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室人員常見外傷事故應急處理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812
2024-09-06
5頁
27.54KB
1、試驗室人員常見外傷事故應急處理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目的保護試驗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保證試驗工作有效進行,避免試驗人員發生外傷事故及發生事故時給出相應的應急方法。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試驗室人員。3引用標準無4術語和定義無5權責本制度試驗室具有制定、修訂、廢止及解釋權。6內容及要求試驗室常見的外傷有切割引起的外傷,加熱灼燒引起的燙傷,化學藥品等引起的腐蝕、灼燒性傷害,爆炸引起的炸傷等。6.1割傷6.1.1切割引起的外傷,若有玻璃碎屑混入傷口的,能自行取出的,必須立即取出。將傷口清理2、干凈后,可在傷口上涂抹紅藥水或龍膽紫藥水。傷口消毒后可用止血粉外敷,再用清毒紗布包扎。對外傷引起的出血,關鍵是保持創面清潔,進行壓迫止血。應該強調指出,試驗室對于創傷的處理,只能做一些送醫務室前準備。除小傷外一般都應由醫務人員處理為宜。6.1.2傷口清理應用消毒鑷子或消毒紗布機械地把傷口清理干凈,并用3.5%的碘酒涂在傷口四周。碘酒是消毒藥物,也可使毛細管止血。6.1.3出血常用壓迫法止血,壓迫什么位置,視傷口部位而定。出血較多時應在四肢傷口上部包扎止血帶止血,并用消毒紗布蓋住傷口。用止血帶止血應注意每小時必須放松一次,每次1-2 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止血。冬天氣溫低,半小時就應放松一次,放3、松應慢慢地進行。6.2燒傷燒傷包括燙傷和火傷。按其傷勢的輕重可以分為三級:一級燒傷,皮膚紅痛或紅腫;二級燒傷,皮膚起泡;三級燒傷,組織破壞,皮膚呈現棕色或黑色,燙傷有時呈白色。6.2.1急救的主要目的是使受傷皮膚表面不受感染。當傷及身體表面積較大時,應將傷者衣服脫去(必要時應用剪刀剪開放服,防止傷及皮肉),用消毒紗布和潔凈的布被單蓋好身體,立即送醫院治療。燒傷患者身體損失大量水分,因此必須及時補給大量溫熱飲料(可以在100ml水中加食鹽0.3g、碳酸氫鈉0.15g、糖精0.04g或鹽開水,以防患者休克。對正在休克期的傷員,不能未作處理即送醫院,這會加重休克。最好請醫護人員前來搶救。送傷者至醫院4、時要防寒、防暑、防顛、必要時還要輸液或止痛。6.2.2對四肢及軀干二度燒傷,面積又不大者,可以用薄油紗布覆蓋在已清洗(可先用無菌生理鹽水洗后,再用1:2000 新潔爾滅沖洗)拭干的傷面,并用幾層紗布包裹,隔天即須更換敷料。最好也應去醫院處理。6.2.3凡燒傷面積大,三度燒傷的患者,盡可能采用暴露療法,不宜包扎,應由醫生在醫院進行治療。簡單的燒傷治療可用下述方法:6.2.4輕度燒傷,可用清涼乳劑(清石灰500g+ 加蒸餾水2000ml,攪拌、沉淀,取上層清液和等體積芝麻油混合)涂于傷處,必要時進行包扎。6.2.5二度燒傷,可選用5%新制丹寧溶液,用紗布浸濕包扎,或立即在傷處涂以獾油。注意千萬別將5、燙傷引起的水泡弄破,以防感染。6.3化學灼傷化學灼傷時,應迅速解脫衣服,清除皮膚上的化學藥品,并用大量干凈的水沖洗。再用清除這種有害藥品的特種溶劑、溶液或藥劑仔細處理(表1-2-13),嚴重的應送醫院治療。表1-2-13化學灼傷的急救或治療單質和化合物急 救 或 治 療 方 法堿類:KOH、NaOH、NH3、CaO、NaCO3、K2CO3立即用大量的水洗滌,然后用醋酸溶液(20g/L)沖洗或撒硼酸粉。CaO 的灼燒傷,可用任一植物油洗滌傷口堿金屬氰化物、氫氰酸先用KMnO4溶液洗,再用(NH4)2S溶液漂洗溴用1體積25%的氨水+1體積松節油+10體積95%乙醇混合液處理鉻酸先用大量水沖,然后6、用(NH4)2S溶液漂洗氫氟酸先用大量冷水沖洗至傷口表面發紅,然后用50g/L的NaHCO3溶液洗,再以2:1 甘油和氧化鎂懸浮劑涂抹,并用消毒紗布包扎磷不可將創傷面暴露于空氣或用油質類涂抹。應先用10g/L CuSO4溶液洗凈殘余的磷,再用(1+1000)KMnO4濕敷,外涂以保護劑,用繃帶包扎苯酚先用大量水沖,再用4體積70%乙醇和1體積氯化鐵(0.3mol/L)的混合液洗氯化鋅、硝酸銀先用水沖,再用50g/L,NaHCO3漂洗,涂油膏及磺胺粉酸類:甲酸、草酸、苦味酸用大量水沖洗,然后用NaHCO3的飽和溶液沖洗假如是眼睛受到化學灼傷,最好的方法是立即用洗滌器的水流洗滌,洗滌時要避免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搓眼睛。在用大量的細水流洗滌后,如果是堿灼傷,再用20%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酸灼傷,則用3%碳酸氫鈉溶液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