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工程池底漏斗型二次澆注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097
2024-09-06
11頁
3.08MB
1、污水處理廠工程池底漏斗型二次澆注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適用范圍32、作業準備32.1內業技術準備32.2外業技術準備33、技術要求3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34.1施工順序34.2 施工流程圖45、施工要求45.1、環形標筋制作45.2混凝土澆筑65.3.1澆筑前的準備65.3.2澆筑路線65.3.3澆筑過程控制61.控制布料72.混凝土振搗7混凝土壓實收光75.3混凝土養護85.4標筋剔除96、勞動組織97、材料要求98、設備機具配置99、質量控制及檢驗109.1質量要求102、9.2驗收標準10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0.1安全要求1010.2環保要求11池底漏斗型二次澆注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標段,*池底漏斗型二次澆筑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閱讀、審核設計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及批準;編制作業指導書,并組織學習交底;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應急預案。字體調整,保持統一。2.2外業技術準備依據現場引入的水準點用水平儀和標尺將底板標高引測至池壁混凝土需澆筑二次澆筑一側,以便砼澆筑時控制標高。需澆筑部位按照圖紙要求基層處理完畢,成品防護措施準備完3、善。施工機具配備滿足施工需要。3、技術要求漏斗形混凝土二次澆筑對斜面的弧度、坡度均要求較高,漏斗形混凝土二次澆筑過程中混凝土不受模板限制,施工過程中受混凝土自身流動性的影響和振搗作用容易造成澆筑外觀變形,或者由于初凝時間控制不到位,造成二次澆筑出現冷縫等一系列影響結構、使用功能及美觀的問題。針對二次澆筑混凝土的這些特性,決定采用環狀沖筋,分區域一次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收面采用2米刮尺進行標高控制。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順序施工放樣環形標筋制作混凝土澆筑壓實收光養護標筋剔除修補4.2 施工流程圖5、施工要求5.1、環形標筋制作 漏斗型混凝土二次澆筑一般設置在圓形構筑物池底,起到收集沉淀4、物的作用,通常上部均設置刮泥機,對于澆筑混凝土表面的弧度、坡度及平整度要求均較高,通常采用環形標筋控制二次澆筑混凝土上表面形狀。(1)標筋一般采用砂漿制作,制作前應進行基層處理:在二次澆筑混凝土找坡層之前將結構基層進行處理,剔除浮漿及多余混凝土,用掃帚將上面的垃圾清掃干凈。(2)標高控制:在周邊池壁上彈出標高控制線,根據圖紙要求坡度制作環形標筋,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控制找坡的坡度及混凝土的厚度,需按設計要求的坡度找出最高點和最低點后,拉小線再抹出坡度墩,以便控制找坡層的表面標高。(3)標筋布設:標筋按梯田式環形布設,沿坡度方向間距1.8m左右布設一道,標筋截面應呈上底20cm、下底30cm的梯形5、,防止澆筑時混凝土下料過快,沖壞標筋。 剖面圖如5.1所示:圖5.1平面圖如5.2所示圖5.25.2混凝土澆筑5.3.1澆筑前的準備1、機械配備到位,包括振動棒、鐵鍬、木抹子、鐵抹子、膠鞋、刮尺、塑料薄膜等。2、施工人員配備到位,進場人員已進行安全教育。3、作業條件準備(1)清除池底的雜物,檢查標筋布設是否滿足要求。(2)準備好測定坍落度的儀器及制作試塊的試模。砼澆筑人員應熟悉技術交底、掌握結構布置,以便掌握砼澆筑流向,澆筑方法,澆筑重點。5.3.2澆筑路線混凝土澆筑由下至上、由外圍到中心,環形交圈推進。人員安排兩組作業,兩組作業人員同時施工,實行兩班倒,連續施工。首先澆筑池壁周邊部位混凝土,6、按順時針方向環形交圈施工。第一圈澆筑完畢后,再次按環線路線進行第二圈的澆筑,依次逐漸向池底中心慢慢靠近,最后完成合攏,完成整個二次澆注的澆筑施工。 5.3.3澆筑過程控制由于本工程采用低流動性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0-160左右,若混凝土塌落度太大,容易離析、分層而且不易成型;若混凝土塌落度太小,流動性差,不易振搗密實,也對強度不利。因此混凝土振搗具有一定難度,即要保證混凝土密實,又要防止在振搗過程中混凝土沿澆筑面向下滑動流淌。 施工過程中主要采取兩點措施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1.控制布料混凝土布料按梯田式環形布料,沿坡度方向每次布料寬度1m左右,目的是減小混凝土自身重力,防止流淌。砼7、布料時控制布料高度和布料速度、布料厚度,保證下料高度與操作面距離300500mm,緩慢均勻下料,防止下料過快,發生流淌,沖壞標筋。布料厚度略低于標筋高度,目的是利用混凝土澆筑會產生下淌、積聚的特點,使混凝土在振搗后達到設計厚度。2.混凝土振搗由于池底存在坡度,不宜采用平板振動器,因此混凝土使用振搗棒進行振搗。必須控制好混凝土振搗時機和振動時間,宜在布料后隔一段時間,使用混凝土獲得初步沉實,再進行振搗。振搗時應“快插慢拔”,保證振搗密實。池底厚度較薄的地方,振搗宜“密布、淺插、快速移動”,即振搗時插入深度不宜過大,約為1/2板厚左右,振點須緊密,約200300mm左右,并適當加快振搗速度。這樣一8、方面可保證底板振搗密實,另一方面又防止混凝土沿坡度方向產生過大的滑動流淌。振搗時掌握程度以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漿為宜,并注意觀察混凝土下滑流淌情況,以流淌的混凝土略低于標筋為宜。混凝土壓實收光混凝土振實后,根據池壁上的標高控制線和圓心控制點,拉線找平,用長刮尺將多余的混凝土刮平,不足的地方局部補足,并配合使用板厚控制插扦檢查混凝土厚度,經檢查沒有誤差后,在表面撒一層同標號的無石子水泥砂漿(不得使用純水泥,防止表面形成薄殼),使用木抹子反復用力揉搓提漿,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并在表面形成一層約5mm10mm的水泥漿層,封閉表面裂縫、毛細孔和沁水通道,進一步提高混凝土表面抗滲能力。木抹子提漿不應小9、于2遍,并控制好時機。第一次提漿是在長刮尺刮平混凝土后,初凝開始時,目的是將表面的石子擠陷入板厚內部,使表面形成一層素水泥砂漿層,便于壓實收光;第二次是在混凝土終凝前,以指按壓形成手印,但不陷入為原則,目的是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實度,封閉表面收縮裂縫、毛細孔。兩次提漿結束后,立即使用鐵抹子抹平壓光。砼澆筑后及時進行養護,砼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5.3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表面壓平后,待混凝土初凝后表面灑水,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覆蓋土工布進行養護。在夜間將保溫材料覆蓋嚴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氣溫較高時,揭開保溫材料適當散熱。塑料布下預設補水軟管,補水軟管沿管長10、度方向每100mm開5mm水孔,根據混凝土表面濕潤情況向管內注水,養護過程設專人負責。為了防止面層起粉及塑性收縮,進行多次搓壓。最后一次搓壓時采用“邊掀開、邊搓壓、邊覆蓋”的措施。對底板面不能連續覆蓋的部位,采用掛麻袋片方式,盡可能進行覆蓋,避免出現“冷橋”現象。混凝土澆筑完成12小時,嚴禁上人踩踏,澆筑完成24小時內,除檢測測溫設備及覆蓋材料外,禁止上人踩踏。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2.5MPa,并且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要小于20時拆除模板,并在中午氣溫比較高時安排保溫拆除。5.4標筋剔除標筋剔除時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80%之后進行,剔除深度不小于100mm,剔除完成后清理并灑水濕潤,使用相同等級微11、膨混凝土填補并壓光。6、勞動組織(1)勞動組織模式:采用架子隊模式。(2)工點實行三班作業制。施工人員應結合工前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表6-1 施工人員配備表序號崗 位人數備注1技術員22專兼職安全員13工班長14瓦工45混凝土工66質檢及試驗人員各17臨雜工27、材料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徑0.52.5,含泥量不大于1%,針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砂采用細度模數為2.5-3.2中砂,平均粒徑大于0.5mm,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少于15%,含泥量不大于3%,同時具有良好的級配。外加劑和摻和料應具備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復試報告、建委備案等,同時摻量應符合設計12、要求。混凝土澆筑時,嚴禁向罐車內加水。8、設備機具配置表8-1主要機具設備配備表機 具數 量機 具數量混凝土罐車4輛振搗棒4套水桶2個水泵1個9、質量控制及檢驗9.1質量要求(1)環形標筋間距應控制在1.8米左右,滿足兩米刮桿兩頭能夠同時坐落在標筋上,標筋上頂面應做壓光處理,上頂面坡度應與二次澆筑坡度相同,并有一定強度,保證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會損壞。(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40160mm之間,項目部專門成立保證混凝土坍落度檢查小組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抽查,坍落度嚴重不合格的混凝土強制退場。如混凝土出現離析、泌水現象,應視嚴重程度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攪拌或作退場處理。13、澆筑過程中保證刮平人員及收光人員,保證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刮平及收光施工。(3)澆筑過程中應隨收光隨檢測,一般檢測方式為人工推動刮泥機機械臂進行試刮,試刮時觀察刮板與混凝土面層間距,應滿足圖紙要求,對于過高或過低的表面進行重新處理。推動刮泥機時應對機械做好保護工作。9.2驗收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平整度、坡度5mm并滿足設備安裝要求2米靠尺檢查,向圓心方向全數檢查2弧度滿足設備安裝要求刮泥板試刮,單個澆筑池體全面檢查3頂面高程(mm)5mm水準儀:檢查5處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所有參加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施工。(2)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14、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嚴禁酒后作業。(3)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動力、照明線需埋地或設專用電桿架空敷設。在施工現場應有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禁止通行”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4)施工用電線路和電氣設備,應按有關規定架設和安裝,所有電氣設備的絕緣狀況必須良好,各項絕緣指標應達到規定值,凡有裸露帶電部位的電氣設備和易發生電擊危險的區域,都應有符合要求的防護,如圍欄、護網、箱、匣等屏護設施。(5)振搗人員應戴橡膠絕緣手套,穿絕緣靴。(6)振搗器應用絕緣良好的四芯橡膠軟線并應接地良好,開關及插頭應完整良好,嚴禁直接將電線插入插座。(7)施工時注意交叉作業,認真觀察施工環境的地況,清除危險因素,防意外跌傷、碰傷。(8)施工時合理安排,保證施工人員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防止疲勞作業。(9)施工過程中應對已完成工程做好成品保護。10.2環保要求(1)混凝土輸送罐車清理應統一場地,清理后的廢渣及時回收。(2)班組必須做好操作后場地清理,隨作隨清,物盡其用。在施工作業中,應有防止塵土飛揚、泥漿橫流、混凝土灑漏、車輛沾帶泥土運行等措施。(3)夜間進行施工時,應采取措施降低噪音,防止噪聲影響居民和職工的正常休息。(4)經常灑水,降低施工場地和施工便道的揚塵。(5)施工中注意保護自然和生態,不得隨意拆堵水利設施,不污染水源,不損毀林木和地表植被,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場地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