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鋼結構焊縫內部缺陷檢驗檢測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697
2024-09-06
8頁
66.25KB
1、建筑鋼結構焊縫內部缺陷檢驗檢測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概述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鋼結構焊縫的檢驗檢測。2編寫細則的依據 2.1 GB50017鋼結構設計規范2.2 JGJ 81-2002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2.3 GB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2.4 GBT11345-89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和探傷結果分級2.5 JB/T6061焊縫磁粉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2.6 JB6062焊縫滲透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2.7 JB/T4730承壓設備無損檢測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2、文件3.1申請單位和制造單位信息申請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和聯系方式、制造單位名稱、地址。3.2鋼結構設計文件和施工單位自檢報告3.3特別說明資料和其它必要資料檢驗前準備特殊環境使用要求的說明資料及其申請方認為其它需要說明或者提供的資料,及檢測人員要求補充的其它必要資料4檢測程序合格設計文件審查委托方要求清理打磨檢測方法數 量返修不合格檢測出具報告復探合格圖1檢測程序5 人員和儀器人員:從事檢測的人員應持有相應可和組織頒發的II級以上資格證書。儀器:超聲波探傷儀,磁力探傷機、滲透探傷器材。儀器的性能應滿足相應標準要求,并在計量檢定周期內。6檢驗方法6.1焊縫質量等級確定焊縫的質量等級應依據委托3、方提供的有效設計文件。如無設計文件應按照GB50017第條去頂焊縫質量等級。6.2檢測方法和比例的確定檢測方法和比例不得低于設計文件和JGJ 81-2002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和GB50205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同時應滿足委托方的要求。其最低要求執行JGJ 81-2002。其中,第條規定:設計要求全焊透的焊縫,其內部缺陷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 一級焊縫應進行100%的檢驗,其合格等級應為現行國家標準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和探傷結果分級(GBT11345)B級檢驗的I級或I級以上;2、 二級焊縫應進行抽檢,抽檢比例應不小于20%,其合格等級應為現行國家標準鋼焊縫手工超聲波探傷和探傷結4、果分級(GBT11345)B級檢驗的II級或II級以上;3、 全焊透的三級焊縫可不進行無損檢測。條規定:下列情況之一應進行表面檢測:1、外觀檢查發現裂紋時,應對該批中同類焊縫進行100%的表面檢測;2、外觀檢查懷疑有裂紋時,應對懷疑的部位進行表面探傷;3、設計圖紙規定進行表面探傷時。規定:磁粉探傷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焊縫磁粉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JB/T6061)的規定,滲透探傷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焊縫滲透檢驗方法和缺陷跡痕的分級(JB/T6062)的規定。一、二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且一級焊縫不許有咬邊、未焊滿、根部。三級焊縫按二級焊縫標準進行外觀質量檢驗。7、檢測5、工藝7.1超聲波檢測工藝7.1.1試塊試塊應采用與被檢工件相同或近似聲學性能的材料制成。標準試塊尺寸符合GB11345的要求。7.1.2距離波幅曲線的繪制距離dB曲線按所用探頭和儀器在試塊上實測的數據繪制而成,該曲線族由評定線(EL)、定量線(SL)和判廢線(RL)組成。評定線與定量之間(包括評定線)為區,定量線與判廢線之間(包括定量線)為區,判廢線及其以上為區,如圖2 所示。判廢線 (RL)定量線 (SL)評定線(EL)波高(dB) 距離(mm)圖2 距離dB曲線7.1.3檢測的方法要求:檢測面檢測面和檢測范圍的確定原則上應保證超聲波掃查檢測到工件被檢部分的整個體積。如圖3所示,采用直射波和6、一次反射波在焊縫雙面(位置1和位置2)單側進行掃查.圖3 探頭位置檢測面應經檢驗人員外觀檢查合格,所有影響超聲檢測的銹蝕、飛濺和污物都應予以清除,其表面粗糙度應小于或等于Ra6.3m才符合檢測要求。耦合劑 采用機油、漿糊、甘油和水等透聲性好,且不損傷檢測表面的耦合劑。掃查靈敏度:不低于測長線(比基準靈敏度高6dB)。必要時可用基準靈敏度。探頭的移動速度:不應超過150mm/S。檢測覆蓋率檢測時,探頭的每次掃查覆蓋率應大于探頭直徑的15。校準校準應在標準試塊上進行,校準中應使超聲主聲束垂直對準反射體的軸線,以獲得穩定的和最大的反射信號。a)儀器校準在儀器開始使用時,應對儀器的水平線性進行測定,測7、定方法按ZBY230的規定進行。b)探頭校準 在開始使用時,應對探頭進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準。測定方法應按ZBY231的有關規定進行。斜探頭校準 使用前,斜探頭至少應進行前沿距離、K值、主聲束偏離、靈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的校準。使用過程中,每個工作日完工時應校準前沿距離、K值、主聲束偏離。儀器和探頭系統的復核a)復核時機 每次檢測前均應對掃描線,靈敏度進行校核,遇有下述情況應隨時對其進行重新核查:校準后的探頭、耦合劑和儀器調節旋鈕發生改變時;開路電壓波動或者檢測者懷疑靈敏度有改變時;連續工作4h以上時;每日工作結束時。b)掃描量程的復核 如果距離波幅曲線上任意一點在掃描線上的偏移超過掃描讀數的108、 ,則掃描量程應予以修正 ,并在檢測記錄中加以說明。c)距離波幅曲線的復核復核時,校準應不少于3點。如曲線上任何一點幅度下降2dB,則應對上一次校準以來所有的檢測結果進行復核;如幅度上升2dB,則應對所有的記錄信號進行重新評定。對接焊縫的檢測a)為檢測縱向缺陷,斜探頭應垂直于焊縫中心線放置在檢測面上,作鋸齒形掃查,見圖4。探頭前后移動的范圍應保證掃查到全部焊縫截面。在保持探頭垂直焊縫作前后移動的同時,還應作1015的左右轉動。圖4鋸齒型檢查b)為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狀,觀察缺陷動態波形和區分缺陷的真或偽信號,可采用前后、左右、轉角環繞等四種探頭基本掃查方式,見圖5。前后 左 右 轉角 環繞9、圖5 四種探頭基本掃查方法缺陷定量檢測儀器調到評定線靈敏度,對缺陷進行檢測。對所有反射波幅超過定量線的缺陷,均應確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和缺陷當量。缺陷定量: 根據以下方法確定缺陷指示長度L。a)當缺陷反射波只有一個高點,用6dB法測其指示長度。如圖8所示最大反射波6dB缺陷指示長度探頭移動長度,mm圖6 單個缺陷指示長度b)當缺陷反射波峰值起伏變化,有多個高點,則應以端點峰值法測其指示長度,如圖9所示。 缺陷指示長度圖9 端點峰值法缺陷評定a)超過評定線的信號應注意其是否具有裂紋等危害性缺陷特征,如有懷疑時,應采取改變探頭K值、增加探測面、觀察動態波型并結合工件材質結構工藝特征等綜合作判定,10、如對波型不能判斷時,應輔以其它NDT檢測方法作綜合判定。b)最大反射波幅度位于區,缺陷指示長度小于10mm時按5mm計。相鄰兩缺陷在一直線上,其間距小于8mm的缺陷長度時,應作為一條缺陷處理,以兩缺陷長度之和作為其指示長度,但不包含間距。c)缺陷等級評定按GB11345進行。7.2磁粉檢測工藝執行JB/T6061焊縫磁粉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同時滿足GDSEI/JSH-03.1磁粉檢測工藝要求。7.3滲透檢測工藝執行JB/T6062焊縫滲透檢驗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級,同時滿足GDSEI/JSH-04.1滲透檢測工藝要求。8檢驗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或發生意外事故時的處理方法按照程序文件糾正措施程序和程序文件預防措施程序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