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力廠制氧車間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132
2024-09-06
17頁
100.37KB
1、企業動力廠制氧車間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動力廠制氧車間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制定的目的為了保證企業及職工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在因機械設備故障、操作失控或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而發生突發性重大化學事故時,能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地搶險、搶修、實施救援,從而達到盡快控制事態發展,降低事故損失,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根據本車間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車間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基本情況1、制氧車間簡介XX公司動力廠制氧2、車間始建于XX年6月份投產,占地7500m2,縱向距離120米,橫向距離62.5米。車間設有運行、機修兩大工段,下設9個生產與檢修班組,現有干部、員工145人(其中2名車間領導管理人員和4名工段長),配備安全消防義務員145人,分布在各個崗位,應急聯系,及時到現場。配置各種滅火器110只,分布在各個崗位生產現場,消防栓13座,并備有安全消防水源。附消防設施分布圖制氧車間主要生產設備,兩套制氧機:1#6000m3/h和2#6500m3/h設備,生產能力達12500m3/h氧氣,且配套安裝1座400m3氧氣球罐和1座400m3、1座200m3氮氣球罐,設備配套有2臺空壓機、6臺氧壓機、3臺氮壓機、3、4臺170型空壓機、4臺膨脹機和液氧、液氮泵和液氧儲罐、液氮儲罐,附設瓶氧充裝間供全公司各單位維修自用。2、車間地理位置、周圍概況及氣象狀況制氧車間位于XX公司院內南側,制氧車間廠區環境基本達標,車間四周1000m內無公共場所、重要設施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區,距穆家莊1000米以上,距王老莊1100米。本車間屬溫帶大陸性季節氣候。年平均氣溫10.4一月平均氣溫-7.1,四月平均氣溫12.6,七月平均氣溫25.4,十月平均氣溫11.4,極端最低氣溫-21.9,極端最高氣溫40.3;年日照287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60mm左右,多集中在78月;初霜始于十月上中旬,四月中上旬終霜。全年最小頻率風向:西4、北,西北西、西風、東北東、東南風。3、生產特點主要危險源點分布在制氧廠區內。工藝流程比較復雜,再加上突然發生泄漏與操作失控或地震等自然危害情況下,會造成火災爆炸、窒息等嚴重事故的潛在危險。本單位主要以氧氣與氮氣、液氧及液氮泄漏為最危險源。氧氣在充裝系統操作時易發生氣瓶爆炸重大危害源。4、公司職業安全衛生保障系統(1)消防隊公司設有專職消防隊,有消防人員11名,24小時有值班人員,有水、泡沫消防罐車一輛。(2)醫務室公司后勤部設有醫務室,有醫務人員10名,24小時有值班人員。(3)保衛處公司設有專職保衛隊,有保衛人員500名,24小時有值班人員。三、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1、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分布(5、附車間危險源點分布圖3)1號目標:氧氣、氮氣球罐及氧氣調壓間2號目標:氧氣壓縮系統3號目標:液氧氣化系統及氧氣充裝間2、危險目標發生事故物品名稱,可能涉及的范圍目標危險物品名稱位置波及范圍一般事故重大事故1號目標氧氣、氮氣氧氮球罐、調壓間廠區廠區2號目標氧氣氧氣壓縮機廠區廠區3號目標液氧、氧氣液氧貯罐、氧氣充裝間廠區廠區四、應急救援指揮系統1、指揮機構(見附圖2)制氧車間成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成員組員見下表,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車間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車間主任任總指揮,副主任為副總指揮,負責車間應急救援6、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主任辦公室。總指揮副指揮成員2、職責(1)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本車間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現場指揮救援救護的統一行動。組織復產并調查上報事故經過。(2)救援一隊主要負責現場設備的修復、應急處理,盡可能的降低災害損失。根據現場情況服從指揮機構安排。(3)救援二隊主要負責工藝部門的應急安排。根據現場情況服從指揮機構安排。3、指揮部人員分工(1)總指揮組織指揮全車間的應急救援工作。(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各司其職。(3)救援一隊、二隊隊長7、傳達貫徹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組織隊員應急救援工作。(4)搶險隊員根據現場情況,聽從指揮部安排,積極參加各項應急救援工作。(5)公司保衛處負責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6)消防隊長負責滅火、搶險、搶救和現場災情處置及洗消工作。(7)公司調度室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停車、開車調度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工作。(8)公司醫務室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護送工作。(9)公司供銷處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采購。五、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分工。1、職責與任務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專業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8、,擔負公司各類化學事故的救援處置任務。2、組成及分工通信聯絡隊:由總調度室組成,負責人為總調度長。擔負各隊之間的聯絡和對外聯絡任務。治安隊:由保衛科組成,負責人為保衛處長。擔負現場治安、交通指揮、設立警戒、指導職工疏散任務。消防隊:以公司消防隊為主,負責人為公司消防隊隊長,擔負滅火、洗消和搶救現場人員的任務。搶險搶修隊:由車間鉗工班、電工班、儀表班人員組成,負責人為鉗工班長,擔負搶險搶修指揮協調任務。醫療救護隊:由公司醫務室醫護人員組成,負責人為醫務室主任,擔負受傷、中毒人員的就地搶救及轉院治療工作。氣體防護隊:由氣體防護員組成,負責人為氣體防護站站長,擔負中毒人員現場救離及搶險搶修的安全監護9、任務。物資供應服務隊:由供銷處人員組成,負責人為供銷處處長,擔負傷員、中毒人員的生活必需品、搶救物資的供應、應急生活安排等任務。運輸隊:由公司車隊人員組成,負責人為車隊長,擔負搶救人員、物資供應等的交通運輸任務。六、信號聯絡及規定1、車間內部電話報警聯系姓名職務外線電話內線電話手機聯絡方式主任副主任運行工段段長運行工段副段長機修工段段長機修工段副段長運行甲班班長運行乙班班長運行丙班班長儀表班班長電工班班長維修班班長空壓機站班長氧氣充裝班班長化驗班班長2、對外聯絡單位負責人內線外線調度動力廠調度室公司總調度室消防科保衛處醫務室安環處3、危險警戒區的確定及警戒由救援指揮部確定危險警戒區,由保衛處負10、責邊界警戒,警戒哨佩戴臂章。4、救護車標志:啟用警燈,鳴警并懸掛紅十字自旗。七、事故應急處置方案危險性目標的一般事故,可能因設備的微量泄漏,由崗位工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從而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減少環境污染。重大事故可因設備事故等造成大量泄漏,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物料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并波及廠區周邊范圍,經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車間內、外確定三個職工緊急疏散集結點(見附圖4),以便在非常情況下組織職工向合適的地點疏散集結,保證職工的身體安全。在事故情況下應采取以下應急救援措施:1、1號目標大量泄漏的處置崗位工巡檢人員發現1號目標處11、有大量氣體泄漏聲響,應立即通知當班班長。操作工及班長在查明風向后立即佩戴好空氣呼吸器趕赴現場檢查實情,并盡可能把詳細情況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同時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指揮部接到通知后,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通知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在查明泄漏情況后,現場指揮員當急指令,馬上關閉氧、氮氣球罐進、出口閥門,同時通知氧、氮壓機操作工打開氧、氮氣放空,關閉氧、氮壓機出口閥,控制氣流并通知使用用戶和調度室。 調度室會同車間視氣體泄漏量和范圍,做出局部或全部停車的決定。指揮部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伍即開展救援工作。公司消防隊、氣12、防站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氣防人員佩戴好空氣呼吸器,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醫護人員與消防隊、氣體防護人員配合,根據人員中毒情況,及時給予輸氧等急救措施,重傷員送往醫院搶救,并對中毒人員進行分類,放置醒目標志,便于區分和搶救治療。安全環保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查明氣體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對泄漏源下風向擴散區域進行監測并確定結果,將監測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職工撤離或指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面的擴大,將環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時根據現場情況,采用電話或書面報告等適當的方式及時向環境保護部門13、報告。治安隊按指定地點集結人員,在事故現場四周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回檢查。當氣體擴散波及廠內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在指揮部協調下朝上風向安全地帶疏散。搶險搶修隊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指令,氣體漏點進行搶修,如果已局部停車或全部停車,可在現場消除之后,進行維修。當事故狀態得到控制,指揮部指令對設備作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現場氣體含量達標,即可令車間在調度室的指揮下恢復生產。大量泄漏時職工安全撤離方向及途徑A、東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須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向正南向撤離至車間南大門口,然后向東行,直至到達第一集結點。B、南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須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向西部14、撤離至第三集結點。C、西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須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向正南方撤離至第二集結點。D、北風:下風向區域內職工須立即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向正西部撤離至第二集結點。2、2號目標發生著火事故的處置當操作工發現明火明,立即通知班長,并采取果斷措施,及時關閉氧氣進口閥,打開氮氣進口閥,關閉出口閥,打開放空閥,停止主電機運轉,防止事故擴大。班長接到通知后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指揮部下達按應急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通知各指揮部成員和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指揮部根據事故狀態,命令應急救援隊開展救援工作。總調度室根據火災情況作出局部停車或全部停車決定。消防隊進行向著火點噴射干粉,協助搶險搶修隊進15、行工作。醫務人員根據人員傷情進行搶救治療,重傷員送往醫院搶救。保衛處按指定地點集結人員,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回檢查,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當事故波及其他人員安全時,應迅速組織吸關人員按指揮部確定的路線,集結點安全疏散、撤離。火災得到控制并清除后,搶險一隊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指令,進行搶修。總調度室指揮恢復生產工作。職工的安全撤離方向A、氮壓機、水泵房、充裝間崗位向車間北大門口撤離,向南撤離至第二集結點。B、空壓機、主控室、化驗室、儀表室、電工崗位向車間南大門口撤離至第二集結點。3、3號目標管道破裂、嚴重漏氣事故處置當操作工發現充瓶管道破裂,漏氣嚴重時,及時向當班班長匯16、報。當班班長及時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詳細情況,同時應急指令,操作工立即停止液氧泵運轉,做緊急停車處理,關閉進、出口閥門,打開放空閥;充裝班立即關閉充氣總閥,打開放散閥,關閉氧氣瓶充氣閥。指揮部通知各指揮部成員趕赴事故現場,查明漏氣部位及原因。指揮部根據事故狀態,命令搶險一隊進行搶修。搶修完畢后,在指揮部指令下恢復生產。如發生管道破裂爆炸,車間指揮部命令全體職工向第二集結點撤離。八、裝備和信號規定1、對本單位危險目標配備各種通訊器材、防護器材、滅火器材等,平時由專人監護、保管、檢驗,確保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態,保證有效使用。2、信號規定對各種通訊工具、報警及事故信號平時必須做出明17、確規定,報警方法、聯絡號碼和信號使用規定要置于明顯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熟練掌握。九、事故情況下安全疏散的注意事項1、迅速判斷事故發生地點,向遠離事故區方向撤離。2、聽從指揮。人員在撤離時,一定不要慌,要聽從指揮部的指令和現場治安隊的安排,按指定路線,向指定的集結點撤離。3、發揚互幫互助精神。員工在自救的基礎上要幫助其他同事一起撤離危險區,對于已受傷人員更是需要他人幫助。4、氧氣、氮氣大量泄漏時,迅速判斷風向,迅速撤離危險區域內員工至上風處。十、預防事故措施1、制氧車間內嚴禁吸煙和動用明火,需動用明火時必須按動火安全技術規程執行,化驗合格后方可動火,現場監護人員做好監護,另外動火區域旁配備相應的18、滅火器。2、嚴格控制各項工藝技術指標,發現異常及時向班長匯報。3、開在閥門時用力不要過猛,緩慢操作,按規程操作。4、進入工作崗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5、操作工要每小時對各危險源點進行點檢,按時按質量填寫危險源點巡檢記錄表,發現問題及時向班長匯報。6、一旦發生大量有害氣體泄漏、著火等情況,崗位工立即處理,盡力降低危害程度措施。十一、工程搶險搶修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消滅事故的關鍵。搶險人員應根據事先擬定的方案,在做好個體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堵漏排險,消滅事故。十二、現場醫療救護1、一旦發生事故出現傷員,首先做好自救互救;發生灼傷,要立即在現場用清水進行足夠時間的沖洗。2、對19、發生中毒的病人,進行必要的醫學處理后才能根據中毒和受傷程度轉送各類醫院。十三、公司支援車間一旦發生重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本單位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其他單位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向上級匯報,必要時請求公司力量援助。公司援助隊伍進入廠區時,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項。十四、訓練和演習1、要加強對各救援隊伍的培訓,指揮領導小組要從實際出發。如制氧車間院內突然發生爆炸事故,當班車間領導,應急救援安全領導小組應及時趕到指揮現場,統一指揮。2、調度室接到報警后迅速報告應急救援指揮部。夜間發生事故時立即通知公司值班領導,擔負臨時指揮任務。3、指揮部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調度室會同20、車間工段視氧氣、氮氣泄漏和事故范圍報指揮部,由指揮成員做出局部或全部停產決定。4、安全現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組織應急救援,當事故狀態得以控制并消除后,由當班值班領導指揮設備復產,車間應急救援小組對設備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事故隱患,消除現場安全隱患,然后通知公司生產總調恢復生產正常,給企業的財產得到更好的保證。制氧車間救援隊伍以訓練成一支思想好、技術精、作風硬的指揮班子和搶險隊伍,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救援隊伍能根據各自任務及時有效的排除險情,控制并消滅事故。十五、有關管理制度及規定為了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效地進行處理,必須制定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好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21、工作。對本單位全體職工進行經常性的應急救援常識教育,并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同時還建立以下相應制度。1、值班制度:車間主抓安全領導24小時值班制度,夜間由值班長和生產調度負責,遇有問題及時處理,遇有重大問題馬上匯報上級有關領導。2、檢查制度:每月由本單位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結合生產安全工作,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3、例會制度:本單位每周一次安全總結會,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實際情況做相應地工作分析總結,消除一切安全隱患,并針對存在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附圖1:消防設施分布圖附圖2:制氧應急救援機構圖附圖3:危險源點分布圖附圖4、緊急疏散集結點。動力廠制氧車間安22、全管理組織機構一、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二、安全管理網絡 車間主任:(車間安全組織第一責任人)副主任: 運行工段 機修工段 段 長: 段 長: 副段長: 副段長:甲班 乙班 丙班 空壓機站 充裝 電工 儀表 鉗工 化驗班 長:副班長: 注:周計平為運行工段安全組織第一責任人。 周立更為機修工段安全組織第一責任人。 孟成明、鄭宏宇、馬超、張寶文、婁士軍、趙志勇、鮑福成、呂鳳君、付艷平為各班組安全組織第一責任人。制氧車間應急救援機構(二) 主 任:副主任:搶險一隊 搶險二隊 隊長: 隊長: 隊員:機修全體人員 隊員:運行崗位人員 應急救援預案程序:第一步:應急響應、險情上報。 第二步:制定搶險計劃及準備。第三步:進行搶險救援。第四步:組織復產。第五步:調查、上報事故經過,并制定應急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