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客運專線頂進式框架橋施工及線路整修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913
2024-09-06
6頁
26.04KB
1、鐵路客運專線頂進式框架橋施工及線路整修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頂進施工作業指導書一、適用范圍頂進式框架橋頂進施工。二、施工準備1、向鐵路局運輸處申請慢行點。2、與相關站段簽訂安全協議,并和相關配合單位共同確定地下電纜、管線的數量位置,在設備單位監護人員監督下,人工使用鐵鍬在施工范圍內挖“井”型探溝,探明地下電纜、管線的具體位置后,經設備所屬單位處理后方可進行線路加固工作。3、編制橋體頂進施工方案。三、施工要求1、頂進設備安裝仔細檢查頂進設備安裝情況,頂搞與頂鐵接觸緊密且中心在同一軸線上,2、頂鐵與后背梁、頂鎬與主體應全面接觸,頂鎬油管油路通暢且與頂鎬對接牢固,頂鎬處于回油狀態。鐵板墊片嵌塞牢固,嵌入面積不小于頂鐵斷面。2、啟動(試頂)(1)頂進開始前進行試頂。試頂的頂力不能過大,一般為橋體自重0.81.2倍。開始啟動時不能突然增大到此數值,應使頂鎬逐漸加壓,每升壓一次要穩定幾分鐘,并由專人對滑板、后背、框架橋和頂進設備進行檢查。如一切正常,方可加壓進行正常頂進。在加壓過程中如油表值突然下降,表示框架與滑板脫離,框架開始向前移動,直至刃角吃土后頂進結束。(2)空頂時嚴格控制橋體方向,防止偏離中心線,增加糾偏工作。3、頂進及挖土作業(1)頂進是現場頂進工作的中心環節,每次開鎬前對設備3、及線路加固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一切正常后再開鎬頂進。(2)完成一個頂進過程后,增換不同的頂鐵再開鎬,如此往復直至頂進就位。(3)頂進時利用列車運行間隙進行,列車通過時嚴禁頂進。(4)挖運土作業采用機械挖土、清槽、刷坡并配合裝載機、自卸汽車外運的施工方式。土方開挖堅持四不挖制度:即列車通過時不開挖,橋體頂進時不開挖,發生塌方現象時不開挖,機械發生故障時不開挖。(5)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刃角與底板是否吃土。(6)挖土坡度應與刃角大致相近,挖土坡面應平順整齊,同時挖土與測量工作密切配合,根據框架橋偏差情況及時改變挖土方法。(7)嚴格控制上開口和下開口的寬度,上開口控制在1.2m內,下開口控制在0.6m4、,邊墻吃土寬度視情況調整。4、更換頂鐵(1)吊裝頂鐵現場設專人指揮,并用對講機與吊車操作人員保持聯系。(2)吊車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服從指揮,嚴格履行安全操作規程,對使用機具每天上班前要檢查,做到班前檢查、班后保養,發現故障及時清除,確保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3)吊車司機在聽清信號后,方可啟動機械,起、落一定要慢、穩,防止急剎車。吊車每次吊裝前必須試吊,吊起510cm時要停吊檢查(主要檢查索具是否牢固,吊車支腿是否穩固),無問題后方可繼續吊裝。(4)每次吊裝頂鐵下基坑時,待頂鐵降至距落點0.5m且穩定無晃動后,輔助施工人員方可靠近,吊車司機聽從升降信號緩慢操作;每次吊頂鐵出基坑時必須等輔助施5、工人員撤離起吊點到安全區域后方可試吊和起吊。(5)吊裝過程中嚴禁在高空中懸停,吊車吊裝時揮臂方向必須從空曠且無人員作業側進行。5、頂進過程中的測量監控(1)監控橋體頂進過程的觀測儀器將設置在后背受力影響區以外,同時設置防雨照明設施。(2)在框架橋頂進施工時由工程技術人員對橋體各部位、頂力體系和后背不斷地進行觀測、記錄、分析和控制,做到每鎬一測。(3)發現橋體變形和位移時,將立即分析發生的原因,對頂力系統立即做出相應調整,以確保頂進施工安全。(4)頂進過程中,連續監控橋體軸線、高程和橋體結構變形情況。(5)保持觀測頂柱軸線方向的變形和橫向穩定情況,觀測聯系橫梁著力點附近的變形,確保傳力結構體系工6、作正常。(6)觀測后背變形和受力影響區內土體的裂縫。(7)觀測既有線路高程變化和變形情況,觀測框架橋兩側既有路基土體裂縫,及時向現場總指揮及橋體頂進作業隊、線路加固作業隊負責人反饋每次的觀測成果。(8)頂進期間測量閉合施工每次出土后,現場技術對開挖的底平面測量,嚴格控制開挖進尺和橋體頂進吃土厚度,根據檢測情況采取超挖或欠挖等對策。開挖到位后,由測量人員報告現場施工負責人出土完畢。現場施工負責人收到信息后,詢問駐站員和線路防護人員來車情況,詢問司鎬工頂進設備是否運行正常,確認一個頂進循環無車且頂進設備運行正常后,通知線路維護作業班組維護線路,打松小滑車上的木楔,同時通知測量人員準備測量設備和測量7、數據。待線路調整完畢后,當班線路負責人通知現場總指揮線路調整就緒,由現場施工負責人通知駐站員及時通報來車情況,通知防護員加強瞭望,通知現場測量員到位、司鎬工到位、線路維護作業班組準備、電器維護人員到場、應急小組到場準備并收到各方逐一反饋準備就緒的回復后,下達開鎬頂進指令。頂進過程中,測量人員跟蹤觀測橋體方向變化情況,并每隔分鐘向現場總指揮匯報方向偏差情況;現場施工負責人根據測量人員提供的信息,詢問司鎬工油壓、油鎬出鎬長度,決定增大或減小油壓、打開或關閉油鎬糾偏,如此循環,直到一鎬頂完。每一鎬頂完,現場施工負責人通知測量人員量測橋體方向和高程偏差。測量人員將停鎬后的方向和高程測量計算、記錄完畢,8、用對講機第一時間向現場施工負責人匯報頂進成果。每鎬頂完、測量完成后,根據上一鎬頂進情況,現場施工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等商議下一步開挖、頂進方案,然后由現場施工負責人通知測量人員和土方作業隊負責人下一循環出土方案,并按既定的方案,指揮出土作業,同時測量人員跟進量測。如此循環,直至頂進就位。6、線路整修在框架橋頂進過程中,為保證既有線行車安全和箱體頂進時受阻最小,主要采取對線路加固系統的支墊調整和倒鏈來整修線路,線路整修組和線路沉降觀測組密切配合。每鎬頂進完成,由線路沉降觀測組對既有軌道橫向位移和豎向標高進行測量,量測結果立即反饋給線路整修組,由當班組長帶領工人立即起道填碴或調節倒鏈等整修線路,整修9、完成經線路工檢查、線路監測組復測合格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框架橋頂進過程中因橋體和線路加固系統間的作用,容易造成線路橫移。每一鎬頂進完成后,由當班線路工對每部位線路檢查,發現橫向偏移則立即采取拉緊線路加固系統與橋體間連接的倒鏈,逐步調節,直至線路恢復正常。對頂進過程中線路標高采用松、緊小滑車頂的木楔調節。來車時打緊木楔,確保線路方向、水平、高低符合要求;頂進時打松木楔,使橫梁下鐵滑車發揮作用,橫梁與箱體之間空隙用枕木墩、木楔、鐵滑車支墊,每頂進12米設一排支墊,主軌下必須支墊。四、安全及環保要求1、安全要求(1)施工作業人員要進行崗前安全教育。(2)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3)安裝足夠的照明10、設備,保證夜間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條件。(4)設專人指揮,防止機械傷人或墜土傷人,挖掘機的工作范圍內,不準進行其它工作。(5)頂進施工中,每頂進一次,都要對線路狀態和加固體系進行認真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6)線上與橋下要保持密切聯系,有問題及時協商解決,確保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7)路基開挖面保證坡度的平順,不允許出現上凸下凹的不規則情況而影響路基穩定。(8)頂進施工堅持勤挖勤頂的原則,避免大面積懸空。(9)堅持“施工進度服從安全和質量”的原則,不因搶進度而影響施工質量和行車安全。(10)現場備足起道機、小頂鎬、倒鏈、工字鋼、枕木、裝好袋的道碴等物資,預防有線路變形和路基塌方時搶險使用。2、環保要求(1)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法,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工地周圍的植被和環境。(2)不能及時運走的土方要覆蓋。(3)土方外運時,車輛必須覆蓋,確保道路上無遺灑,并設專人灑水降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