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部件和焊縫表面磁粉檢測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8991
2024-09-06
10頁
143.50KB
1、鋼結構部件和焊縫表面磁粉檢測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目的32 適用范圍33 引用標準34人員資格要求35 檢測準備45.1 工藝準備45.2 檢測設備與器材45.3 輔助材料65.4 磁懸液的配置66 檢測實施76.1 作業條件(檢測準備)76.2檢測操作87 質量檢查97.1 質量檢查要求和方法9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2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1 目的1.1為使鋼結構的部件和焊縫采用磁粉檢測時其全過程的操作規范化,能正確反映2、產品質量制定本操作規程。1.2磁粉檢測可以發現裂紋、夾雜、氣孔、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但難以發現表面淺而寬的凹坑、埋藏較深的缺陷以及與工件表面夾角極小的分層。2 適用范圍 2.1磁粉檢測適用于檢測鐵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因此對于奧氏體不銹鋼,鐵和欽合金、鋁和鋁合金、銅等非磁性材料不能用磁粉檢測。由于馬氏體不銹鋼、沉淀硬化不銹鋼具有磁性,因此可以進行磁粉檢測。3 引用標準 3.1 GB/T 5616-2006 無損檢測 應用導則3.2 GB/T 9445-2005 無損檢測 人員資格鑒定與認證3.3 JB/T 6065-2004 無損檢測 磁粉檢測用試片3.4 JB/T 6061-2007 3、無損檢測 焊縫無損檢測 3.5 NB/T 47013.4-201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4部分:磁粉檢測3.6 GB/T 3721-1983 磁粉探傷機4人員資格要求 無損檢測人員的資格評定應按照特種設備無損檢測人員考核與監督管理規則的要求取得相應的無損檢測資格后,持證操作 。 4.2簽發檢驗報告者必須持有磁粉檢測II級以上資格證書。4.3檢驗人員應了解產品中常出現的缺陷類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漏檢的檢測方法 。 4.4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離視力或近距離矯正視力應不低于5.0(小數記錄值為1.0), 的近距離視力敏銳度。檢測員每年進行視力檢查.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4、書磁粉檢測程序第3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5 檢測準備5.1 工藝準備5.1.1 檢測方案 大型檢測項目或客戶有特殊要求的檢測項目應單獨編制磁粉檢測方案(或包含在無損檢測方案中)。磁粉檢測方案由MT-II級人員編制,無損檢測工程師審核項目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執行。5.1.2 檢測工藝卡 檢測前應編制磁粉檢測工藝卡檢測工藝卡由MT-級人員編制,無損檢測工程師審核,現場無損檢測技術負責人批準。5.2 檢測設備與器材5.2.1 磁粉探傷機1;磁粉探傷機應能對試件完成連續磁化,施加磁粉,提供觀察條件以及退磁等四道工序。如無必要可不帶退磁裝置。2;磁粉探傷機應能適應試件的形狀,5、尺寸,材質,表面狀態以滿足對缺陷檢測的要求,能有效而安全的進行探傷。3;對接焊接接頭磁粉檢測一般使用磁軛式或交叉磁軛式磁粉探傷機,角接焊接接頭磁粉檢測時可使用磁軛式或觸頭式磁粉探傷機。4;磁粉檢測設備的電流表至少半年校驗一次。5;當使用磁偶軛間距200mm時,每個交流電磁軛至少有44N提升力,直流點磁軛、交叉磁軛至少應有177N提升力(磁極與試件表面間隙為0.5mm)。5.2.2 黑光福照度及波長 當使用熒光磁粉檢測時,使用的黑光燈在工件表面的黑光福照度應大于或等于1000W/cm2,黑光的波長應在320nm400nm,中心波長應為365nm。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46、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5.2.3 照度計和黑光輻照計照度計用于測量可見光的照度,黑光輻照計用于測量黑光的福照度,照度計和黑光輻照計應至少每年校驗一次。5.2.4 標準試片與磁場指示器1;A型標準試片a. A型標準試片用來檢查探傷裝置、磁粉、磁懸液的綜合性能以及連續法中試件表面有效磁場的強度和方向,有效探傷范圍和探傷操作是否正確等,這種試片必須經過權威機關檢定。b. A型標準試片分高中低三種靈敏度,其型號的分數小則要求能顯示磁痕的有效磁場強度越高。此靈敏度不代表實際能檢測缺陷的大小,應根據對探傷靈敏度的要求選用相應的A型標準試片。c. 使用A型標準試片時,將沒有人7、工槽的面置于外側,并用適當的粘膠紙將試片緊貼在探傷面上,注意粘膠紙不得貼在人工槽的對應部位。A型標準試片有圓形的十字人工槽,其幾何尺寸如圖1所示,A型標準試片型號、相對槽深材料如表1所示。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5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d.對A型標準試片施加磁粉時應采用連續發。e.A型標準試片的形狀、尺寸發生變化后不得繼續使用。f.一般應選用A1-30/100型標準試塊。2;C型標準試片:當檢測焊接接頭坡口等狹小部位,由于尺寸關系A型標準試片不方便使用時,一般可選用C-15/50型標準試片。3;D型或M1型標準試片:為了更準確的推斷出被檢8、工件表面的磁化狀態,當用戶需要或技術文件由規定時,可選用D型或M1型標準試片。5.3 輔助材料a. 磁懸液噴壺:磁懸液噴灌應能霧狀均勻的將磁懸液噴灑在工件表面上,壓力不宜過大。b. 手電筒:試件表面應具有檢測人員確定的合適燈光,一般燈光強度不低于500LX。c. 2-10倍放大鏡等。5.4 磁懸液的配置1;磁粉(磁懸液)和反差劑磁粉(磁懸液)應具有高磁導率、低矯頑力和低剩磁,易于磁化和發現缺陷,并應于被檢工件表面顏色有較高的對比度。白色反差增強劑具有較高的對比度。使用的磁懸液、白色反差增強劑均使用噴灌。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6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9、:一修改:0 2;磁懸液交叉磁軛 一般用水磁懸液或油磁懸液,配置水磁懸液時,應加入適當的防銹劑和表面活性劑,必要時添加消泡劑。非熒光磁粉的配置濃度為10-25g/L;沉淀濃度為1.2-2.4mL/100mL;熒光磁粉的配置濃度為0.5-3g/L,沉淀濃度為0.1-0.4mL/100mL。6 檢測實施6.1 作業條件(檢測準備)6.1.1 環境溫度當磁粉檢測的環境溫度低于+5攝氏度時,探傷人員應在磁粉探傷前測試工件表面溫度并做好記錄。如果采用濕式磁粉探傷,探傷工件表面溫度應不高于55攝氏度,在環境溫度低于零下10度時不能進行磁粉探傷。6.1.2 檢驗的時間1;通常焊縫的磁粉檢測應安排在焊接工序之10、后進行,對于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磁粉檢測應安排在焊后24小時以后2;業主要求變更檢測時間時,應按照業主要求的檢測時間進行6.1.3 工件表面準備1;應清除檢測范圍內的飛濺,焊疤,氧化皮,油污等,必須清除試件上的油脂及其它附著物。2;工件表面的不規則狀態不得影響檢測結果的確定性和完整性。如進行打磨,打磨后表面粗糙度Ra不得大于2.5m。3;處理后的試件可均勻噴涂反差增強劑,反差增強劑涂層厚度不得大于50m。噴涂要由探傷人員(MT-)操作。6.1.4 作業環境要求1;容器內作業時,應采取有效通風設施,保證通風良好。2;夜間現場檢測或容器內作業時,應有良好的照明設施。滿足照明條件。xxxx檢測技術11、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7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6.2檢測操作6.2.1 凡需磁粉檢測的部位,必須經外觀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探傷操作。探傷操作包括:磁化、施加磁粉、觀察磁痕、記錄、退磁等。6.2.2 磁化A:磁場方向應盡量與預計缺陷方向垂直B:磁場方向應盡量與探傷表面垂直C:應減少逆磁場D;使用連續法磁化時必須保證磁粉能在通電的時間內施加完畢,一般為1-3秒,為保證磁化效果,應反復磁化兩次,停施磁懸液至少1秒后才可停止磁化。E:提升力應在檢測前后分別測試并作好記錄。6.2.3 施加磁粉1)在連續法探傷時,應在磁化過程中完成施加磁粉。要注意磁化后形成的磁痕不12、要被流動的分散劑破壞。2)使用的磁懸液和白色反差增強劑均采用噴灌。6.2.4 磁痕的觀察1)磁痕的觀察必須在形成磁痕后立即進行。2)必須在能夠清楚識別磁痕的自然光或燈光下進行觀察。3)正確區別可能出現的偽磁,必要時需重復檢測。6.2.5 退磁1)在下列情況下試件必須進行退磁:A:當連續進行探傷時上一次磁化會給下一次磁化帶來不良影響;B:試件的剩磁會對測試裝置產生不良影響;C:用于摩擦部位或接近摩擦部位的試件,因磁粉吸附會增大摩擦損耗;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8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 2)退磁磁場強度必須大于磁化時的電流值或者試件的飽和磁場13、強度開始,使施加的磁場方向交替變換并逐漸減小到零,退磁后有時需剩磁檢查。6.2.6 探傷范圍及驗收標準所有焊縫的檢驗和評估都要依照國內或國際標準或按業主要求執行。6.2.7 后處理:必要時,在檢測完成后應清除檢測部位的磁粉、磁懸液。7 質量檢查7.1 質量檢查要求和方法7.1.1 質量檢查要求檢查系統靈敏度,缺陷評定準確性7.1.2 質量檢查方法 1)復檢: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需要復檢:1:檢測結束時,用標準試片驗證檢測靈敏度不符合要求時2:發現檢測過程中檢測方法有誤或技術條件改變時3:用戶有要求或認為有必要時 2)檢查缺陷記錄,必要時進行復檢。x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作業指導書磁粉檢測程序第14、9頁,共9頁ZD/MT-004-2015版號:一修改:07.2 質量控制點序號控制點控制措施1人員資格檢查檢測人員資格證書,嚴禁無證上崗。2檢測工藝編制檢測方案,檢測工藝卡。3系統靈敏度每天工作開始前,用標準試片校驗系統靈敏度。4磁懸液濃度按要求配置新磁懸液循環使用的磁懸液每天工作前測定濃度。5儀器校驗磁粉檢測設備的電流表和磁軛的提升力每半年一次。6檢測報告實行檢測報告審核制,審核人員對報告的正確性進行審核。7.3 檢測記錄操作時應認真填寫檢測記錄,內容應該包括:工程名稱、工程編號、工件名稱、工件編號、材質、規格、熱處理狀態、儀器型號、磁粉種類以及磁懸液濃度、施加磁粉的方法、磁化方法、標準試片、驗收標準、缺陷情況、探傷結論等。檢測人員及審核人員應在檢測記錄上簽字。7.4 資料保管:所有檢測資料應妥善保管,保管期原則上不少于6年,6年后若用戶需要可轉交由用戶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