小腰時兩手放在胸前,食指,拇指張開比成小圓形狀。5.7.2.4 交叉撥道時兩手在胸前交叉。5.7.2.5 撥道好了,一手伸過頭頂,但指揮前進與后退時亦用此手勢,如手心向內作招呼表示向看道人員方向移動,反之則反方向移動。5.7.2.6 向左或右撥動時,指揮向哪一邊撥動就把哪一邊胳膊側向舉手,撥動量大時就揮動大些,撥動量小就揮動小些。5.7.2.7 扒開枕頭道碴 如撥道量大于20mm,撥道前應將軌枕頭石碴用搗鎬刨松,撥量大時或道床堅硬時應扒出撥量所需的間隙,遇防爬支撐,按撥動方向把一側石碴扒開。5.7.2.8 在撥道時,看道人要根據撥道量和6、軌枕情況預留回彈量。5.7.3 撥道5.7.3.1 使用液壓撥道器撥道時,必須放置妥當,力點要頂住鋼軌底邊,支點要放在扒好的石碴下邊,機底要堅硬放穩。5.7.3.2 選用CP型撥道器撥道時,應先撥測點,再順撬,并適當預留回彈量,撥測點和順撬距離不得超過20m,應做好順撬。5.7.3.3 平夯整實。撥道后就將扒出的石碴整平,將撥后離縫的一側枕木石碴埋實夯好,將防爬支撐附近的石碴整平。5.7.4 下道避車5.7. 4.1 作業人員禁止在兩線間停留、站立(指線間距小于6.5米,大于6.5米不在此規定內),如因站場地形復雜,人員必須在兩線間避車時,應由現場防護員與駐站聯絡員取得聯系,并確認鄰線無列車通7、過。5.7.4.2 根據鄰線列車速度要求,執行其下道避車制度。5.7.4.3 下道避車時,面迎列車方向,防止車上繩索等物傷人。5.7.4.4 施工負責人督促各小組負責人檢查兩線間及鄰線上是否有工(機)具侵限。5.8 驗收5.8.1 由作業負責人組織,對作業后的線路回檢,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整改,確保作業后的線路達標。質量要求:(1)撥道作業后,線路方向和曲線正矢允許誤差符合快速線路應符合局標準:(見下表)項 目作業驗收經常保養級偏差級偏差級偏差緩和曲線正矢與計算正矢差12345緩和曲線正矢差之差12456園曲線正矢與計算正矢差12456圓曲線正矢連續差13567圓曲線正矢最大最小值差23678(28、)非快速線路按曲線正矢允許誤差符合鐵路線路修理規則第6.2.1條、3.7.10條標準。注:a.直線方向用10米弦測量。b.曲線正矢用20米弦量取在鋼軌踏面下16mm處中弦的正矢值。c.曲線鵝頭指直緩點或直緩點前后實際正矢與計劃正矢之差連續三點超過2mm及以上。d.反彎:指直緩點或緩直點及其20m內的直線段有-2mm的正矢,曲線段正矢有負值。5.8.2 指定專人檢查作業區域的工(機)具,防止遺漏。5.8.3 嚴格執行“工完料清”制度。對不能回收的料具,應堆放整齊,并安排人員看守。5.9 撤除防護5.9.1 現場防護員根據作業負責人的要求,撤除現場防護。5.9.2待人員、工(機)具全部到達安全區域后,作業負責人通知駐站聯絡員,駐站聯絡員辦理銷記手續后,方可撤離。6. 檢查與考核作業負責人組織進行對標,分析當日作業安全、質量情況;對作業中存在的安全、質量問題,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落實責任。
物業資料
上傳時間:2021-01-13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