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設工程混凝土空心塊護坡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025
2024-09-06
7頁
42.04KB
1、道路建設工程混凝土空心塊護坡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混凝土空心塊護坡施工作業指導書一、項目簡介二、材料要求1、C25混凝土:原材料包含水泥、砂、石子,各種材料中不得夾雜雜物。混凝土使用攪拌站拌和,應滿足各項指標要求。2、瀝青木板:優選優質合格的材料,瀝青為粘性大的煤瀝青或石油瀝青,還應具有美觀作用。3、模板:應符合設計尺寸要求,澆筑混凝土前應加固完好,不得出現漲模現象。4、C25正六邊形空心混凝土塊:邊長0.20m,壁厚0.04m,厚0.08m。三、主要機具序號機具名稱型號數量1混凝土2、運輸車32自卸車33振動棒34GPS華測T71四、作業條件1、適用于邊坡高度小于3m的路提邊坡防護設計。2、施工前應將路提坡面按設計坡度刷平,坑凹不平部分填補夯實,使坡面平整。3、施工前平整場地,做好地表截、排水措施,施工現場做好“三通一平”。4、測量放樣:先恢復路基邊線,確保路基寬度和線性。5、整修路基邊坡:按照測量放樣的坡度進行掛線施工,在整修路基邊坡時,必須按設計的路基寬度向下刷坡,嚴格按設計坡比刷坡,在缺土的地方必須填土夯實,路基超寬坡段自上而下刷至坡腳,多余土方汽車運走。五、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坡面修整基坑開挖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鋪設正六邊形空心塊養護2、施工工藝施工前3、應清刷坡面浮土,填補坑凹并拍實使坡面平整。 測量放樣:先恢復路基邊線,確保路基寬度和線性根據路堤邊坡正六邊形砼塊護坡設計圖,結合路堤填筑高度,直線段間隔20m、曲線段間隔10m放樁確定護坡坡率、主骨架和護腳基坑開挖位置和深度。按設計要求開挖溝槽寬度和深度護腳基坑開挖前用石灰灑出開挖邊界,采用小型挖機配合人工進行開挖。基底設計高程以上10cm區域采用人工進行挖除。肋柱和護腳基坑按設計形式尺寸掛線放樣,開挖溝槽并采用人工找平。模板加工與安裝模板按照設計圖紙尺寸開挖拱圈基坑并將基底清理干凈無浮土雜物,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將模板安放在挖好的拱圈內調整使其符合設計尺寸。 模板安裝過程中要按照設計坡比進4、行橫向、縱向掛線,以保證模板頂面的順直防止出現波浪現象。模板接縫處應連接完好不得有開縫等,必須符合模板安裝規范要求。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攪拌,使用混凝土運輸車運送至施工現場。 澆筑使用混凝土泵車或吊車。澆筑過程中認真振搗。 安設泄水管按照設計要求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必須暢通。 混凝土拱形骨架采取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少于7天。 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振搗。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注意分層施工每層砼不超過30cm開始振搗。振搗過程中注意“快插慢拔”的原則保證每層砼都振搗完全同時注意兩層間的時間間隔不應過長。振搗過程中時刻注意模板情況防止漏漿、跑模。 C25正六邊形混凝土空心塊鋪設 自5、下而上鋪設混凝土空心塊,要求排列整齊,不得扭曲。鋪設時應使混凝土空心塊排列整齊、平順、緊密、美觀、并且與破面及相鄰砌體銜接密貼、穩固、整體協調一致,在鋪設過程中應拿橡皮錘擊打不得使用鐵錘等重物,應做好排水槽與路肩擋水板的銜接處防水。 鋪設完成后,混凝土塊的空心部分回填適宜植物生長的粘性土,再進行植物防護。六、質量標準1、基床表層以下坡面設1.0m(路肩不設電纜槽時為0.15)寬C25混凝土截水槽鑲邊,地面以上沿邊坡1.0m范圍護坡采用C25混凝土澆筑厚0.5(0.4)m。于地面以上約0.2m處每隔23m設置泄水孔。坡腳設條形基礎頂寬0.6m,厚0.5(0.4)m。2、沿線路方向每10m設置一道6、伸縮縫,縫寬0.02m,縫內填塞瀝青木板深0.2m,伸縮縫不應設在排水槽內。3、路提坡腳基礎外側對應邊坡排水槽設置C25混凝土排水槽,排水槽鋪設至排水溝內壁外側,厚0.1m,外露截水槽0.1m,寬0.1m。4、空心塊與排水槽連接處空隙采用C25混凝土填塞,混凝土強度等級以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空心塊內換填0.2m厚種植土。5、試驗員負責原材料的取樣、送檢(檢驗)、報檢、檢驗結果反饋等工作。試驗員接到材料員的原材料進場通知后,及時完成取樣或送檢工作。試驗室負責及時檢測并將結果反饋拌和站相關部門,不合格品立即清除出場。6、模具進場后應具廠家合格證明,并對進場模具進行100%檢驗,確保集合尺寸符合設7、計要求。模具施工前要進行除塵、涂刷脫模劑,脫模劑不得采用廢機油代替。模具每次使用后應及時清除表面附著砼,以確保模板使用時清潔,保證外觀質量。7、小型預制構件出廠前應按相關的標準嚴格檢驗和控制,出廠前結構尺寸偏差大、有裂紋、缺棱掉角、外觀質量差的應進行廢棄,出廠的構件經確認各項質量標準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廠。8、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對混凝土進行保水潮濕養護,養護時間最低期限按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控制。混凝土養護時間最少為14天。拆模時養護不得中斷,拆完模應對預制塊進行土工布加塑料布覆蓋灑水進行養護,養護區設置養護標識牌,標識牌應明確預制塊生產日期、養護期限、養護方式及養護責任人。七、成品保護18、在鋪設完成后應及時對現場廢土、廢料、工具及時清理對混凝土空心塊中的廢土進行人工清理使其表面美觀平整禁止在鋪設完成后的坡面上機械碾壓和人工毀壞注意現場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2、施工完成后進行覆蓋灑水養護。八、質量保證措施 1、進場材料須經中心試驗室取樣。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試驗結果后,方可使用,到場材料必須具有出場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及材料相關物理、化學分析報告。2、嚴格按圖紙施工 認真做好各項技術交底工作對質量通病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并連同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通報。 3、各工序均同質檢工程師檢查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簽認后方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時要有專門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確保工程質9、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為確保竣工資料達到優良標準由專人負責技術資料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從開工抓起與工程同步并嚴格認真填寫施工日志做到質量保證資料齊全完整。6、對混凝土各項實測項目嚴格控制在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范圍內。九、技術安全措施1、施工現場危險地區貼“危險”、“注意安全”等警告標志,配電箱及變壓器等電力設備上貼“注意安全”、“小心觸電”的標志,機械設備明顯處貼“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夜間設紅燈示警。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施工現場所有的電器設備必須有防漏電保護裝置和接地措施。2、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護坡施工開始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交底。4、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5、所有操作工人必須戴安全帽。6、大霧、暴雨、大風等氣候條件下,應提前對現場施工機械采取防護措施,情況特別惡劣時,停止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