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程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116
2024-09-06
11頁
111.13KB
1、鐵路工程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 錄1. 適用范圍12. 編寫依據13. 作業流程23.1 遷改流程圖23.2 架空線路作業(工序)流程圖33.3 電纜線路作業(工序)流程圖3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55. 作業準備55.1 人員配備5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66作業方法66.1 施工準備:66.2 施工操作66.2.1 架空線路施工66.2.2 電纜線路施工77. 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87.1質量控制措施87.2檢驗標準9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2、適用于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遷改施工作業。2. 編寫依據表2-1 引用標準及規范名稱序號標準及規范名稱頒發機構1TB10008-2007 鐵路電力設計規范鐵道部2TB10207-99 鐵路電力施工規范鐵道部3TB 10420-2003 鐵路電力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鐵道部4GB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建設部5GB50173-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建設部、能源部6GB50217-2007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建設部7GB50168-92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建設部8施工組織設計本項目部編制3. 作業流程3.13、遷改流程圖 是否發現異常處理至符合要求是遷改完成否辦理停送電手續圖3-1遷改流程圖與產權勘察現場與土建勘察現場與產權確定遷改工程量制定遷改方案調查影響線路產權單位編制預算項目部審核預算遷改合同談判并簽署賠補協調工作實施遷改工作3.2架空線路作業(工序)流程圖 是否發現異常處理至符合要求是遷改完成否辦理送電手續圖3-2電力架空線路作業流程圖挖拉線坑挖電桿坑立桿及金具安裝材料準備開 始導線架設接地體安裝辦理停電手續停電搭火質量檢驗3.3電纜線路作業(工序)流程圖 是否發現異常處理至符合要求是遷改完成否辦理送電手續圖3-3電力電纜線路作業流程圖(修建電纜溝)挖電纜溝(槽)電力電纜敷設埋設電纜保護管開4、 始電纜中端頭制作安裝全段電纜耐壓試驗電纜接地體安裝辦理停電手續、搭火質量檢驗4. 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安全風險辨析及預控措施序號安全風險預控措施1電桿組立時電桿倒塌傷人吊車腳架安裝穩固,檢查鋼絲繩無裂痕毛刺,吊裝周圍嚴禁多余人員圍觀,電桿組立后回填夯實程度2施工前未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督促產權單位在施工前對施工隊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沒有進行交底的,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3金具安裝和導線架設時,電桿下人員高空墜物傷人安全監護認檢查桿下人員佩戴安全帽,傳送物資上、下桿時,必須用繩索提吊,嚴禁直接從高空向地面拋投物品4地錨未進行回填土地錨放入坑內連接拉棒后,馬上進行回填夯實,露出拉線棒頭5新架導線和新敷電纜5、與其他物體安全距離不夠測量監控相鄰距離,確保滿足安全距離要求6電纜耐壓試驗不達標電纜終端頭、中間頭制作安裝后,必須進行耐壓試驗,不合格必須重新制作,直到合格為止7未辦理工作票而帶電操作施工完成工作票辦理停電后才能進行施工操作、掛設地線前用驗電筆測試是否停電8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未戴安全帽的人員禁止進入施工現場。9送電前接地線拆除、外觀檢查送電前必須拆除臨時接地線、施工人員是否在桿上操作、檢查線路有無混接現象10送電后新線路運行情況送電后10分鐘內,觀察線路運行情況,是否出現送電后,用戶線路出現短路、燃燒事故,確認后方可離開現場5. 作業準備5.1 人員配6、備表5-1 人員配備表工序名稱建議工作人數負責人數監護人數挖、填電桿坑、拉線坑、電纜溝槽611電桿組立411金具安裝411導線架設811電纜敷設1211電纜中間頭及終端頭制作安裝411耐壓試驗111辦理停送電作業票211注:作業人數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序號名稱規格/編號單位數量備注1吊車25T臺1規格數量按實際定2耐壓試驗儀10-35kV臺1規格數量按實際定3斷線鉗350mm把2規格數量按實際定4壓接工具把2規格數量按實際定5活動扳手把6規格數量按實際定6手鉗把4規格數量按實際定7桿上導引繩15m條4規格數量按實際定注: 7、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根據具體工程量規模配備。6作業方法6.1施工準備:6.1.1 技術資料: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安全措施、施工方案;6.1.2 人員組織: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安全質量負責人和技能人員;6.1.3 機具的準備:按施工要求準備機具并對其性能及狀態進行檢查和維護;6.1.4 施工材料準備:1)電桿、橫擔、絕緣子、導線、金具螺栓等。 2)電纜、終端頭、中間頭、連接導管等6.2 施工操作:6.2.1 架空線路施工6.2.1.1 電桿組立:挖電桿坑深度以電桿6/1為準,例如,12米電桿坑深為2米,15米電桿坑深為2.3米;在吊車能達到地方宜用吊車組立電桿,吊車不能到達地方,采用人工抱桿8、組立,電桿組立完成后,同時安裝地下接地體,及時回填夯實電桿周圍,如遇終端桿,電桿則應偏向外側半個桿梢。6.2.1.2 拉線安裝:挖坑深度一般以拉線棒出土50厘米,例如,拉線棒長2.4米,則拉線坑深為1.9米;拉線上把用拉線抱箍穩固在電桿上,拉線下把與拉線棒連接,采取緊線器收緊拉線。6.2.1.3 金具安裝:桿上鐵橫擔安裝要平直,且橫擔抱箍方向一致,如有兩條橫擔上下安裝時,一般間距為1米;絕緣子安裝穩固,切忌碰撞損傷;避雷器安裝穩固。6.2.1.4 導線架設:導線放線時采用人工放線,在放線過程中不能出現導線打折、背扣現象,放完一條導線收緊一條,不能同時收緊三、四條導線,導線收緊采用鏈條葫蘆方式,9、最好不在桿上緊線。6.2.1.5 桿上地線安裝:終端桿上地線以鋼絞線引下,在電桿腳出土部位,用雙槽夾板與接地體連接,保持良好接地,接地體電阻根據規范小于10歐姆,如不能達到要求,則延長接地體。6.2.1.6 線路搭火及停送電作業票:上述準備工作完成后,專人辦理停電作業票,停電后,由辦理人電話通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命令施工人員上桿驗電,確認無電后,在遷改段停電兩側掛臨時接地線,再次驗電后,施工人員進行新舊線路搭火連接,檢查搭火質量及外觀,確認達到送電條件,拆除臨時接地線,現場負責人通知辦理人員送電。6.2.1.7清理場地:送電正常后,清理場地,施工結束。6.2.2 電纜線路施工6.2.2.110、 挖填電纜溝(槽):直埋電纜挖電纜溝基本夠深0.8米、寬0.4米;電纜槽開挖:深1.51.8米、寬1.21.5米,預制電纜槽蓋板,溝內安裝電纜支架。6.2.2.2 敷設電纜:直埋和溝槽內敷設由人工布放,電纜抬運過程中彎曲半徑應大于電纜外徑的20倍,例如,電纜外徑35mm,則電纜彎曲半徑應大于0.7米;穿管敷設電纜,應在管道另一側采用牽引繩拖放,電纜在電桿上下桿處和電纜井內,應留出5米的預留。6.2.2.3 電纜接頭:電纜上桿采用終端頭,電纜頭制作完成后進行冷縮式包封,必須進行耐壓試驗,并做好記錄,合格后方可固定在電桿上,并與避雷器良好連接;中間頭制作必須對好相序,導線進行液壓壓接,牢固包封冷縮11、頭,做好耐壓試驗,并做好記錄。6.2.2.4 辦理停送電作業票:電纜連接前,必須由專人辦理停電作業票,停電后由專人通知現場負責人,現場負責人命令驗電,確認無電后,遠端兩頭(電纜出線端和電纜用戶端)掛臨時接地線,電纜頭做好后,進行全段電纜耐壓試驗,合格后,現場負責人通知辦理人送電。6.2.2.5 清理場地:送電正常后,回填電纜溝或用蓋板蓋住電纜溝槽,清理場地,施工結束。7.1質量控制措施7.1.1 電桿組立后,必須檢查電桿外觀,是否有裂紋、斷裂。7.1.2 金具安裝必須平直牢固,絕緣子安裝無損傷。7.1.3 拉線安裝松緊度適中,不能出現拉線過松,造成緊線時電桿偏移。7.1.4 線路通道內的障礙物12、應清除,遇有交叉跨越處應采取防止磨損導線和電纜的措施。7.1.5 導線接頭采用纏繞式連接,必要時采取爆破焊接;電纜接頭的連接導管壓接時應平穩加壓,一般每個導管壓接四次(線纜兩端各二次)。7.1.6導線和電纜每次連接前,必須分清相序后才能連接;電纜連接完后,清理贓物,進行冷縮式包封。7.1.7 導線在電桿上的絕緣子連接中,應用鋁芯線綁扎在絕緣子上,不能傷及導線,特別是絕緣導線連接通過,更不能損傷導線外皮,防止漏電現象。7.1.8 必須保證指揮通訊系統正常工作,加強施工監護。7.2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照TB10207-99 鐵路電力施工規范、TB 10420-2003 鐵路電力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173-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并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