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煤層氣項目鉆井一開二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762
2024-09-06
19頁
167.38KB
1、石油煤層氣項目鉆井一開、二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基本數據2、井身結構及井身質量要求3、各井段鉆具組合及鉆頭選型4、井控措施及要求5、鉆具管理要求6、堵漏措施7、加強生產組織與協調管理8、分段施工重點措施及要求9、鉆井作業施工進度計劃一、基本數據xx石油煤層氣項目xx區塊,構造位置屬于xx盆地xx斜坡東部。通過對xx4-7井、4-8井和4-9向2井三口完成井的調研,本區塊地層自上而下分為黃土層、延長、紙坊、xx、xx、xx、xx、xx、xx、xx、xx組地層。本區塊表層為松2、散黃土層,易塌易漏。上部延長組含煤、地層膠結性差。xx組為區域性易漏地層,鉆井過程中極易發生漏失,且鉆時較慢,可鉆性較差。xx及xx地層易掉塊垮塌。xx、xx組、xx組煤層發育,易坍塌,注意在鉆開該層之后防塌。xx地層可能存在異常壓力,鉆進時一定要加強井控管理,杜絕井控事故的發生。表1 鄰井復雜情況提示井號完井井深(m)復雜情況xx4-72404井漏1693m,xx組1733m,xx組2061m,xx組xx4-82373井漏39123m,延長組xx4-9向22374井漏120m,延長組xx6(設計)氣侵2154m,xx1.2工程設計重點提示 (1)xx組底部為區域漏失層(一般為滲漏層)。預計x3、x 4-5 井可能漏失段在 15051555m,xx 4-5 向 1 井可能漏失段在 15091559m,xx 4-5 向 2 井可能漏失段在 14971547m,xx 4-5向 4 井可能漏失段在 15021552m,注意在鉆開該層之后進行工藝堵漏。 (2)xx 1 井在井深 1535m1867m 為漏失層段,從鄰井鉆井情況觀察,初步判斷為局部漏失層,漏失層位是整個xx組和xx組頂部 80m 段。其中,井段 18041806m,漏失鉆井液 90m3;井段 18111839m,漏失鉆井液 80m3;井段 1839m1850m,漏失鉆井液 50.0m3;井段 1850.001863m,漏失鉆井液4、 20m3;井段 18651867m,漏失量 15m3。因此,xx 4-5 井臺在鉆開該層時,需注意觀察工況,進行工藝堵漏。 (3)xx 6 井在鉆至xx砂巖 2145m 時發生氣侵,氣層中部 2145m 處測得地層壓力為28.09Mpa,地層壓力系數 1.31,說明xx 6 井區xx砂巖氣藏為超壓氣藏。xx 4-5 井臺在鉆至該層時,需密切注意觀察工況,加強地質錄井,做好井控管理、防噴措施及預案。同時,xx、xx組、xx組煤層發育,單層厚 110m,易坍塌,注意在鉆開該層之后防塌。 (4)奧陶系頂部裂縫、孔洞發育,易漏失,注意在鉆開該層之后進行工藝堵漏。 1.3施工思路 根據區塊調研情況,本5、井施工思路為:(1)xx4-5井是一口直井,重點防斜打直,保證井身質量。 (2)優選PDC鉆頭,應用“轉盤+螺桿”復合鉆進技術,提高機械鉆速,縮短鉆井周期。 (3)提前做好堵漏施工的技術措施、物資儲備以及設備檢查等工作。 (4)加強井控管理,認真貫徹落實xx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與天然氣鉆井井控規定、xx油田石油與天然氣鉆井井控實施細則(2014)、xx石油xx油田分公司井控安全管理辦法、含硫化氫油氣井安全鉆井推薦作法,杜絕井控事故的發生。(5)加強設備、人員、技術管理,杜絕地面及井下事故的發生。1.1基本數據表1 基本數據 勘探項目xx盆地xx斜坡古生界含油氣開發井 號井 別井 型大地坐標(6、井口)縱 (X)大地坐標(井口)橫 (Y)備注xx4-5 開發井直井 19461411.474047425.547 地理位置 xx省永和縣xx鄉xx村南部荒地內構造位置xx盆地xx斜坡東 經北 緯地面海拔1064.548m 磁 偏 角 ( o )方位角大門方位 中靶半徑設計井深(垂深)(m)2430 完鉆層位奧陶系xx組 目的層盒 8 砂組、山 23 砂組 鉆井目的(1)落實xx組山 2 段、xx組盒 8 段砂層產能。(2)兼探xx組山 1 段、xx及其它層系砂巖儲層發育及含氣情況。完鉆原則(1)xx無油氣顯示,留足 60m 口袋完鉆;(2) xx有明顯油氣顯示,則鉆穿xx留足 60m 口袋完7、鉆; (3)若全井段無油氣顯示,加深至馬五段。 完井方法 5-1/2套管固井完井1.2地質分層 表2 井地層分層數據表 地 層設 計 分 層故障提示界系統組底界深度(m)厚度(m)巖 性新生界第四系6060灰黃色亞粘土夾黃褐色、淺棕色砂質粘土及礫石層。防漏防斜中生界三疊系上統延長組645585上部為深灰、灰黑色泥巖夾淺灰色粉細砂巖及煤線,中部淺灰綠色中厚層塊狀砂巖夾灰色、深灰色泥巖、灰黑色碳質頁巖,下部為灰綠色、肉紅色塊狀沸石質中粒長石砂巖夾暗灰綠色或紫紅色泥巖。防漏防斜中統紙坊組1085440上部灰綠、棕紫色泥質巖夾灰綠色、灰紫色中厚層細砂巖,下部為灰綠色砂巖、砂礫巖。防卡下統和尚溝組1208、5120棕紅、紫紅色泥巖為主夾同色砂巖及含礫砂巖,砂巖自上而下逐漸變粗,局部含細礫巖。防卡xx組1555350灰紫色、灰綠色、暗紫紅色細粗砂巖夾紫紅色、棕紅色砂質泥巖、泥巖,含灰質結核,底部含細礫巖。防漏古生界二疊系上統xx組1795240上部以棕紅色含鈣質結核泥巖為主,夾中厚層肉紅色砂巖。下部為肉紅色塊狀砂巖夾棕紅色泥巖、砂質泥巖。防漏防塌中統xx組2165370上部以紫紅、黃綠、灰色泥巖為主,夾綠灰、淺灰色細中粒砂巖,下部以淺灰色、灰白色、灰綠色含礫砂巖為主,夾棕灰色、深灰色泥質砂巖。防塌防噴下統xx組2285120深灰色、灰黑色砂質泥巖與灰白色中厚層砂巖互層,夾煤層及煤線。防塌防噴xx組9、232035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巖夾煤層、灰黑色泥巖及淺灰色砂巖。防塌防噴石炭系上統xx237050煤層、灰黑色泥巖、灰白色、灰色砂質泥巖夾薄層灰巖,底部為深灰色砂巖、鐵鋁質泥巖。防噴防塌奧陶系中統xx組243060褐灰色白云巖、泥質白云巖及灰巖,夾膏云巖、鹽巖。防噴防漏 二、 井身結構及井身質量要求2.1井身結構設計說明導管使用444.5mm鉆頭鉆至30m左右,下入426.0mm導管并注水泥,封固地表松散易垮塌地層和 淺表水道,保護水源并為一開建立穩固井口2.1.2一開使用311.15mm鉆頭鉆至500m,表層套管下深:表套層套管應封堵上部易塌、易漏的疏松地層,滿足井控安全和保護水源的要求,即下10、入深度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表套下深500m;進入穩定地層30m以上;2.1.2二開使用215.9mm鉆頭開鉆,井深、氣層套管下深由項目組根據錄井情況而定,原則是套管下深以層位為準,距井底35m,應達到下套管的地質和工程目的。2.1.3由于xx6井xx出現過氣侵,如果本井鉆遇塌漏或高壓的復雜層段無法鉆進,在常規措施解決無效的情況下考慮備用方案,即下入177.8mm套管二開固井完井,三開采用152.4mm鉆頭,掛127mm尾管完井。 表3 xx4-5井身結構設計數據表 開鉆次序鉆頭尺寸mm井段m套管尺寸mm套管下入地層層位套管下入井段m水泥封固井段m人工井底深度m導管444.5030406 30地11、面一開311.20550244.5延長組055005003-5二開215.95502430139.7xx組02430全井段距最后一個氣層底界以下30m。備注:設計井深為地質設計要求,實鉆中按照實際補心高注意校核。2.1.4井身結構示意圖圖1 井身結構示意圖 311.2mm鉆頭550m244.5mm套管550m215.9mm鉆頭2430m垂深,m 層位第四系延長組延長組0xx組xx組xxxx組17950232024301.01.051.10泥漿密度,g/cm3紙坊組和尚溝組1.001.051.081.15 1.081.201.081.20426.0mm導管139.7mm套管2427mxx組xx組12、10851.081.15645 2.2井身質量要求表2-1 直井井身質量要求井 深m井 斜()全角變化率()/30m水平位移m井徑擴大率井斜測量間距要求050011.5015一開段:50m測一次;二開:每30m測一點;500100021.5030151000150032.0040151500200032.0050152000井底52.506015注:(1)全井最大全角變化率2.5/30m,全井無鍵槽和狗腿子; (2)井底水平位移60 m; (3)井底無落物; (4)封固段井徑擴大率15% (5)井身質量根據單井情況待定,未盡事宜按照國家相關行業規范執行。2.3固井質量要求表2-2 固井質量要求13、開鉆次數鉆頭尺寸mm井段m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水泥封固井段m人工井底深度m 測井項目固井質量要求一開311.20550244.5550全井段封固,水泥返至井口3-5無合格二開215.902430139.72427全井段封固。純水泥返至氣層頂界300m以上,低密度水泥返出井口距最后一個氣層底界以下30m。測三樣合格三、各井段鉆具組合及鉆頭選型根據xx區塊地層地質特征及實鉆完成井資料,推薦使用下列鉆具結構。3.1一開鉆具結構(0-550米)(1)311.15mm牙輪鉆頭+203mm直螺桿+203mmDC無磁鉆鋌1根+308mm扶正器+203mmDC3根+177.8mmDC6根+159mm DC914、根+127mmDP。 (2)311.15mmPDC鉆頭+203mm直螺桿+203mmDC無磁鉆鋌1根+308mm穩定器+177.8mmDC3根+159mmDC 9根+127mmDP鉆井參數:前100米鉆壓40-60kN,之后可逐步加大至80-100KN,排量30-50L/S,轉速65r/min。鉆頭選型:PDC鉆頭青島石大BTM115,牙輪鉆頭HJ517G。3.2二開(550m-完鉆)(1) PDC鉆頭: 215.9mm鉆頭+7 LZ 172直螺桿+159mm無磁鉆鋌1根+213mm扶正器+159mm鉆鋌8根+127mm加重鉆桿15根+127mm鉆桿 215.9mm鉆頭+159mm無磁鉆鋌1根15、+159mm鉆鋌1根+213mm扶正器+159mm鉆鋌7根+127mm加重鉆桿15根127mm鉆桿(2)牙輪鉆頭:215.9mm鉆頭+159mm無磁鉆鋌1根+159mm鉆鋌1根+213mm扶正器+159mm鉆鋌16根+127mm加重鉆桿15根127mm鉆桿鉆頭型號: 二開首先選用青島石大青島石大BTM116E61,xx組以后地層選用BTM115E6,牙輪鉆頭HJ517G,xx、xx組地層使用HJ537G鉆井參數:PDC鉆頭鉆壓40-120KN,牙輪鉆頭鉆壓180-200kN,排量30L/s,轉數60-65r/min,鉆頭噴嘴壓降不低于2.5MPa。四、井控措施及要求 該區塊xx氣層活躍。 井控16、是井下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xx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與天然氣鉆井井控規定、xx油田石油與天然氣鉆井井控實施細則(2014)、xx石油xx油田分公司井控安全管理辦法、含硫化氫油氣井安全鉆井推薦作法,杜絕井控事故的發生。4.1根據設計要求,二開前安裝2FZ35-35+FH35-35型防噴器組,按設計安裝好井口,要求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遠控房電路必須專線專用,按規定要求試壓合格4.2防噴器操作手柄及其它閘門應掛牌編號,注明所處狀態,內防噴工具配備齊全,放在指定位置,定期活動加強保養,確保靈活好用。4.3二開及進入目的層前100m,每個生產班組必須進行一次四種工況下的防噴演習,要17、求操作熟練,快速準確,確保井控設備完好。4.4進入xx組安排專人坐崗,以防井漏。xx專人坐崗觀察,鉆井中發現鉆時突然加快,放空、井漏。氣測顯示異常時等情況,應立即停鉆觀察。快鉆時要求不超過1米必須循環觀察,待無異常后再恢復鉆進。4.5氣層井段及氣層以上300米起鉆必須用I檔低速,起鉆速度不得超過0.5m/s,每起3柱罐滿一次泥漿,并記錄泥漿罐入量。下鉆時控制下放速度,并觀察好泥漿返出是否正常。4.6進入油氣層前100-150m開始,用正常鉆進的1/3至1/2的排量進行低泵速試驗,井深每加深200m,鉆井液密度調整及更換缸套后都要進行一次。起鉆前及每次下鉆到底要進行油氣上竄速度測定,氣層上竄速度18、10米/小時。4.7井場儲備1.35 g/cm3重泥漿60方,石灰石粉60t。4.8油氣段加強干部值班,落實井控崗位責任制,增強全員井控意識,充分做好防噴的各項準備。五、鉆具管理要求5.1清洗干凈鉆具絲扣,認真檢查公、母扣及臺肩有無損傷或裂紋,入井前用氣管線吹干凈絲扣及臺肩的沙粒,再涂均勻密封脂。密封脂存放應密封,保持干凈,防止沙塵污染。5.2按標準扭矩上扣,舊鉆具上扣扭矩選用低限值。61/4鉆鋌上扣扭矩為30-33KN.m,5加重鉆桿上扣扭矩為30 KN.m,5G 105新鉆桿上扣扭矩為34.9 KN.m ,接頭外徑F155mm上扣扭矩為29.7 KN.m5.3每口井開鉆對所用鉆鋌、接頭、加19、重鉆桿、扶正器進行探傷檢查,鉆進至2800m之前再探傷檢查一次。5.4合理調整轉盤轉速。有統計資料顯示,轉盤轉速在65r/min左右可預防鉆具先期失效,90r/min以上鉆具失效頻率大大增加。5.5定期倒換鉆具和錯扣檢查鉆具,每起下一趟鉆倒換一次鉆鋌、鉆桿的入井順序,改變其受力狀況。扶正器有利于鉆具工作狀態的穩定,盡可能增加扶正器的使用井段。5.6 PDC鉆頭鉆進時,應不定時調整鉆壓值,不能固定不變,防止鉆具中和點疲勞失效。5.7鉆具失效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發現泵壓下降應立即查明原因,及時起鉆,嚴防鉆具落井。若查不出原因,應將鉆鋌、加重鉆桿逐根卸開,清洗干凈,并檢查公、母扣及接箍。5.8根據20、鉆具使用情況及時補焊耐磨帶,鉆具裝卸、上下鉆臺應嚴防劇烈碰撞。六、堵漏施工措施6.1常規堵漏措施6.1.1.表層井漏的處理 在鉆進至表層比較淺的位置就出現井漏的情況下,使用坂土漿或清水搶鉆,然后下入導管,下入深度要最少大于漏層井深2-3m,導管底部纏易膨脹的棉花被等其他東西,并固定牢固,當導管下入后把導管和井壁的空間加入水泥漿將導管封固,候凝12h方可開鉆。導管以下如果出現井漏,根據井下漏失的嚴重程度,分別采用隨鉆堵漏或復合靜止堵漏;井漏速度小于3m3h,可以加入5%的隨鉆堵漏材料邊鉆邊堵,在循環壓力的作用下,隨著堵漏材料和坂土顆粒進入漏失后膨脹作用,并伴著泥餅的逐步形成漏失量會越來越小或不漏21、;如果漏失量大并且水源不足或井漏只進不出,可以采用復合靜止堵漏。具體配方:清水+坂土8-10%+ Na2CO3 (坂土加量的5%)+隨鉆堵漏材料10%+復合堵漏材料10%+混合堵漏材料5%,堵漏漿打入后靜止24h6.1.2二開井漏的預防及處理6.1.2.1根據預告的地層壓力,設計合理的鉆井液密度,并結合實鉆情況,及時合理地調控維持鉆井液密度,實現近平衡鉆井,從而盡可能地降低鉆井液液柱壓力;在滿足鉆井施工的前提下,控制鉆井液密度在低限,如需調整鉆井液密度時,控制鉆井液密度每循環周改變值在0.02g/cm3以內,預防鉆井液密度突升而壓漏地層;優化鉆井液流變性能。在保證井眼良好凈化的前提下,應盡可能22、調低鉆井液的粘度切力,特別是靜切力,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環空循環當量密度和減輕壓力激動,防止誘發性井漏;針對地層承壓能力低,在下部井段鉆井時,上部井段易發生井漏的情況,鉆井液方面可采用承壓堵漏施工,以提高地層的承壓能力。具體采用以顆粒尺寸在2mm以內細顆粒為主的堵漏材料,使用高承壓、間歇關擠堵,以有效提高地層承壓能力,消除隱患 工程方面;鉆井操作平穩,避免過高的壓力激動。選用合理的排量,避免過高的環空返速,控制起下鉆速度,平穩操作,下鉆到底后應先轉動鉆具5-15min破壞鉆井液結構后再緩慢地開泵。井徑不規則、垮塌嚴重的井段,嚴禁開泵過猛,在單泵循環正常后再開雙泵,以免壓漏地層。在鉆井液觸變性較大23、靜止時間較長的情況下,下鉆要分段循環鉆井液,防止觸漏地層。下鉆時控制速度,防止壓力激動過大而蹩漏地層。要有專人觀察鉆井液返出情況和鉆井液液面,遇漏失時要詳細記錄其漏失量、漏失速度、漏失位置和漏失時鉆井液性能發生微漏時,可使用靜止堵漏方法,發生漏失后將鉆具提到安全的位置,讓井內鉆井液靜止23h,再開泵觀察井內情況。靜止堵漏方法無效后可采用高濃度橋接堵漏材料堵漏若橋堵無效,則使用DTR復合堵漏劑和橋接劑配制堵漏漿;如抗壓達不到壓力控制要求,可在堵漏漿基礎上擠水泥漿,提高堵漏層的抗壓強度;如發生大型漏失,可考慮使用特種凝膠復合水泥漿堵漏、水泥漿堵漏6.1.2.5 DTR高失水堵漏劑是由具有良好滲濾24、性的材料、纖維狀材料及聚凝劑等復合而成的粉劑,既具有高失水堵漏性能,又能部分酸溶,便于酸溶解堵,有利于保護油氣層如果DTR堵漏無效可以考慮注水泥堵漏橋堵、DTR復合堵漏劑和橋接劑配制堵漏漿堵漏時,下光鉆桿至漏層頂部,如井下正常,井眼暢通可下至漏層已下20m左右,堵漏劑出鉆頭時要上下活動,活動距離超過10m,觀察泵壓、懸重、轉盤扭矩變化情況,有異常及時處理。6.2水泥漿堵漏(包括水泥填井)6.2.1基本要求6.2.1.1溫度計算:實驗溫度打水泥塞井深地溫梯度(/100m)0.86.2.1.2.施工時間確定:施工總時間打水泥時間替漿時間起鉆時間(鉆具從水水泥塞底部起至水泥塞頂部以上)循環時間(鉆具25、底部到井口的遲到時間)附加時間(1:00-1:30)6.2.1.3水泥漿密度要求: 在無特殊要求情況下水泥漿密度按常規標準執行。即:G級水泥取1.90g/cm3;D級水泥取1.97g/cm36.2.1.4.稠化時間確定:依據計算溫度、水泥漿密度、施工總時間確定水泥漿稠化時間。在實驗溫度、水泥漿密度達到上述要求后,最終稠化時間不得小于施工總時間。6.2.1.5水泥量確定:6.2.1.5.1有井徑數據的井,按井徑數據計算水泥封固段井筒總容積,在計算取得的總容積基礎上附加30-50%為送井水泥量。6.2.1.5.2無井徑數據的井,一般215.9mm井眼:按1.5-1.8d/m計算送井水泥量;311.26、1mm井眼:按2.5d/m計算送井水泥量。6.2.1.5.3若遇井壁掉塊較多或垮塌井段,215.9mm井眼:按2.0d/m計算送井水泥量;311.1mm井眼:按3.0d/m計算送井水泥量。6. 2.2施工步驟6.2.2.1一般情況下光鉆桿(若有加重鉆桿入井,加重鉆桿的位置應盡量辟開水泥封固井段)距要求水泥塞底部30-50m(或漏層以下不超過10m),開泵循環泥漿,井內泥漿密度均勻即可3(折合井眼環空高度100-150m)。井壁掉塊多或有垮塌的井眼隔離液最好使用CMC膠液(粘度60-80s)6.2.2.3注水泥漿:按實驗的泥漿密度(0.03)向井內注入送井的全部水泥量。6.2.2.4注后隔離液(27、配漿水):注入量盡可能使鉆具內后隔離液高度與環形空間前隔離液高度相等。6.2.2.5替泥漿:替入鉆具內的總量(泥漿量后隔離液量)折合鉆具內液面高度小于水泥塞頂部井深100-150m。6.2.2.6上起鉆具到水泥塞面頂部以上30-50m6.2.2.7開泵循環出井內多余的水泥漿(如井漏無法循環直接起出全部鉆具),循環時間不少于2個循環周,循環結束起出井內全部鉆具侯凝36:00-48:00。進行掃塞及下步施工6.2.3水泥漿堵漏施工水泥漿堵漏施工與打水泥塞施工基本相同。區別點有以下幾點:6.2.3.1光鉆桿下至漏失層以下。6.2.3.2隔離液注入量控制在2.0m3以內。6.2.3.3打完堵漏水泥漿再28、打入0.5-1.0m3后隔離液,替夠設計的泥漿量直接上起井內鉆具到安全井段或全部起出井內鉆具。6.2.3.4起鉆過程中視井眼狀況向井內灌入適當泥漿量。6.2.3.5堵漏水泥漿稠化時間與打水泥塞相比相對短一點,具體少一個循環時間(遲到時間)6.2.3.6送井水泥量視井眼狀況具體確定6.2.4注意事項6.2.4.1參與施工設備必須運轉正常,吊卡等工具靈活好用6.2.4.2注入井內的水泥漿密度盡量走上限6.2.4.3替漿計量必須準確,否則影響水泥塞質量6.2.4.4從打水泥到循環泥漿整個過程中要勤活動鉆具,一般以轉動轉盤為主,可間斷大幅度活動鉆具6.2.4.5打水泥漿中途設備發生意外,在短時間內不能29、修復應立即開泵將注入井內水泥漿循環出來七、加強生產組織與協調管理 1、甲方驗收、電測、固井等配合多,要超前計劃組織,加強各工序之間的銜接,杜絕因組織不到位而造成停工。 2、充分發揮地面設備的保障作用,加強設備的維護、檢查、保養,每趟鉆利用起下鉆時間對設備全面檢修,確保鉆進期間設備運轉正常。 3、加強與定向隊(甲方指定隊伍)的溝通、配合,督促定向隊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儀器入井前認真調試、檢查,確保井下工作正常。 4、加強與工區甲方的交流溝通,與住井監督、地質錄井人員搞好關系,泥漿氣泡較多時,使用消泡劑消泡,盡量不要使用柴油,以免地質錄井告狀。 5、對使用中存在質量問題的鉆頭、螺桿及其它材料要及時反30、饋項目組,并附使用情況、出廠合格證等原始資料,爭取廠家索賠,減少損失。每根螺桿要充分利用,使用到家,每口井螺桿控制在3根以內。八、分段施工重點措施及要求8.1導管 導管采用444.5mm鉆頭開眼,井深30m,下入426mm導管,目的封閉易塌、易漏黃土層,建立井口。施工措施:(1) 提前配坂土漿100m3,鉆頭旋轉開眼,防止井斜。(2) 下入導管后,要校正井口,固定牢靠。8.2一開(311.15mm井眼,鉆進井段:0-550m) 所鉆地層:第四系、延長組施工難點:第四系黃土層易塌、易漏,延長組易斜。施工措施: (1)提前24h水化坂土6-8t,配置坂土漿不少于100m3,嚴禁用清水沖鼠洞及開鉆 31、(2)一開鉆頭安裝等徑噴嘴,開眼時應先啟動轉盤,然后再開泵,前50m用排量30 L/s鉆進,采取輕壓吊打,確保開眼要直,之后排量50-55 L/s鉆進 (3)每鉆進50m吊測一次,根據測斜結果調整鉆井參數 (4)鉆完一開井深后短起下至井口,大排量充分循環清洗井眼,全井打入60s的稠泥漿封閉一開井眼,確保下套管順利,固完井后把套管下到井底,原則上不留口袋。 (5)下表層套管用帶扭矩的雙鉗緊扣或套管鉗控制扭矩上扣,下完后拉正井口。固井替漿時計算好替入量,套管內預留水泥量20-30m,井隊工程師要親自監督替入量,嚴防替空。 (6)表層水泥要求返至地面,侯凝6小時后方可裝井口,24小時后方可二開。 (32、7)鉆井液體系及維護 鉆井液體系:坂土漿 ,性能::1.00-1.05g/cm3 、 FV:27-50S。 為防止表層井漏,開鉆前配10%坂土漿100m3,水化24h,根據水化后鉆井液性能,加入適量的HV-CMC,配好后鉆井液粘度達到50S以上方可開鉆。前40-50m采用28-30l/s鉆進,未出現井漏恢復50-60l/s鉆進,鉆進中根據鉆井液性能情況,加入部分清水或HV-CMC膠液補充鉆井液量,粘度控制在35-40S左右,提高鉆進速度,防止鉆頭泥包。一開完鉆前50-60m,適當控制鉆井液量,鉆完進尺后粘度50S,配20m3粘度100S的稠漿,大排量循環清潔井眼,循環好后配封閉液40m3,粘度33、100S 8.3二開(215.9mm井眼,鉆進井段:550-2430m)所鉆地層:xx、xx、xx、xx、xx、xx、xx組施工難點: 二開防漏、防斜:xx注意防漏,雙石組防泥巖垮塌,xx、xx、xx的煤層發育注意煤層防塌,xx重點防井噴。施工措施: (1)鉆水泥與地層交界面時容易打斜,二開后開始50m用20-30KN鉆壓輕壓吊打,待鉆鋌全部進入新地層后再正常加壓鉆進 (2)鉆進時,要求送鉆均勻,鉆壓和轉速在設備能力允許范圍內盡量按設計要求執行,不能猛增猛減。如有蹩跳等情況時,應優選合適的鉆壓、轉速 (3)鉆進時,要做到早開泵、慢開泵、晚停泵,每次起鉆前充分循環鉆井液,保持井眼干凈,以減少井下34、復雜情況。 (4)保持井底干凈,鉆頭使用到后期,機械鉆速較中期下降30%時,如無地層變化因素,應起鉆換鉆頭。鉆進蹩跳嚴重時,不得用調整參數反復試鉆,以防掉齒過多或掉牙輪。 (5)鉆進過程中若出現返砂少,接單根困難,應及時配15-20m3稠泥漿推周,平時應在儲備罐儲備一些稠泥漿,為應急所需。 (6)設立泵壓觀察記錄牌,由專人每15分鐘觀察記錄一次,鉆進時泵壓下降超過0.5MPa,應停鉆檢查,防刺鉆具、防漏 (7)控制起下鉆速度,下鉆遇阻不超過l00kN,禁止硬砸硬壓,以沖通為主,防止抽吸壓力或激動壓力造成井塌、井漏等。 (8)起下鉆必須安排專人負責記錄灌入量及返出量,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起完鉆要及35、時下鉆,檢修設備時必須保持井眼內有一定數量的鉆具。 (9)加強鉆具管理,建立健全鉆具記錄,鉆具、接頭入井前必須探傷,使用超過200小時應及時探傷。起鉆時應錯扣檢查鉆具。凡下井鉆具、接頭、工具,井隊技術員應做好記錄,丈量好內外徑,繪好草圖。 (10)加強坐崗觀察,及時發現漏失,進入漏層前可加入隨鉆、單封預堵漏。 (11)調整鉆井液密度、粘度,嚴格控制失水,增加潤滑性,加強煤層防塌預防。 (12)使用好四級固控設備,嚴格控制泥漿含砂和有害固相。 (13)鉆具使用200h應及時探傷,起鉆時應錯扣檢查鉆具,定期倒換鉆具。 (14)鉆井液體系及維護 鉆井液體系:低固相聚合物鉆井液。鉆井液性能: :1.036、8-1.20g/cm3 , FV:35-55S,FL:6ml, pH :。 二開前,徹底清理循環系統并往循環罐內加入足夠的清水,通過混合漏斗加入上述鉆井液材料循環均勻,鉆井液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滿足井下需要即可開鉆。 鉆水泥塞時加入適量的Na2CO3除鈣,防止對鉆井液造成污染。鉆進中采用大小分子聚合物復配膠液維護鉆井液性能。 隨著井深不斷增加,鉆井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處理劑或其膠液進行維護性能,并且根據定向和井下摩阻情況加入部分液體或固體防塌潤滑劑,為提高鉆井液的防塌效果補充少量的聚胺抑制劑,并適當提高粘切增加鉆井液的攜砂能力。 適當提高鉆井液的粘度,控制鉆井液的濾失量,有利于避免井漏的發生和減少37、漏失的速度,如果出現井漏可以根據現場井漏的輕、重程度,分別采用加入部分隨鉆堵漏材料強鉆或靜止堵漏的方法,十分嚴重的可以使用狄塞爾堵漏或水泥堵漏。8.4叢式井防碰要求(1)直井段確保防斜打直,控制直井段與鄰井的距離不小于4m。(2)根據測斜數據及時計算、繪制實鉆軌跡投影圖,并繪出防碰圖。(3)每測一點都要掃描、計算正鉆井與鄰井的最近空間距離,預測出井眼軌跡的發展趨勢以及與鄰井是否有“相碰”的危險。(4)兩井軌跡水平投影疊加圖交叉點的垂直井深差大于30m。(5)叢式井組防碰井段鉆進時,應嚴格落實防碰崗位責任制,必須安排專人觀察井口、泵壓、泥漿返出情況,發現老井口冒氣、鉆時突然加快、放空、泵壓下降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鉆進,并提離井底20米以上觀察。(6)防碰、繞障井段用造斜工具來控制井眼軌跡。九、鉆井作業施工進度計劃表5 鉆進進度計劃表開鉆次數鉆頭尺寸mm井 段M施 工 項 目累計時間d內 容時間d一開311.20-550鉆進、輔助24電測、固井、裝井口等2二開215.9550-2430鉆進、輔助2430電測、固井、裝井口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