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務工程公司15萬噸級以下船舶進出塢操作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794
2024-09-06
6頁
39.68KB
1、船務工程公司15萬噸級以下船舶進出塢操作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xxxx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業指導書文件名稱船舶進出塢文件編號 版本及修改號頁次: 2/51. 目的 規定了一般的進出塢程序,使操作規范化。2. 適用范圍適用于15萬噸級以下船舶進出塢的操作。3. 說明根據本公司3號船塢的位置,將塢門正方向規定為艉,反方向規定為艏,兩臺引船小車:塢東面為1號小車,塢西面為2號小車。4. 職責4.1 船舶進、出塢作業中,引水員與塢長應加強配合,確保船舶進出塢安全。4.2 2、指揮權的劃分:4.2.1 進出塢船舶的離、靠泊及拖輪的動作由引水員指揮。4.2.2 船塢絞機等設備的動作由塢長指揮。4.2.3 進出塢操作的指揮:進塢階段,在首部拖輪解纜離開前,由引水員指揮,塢長協助,在首部拖輪解纜離開后,由塢長協助引水指揮控制船艏,引水員協助控制船艉,在尾部拖輪解拖后全部由塢長控制;出塢階段,在尾拖拖輪帶纜前,船舶均由塢長控制、指揮,在尾拖拖輪帶妥纜后,由引水員配合指揮控制船艉及位移速度,塢長控制船艏,使其勿與兩側塢墻發生碰擦。4.3 引水員應將船舶在塢內的船位、行進趨勢等信息及時通告塢長,避免出現險情。4.4 各拖輪船長應密切接聽引水員指令,確保執行及時準確。4.5 帶纜3、人員及輔助人員必須協調一致帶好牽引纜繩及拖輪綁拖纜繩。4.6 進出塢操作前,塢長必須對船塢上各操作人員做好安全交底工作。4.7 船塢安全員負責船舶進出塢過程的安全監督工作。4.8 為避免造成污染,船舶進出塢前,塢長必須檢查船塢底的施工垃圾的清除情況,并及時向總管匯報。4.9 船塢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公司相關的安全管理規定。410 船塢水泵房、塢門、牽引小車、立式絞盤的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旱塢泵房設備操作規程、15萬噸干船塢的移動式塢門的開、關操作規程和引船設備安全操作規程。5. 作業程序5.1 準備、策劃文件名稱船舶進出塢文件編號版本及修改號頁次: 3/5 5.1.1 生產部確認進塢船舶后,在進塢4、前一天(特殊情況提前三天)由總管組織進塢船船長、塢長、引水、船隊調度、水手班長、開進塢前準備會,獲取該輪相關參數、圖紙資料,并根據船塢技術狀態與船方商討船舶水尺調整事宜,確定進塢方案。 塢長負責查閱、分析船舶進塢圖及天氣、潮汐信息;計算船舶進塢擱墩位置、塢墩調整計劃(非平底型船舶必須調整塢墩以適應船體線型);同總管一起填寫進塢策劃表并遞交船方確認;船方負責提供書面形式的船舶進塢狀態;修船總管負責會同塢長、引水做好進塢方案的交底工作。5.1.2 進塢前,塢長應通過引水員,再一次與船方進行溝通,確認船方對進塢方案無異議時,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5.1.3 引水員必須向進塢船舶船長詢問船舶水尺并加以復5、核,并告知塢長,塢長在船舶進塢階段再一次復核。5.1.4 進出塢前,塢長應組織對鋼絲繩、絞車、工具等船塢設備認真檢查,船塢兩側引船鋼纜滑道內外 必須無任何有礙操作及安全的物件。5.2 進塢5.2.1 引水員在船舶準備離泊(包括錨地)前,要檢查船舶四周是否有超出船身、影響進塢的物體,并及時通知總管,引水員應告知塢長抵達塢口的時間。 塢內注水、塢門移開、塢吊復位。5.2.3 在船舶離泊后,引水員必須再次將進塢的操作過程告知被引船船長,由船長指揮船員再次確認牽引和定位纜繩是否準備到位,引纜孔位置為進塢前塢長與進塢船長既定位置。5.2.4 船舶抵達塢口時,引水員告知被引船船長送出引纜的左右順序,并同時6、告知塢長。5.2.5 進塢船舶由引水員指揮接近船塢(距離50米左右),引水員指揮帶纜艇引接船艏的二根(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纜繩的數量)牽引纜繩。5.2.6 在船上的兩根艏纜系結到船塢引船小車上后,引水員通知船艏纜機絞緊,并注意指揮拖輪控制船舶前后移動速度及左右位移,塢長協助指揮船塢小車,協同調整好進塢船舶的船首位置。5.2.7 艏牽引纜絞緊完畢,由塢長通知引水員解脫首部拖輪,首拖解脫后,引航員指揮首拖安全離開(如果需要吊艉,該拖輪可直接移到艉部帶纜)。5.2.8 塢長負責指揮控制船舶的船位、行進速度,引水員繼續指揮尾部拖輪,以協助塢長控制船位、船速并時刻通報船速和船位信息。文件名稱船舶進出塢文件編7、號版本及修改號頁次: 4/5 5.2.9 船舶進至塢內一定位置,引水員通知塢長并協助塢長控制住船位及船速,之后引水員指揮尾部綁拖拖輪解纜并安全離開(如果需要綁拖)。塢長指揮繼續進塢,并用帶 纜艇從船艉左右各引艉纜一根以控制船艉。5.2.10 塢長視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拖輪吊尾,吊尾拖輪由引水員指揮,以滿足控制船位船速的需要。 5.2.11 當船艉完全進入塢內后,由拖輪拖帶關塢門。5.2.12 船塢各錨位密切配合,聽清指令牽引船舶到達預定位置后進行拉線、定位,使船舶能正確擱墩(根據需要可以再引4條定位纜繩輔助定位)。5.2.13 定位完畢,各錨位保持艏艉纜繩有一定的張緊力,把好剎車,開始抽水。58、.2.14 隨著塢內水位的不斷下降, 各錨位要進行纜繩預緊力的調整,保持艏艉定位纜繩有一定的張緊力,使船舶能準確擱墩。5.2.15 當船舶艏艉完全坐墩后,塢吊可以作業,吊裝引橋。5.2.16 當塢內水抽干后,塢長和水手長等下塢檢查和記錄船舶的擱墩情況及塢墩狀況,以便及時調換和修理。5.2.17 進塢結束。5.3 出塢5.3.1 出塢前一天,由總管組織進塢船船長、塢長、引水、船隊調度、水手班長、開出塢前準備會,并由船方提供書面的船舶出塢狀態和壓載方案。5.3.2 檢查塢內是否有人員、設備未及時撤離,檢查塢上各主要設備是否正常,等塢長確認后通知總管準備放水出塢。5.3.3 總管通知各工作人員到位,9、引水員應在船舶滿足出塢條件前到位,并檢查拖輪帶纜、靠泊帶纜位置的適宜性。塢上人員帶好艏、艉牽引纜繩,塢吊吊去引橋后,移到安全位置。塢長命令開始放水,并通知修船總管和有關人員,按照事先約定的船舶吃水深度(塢內吃水深度應控制在船舶不脫塢墩為宜)停止放水檢查。 5.3.4 船塢各錨位待命;引水員指揮拖輪塢外待命。5.3.5 船方和廠方人員對修理的海底閥、通海管系進行檢查,船方啟動輔機發電,岸電脫離。修船總管確認相關工程無異常后,通知塢長繼續放水直至水滿、船舶脫墩。5.3.5 在放水的過程中,各錨位操作人員要注意關注纜繩的預緊力,適時進行調整,使船舶能夠順利脫墩并保持正確的船位.5.3.6 水放滿后,10、由塢長通知水手操縱起塢門,當塢門完全起升后、移開、準備出塢。文件名稱船舶進出塢文件編號版本及修改號頁次: 5/55.3.7 各錨位聽從塢長指令,牽引船舶出塢,當船尾與塢口平行時帶吊尾拖輪,后解除艉纜,引水應利用吊艉拖輪控制好船舶艉部的左右位移。 5.3.8 塢長指揮船舶繼續移出,當船身移出塢外2/3時,引水員指揮帶綁拖拖輪(根據實際情況由引水決定是否需要綁拖)在將要脫離船塢時,引水員指揮首部拖輪靠上,并帶好拖帶纜繩。5.3.9 引水員通知塢長船塢小車脫鉤,并指揮拖輪拖帶出塢船舶到預定地點停泊。5.3.10 出塢結束,為下一條船舶進塢做好準備。6. 安全、環境要求6.1 船舶進出塢指揮用頻道1311、為專用頻道,在船舶進出塢時嚴禁其他人員占用,確保指揮暢通。6.2 凡遇大霧能見度較差或實際風速達6級以上天氣時,不得作業。6.3 不了解船舶的有關技術資料和無法進行圖紙核對時不得作業。6.4 由于海損而造成船底情況不明時不得作業。6.5 進塢船舶吃水差和橫傾經調整仍無法達到規定要求時不得作業。6.6 船塢內的施工垃圾必須及時清運,確保不造成污染。6.7 嚴禁船塢操作人員酒后作業。6.8 帶纜作業,必須穿好救生衣、系好安全帶。6.9 在牽引船舶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纜繩旁邊或同一方向,并注意牽引纜狀態,以便隨時做好纜繩斷裂的躲閃準備。7. 記錄與保存7.1 船舶進出塢時操作人員要填寫船舶進出塢情況記錄表。7.3 船塢塢長要填寫牽引小車、絞機運行、點檢、保養記錄。7.4 塢長制定船舶進出塢方案時,應會同船方填寫船舶進出塢策劃表。7.5 所有記錄由塢長或其指定人員保存二年。 7.6 在進出塢的過程中,圍油欄處于準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