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氣管道線路工程穿越段防腐補口補傷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869
2024-09-06
12頁
93.50KB
1、輸氣管道線路工程穿越段防腐補口補傷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 范圍12 編制依據13 施工前準備14 補口施工管理25 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36 熱煨彎管補口67 電火花檢漏68 補傷79 附表71 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XX輸氣管道線路工程第二標段防腐補口補傷作業。2 編制依據2.1 XX輸氣管道線路工程EPC總承包招標文(69900-ZB-SJSX-XLEPC-(2016)-031)2.2 XX輸氣管道線路工程第三標段線路施工圖紙2.3 油氣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69-2、2014)2.4 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外防腐層(GB/T 23257-2009)2.5 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表面清潔度的目視評定 第1部分(GB/T8923.1-2011)2.6 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帶(套)及補傷片技術規格書(CDP-S-OGP-AC-020-2014-3)2.7 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外涂層技術規范(SY/T 0315-2013)2.8 埋地鋼質管道壓敏型熱收縮帶防腐補口技術規定(CDP-G-OGP-AC-010-2013-1)3 施工前準備3.1 人員準備補口施工人員應進行防腐施工培訓并取得監理認可的上崗證,方可進行補口施工操作。人員培訓包括防腐工培訓、除銹工培訓、質檢員培3、訓,并達到以下要求: 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程; 熟練掌握補口工藝流程; 掌握相關工序質量、技術要求; 熟悉已審定的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質檢員熟練掌握各工序的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并能正確判定合格與否。3.2 施工機具所使用的測溫儀、拉力計、電火花檢漏儀等計量器具都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所有施工設備(移動電站、運輸車輛等)應保證設備性能良好,并定期維護保養,設備性能符合工程要求。空氣壓縮機出口必須有油水分離器,過濾掉空氣中的水分和噴出的少量機油。火焰加熱器噴出的火苗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禁止有未完全燃燒產生的碳黑。3.3 材料準備防腐補口材料到場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驗收,材料外觀檢查須符合設計要求,復核材料4、相關質證資料,復檢確認合格后方可投入現場使用。底漆、熱收縮帶應存放在陰涼、干燥處,嚴禁受潮和日光直接照射并隔絕火源,材料存放在庫房內。外觀檢查:熱收縮帶基材邊緣做到平直、表面平整、清潔、無氣泡、庇點、裂口及分解變色,基材厚度,膠層厚度,周向收縮率則必須與產品供應商提供的說明資料相一致。在熱收縮帶保存在包裝箱內,貯存在有遮擋的地方,避免受潮或長期受陽光直射,保存地點通風良好。1. 石英砂準備:石英砂使用前采用16目篩子過篩,保證顆粒均勻且無雜質,粒徑在24mm之間,曬干或烘干后才可使用。干燥的石英砂用加蓋的桶密封保存在干燥的地方。現場使用時鋪塑料布防潮,以防二次返潮。在每天開工時根據補口對象、環5、境溫度、熱收縮帶(套)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確定加熱參數,包括確定加熱的電流大小和通電時間等,以掌握管體預熱和熱熔膠加熱的溫度分布情況,將此作為當天補口施工的依據,當環境溫度急劇變化時,應重新確認加熱時間參數。4 補口施工管理在安裝過程中,加強對重要環節的檢查與檢測,特別注意搭接部位的粘結與密封性問題。加強補口質量記錄建檔,采取質量追溯制。5 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本標段線路3LPE防腐層補口采用無溶劑環氧底漆+輻射交聯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帶示溫圖案),底漆干膜厚度200m。熱收縮帶性能指標均應滿足GB/T 23257-2009 規范及CDP-S-OGP-AC-020-2014-3 的要求。5.1 工序6、流程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施工工序流程如下:合 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 格合 格除銹前預熱噴砂(丸)除銹焊口清理除銹質量檢測焊口中頻加熱安裝熱收縮帶熱收縮帶回火補口質量檢測底漆質量檢測底漆補涂底漆涂刷剝除熱收縮帶圖1 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施工工序流程圖5.2 焊口清理焊口清理前應記錄補口處未防腐的寬度。環向焊縫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飛濺物、焊瘤、補口處污物、油污和雜物等應清理干凈。防腐層端部有翹邊、生銹、開裂等缺陷時,應進行修口處理,一直切除到防腐層與鋼管完全粘附處為止。5.3 焊口預熱焊口除銹前,應對有霜凍或水氣的管口表面進行預熱,鋼管預熱采用中頻加熱方式,預熱溫度及時間應符合廠家操作規程。并用測7、溫儀測量上下左右4個點溫度。加熱完畢后,方可進行噴砂除銹。5.4 噴砂除銹噴砂除銹用砂應干燥,應采用石英砂,嚴禁使用粉砂。為防止噴砂損傷搭接以外的PE表面,應對噴砂區以外的PE面做適當防護。噴砂除銹時間1015分鐘,噴砂除銹后應立即進行涂裝,超過2h或當出現返銹或表面污染時,應在涂裝前重新進行表面處理。采用噴砂除銹的方式進行焊口表面清理,一般噴砂的工作壓力為0.4MPa-0.6MPa,噴砂后焊口表面處理質量達到GB/T8923.1規定的Sa2.5級要求。錨紋深度應為40m90m。噴砂除銹完成后,用毛刷將焊口灰塵清除,灰塵度等級應達到GB/T 18570.3規定的2級。5.5 涂裝涂料將固化劑緩8、慢地倒入樹脂中,混合攪拌均勻后涂裝。采用中頻加熱裝置按確定的加熱時間參數對補口部位進行預熱,預熱后,應立即涂敷配套無溶劑環氧底漆,底漆采用干膜施工方式,干膜厚度滿足設計要求。涂覆過程中,應隨時用濕膜測厚儀檢測濕膜厚度。焊口加熱:采用中頻加熱裝置對焊口進行涂刷底漆前應對補口部位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符合廠家提供的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加熱完畢,立即進行測溫,測量焊口表面上下左右4個點溫度,4點溫差不大于5。嚴禁鋼管未達到規定的預熱溫度就進行底漆涂刷。底漆涂刷:對加熱后的鋼管進行底漆涂刷,底漆按說明書提供的比例調配,底漆厚度達到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底漆在調配涂刷過程中不得滲入雜質,涂刷完畢后必須確保底漆9、的涂刷均勻、無漏涂、無流掛等缺陷,底漆干膜厚度不低于設計要求。5.6 熱收縮帶安裝3LPE防腐管道補口在涂料性能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普通聚乙烯熱收縮帶的安裝。收縮過程中采用火焰烘烤,用指壓法檢查膠的流動性,趕出起泡。采用中頻加熱設備對收縮帶進行回火,回火時間應符合廠家工藝規程。熱收縮帶搭接片安裝:安裝熱收縮帶前應用鋼絲刷對焊口兩端的管體防腐層進行打毛處理,打毛痕跡應均勻,打毛應符合廠家工藝規程。將熱收縮帶安裝至補口處,熱收縮套帶先在焊口斜上方封口,并將固定片有膠面一側烤至軟化,把固定片中間位置對在收縮帶接縫處,壓實平整。熱收縮帶與原防腐層搭接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固定片固定時,固定片周向搭接10、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固定片和熱收縮帶搭接部位的滑移量不大于5mm。熱收縮帶加熱收縮:熱收縮帶定位后,用火焰加熱器從中間位置沿環向均勻加熱,使中間部位首先收縮。兩個人同時從中間往兩側均勻移動加熱,從管底到管頂同步使熱收縮套均勻收縮,并用輥子滾壓平整,將空氣排出,使熱收縮帶表面無褶皺、氣泡、空鼓等缺陷。熱收縮帶回火:采用中頻加熱的方式進行熱收縮帶回火處理,加熱溫度符合廠家提供的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回火加熱完畢后,檢測熱所帶加熱溶膠效果,熱縮帶兩邊的膠均勻溢出一指寬左右,手指按下熱縮帶表面出現小坑即可。補口完成后應對補口位置的熱收縮帶進行外觀、漏點和粘接力檢測。并按照質量管理要求的可追溯性記錄建檔11、。防腐補口完成后,應及時組織下溝作業,一個焊接機組,防腐補口完成后的管道連續長度不超過10km。6 熱煨彎管補口熱煨彎管與直管段之間的環焊縫采用熱收縮帶補口,施工方法見第5章“聚乙烯熱收縮帶補口”。7 電火花檢漏電火花檢測需設備齊全且設備經過具有合法資質的部門認可的鑒定,檢測電壓為15KV。連續檢測時,檢漏電壓應每4h校正一次。溝上焊接完成,管道下溝前,采用帶環形圈的電火花檢漏儀,檢查防腐層是否合格,損傷的防腐層當按照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及施工標準和規范補傷。溝下焊接時,采用帶半圓形刷的電火花檢漏儀,對管道防腐層進行檢漏,損傷的防腐層當按照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及施工標準和規范補傷。8 補傷8.1 12、損傷破損處清理,污泥、油污雜物等用棉紗、毛刷清理干凈。8.2 對傷口進行圓整用扁鏟鏟除傷口四周破損的地方,去除附近的毛邊。8.3 打毛用專用的銼刀對補傷材料搭接范圍內的防腐層表面進行打毛。8.4 補傷1) 損傷防腐層的補傷當按照邀標文件和合同要求及施工標準和規范。2) 對于小于或等于30mm的損傷,宜采用輻射交聯聚乙烯補傷片修補。補傷片的性能應達到熱收縮帶的規定,補傷片對聚乙烯的剝離強度應50N/cm。貼補時應邊加熱邊用輥子輥壓或戴耐熱手套用手擠壓,排除空氣,直至補傷片四周膠粘劑均勻溢出。對于大于30mm的損傷,除采用補傷片貼補外,在其外面還應再包裹一條熱收縮帶,熱收縮帶包覆的寬度應比補傷片兩13、邊各大50mm。3) 補傷后,對補傷位置進行外觀、漏點和粘接力的檢測。4) 對于熱煨彎管防腐層的損傷,環氧粉末涂層未損傷時只修補膠帶層,采用同種膠帶進行修補,貼補寬度應超過損傷邊緣50mm;如果環氧粉末已損傷,按鋼質管道熔結環氧粉末外涂層技術規范(SY/T 0315-2013)修補好粉末層后,再修補膠帶層。9 附表表1 管道防腐補口、保溫施工記錄線07管道防腐補口、保溫施工記錄單位工程名稱:工程編號:施工承包商起止樁號防腐材料工程數量管道規格防腐、保溫材料防腐、保溫施工材料、結構、等級、厚度:施工方法及措施:施工質量(執行標準、各部施工質量檢查及有關數據結果): 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機組長:技術(14、質量)員:技術負責人:年 月 日監理代表:年 月 日說明:填報長度不超過檢驗批。表2 管道防腐絕緣層電火花檢測記錄線09管道防腐絕緣層電火花檢測記錄單位工程名稱:工程編號:檢測區段區段(“樁號+里程”的起止點)防腐等級防腐層結構檢測部位設計要求檢測電壓(kV)現場實際檢測電壓(kV)管道主體補口補傷其他檢 測 結 果漏點部位處理措施復測結果(填寫“合格”)漏點部位處理措施復測結果(填寫“合格”)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測人:技術(質量)員:年 月 日監理代表年 月 日表3 防腐補口剝離強度試驗記錄表線08防腐補口剝離強度試驗記錄表單位工程名稱:工程編號:日 期試驗區段試驗位置(焊口編號+ m)試驗寬度(cm)試驗長度(cm)試驗溫度()剝離強度N/cm試驗結果 對PE對光管對焊道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試驗人:技術(質量)員:技術負責人: 年 月 日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