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資進貨入庫出庫試運行檢驗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573
2024-09-06
13頁
55KB
1、常用物資進貨入庫、出庫、試運行檢驗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目的32.適用范圍33.主要依據33.2集團公司、油田公司相關制度及程序。34.通用部分檢驗要求34.2物資驗收程序4.1質量證明資料的核對55實物檢驗65.1一般鋼材檢驗65.2常用機電產品、配件、設備到貨檢驗125.3鉆進液用材料檢驗12封皮目錄常用物資進貨檢驗作業指導書1.目的為規范常用物資進貨檢驗,使采購物資質量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作業指導書。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常用物資進貨檢驗。3.主要依據3.1相關產品標準、2、理化試驗方法標準、非標物資圖紙、訂貨合同、技術協議、質量檢驗作業指導書。3.2集團公司、油田公司相關制度及程序。4.通用部分檢驗要求4.1常用物資檢驗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入庫檢驗、出庫檢驗及試運行檢驗。入庫檢驗物資到貨后,檢驗驗收人員根據到貨通知單及相關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對該批物資(同一生產廠、同規格、同型號、同材質、同爐批號、同時到貨的為一批)的規格、數量、型號、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書、合格證、產品說明書等)是否齊全有效進行驗證。并根據其批量大小對外觀質量進行抽樣檢驗(抽樣比例一般為5%-10%,但不得少于2件),確認符合規定要求后辦理相關入庫手續,同時填制質量檢驗報告單、到貨記錄、驗收臺3、賬等資料。如抽檢發現不合格,可擴大抽檢,擴大抽檢仍發現不合格,則該批物資不得驗收入庫。出庫檢驗經入庫檢驗以合格品入庫的物資,在出庫時應核對其相關證件是否齊全,質量證明文件應同實物一并出庫,并在領料單據上注明附質量證明材料。試運行檢驗除外觀質量檢驗處,需對某些物資、設備內在質量進行檢驗,但在其試運行前無法檢驗的,可根據使用單位試運行情況對其質量狀況進行判定,并在質量檢驗報告單上注明其試運行情況。4.2物資驗收程序接貨.1資料交接業務部門提供證件:業務部門負責向檢驗驗收部門出具到貨通知單,并根據合同或技術協議,在到貨通知單中注明檢驗要求及檢驗標準等檢驗信息。供應商提供證件:業務部門在簽訂合同時,要4、求供應商需隨貨物提供證件材料,包括運單、檢重檢尺單、質量證明文件(質量證明書、合格證、各種檢驗試驗報告、產品說明書等)、非標件圖紙、裝箱單、發貨明細表、商務或普通記錄等。.2實物交接檢查實物及其包裝有無破損、污染、受潮、件數是否短少,包裝方法和包裝標志是否符合標準規定。如發現問題,應在到貨記錄上作出記錄,由交貨人簽認。鐵路整車卸貨時,應按車號分別卸貨、碼垛和標識,以防不同等級,不同爐號、批號、不同規格的物資混淆,有利于發現問題后的清查和處理。驗收準備.1標準準備。根據所驗收物資準備有關物資標準或技術協議等檢驗資料,作為驗收的依據。.2貨位準備。準備好驗收后存放的貨位。.3工具準備。準備好驗收所5、需使用的計量器具,并向交貨人員出具檢定合格報告,避免發生計量糾紛。.4材料準備。準備好碼垛、苫墊所需材料。.5設備人力準備。準備好驗收所需要的車輛、設備和人力。核對資料及實物標識.1質量證明資料的核對檢驗驗收人員對照物資相應標準和到貨通知單注明的檢驗要求,查驗供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如無質量證明文件的或質量證明文件不合格,則不具備驗收條件。檢驗驗收人員及時將有關信息反映到公司質量檢驗部,由質量檢驗部通知業務部門向供方索取。無質量證明文件不具備驗收條件的物資不得入庫。.2實物標識的核對查看實物包裝和標識是否符合標準規定,是否與質量證明文件內容相符,如符合,則質量證明文件有效,如不符,則終止檢驗,6、將有關信息反饋到公司質量檢驗部,由質量檢驗部通知業務部門向供方索取與實物一致的質量證明文件。實物與質量證明文件不符的物資不得入庫。確定檢驗方法.1全檢和抽檢的確定a.進行全檢的物資1)首批樣品檢驗;2)問題多的物資。如高中壓閥門。3)實物材質混淆、混批或質量證明文件和實物標識不清楚的物資。b.抽樣檢驗的物資分為放寬、正常、加嚴抽樣檢驗三種方式。1)對質量證明文件齊全,供貨質量穩定的供方物資可采取放寬抽樣檢驗方式進行檢驗(抽樣比例控制在5%以上);2)對質量證明文件不全,供貨質量不穩定,較差,近期發現問題的供方物資采取加嚴抽樣檢驗的方式進行檢驗(抽樣比例提高到15%-20%);3)正常檢驗抽樣比7、例控制在5%-10%之間,如發現問題,可根據情況采取加嚴檢驗或全檢。5實物檢驗5.1一般鋼材檢驗外觀檢驗.1幾何尺寸檢測按照相應標準或圖紙規定的公稱尺寸(標準或圖紙規定的名義尺寸值)、定尺和允許公差(標準或圖紙規定的公稱尺寸允許上下偏差的范圍)等要求,選擇相適應的計量器具,對實物的實際尺寸,按規定方法進行檢測。當實際檢測值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時,則判定該批物資為合格,當超過允許正負偏差范圍時,則判定該批物資為不合格。檢驗驗收人員在檢測時做好相關檢測原始記錄,必要時需攝像或拍照,作為綜合判斷處理的依據。抽檢比例、定尺測量 、測量部位和測量工具如下:a.抽檢比例。抽檢幾何尺寸、定尺尺寸比例為抽檢批總件8、數的1%-2%,或每捆、包中的1-2件。如發現問題,再擴大抽檢比例,直到按標準規定可判定該批物資是否合格為止。b.定尺測量。定尺料是指供方按需要要求的某一長度或寬度尺寸交貨的材料。驗收收,將實測尺寸與標準、合同、技術協議規定尺寸進行比較,在規定范圍內的為合格,超差者為不合格。驗收時如發現短尺料,應對短尺料全檢,如短尺料比例超過標準或訂貨合同規定的比例,則判定該批產品為不合格品。c.測量部位。金屬材料的測量部位在標準中未作明確規定,一般執行如下規定:1)管材外徑測量在距管端500mm處,如管端有絲扣、加厚、卷口等則在距絲扣、加厚、卷口末端300mm處測量。內徑測量在管端或用卡鉗適當深入管端內部。9、壁厚可直接測量,直徑應在同一斷面相互垂直位置各測量一次。2)圓鋼直徑測量在距端面500mm處,互相垂直方向各測一次。3)方鋼、扁鋼在距端面500mm處的同一斷面上,測其相鄰兩邊的寬度。4)六角鋼、八角鋼在距端部500mm處,各測兩組對邊距離。5)工、槽、角鋼在距端部不少于300mm處測量。6)鋼絲繩、鋼絞線在距端部500-1500mm之間的任意位置上測量兩處以上。7)板材測量部位板材種類距頂角最小距離(mm)距邊緣最小距離(mm)鋼板10020銅及銅合金板10010鋁及鋁合金板11525鉛及鉛合金板10040d. 測量工具。測量鋼板、鋼管厚度時,使用測厚儀進行測量,如無測厚儀,可使用游標卡尺或10、千公尺;測量型鋼厚度時,可使用游標卡尺、鋼格尺。測量鋼材直徑時使用游標卡尺;測量鋼材長度、寬度時,可用鋼卷尺、鋼板尺,不允許使用皮尺。.2形狀缺陷檢測鋼材常見的形狀缺陷有彎曲,波浪彎、鐮刀彎、瓢曲、扭轉、厚薄不均、橢圓度脫矩、飛翹、剪切偏斜、剪切寬展,鋼板的卷邊、缺角、鋸齒形邊,鋼管的凹面,工字鋼的外緣斜度、彎腰撓度等。發現上述缺陷后經測定和計算后,在驗收記錄中填寫出開關缺陷名稱、程度、件數和重量等內容。.3表面缺陷的檢查表面缺陷是指經肉眼可以在物資表面觀察、鑒別、檢查、測量和計量到的缺陷。GB8163標準規定鋼管的內外表面不得存在裂紋、拉裂、折疊、結疤、發紋和離層等。GB3274標準規定,在11、鋼板表面不得有氣泡、結疤、拉裂、裂紋、折疊、夾雜、分層和壓入的氧化鐵皮,并規定不允許凹凸度不得超過鋼板公差范圍的50%。a.裂紋:指金屬材料表面或棱角處呈現連續或斷續的橫向或縱向的開裂,呈直線或曲線狀。裂紋嚴重時則成為裂縫、裂口。允許對表面裂紋進行清除,但清除后其厚度不得低于標準允許的負偏差。因此在檢查裂紋、裂縫時,需測量其深度值(mm)。b.拉裂:指拉拔金屬型材時所產生的橫向裂縫。c.折疊:指金屬材料表面的局部金屬重疊,有明顯的折疊紋。d.結疤:又稱重皮、翹皮,是指金屬材料表面粘結的金屬薄片呈“舌狀”或“鱗狀”,像疤痕一樣,其外形輪廓極不規則,有閉合與不閉合現象,有生根與不生根的,有翹起和不12、翹起的。e.發紋:又稱發裂,指開裂的寬度和長度都較小,一般呈直線狀。f.離層:又稱分層,指金屬材料斷面上的裂縫,有明顯的結構分離,分成兩層或多層。它是鋼錠中的裂紋、氣泡,軋制后而形成的。g.麻面、麻坑:指金屬材料表面粗糙不平。面積較小且數量較多時叫麻點;聚集較多的麻點時,稱為麻面,麻面有局部的、周期性的或連續分布的,嚴重時類似柑桔皮狀,再嚴重時就形成麻坑。需對麻坑深度進行測量,去除麻坑深度值后鋼材厚度如低于負偏差,剛判定該批鋼材為不合格。h.夾雜:指嵌在金屬表面的點狀、塊頭或條狀非金屬夾雜物。i.刮傷:又稱刮痕,是指在金屬材料表面呈直線或弧形的溝痕,通??梢钥吹綔系?,在管材上的刮傷叫“劃道”,13、在鋼絲繩上的剛叫拉痕。j.銹蝕:根據銹蝕程度可分為重銹、中銹、輕銹。金屬材料銹蝕程序及銹蝕等級的劃分見附錄A。(原SY/T5548.2石油工業常用金屬材料驗收一般規定標準,附錄A)重銹,又稱層銹,是指嚴重銹蝕,銹層凸起或呈片狀,一般為暗褐色或紅黃色,除銹后鋼材表面呈麻坑狀,存在重銹的鋼材為不合格品。中銹,又稱跡銹,是指較重銹蝕,部分氧化膜脫落,呈紅褐色或淡赭色,銹蝕物呈現堆積狀粉末,用鋼絲刷可以去除,去銹后表面粗糙。存在中銹的鋼材,一般應降級使用。輕銹,又稱浮銹,是指輕微銹蝕,呈黃色或淡紅色,銹蝕物呈粉末狀。用粗麻布或棕刷可以去除,去銹后表面光滑,無麻坑,一般不影響正常使用。理化試驗需要進行理14、化試驗的,由檢驗人員按要求取樣,填寫取樣記錄,交具有檢驗資質的檢驗部門進行理化性能檢驗,檢驗報告由質量檢驗部留存,檢測結果通知業務部門。數量驗收金屬材料的數量驗收分為三種情況:稱量計重,理論換算計重和點件驗收。.1稱量計重物資a.屬于裸裝或用鐵絲、鐵腰捆扎的金屬材料逐件稱量過秤;b.帶有包裝的金屬材料,采用抽測的方法,拆裝稱量毛重、皮重、凈重,然后作出判斷,抽測比例為5%-10%。c.金屬材料稱量計重物資的允許偏差,黑色金屬2/1000,有色金屬1/1000。.2理論換算計重理論換算計重的物資驗收在檢尺后進行,定尺的金屬材料按5%-10%比例抽檢,非定尺(亂尺)的金屬材料需全檢,換算一般以金屬15、材料的單位長度質量乘以金屬材料的長度。.3點件驗收點件驗收的金屬材料可采用定量碼垛的方法清查件數。.4金屬材料數量綜合判斷材料數量驗收后需綜合計算實際驗收總量,并與到貨通知單數量進行核對,存在短少的需在質量檢驗報告中注明短少數量。5.2常用機電產品、配件、設備到貨檢驗包裝和外觀質量驗收執行4通用部分檢驗要求外觀質量驗收具體要求驗收產品名稱或部位驗 收 的 具 體 要 求漆 層應光潔均勻,色調一致,應無剝落,起皮、流痕、皺紋、粘附、氣泡、龜裂、雜物和漏噴等現象。電 鍍 層應光滑明亮,應無銹蝕、斑點、起皮、剝落,氧化泛白以及任何缺陷。鏡頭、反光鏡及玻璃制品應平整光潔,透視和觀測清晰無暇,應無裂痕、16、波紋,破碎、發烏等現象,鏡頭的水準泡應不影響觀測的曲線。焊 縫應無開焊、裂縫、變形、損傷、銹蝕、焊穿、焊渣、濺渣、夾渣和氣孔等現象。金屬件及鑄件應無劃傷、損傷、銹蝕、變形,毛刺、裂紋、裂痕、裂口、龜裂、扭曲、扁癟、斑痕凹陷、砂眼、型砂、縮孔以及氧化皮等現象絞線及鋼絲繩應緊密絞合,應無壓扁、散股、松散、斷絲、硬傷、擦傷、凹陷、銹蝕、層迭以及扭曲現象。轉動部分應靈活、應無雜聲、跳動、卡住、滯澀、過松、過緊以及失靈等現象。塑料及橡膠表面應光滑,均勻有光澤,無氣泡、裂痕、斑點、破裂、凹凸不平、粘合不嚴密、畸形、龜裂及老化等現象。電器及儀表應無受潮,發霉,損壞以及水跡等現象??潭缺P及表指針刻度線粗細均勻,刻度清晰、醒目、字跡清楚,準確無誤;指針正直、擺動靈活、并能歸到零位,應無彎曲、變形及卡針等現象。緊固螺檢各部位應擰緊,不得松動,螺紋部分完好電 瓷 件應無生燒過火,氧化起泡、斷裂、破碎、裂縫、裂痕、裂紋及影響產品質量等缺陷。5.3鉆進液用材料檢驗驗收內容及要求.1運輸驗收根據到貨通知單、貨運單、裝箱單、發貨清單等,核對貨物的名稱、規格、標志,并檢查車輛封閉,到貨數量等。.2包裝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