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具螺紋焊接標尺部位磁粉探傷檢測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115
2024-09-06
17頁
114.50KB
1、鉆具螺紋、焊接標尺部位磁粉探傷檢測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作業流程32.1作業前準備42.2 作業要求42.3 靈敏度試片及靈敏度的校驗方法62.4磁化方式方法72.5磁懸液的施加方法82.6檢測中磁痕的觀察83缺陷評定83.2對有缺陷的鉆具螺紋確定車修切除量(切除定位)。85.1 磁懸液濃度測定95.2 每次作業前磁化規范的確認95.3 磁粉檢測環境的要求95.4 缺陷的確認及驗證95.5 鉆具螺紋磁粉檢測105.6 方鉆桿接頭和管體機械損傷、焊接標尺部位磁粉檢測105.7 加重鉆2、桿接頭與管體焊縫部位磁粉檢測106 抽檢105.2抽檢結果應和當日檢測記錄進行比對。116記錄和報告117編制依據11QHSE作業指導書磁粉探傷檢測 1作業流程2 實施步驟2.1作業前準備作業前由項目組長或帶班人員進行安全講話,注意作業過程存在風險和事項,如:擠傷、砸傷、碰傷、滑倒、觸電、中暑、凍傷、紫外線輻射損傷人、落地油泥及固體廢棄物污染等風險危害,并做好記錄。 勞保穿戴: 作業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勞保(工作服、手套、工作鞋、護目鏡、外出探傷時戴安全帽等)。 準備設備工具:鋼絲刷、毛刷、手沙輪機、扳手、砂輪片、煤油、熒光磁粉、磁軛、磁化線圈、螺栓熒光磁粉探傷機、組合磁粉探傷機、紫外線燈、反光放3、大鏡、噴壺、磁軛、磁力稱量試板、電源線、試片、磁場指示器(八角試塊)、磁懸液濃度沉淀管、護目鏡。作業過程中風險危害及控制應急措施:見附表一2.2 作業要求檢測人員要求a.檢測人員須持有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與其工作相適應的檢測人員資格證書。取得磁粉檢測方法的各技術等級人員,只能從事與該等級相應的無損檢測工作,并應負相應的技術責任;b.檢測人員應有一定的鉆具、工具、井控裝備結構、受力情況和鉆具、工具、井控裝備使用一般常識;c.檢驗人員校正視力不得低于1.0,且不得有色盲、色弱。工件表面要求由清洗、輔助人員用對鉆具螺紋表面進行清潔,無油脂、鐵銹、氧化皮和其他附著物,被檢工件表面經外觀檢查合格后,方可進4、行探傷。環境要求a.電源穩定,儀器固定良好避免摔落損壞;b.保護儀器,防止水或化學物品潑灑;c.使用時,遠離大型電子設備或其它影響儀器正常使用的磁場、電場;d.設備適應的環境溫度:1040,相對濕度:85。2.2.4安全要求a.探傷現場應滿足安全要求,滾動鉆具時,兩端作業人員精力集中,互相關照,以防鉆具擠傷;b.熒光磁粉檢測時,操作人員須配戴必要的防護品,以防止紫外線損傷;c.使用磁粉探傷機時,要按儀器規定接電源和地線,以防漏電傷人。2.2.5檢驗時機要求檢驗原則上應安排在一切加工及處理工序結束后進行。對于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磁粉檢驗應安排在焊后24小時進行。設備要求a.磁軛:交流電磁軛至少5、應有45N提升力,直流電磁軛至少應有177N提升力,交叉磁軛至少應有118N提升力;注:提升力將磁軛放在磁力稱量試板上通以電流提起的最大重量即為該磁軛提升力。b.線圈:滿足檢測時所用靈敏度試片的要求;c.螺栓專用磁粉探傷機:有周向磁化、縱向磁化、復合磁化三種工作方式;退磁后剩磁2Gs;滿足檢測時所用靈敏度試片的要求。輔助設備a.A型試片和C型試片;b.磁場指示器(八角試塊);c.磁懸液濃度測定管;d.2-10倍放大鏡;e.紫外線燈:在工件表面的紫外線強度應不低于1000W/cm2,紫外線的波長應在0.320.40m的范圍內。 磁懸液要求a.磁粉:選用非熒光黑磁膏或熒光磁粉。b.磁懸液的配制 各6、類磁懸液的配置方法見附錄A磁懸液的配置方法。c.磁懸液的濃度應根據磁粉種類、粒度以及施加方法、時間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新配制的非熒光磁粉濃度為1025g/l,熒光磁粉濃度為13g/l。d.磁懸液濃度的測定測量前充分攪拌磁懸液,使其均勻后,取100ml磁懸液注入沉淀管使其沉淀。煤油和水配制的磁懸液須靜置30分鐘,沉淀在管底的容積即表示磁懸液的濃度。一般情況下,非熒光磁粉沉淀體積值為1.22.4ml/100ml,熒光磁粉的沉淀體積值為0.10.4ml/100ml。使用螺栓專用磁粉探傷機檢測高強度螺栓,磁懸液濃度的測定方法見附錄A磁懸液的配置方法條。2.3 靈敏度試片及靈敏度的校驗方法在磁化作業前必7、須進行靈敏度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磁化作業。采用A型或C型試片時,應將試片無人工缺陷的面,朝外,為使試片與被檢面接觸良好,可用透明膠帶將其平整的粘貼在被檢面上,注意膠帶不能覆蓋試片上的人工缺陷。測試時,應該使用連續法。鉆具推薦采用15/50的A型靈敏度試片。其它工件按照標準或客戶要求使用相應的靈敏度試片。2.4磁化方式方法所檢工件的磁化方式全部采用連續法。磁扼法a.使用前進行提升力測試;b.采用磁扼磁化工件時,在工件表面至少進行兩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檢驗。兩個方向檢驗時的磁力線應盡量相互垂直。或者使用旋轉磁軛;c.磁扼的磁極間距應控制在200mm之間,檢驗有效區域為兩極連線兩測各50mm范圍內,8、磁化區區域每次應有15mm的重疊;d.磁軛與工件應接觸良好,不允許點接觸。線圈法a.采用線圈磁化工件時,工件被檢測部位位于線圈半徑長度以內;b.磁化每次通電時間為0.51s,重復通電35次后停止磁化。復合磁化方法磁化對高強螺栓應采用復合磁化法磁化,使用螺栓專用磁粉探傷機檢測。2.5磁懸液的施加方法工作時應確定整個檢測面能被磁懸液良好的潤濕后,再施加磁懸液。磁懸液的施加方法可采用噴、澆、浸濕等方法,不可采用刷涂法,磁懸液在檢測表面的流動速度不能過快。使用連續法時磁懸液的施加必須在磁化的同時施加,通電時間為13S,停施磁懸液至少1S后才可停止磁化。在檢測過程中已形成的磁痕不要被流動的磁懸液破壞。作9、業人員噴灑磁懸液時,每噴1根鉆具螺紋搖晃1次磁懸液噴壺,以防磁粉沉積。2.6檢測中磁痕的觀察熒光磁粉檢測時,磁痕的評定應在暗室進行,暗室內可見光照度不大于20LX,工件被檢面處的紫外線強度不小于1000m/cm2 。非熒光磁粉檢測時,磁痕的評定應在可見光下進行,工件被檢面處的可見光不小于500LX 。除能確認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當造成的之外,其他一切磁痕顯示均作為缺陷磁痕處理。當辨認細小缺陷磁痕時,應用210倍放大鏡進行觀察。3缺陷評定3.1依據SY/T5448-92油井管無損檢測方法鉆具螺紋磁粉探傷、JB4730.4-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4部分 磁粉檢測標準對所探鉆10、具螺紋和工件進行判斷,評定有無缺陷。3.2對有缺陷的鉆具螺紋確定車修切除量(切除定位)。4標識 4.1在缺陷切除位置的圓周上畫紅油漆環帶,并按車修切除量的距離在距臺肩面相對應的管體上畫紅油漆切除定位標識“ ”。4.2用油漆在鉆具兩端距臺肩面0.5m的管體上探傷畫識: X 表示無缺陷, X- 表示缺陷,“X”為探傷工代號。4.3如果確認是不允許存在的缺陷,應在缺陷所在位置用紅色油漆標出。并在兩端接頭做出判廢標記。報廢用紅油漆畫“”。5 鉆具磁粉檢測特殊要求5.1 磁懸液濃度測定 測定前充分攪拌磁懸液使其均勻后,取100ml 磁懸液注入沉淀管使其沉淀。煤油配制的磁懸液須靜置30分鐘,宜使用小磁鐵或11、磁化線圈加速磁粉沉淀,沉淀在管底的容積即表示磁懸液的濃度。 熒光磁粉的沉淀體積值: 0.20.5ml/100ml。5.2 每次作業前磁化規范的確認 鉆具磁粉檢測應采用連續法,被檢工件的磁化、施加磁粉的工藝以及觀察磁痕顯示都應在磁化通電時間內完成,通電時間為1s3s,停施磁懸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 為保證磁化效果應至少反復磁化兩次;鉆具螺紋磁化至少應轉動鉆具90分兩次磁化操作。 每次檢測第一根鉆具應使用15/100A試片確認磁化規范。5.3 磁粉檢測環境的要求 室外磁粉檢測作業必須使用遮光布。 廠房內檢測必須將作業區域窗戶拉上窗簾,否則使用遮光布。5.4 缺陷的確認及驗證 鉆具螺紋發現磁痕顯12、示時,應使用鋼絲刷或鋸條對磁痕進行處理。 鉆具管體損傷及焊縫發現磁痕顯示時,應使用砂輪機對磁痕打磨處理。 對磁痕處理后重新磁化、施加磁懸液進行復檢,除能確認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當造成的之外,其他一切磁痕顯示均作為缺陷磁痕處理。5.5 鉆具螺紋磁粉檢測5.5.1鉆具螺紋磁粉探傷前應嚴格進行全面清洗,螺紋大端根部、末扣3扣牙底必須清理徹底,無任何油污,黑光燈照射下無藍色熒光背景顯示。建議用水溶性清洗劑進行乳化清洗。5.5.2鉆具螺紋磁化操作每個螺紋磁化應轉動90兩次以上磁化。5.6 方鉆桿接頭和管體機械損傷、焊接標尺部位磁粉檢測5.6.1磁粉檢測前應使用砂輪機對損傷部位進行修復打13、磨,打磨部位應平滑過渡。5.6.2 發現小裂紋應打磨清除,最大打磨深度不應超過對角和對邊極限尺寸。5.6.3 焊接標尺部位裂紋應使用沖子在裂紋端頭打上圓點,防止裂紋擴展。并在綜合信息系統中標注“MT跟蹤”,下次回收跟蹤檢測。 5.7 加重鉆桿接頭與管體焊縫部位磁粉檢測5.7.1磁粉檢測前應使用砂輪機對凹槽部位進行修復打磨,打磨部位應平滑過渡。5.7.2發現裂紋磁痕,確認后對磁痕部位進行打磨,打磨部位均勻圓弧過渡。深度4mm內裂紋磁痕消除的判為合格,超過4mm仍然有裂紋磁痕顯示的,判為報廢。6 抽檢項目組技術核查人員應對鉆具螺紋的磁粉檢測結果,按當日檢測數量的10進行抽檢;抽查結果若有偏離,則該14、批螺紋重新磁粉檢測,經抽檢合格后交技術核查人員確認。5.2抽檢結果應和當日檢測記錄進行比對。6記錄和報告6.1 對磁粉探傷的缺陷進行記錄,由技術核查人員復驗確認,填寫磁粉檢測記錄。6.2每次探傷結束,應由II級或II級以上人員簽發磁粉檢測報告。6.3本作業指導書產生并保持以下記錄:磁粉檢測記錄ZH-JL03/01-02磁粉檢測報告ZH03/01-02無損檢測部位示意圖ZH07無損檢測中心探傷工作量記錄ZH-JL157編制依據SY/T5448-92 油井管無損檢測方法 鉆具螺紋磁粉探傷JB4730.4-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4部分 磁粉檢測編制審核批準日期日期日期附錄A: 磁懸液的配置方法15、A.1磁粉磁粉探傷是靠磁粉聚集在漏磁場處形成磁痕顯示缺陷,磁痕顯示程度不僅與缺陷性質、磁化程度、磁粉施用方法及工件表明狀態有關,還與磁粉本的性質如磁性、粒度、形狀、密度活動性、識別度有關;對于干法用的干式磁粉,一般采用粒度范圍為1060微米效果較好;對于濕法用的黑磁粉和紅磁粉,采用粒度范圍為110微米效果較好,靈敏度隨著粒度的減小而提高。磁粉分為以下幾種:A.1.1非熒光磁粉:包括黑色、紅色、灰色、蘭色和白色等。由四氧化三鐵或三氧化二鐵粉末,用染色或其它方法處理成不同的顏色。熒光磁粉:以磁性氧化鐵粉、工業純鐵粉、羰基鐵粉為核心,在外面包裹一層熒光物質而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發出鮮明的黃綠色熒光16、,與工件表面的顏色形成很高的對比度。熒光磁粉發現微小缺陷的能力強,探傷靈敏度高。一般只用于濕法檢驗。A.1.3特種磁粉:如高溫磁粉等,它能長期附著在工件上,一般都以干粉供貨。A.2 磁懸液的配制濕法是利用磁粉和分散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磁懸液,噴灑到磁化工件的表明來檢測工件的缺陷。按分散劑分:有水和油磁懸液;按磁粉分:有熒光和非熒光磁懸液。非熒光油磁懸液的配制(包括黑色、紅色)非熒光油磁懸液分散劑,一般采用煤油或無味煤油與變壓器油或10#機油混合配制。分散劑配置比例如下:配方號材料名稱比 例1無味煤油1002煤油變壓器油50+503變壓器油1004煤油10#機油5050磁粉液的濃度要適宜,一般17、在每升分散劑中加入15-25克磁粉;配制時先取少量油與磁粉混合,使磁粉全部順濕,攪拌成均勻糊態,再加入其它油。非熒光水磁懸液的配制(包括黑色、紅色)非熒光水磁懸液配方:配方號材料名稱重量或比例磁粉含量1YF-3分散劑亞硝酸鈉水2%1%1000mL15-25g2肥皂亞硝酸鈉水(50-60)5g5-15g1000mL15-25g3磁膏水60-80g1000mL/4100#濃乳亞硝酸鈉三乙醇胺消泡劑水10g5g5g1-2g1000mL15-25g配制方法:1#配方將磁粉分散劑YF-3混和均勻后按用量稱取出來,先用少量的水稀釋后加入磁粉攪拌均勻至完全順濕,再加入少量的水充稀后加入硝酸鈉,攪拌均勻后加入18、其余的水充分混和后即可使用。2#配方取少量的水將肥皂溶化,再加入適量的水及硝酸鈉及磁粉攪拌均勻后加入其余的水充分混和后即可使用。4#配方將100濃乳加入到1升50度的溫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三乙醇胺、亞硝酸鈉和消泡劑,每加入一種成分后都要攪拌均勻。加磁粉時,先取少量分散劑與磁粉混合,使磁粉全部順濕,再加入其它分散劑。熒光油磁懸液的配制配制熒光磁粉油懸液時,應當采用無味煤油作分散劑,而不能采用其它本身可發熒光的煤油,因為這些煤油一方面會使工件表面產生熒光,干擾缺陷的顯示,另一方面會降低熒光磁粉的發光強度。配制比例為:每升無味煤油加1-2克熒光磁粉。配制方法:先用少量無味煤油將磁粉潤濕,然后19、加入其余煤油。國產無味煤油主要物理性能密度(g/3)0.753閃點()57運動沾度(厘斯)2.03色度(密氏)25沸點范圍()177192含流量(%)無冰點()-50/熒光水磁懸液的配制配制熒光磁粉磁懸液的水分散劑要嚴格選擇,除了滿足水分散劑的各項性能要求外,還不應使熒光磁粉結團,溶解和變質。建議YC-2型熒光磁粉可使用YF型磁粉散劑或采用下述配方:材料名稱乳化劑(JFC)亞硝酸鈉消泡劑(28#)熒光磁粉水重 量5克15克0.51克12克1升配制方法:將乳化劑與消泡劑攪拌均勻,并按比例加足水,成為水分散劑,用少量水分散劑與磁粉攪拌均勻,再加入余量的分散劑,然后加亞硝酸鈉。A.3 磁懸液濃度的測20、定磁懸液的濃度是指每升液體中含磁粉的克數。濃度太低,小缺陷會漏檢;濃度太高,會使降低襯度,而且會在工件的磁極上沾附過量的磁粉,干擾缺陷的顯示,所以配制濃度要適宜。在磁粉探傷檢測過程中,每個被檢工件在磁化后,都要吸附一定數量的磁粉,因此,磁懸液使用一段時間后,應該測定磁懸液的濃度,以保證磁粉探傷的檢測精度和可靠性。用磁懸液濃度檢測管測定檢測磁懸液濃度的準確方法是應用磁懸液濃度測定管即磁粉沉淀管。開啟設備油泵十五分鐘,待儲液桶的磁懸液充分攪拌、均勻后,從油槍或噴淋系統取樣100ml,裝入磁懸液沉淀管,垂直靜置放置。煤油磁懸液和水劑磁懸液放置60分鐘,變壓器油和10#機油磁懸液放置24小時。時間到后21、,觀測磁粉沉淀管的磁粉沉淀刻度。A.3.1.4熒光磁粉的沉淀容積刻度為0.10.5ml,普通磁粉的沉淀容積刻度為1.22.5ml。A.3.1.5當磁粉的沉淀容積刻度在上述數值的下限值時,應添加相應的磁粉或重新調制磁懸液。A.3.1.6需要準確計算磁懸液的濃度時,應首先作出三種標準磁懸液(熒光磁粉磁懸液按:1g/L、2g/L、3g/L配置;非熒光磁粉磁懸液按:10g/L、20g/L、30g/L配置,各取樣品500ml)的濃度和沉淀高度的曲線,然后測出待檢磁懸液的沉淀高度,用對比法進行計算。完全沉淀后,磁懸液的載液很臟時,應該重新調制磁懸液。根據經驗和目測法判定用戶檢測磁懸液濃度的最精確的方法是使22、用磁粉沉淀管。對于經驗非常豐富的操作者或者沒有購買磁粉沉淀管的用戶來說,也可以根據經驗用目測的方法來判斷。A.3.2.1磁懸液的顏色變化很大,有很多臟物時,應重新調制磁懸液。A.3.2.2用戶在探傷檢測時,工件表面的磁粉分布較淡,或者根本沒有磁痕堆積。應考慮添加磁粉或者重新調制磁懸液。附件一: JC03崗位風險及控制措施:序號風險名稱預防及控制措施1鉆具磁粉探傷時產生的紫外線輻射1、加強對操作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教育,持證上崗;2、應有必要的防護措施,正確穿戴防護用品;3、工作完畢后,離開現場,做好收尾工作;4、對操作人員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5、對身體不適應本崗位工作的人員調換崗位23、。2計算機工作時產生的熒光屏輻射1、 教育操作者在操作計算機時應距熒光屏30cm以上;2、 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計算機,注意中間休息;3、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保持正確操作姿勢;4、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 3清洗鉆具螺紋用的清洗油著火事故1、 嚴格執行操作規程;2、 清洗油保存在陰涼通風處,用鐵桶儲存;3、 使用清洗油等易燃物品時,嚴禁使用明火;4、對操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培訓,防止“三違”現象發生。4工件磁粉探傷用的煤油著火事故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2、煤油保存在陰涼通風處,用鐵桶儲存;3、使用煤油等易燃物品時,嚴禁使用明火;4、對操作人員加強安全教育、培訓,防止“三違”現象發生。5夏24、季高溫作業中暑事故1、作業時避開高溫時間;2、配備足夠量的衛生飲用水及各種防暑降溫品;3、輪班作業,及時換人操作。4、工作前根據員工的身體狀況,有病和體弱者安排休息。6冬季低溫作業凍傷事故1、作業時避開低溫時間;2、配備足夠防凍用品;3、輪班作業,及時換人操作。7夏季蚊蠅叮咬造成皮膚感染1、作業時避開蚊蠅出現高峰時間;2、配備足夠量的防蚊蠅叮咬用品;3、作業時換上包裹嚴的工服;4、工作前根據員工的身體狀況,有皮膚病和體弱者安排休息;5、作業前將蚊蠅叮咬用品涂涂抹在身體上。8電氣設備線路短路、油料引發的火災事故1、 把好設備的選型和進貨關,選用合格的電氣設備;2、 經常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持設25、備的清潔和運轉良好;3、 嚴禁電氣設備超負荷工作,嚴禁在電氣線路上私拉亂接負荷;4、 對設備易松動的接點要經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 加強對安全知識的培訓和學習,使操作人員掌握操作規程;6、 在禁止使用明火的地方掛安全警示標志。9工件檢測滾動擺放、裝卸時擠、砸、碰傷人1、工作現場工件要擺放整齊,物流要有序;2、施工作業人員應穿戴好防砸工鞋;3、多人作業時配合要默契。序號風險控制措施10電氣設備、設施線路漏電導致人員觸電事故1、掌握有關用電常識,嚴格落實各項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作業;2、定期檢查電氣設備、設施和線路,漏電保護裝置和接地線保證完好;3、臨時供配電設備設施、電氣線路要按照標準和規范安裝;4、選擇和使用合格的手持電動工具;5、嚴禁在潮濕的環境或雨天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應有可靠的防護措施后進行作業;6、加強急救知識的學習和宣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