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25HZ微電子相敏軌道電路檢修測試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148
2024-09-06
7頁
73.04KB
1、鐵路25HZ微電子相敏軌道電路檢修、測試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1.目的:掌握25HZ微電子相敏軌道電路的檢修、測試標準,達到能按檢修作業程序進行檢修、整治的要求。2.適用范圍:車站與區間信號工崗位。3.作業內容: 3.1登記。3.2現場聯系。3.3送受端箱盒及引入線。3.4軌道絕緣。3.5各種接續線。3.6測試、銷記。5. 檢修作業程序:階段步驟項目內容、要求及標準天窗點前作業1監測數據分析工作前,調閱微機監測,分析設備運用狀態。2登記在運統-46上按照規定的登記格式進行登記。3設2、置防護按xx鐵路局電務上道作業安全防護管理辦法規定,指派駐站聯絡員和現場防護員進行防護。4現場聯系與電務駐站聯絡員聯系,互試電話,確認作業地點、設備編號及工作內容。天窗點中作業1送受電端箱盒及引接線(1)箱盒基礎完整,不傾斜,代號清晰培土良好,無雜草,箱盒無裂紋,不破損。(2)盤根作用良好,不進水灰,箱內配線整齊,不破皮,無老傷,螺母墊片齊全緊固,線頭不松動,端子編號名牌清晰,箱內整潔無異物,無廢孔。(3)箱內變壓器、限流電阻、防雷元件、斷路器等固定良好,名牌清楚,無過熱現象。送端限流電阻根據軌道電路類型有不同規定,電化區段4.4,非電化:道岔區段0.9,無岔區段1.6,在進行軌道電路調整時,3、嚴禁改變其阻值。(4)熔絲容量符合要求,送端為2個1A、1個10A熔絲,受端為1個10A熔絲,熔絲無變形氧化,接觸良好,防雷元件齊全。(5)鋼軌引接線固定良好,無混電可能,螺栓緊固,絕緣良好。引接線涂油防銹,斷股不超過1/5,塞釘出頭無末根、廢邊、封頭良好。(6)各部清掃注油,加鎖完整。2軌道絕緣(1)檢查軌道絕緣(槽型、軌端、膠注絕緣、高強度墊片)良好,無嚴重破損,軌端無肥邊。(2)魚尾板螺栓外觀不松動,道釘不碰夾板,無混電現象。3各種接續線(1)接續線塞釘出頭,無末根,卷邊,封頭良好。接續線無脫焊,單斷,與魚尾板保持密貼,平、緊、直。(2)跳線涂油防護不銹蝕,斷股不超過1/5,3.3米跨線4、良好,固定在枕木側面距枕木面不小于20mm,卡釘不釘在鐵墊板下面。4復查銷記(1)復查各部良好,作業工具、材料未遺漏。(2)在運統-46按標準格式進行銷記。天窗點后作業1問題處理(1)發現一時不能克服的設備缺點記錄在設備缺點待修記錄本上,并向工長匯報。(2)對結合部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填發工作聯系單。6.作業安全注意事項:6.1 上道作業前,作業單位必須根據作業時間、地點、任務及設備狀況,做好安全預想,召開班前預想會,明確作業人員的作業內容,布置詳細的安全防護措施。室內外應分別設置專職安全防護員,明確防護反位及防護措施,并將安全預想、措施有關內容記載在相關卡控表內。6.2 作業人員上崗時必須按5、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6.3 上道作業應盡量避開“D”、“Z”字頭高速列車,若無法避開時,應在列車到達作業地點前20分鐘下道,在安全地點避車。6.4 防止車輛傷害。嚴格執行臨線來車,本線下道。6.5 人身和攜帶物件(如長桿、導線、工具等)與接觸網設備帶電部分,必須保持2m以上的距離,與回流線有1m以上的距離。一、1.目的:通過信號工的檢修,對ZYJ7道岔的電氣和機械性能按作業標準進行檢查后,確保在一定的時間周期內,ZYJ7道岔各項性能符合符合行車安全的要求。2.適用范圍:車站與區間信號工崗位。3.作業內容:3.1檢查道岔密貼和肥邊情況,各部件無破損,尖軌、基本軌、心軌、翼軌豎切部分無肥邊,尖軌無6、離隙、翹頭、拱背。3.2檢查安裝裝置有無損傷。3.3檢查表示桿是否變形(錯位/張口),缺口有無變化。3.4檢查設備有無外界干擾,檢查加鎖裝置是否良好。3.5檢查箱盒是否有破損、漏水,防塵罩安裝良好。3.6檢查基礎無破損,粉飾良好。3.7檢查外部螺栓是否松動,開口銷是否齊全、標準;引入管安裝良好。3.8基礎面、設備外部清掃、注油。3.9滑床板清掃、涂油。3.10扳動試驗。3.11安裝裝置及各連接桿絕緣檢查。3.12表示桿及轉轍機動作桿與鎖閉桿、連接桿油潤良好,無銹蝕。3.13轉轍機動作桿與鎖閉桿、連接桿在一條直線上,鎖閉桿與鎖框不別勁。3.14鎖鉤鎖閉良好,不別勁。鎖鉤、鎖鉤連接軸、鎖閉桿及鎖閉7、鐵應保持清潔、油潤,無銹蝕,鎖鉤與鎖鉤連接軸橫向滑動良好,機外各部注油、潤滑。5.檢修作業程序:階段步驟項目內容、要求及標準天窗點前作業1監測數據分析工作前,調閱微機監測道岔電流曲線,分析道岔運用狀態。2登記(1)根據xx鐵路局電務系統天窗修作業管理辦法文件要求,在天窗開始前40分鐘,在天窗修專用的運統-46上按照路局公布的登記格式和規定時間進行登記。(2)按規定申請手搖把。3設置防護按xx鐵路局電務上道作業安全防護管理辦法規定,指派駐站聯絡員和現場防護員進行防護。4現場聯系與電務駐站聯絡員聯系,互試電話,確認作業地點、道岔號碼及工作內容。5檢查道岔外部裝置(1)安裝裝置。安裝方正,托板距離石8、碴不少于30mm,無老傷裂紋,螺栓緊固,防松措施良好。安裝轉轍機的兩根軌枕之間的撐鐵完好。(2)外鎖閉裝置各部螺栓緊固,防松措施良好,開口銷作用良好。轉轍機動作桿與鎖閉桿、連接桿在一條直線上,鎖閉桿與鎖框不別勁。鎖鉤鎖閉狀態良好,第一牽引點鎖閉量不小于35 mm,其他牽引點鎖閉量不小于20 mm(30#道岔第一、二、三、四牽引點,心軌第一牽引點不小于35 mm,尖軌第五、六牽引點及心軌第二、三牽引點不小于20 mm);鎖鉤與鎖閉框兩側有間隙,不別勁(含斥離軌)。鎖閉框兩側導向銷應有效插入鎖閉桿兩側的導向槽內,不得脫落。鎖鉤在橫向軸上活動良好。各種桿件銷孔總曠動量不大于1mm,穿越軌底的各種桿件9、,與軌底的距離大于5mm,距離石碴不少于20 mm。外鎖閉桿限位鐵與鎖閉框間隙應為13mm。絕緣件狀態良好。(3)轉轍機轉轍機加鎖良好,機殼無裂損,引入管完好無脫落。油路無滲漏,油管防護設施齊全、完好。防護罩及各部無缺損,加鎖裝置良好,標記清晰。轉轍機表示桿兩片吻合平順,不張口。表示連接桿上下不磨卡。各部螺栓作用良好,不失效。(4)道岔定、反位狀態檢查道岔密貼狀況良好。表示桿缺口達標。基本軌無肥邊、橫移。尖軌、心軌、翼軌無肥邊、翹頭、弓背或其他異狀,爬行不超過20mm,單根尖軌前后串動之和不超過10mm。頂鐵作用良好,與尖軌間隙不大于1mm。前三塊滑床板作用良好,牽引點滑床板無連續失效。6箱盒10、(1)基礎完整,不傾斜,代號清晰,培土良好無雜草。箱(蓋)無裂紋,不破損。(2)引入管完好,不懸空,兩端無脫落。7清掃(1)清除設備表面、各活動部位、各桿件、螺絲絲扣上的污物、灰塵和油垢。(2)鎖鉤與鎖閉桿的接觸面及動作范圍內無砂石、異物,無卡阻。天窗點中作業1道岔密貼狀態檢查(1)電扳道岔,檢查密貼狀態良好,轉換過程中尖軌和轉轍機的動作狀況,無卡阻,尖軌無反彈。(2)進行4mm不鎖閉試驗和溢流壓力、動作壓力測試,并將數據記錄在測試表格中。動作壓力通常在5MP,不大于9MP,溢流壓力在1214MP范圍內。2轉轍機內部(含SH6)檢修(1)遮斷器接點接觸良好,接觸深度不小于4mm,非經人工恢復不11、得接通電路,且斷開距離不小于2mm。開閉正常,膠木座無裂紋,配線無損傷,線頭不松動,開口銷齊全。(2)電機、油泵組電機、油泵間聯軸器配合良好,轉動時無卡阻,別勁,無過大噪聲。配線無斷股,不磨卡,線頭無松動。各部螺栓作用良好,不失效。(3)液壓、油路系統油缸、動作桿工作平穩,無顫抖。油路系統各接頭部分無漏泄。油箱內油位應在油標上、下限之間。溢流閥密封螺母及其并帽緊固良好。各部螺栓作用良好,不失效。(4)接點組安裝緊固,接點接觸面擦試,接觸良好,接點片無嚴重磨損,壓力適當,膠木無裂紋。配線整齊,無斷股,無破皮,不磨卡,線頭不松動,并帽緊固。動接點在靜接點片內接觸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動動接點,其12、擺動量不大于2mm,動接點打入靜接點時,與靜接點座應保持3mm以上間隙。拉簧作用良好,無銹蝕。開口銷齊全,作用良好。接點深度調整螺母不松動。活動部分動作靈活,油潤良好。滾輪在動作板上應滾動靈活,落下時滾輪與動作板底部不受力,并與動作板斜面有0.5mm以上間隙。(5)表示桿與擠脫器ZYJ7缺口間隙為20.5mm, SH6缺口間隙為41.5mm。擠脫器鉛封完整,螺栓緊固。(6)清掃、注油轉轍機內防塵、防水良好。機內清掃、整理線卡。電機慣性輪適量注油。動作板與滑輪間及鎖閉柱(檢查柱)保持油潤。3試驗銷記(1)蓋上轉轍機機蓋并加鎖。(2)轉換道岔試驗良好,向電務駐站聯絡員匯報作業完畢。(3)根據xx鐵13、路局電務系統天窗修作業管理辦法文件要求,在天窗修專用的運統-46上按照路局公布的登記格式進行銷記。天窗點后作業1復查。復查各部良好,加鎖完整,蓋上防塵罩,作業工具、材料未遺漏。2注油(1)設備表面、各活動部位、各桿件、螺絲絲扣刷涂機油。(2)動作桿、表示桿油氈適當注油。(3)滑床板清掃、涂油。3手搖把交回手搖把,并加封銷記。4問題處理發現一時不能克服的設備缺點記錄在設備缺點待修記錄本上,并向工長匯報。對結合部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填發工作聯系單。注:遇特殊情況不能在天窗點前完成的工作內容,可調整到天窗點后完成。6.作業安全注意事項:6.1駐站防護員上崗時,應佩戴防護員臂章,嚴禁從事與防護無關的其14、他工作。駐站防護員應在室外作業人員出發前到崗,并與安全防護員和作業人員試驗通信工具良好,防護員在上道作業前應相互校核時鐘。作業人員出發后應隨時預報列車運行情況,確保作業人員途中安全。6.2駐站防護員在擔當值臺防護期間,必須掌握室外各組作業地點和內容,應隨時與車站值班員保持聯系,準確掌握列車運行情況,及時向安全防護員和作業人員預告(三預告)列車鄰站閉塞、鄰站出發和列車達到距作業點規定的防護距離。當列車到達距作業點規定的防護距離時,立即通知安全防護員要求作業人員下道避車,在列車通過作業點前仍需隨時向安全防護員和作業人員通報列車運行情況。 6.3.安全防護員上崗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安全防護用品,佩15、戴防護員臂章,攜帶上崗證、號角、口笛、通信工具(維修小電話、對講機)、高音喇叭(大型施工時用)、防護記錄本等,并與駐站防護員試驗通信聯絡工具良好,確保通信暢通。6.4室外作業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帶齊防護用具(小電話、口哨等),正確使用防護用具,禁止在線路上接打手機;在站內作業時要加強了望,注意列車運行;在線路上行走或作業時,應不斷前后了望;在復線區間,應迎著列車運行方向行走;禁止在鄰線和兩線中間躲避列車。6.5室外作業人員作業前,必須明確安全避車地點的具體位置、了解安全避車地點與作業區域的距離,確保下道避車安全。接到安全防護員或駐站防護員的下道避車通知后,應立即停止作業,下道避車。6.6上道作業應盡量避開“D”、“Z”字頭高速列車,若無法避開時,應在列車到達作業地點前20分鐘下道,在安全地點躲避列車。6.7作業人員下道避車的同時,必須將作業機具、材料移出線路。兩線間、道心內、碴肩及道床邊坡上嚴禁放置機具、材料。機蓋打開后,蓋內禁放物品。6.8點外作業,當列車經過時,必須執行“鄰線來車、本線下道”。遇“D”、“Z”字頭列車經過時,無論是點內還是點外作業都必須執行“鄰線來車,本線下道”。6.9滑床板清掃、涂油時須放置安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