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產品焊縫超聲波探傷檢測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094
2024-09-06
16頁
130KB
1、鋼結構產品焊縫超聲波探傷檢測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適用范圍32.作業準備32.1儀器準備32.2探頭準備32.3探傷區及探傷面準備32.4耦合劑準備選用42.5掃描速度調整42.6距離-波幅曲線(DAC)的繪制43焊接接頭超聲檢測工藝44.材料超聲波探傷要求114.2探傷前,鋼材表面必須清理干凈,再進行超聲波探傷。115.設備機具配置116.鋼板質量缺陷檢驗116.1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下列三種情況之一者,既作為缺陷。116.2缺陷的邊界或指示長度測定應符合下列規定117.缺陷分類2、和缺陷評定127.1缺陷分類127.2缺陷評定128.焊接接頭復檢139.探傷報告及相關記錄(見附表)1310.歸檔13 附件3超聲波探傷檢測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鋼結構產品無損檢測作業,檢測鋼結構焊縫的缺陷,并確定缺陷位置、尺寸、缺陷評定的一般方法及檢測結果的等級評定。2.作業準備2.1儀器準備目前在焊接結構的超聲波檢測普遍采用A型脈沖反射式超聲波探傷儀,探傷儀應配備80dB以上連續可調的衰減或增益控制器,步進級每檔不大于2dB,其精度為任意相鄰12dB誤差在1dB內,最大累積誤差不超過1dB;水平線性誤差不大于1,垂直線性誤差不大于5。2.2探頭準備探頭頻率一般在25MHz,一般選用3、22.5MHz公稱頻率探頭。特殊情況下可選用低于2MHz或高于2.5MHz檢驗頻率,但必須保證系統靈敏度要求。2.3探傷區及探傷面準備在探傷前必須準備好要探傷區的探傷面,檢測表面應平整光滑。探頭移動區應清理焊接飛濺、鐵屑、油垢及其他阻礙聲藕合的雜物,檢測面一般應進行清理打磨,使鋼板露出金屬光澤,其表面粗糙度應不超過6.3m。2.4耦合劑準備選用焊縫超聲波探傷常用耦合劑有機油、甘油、CMC(化學纖維素)漿糊、潤滑脂和水等。一般工程施工常用的為機油、漿糊兩類耦合劑。當工件表面光潔度較差時,選用聲阻抗較大的耦合劑甘油可獲得較好的透聲性能。2.5掃描速度調整掃描速度調節由三種方法:聲程比例法:將熒光上4、時基掃描線長度調整成聲程讀數,常用CSK-IA試塊、半圓試塊來調整;水平比例法:將熒光上時基掃描線長度調整成水平距離讀數,常用CSK-IA或CSK-A試塊來調整;深度比例法:將熒光上時基掃描線長度調整成水平距離讀數,常用CSK-IA試塊來調整。在焊縫探傷中,角度探傷可用聲程定位。但現在焊縫探傷中普遍選用K值探頭,板厚小于20mm宜用水平比例法,板厚大于20mm時宜用深度比例法。2.6距離-波幅曲線(DAC)的繪制對于管節點,采用在CSK-ICj試塊上實測的直徑3mm的橫孔反射波幅數據及表面補償和曲面復測靈敏度修正數據,對于板節點,則采用在CSK-IDj型試塊實測的直徑3mm橫孔反射波幅數據及表5、面補償數據。 DAC曲線由判廢線RL、定量線SL和評定線EL組成。3焊接接頭超聲檢測工藝3.1焊接超聲檢測分為A、B、C三級,A級檢驗適用于普通鋼結構;B級檢驗適用于壓力容器;C級檢驗適用于核容器與管道。3.1.1 A級檢驗采用一種角度的探頭在焊縫的單面單側進行檢驗,只對允許掃查到的焊縫界面進行探測,一般不要求做橫向缺陷檢測。母材厚度大于50mm時不得采用A級檢驗。 B級檢驗原則上采用一種角度探頭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對整個焊縫截面進行檢測。母材厚度大于100mm時采用雙面雙側檢驗。受幾何條件限制時,可在焊縫的雙面單側采用兩種角度探頭進行檢測。條件允許時應做橫向缺陷的檢驗。3.1.3 C級6、檢驗至少要采用兩種角度探頭在焊縫的單面雙側進行檢驗,同時需要做兩個掃查方向和兩種探頭角度的橫向缺陷檢驗,母材厚度大于100mm時,采用雙面雙側檢驗。對接焊縫余高要磨平,以便探頭在焊縫上做平行掃查;焊縫兩側斜探頭掃查經過的母材部分要用直探頭做檢查;焊縫母材厚度大于等于100mm時,窄間隙焊縫母材厚度大于等于40mm時,一般要增加竄列式掃查。焊接超聲波檢測方法項目要求如下表檢驗級別項目ABC50100100100100探頭角度11或2122探傷面11或2212探傷側12222竄列掃查000或22母材檢驗0011縱向缺陷探測方向與次數12或44610橫向缺陷探測方向與次數00或40或4443.2對接7、焊縫超聲檢測要求焊縫超聲檢測應用斜探頭在鋼中輻射橫波一次反射的一次波與二次波探傷。當掃描比例調好,在示波屏前用滑標標出一次波與二次波位置。缺陷波出現位置:.1在一次波前出現的缺陷為焊縫的根部及下部缺陷;.2在一次波后二次波前出現的缺陷為焊縫的中部、上部缺陷;掃查方式為檢出缺陷,探頭在探傷區內的掃查方式有以下幾種:.1鋸齒形掃查同時做1015轉動,每次前進齒鋸不得超過探頭晶片直徑,用以探測和發現缺陷。.2左右掃查與前后掃查,可找到缺陷回波最大值。左右掃查可確定缺陷焊縫方向的長度,前后掃查可確定缺陷在焊縫中的位置及深度。.3轉角掃查,可推斷缺陷方向。.4環繞掃查,可推斷缺陷形狀。.5平行或斜平行掃8、查,可檢出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橫向缺陷。.6竄列式掃查,在厚板焊縫中可檢出與探傷面垂直的內部未焊透、未熔合等內部缺陷。檢測方法.1檢查前,探傷人員應了解受檢工件的材質、結構、曲率、厚度、焊接方法、接頭種類、坡口形式、焊縫余高及背面襯墊、溝槽等情況。.2焊接接頭外觀質量及外形尺寸檢查合格后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測工作應在探傷面經過清理、探傷儀的時基線和探測靈敏度經過標定DAC曲線繪制完畢后進行。.3焊縫的全面檢測或抽查比例,應根據GB50205和GB50202的規定執行。.4探頭掃查速度不應大于150mm/s,相鄰的兩次掃查之間至少應有探頭晶片寬度10的重疊。.5以搜索缺陷為目的的手工探頭掃查,其探頭行9、走方式應呈“W形”,并有1015的擺動。為確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狀、觀察缺陷的動態波形,區別回波信號的需要,應增加前后、左右、轉角、環繞等各種掃查方式。.6圓管相貫節點應根據要求確定檢測區域。各種重合桿件隱蔽焊縫,應在上一道焊接工序檢測完完成后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的焊接和檢測。.7焊縫探傷應首先進行初始檢測,初始檢測采用的探測靈敏度不低于評定線。在檢測中應根據波速超過評定線的各個回波的特征判斷焊縫中有無缺陷以及缺陷性質。危害性大的非體積缺陷,如裂紋、未熔合;危害性小的體積性缺陷,如氣孔、夾渣等。.8在初始檢測中判斷有缺陷的部位,應在焊縫表面作標記,進一步做規定檢測,確定缺陷的實際位量和當量,10、并對回波幅度在評定線以上危害性大的焊縫中上部非體積性缺陷以及包括根部未焊透、回波幅度在定量線以上危害性小的缺陷,測定指示長度。 .9測定缺陷指示長度。當缺陷回波只有一個波高點,采用6dB測長法;當缺陷回波有多個波高度時,采用斷點波高法。 .10在檢測中,當遇到不能準確判斷的回波即對檢測結果難于判定,或對焊接接頭質量有懷疑時,很難以其他探傷方法檢測,再作出綜合判斷。 .11對管節點根部未焊透缺陷,應測定缺陷回波幅度RBJ-1試塊上人工測回波幅度(UF)之間的分貝差值,計作UFdB。 .12當檢測空心球焊縫時,應在曲面對比試塊上繪制距離一波幅曲線。若用平面試塊,應充分注意到空心曲率對缺陷定位的影響11、,必要時應進行定位修正。 .13 RBJ-1試塊柱孔的使用,按下列方法:儀器水平線性調節方法,把探頭分別置于試塊上,使探頭前端距試塊斷面20mm,距直徑3mm的柱孔中心線10mm,將兩者反射波的前沿分別調節在儀器熒光屏橫坐標四格和二格處,再把探頭向試塊端面移動,避開直徑3mm的柱孔,距端面5mm,端面反射波的前沿應位于熒光屏橫坐標一格處。否則應于校正;儀器探測靈敏度調節方法。把探頭置于試塊上,使探頭前端距試塊直徑3mm的柱孔中心線20mm,反射波幅度調到滿幅度的80.判廢靈敏度為柱孔直徑3mm反射波高,定量靈敏度為柱孔直徑3mm反射波高減6dB,探測靈敏度由檢測人員根據需要自定。 .14對于板12、節點不同焊接接頭,對接、搭接、角接、T接選用探頭折射角應符合下表規定板厚/mm/()對接搭接、角接、T接4106871.545102563.568455625505663.54563.5.15 GB50202規定的鋼管接樁焊縫及先張法預應力管樁端板焊接接頭,宜選用適合的探頭;對較特殊焊縫溫度,采取專用技術進行快速超聲波探傷檢測。.16為探測焊縫及熱影響區的橫向缺陷應進行平行和斜平行掃查,對電渣焊縫應增加與焊縫中心線成45的斜向掃查。3.3 T型接頭、角接頭及管座角焊縫的超聲波檢測要求在選擇探傷面和探頭時,應考慮到檢測各種類型缺陷的可能性,并使聲束盡可能垂直于該結構焊縫中的主要缺陷。 T型接頭檢13、測方法:.1對腹板厚度不同的T型接頭、選用不同折射角見下表(1)規定。在腹板一側做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傷,檢出焊縫內缺陷。翼板厚度不小于10mm時,折射角為4560。腹板厚度與選用的折射角表(1)腹板厚度mm折射角()25702550605045 .2采用折射角45探頭在腹板一側做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探傷,探測焊縫及腹板側熱影響區的裂紋。 .3為探測腹板和翼板間未焊透或翼板側焊下層狀撕裂等缺陷,可采用直探頭或斜探頭在翼板外側探傷或采用折射角45探頭在翼板內側做一次反射法探傷。 3.4角接接頭:一般采用斜探頭在母材兩側檢測,斜探頭折射角 按表(1)選擇,具體探傷方法可參照T型接頭超聲波探傷方法進行14、。3.5管座角焊縫:根據焊縫結構形式,管座角焊縫的檢驗由如下五種探測方式,可選其中一種或幾種方式組合實施檢驗。探測方式的選擇應由合同雙方商定,并重點考慮主要探測對象和幾何條件的限制。.1在接管內壁采用直探頭檢測。.2在容器內壁采用直探頭檢測。.3在接管外壁采用斜探頭檢測。.4在接管內壁采用斜探頭檢測。.5在容器外壁采用斜探頭檢測。管座角焊縫以直探頭檢驗為主,推薦采用頻率2.5MHz直探頭或雙晶直探頭,探頭與工件接觸面的尺寸W應小于2R,R為接觸面的曲率半徑。對直探頭掃查不到的區域或結構,缺陷方向性不適于采用直探頭檢驗時,可采用斜探頭檢驗。 4.材料超聲波探傷要求4.1材料在超聲波探傷后,應對探15、傷的材料做標識,對材料的材料類型、合格狀態,并在材料上做全標記,以方便確認探傷和下次返修方便。4.2探傷前,鋼材表面必須清理干凈,再進行超聲波探傷。5.設備機具配置根據超聲波探傷的不同可以選擇:超聲波探傷儀、探頭、藕合劑、試塊等設備。 6.鋼板質量缺陷檢驗6.1在檢測過程中,發現下列三種情況之一者,既作為缺陷。6.1.1缺陷一次回波波高不小于滿核度的50;6.1.2當底波波高未達到滿核度,而缺陷一次回波波高與底波波高之比不小于50;6.1.3當底波波高小于滿核度的50。6.2缺陷的邊界或指示長度測定應符合下列規定6.2.1檢出缺陷后,應在它的周圍繼續進行檢測,以確定缺陷的延伸;6.2.2雙晶直16、探頭移動方向應與探頭聲波分割而相垂直,并使缺陷波下降到探測靈敏度條件下滿核度的25或缺陷一次回波與底波高之比為50.此時,探頭中心的移動距離即為缺陷的指示長度,探頭中心點即為缺陷的邊界點。兩種方法測得的結果以較嚴重者為準;6.2.3單直探頭移動使缺陷一次回波下降到探測靈敏度下滿核度的25或使缺陷一次回波與底波波高之比為50,缺陷指示長度或邊界同6.2中的6.2.2條。6.2.4確定6.1中的6.1.3條缺陷的邊界或指示長度時,移動探頭使底波升高到滿核度的50,缺陷指示長度或邊界亦同6.2中的6.2.2條。6.2.5當用缺陷二次波和底面二次波評定缺陷時,探測靈敏度應以相應的二次波來校準。7.缺陷17、分類和缺陷評定7.1缺陷分類超聲波探傷結果的缺陷探傷結果的缺陷按四個級別評定,除設計另有規定外,一般一級焊縫,二級合格,二級焊縫,三級合格。在高溫和腐蝕性氣體作業環境及動力疲勞荷載工況下,二級合格。7.2缺陷評定鋼板缺陷評定應符合下列規定:7.2.1一個缺陷按其指示的最大長度作為該缺陷的指示長度。而按其指示的面積作為該缺陷的單個指示面積,若單個缺陷的指示長度小于40mm時,可不作記錄。7.2.2多個缺陷其相鄰間距小于100mm或間距小于相鄰小缺陷的指示長度(取其較大值)時,其各塊缺陷面積之和作為單個缺陷指示面積。7.2.3指示面積下計的單個鋼板缺陷等級評定,或鋼板缺陷的評級下表規定。在鋼板周邊18、50mm可探測區域內及坡口預定線兩側各50mm(板厚大于100mm時,以板厚的一半為準內,缺陷的指示長度不小于50mm時以及當缺陷被判為白點、裂紋等危害性缺陷時,應評為級)。鋼板缺陷的評級等 級單個缺陷指示長度/mm單個缺陷指示面積/cm2以單個缺陷指示面積不計/cm280259100501512010025缺陷大于級者8.焊接接頭復檢8.1按比例抽查的焊接接頭有不合格的接頭或不合格率為焊縫數的25時,應加倍抽查,且應允許不合格部位兩側的焊縫延長線各增加一處進行擴探,擴探仍有不合格者,則應對該焊工施焊的焊接部位進行全數檢測和質量評定。8.2經超聲波探傷不合格的焊接接頭,應予返修。返修次數不得超19、過兩次。應在相同條件下重新檢測。9.探傷報告及相關記錄(見附表)探傷報告主要內容:工程名稱、工件編號、母材(壁)厚度、焊接方法、焊縫編號、探傷面、探傷方法、掃描比例、驗收標準、儀器型號、探頭規格、試塊、藕合劑、探傷部位示意圖、缺陷判斷、返修情況、探傷結論、檢測審核人員及日期等。10.歸檔凡屬探傷原始憑證資料,要根據產品型號,類別歸檔,存放專人保管。超聲檢測記錄和報告等資料交檔案室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戶需要可轉交用戶保管XX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超聲波檢測原始記錄報告編號: 第 頁 共 頁 委托單位工程名稱檢測日期工程部位檢測地址工 件工件名稱接頭形式工件規格材質表面狀態焊接方式檢測部位坡口型式器材及參數儀器型號儀器編號探頭型號前沿檢測方法試塊型號檢測靈敏度耦合劑掃查方式掃描調節表面補償檢測面檢測時機技術要求焊縫等級合格級別檢測比例檢測標準檢驗等級驗收標準示意圖:檢測: 記錄: 復核:XX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超聲波檢測原始記錄表報告編號: 第 頁 共 頁 序號構件編號焊縫編號檢測長度mm厚度mm檢 測 結 果備注缺陷指 示長度mm缺陷深度mm缺陷位置缺陷區域評定級別檢測結果檢測: 記錄: 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