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233
2024-09-06
16頁
201.57KB
1、住宅工程塔式起重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工程概況、危險源分析2一、編制依據2二、起重機械概況2三、危險源分析2第二章 編制目的6第三章 預案的適用范圍71、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7第四章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設置7(一)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71、指揮機構的設置72、指揮機構的職責8(二)項目應急救援小組名單8(三)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任務9(2)指導群眾防護,防止事態發展,組織群眾安全撤離現場。9(5)做好現場清潔,減少、消除事故災痕。9第五章 應急救援報警和聯2、絡方式9第六章 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9第七章 應急保障條件101、搶險隊伍102、應急救援裝備103、應急救援藥品10第八章 應急救援措施111、工作原則112、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急救措施12(1)止血12(2)包扎13第十章 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預防措施1310、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禁止吊物料在北側高壓架空線上空停留。14第十一章 救援醫院路線及電話141、附近醫院:14第一章、編制依據、工程概況、危險源分析一、編制依據1、建筑法2、安全生產法3、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4、xx省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管理規定(蘇建法【2004】89號)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549號)3、6、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7、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建質200876號),8、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9、其它法律、法規。二、起重機械概況*工程位于*,10#樓、11#樓各安裝一臺QTZ63型塔式起重機,同時在本工地南側另有兩臺兄弟單位的塔式起重機分別與10#、11#樓塔吊旋轉半徑相交;10#樓塔吊最終安裝高度49.5米,一道附著;11#樓塔吊最終安裝高度69.5米,兩道道附著;工地北側尚有一條架空高壓線在塔吊半徑范圍內。三、危險源分析序號類別序號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控制措施一供電與電氣設備1供電不穩定,塔吊突然失電、用電設備欠壓1.塔吊失去4、控制,塔吊大臂、鋼絲繩等與其它塔吊碰撞,設備受損甚至傾覆;2.吊物碰撞人或物。1.在電力設計、排布時嚴格按供電規范實施,提高供電的穩定性;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2線路、設備部件絕緣破壞,短路、漏電1.觸電;2.塔吊失去控制,塔吊大臂、鋼絲繩等與其它塔吊碰撞,設備受損甚至傾覆;3.吊物碰撞人或物。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3塔吊長時間斷電,運動機構不能復位1. 遇風主鉤、鋼絲繩等鉤掛在現場物體上,造成設備、設施損壞;2. 遇風主鉤、鋼絲繩等碰撞人員,傷人;3. 遇風主鉤、鋼絲繩等鉤掛在現場物體上,大臂不能隨風轉臂,增5、大塔吊風荷載,塔吊結構件受損甚至傾覆。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4塔吊電氣控制部件損壞(各類制動、限位、信號裝置)1. 塔吊運動部件失去控制,運動部件或吊物碰撞人或物;2. 塔吊運動部件或吊物墜落;3. 吊物超重,塔吊結構受損,塔吊整體傾覆;4. 司機不能發出警示信號,及時提示人員避讓,吊物碰撞人。1. 發生故障及時對運動部件予以緊急手動制動,如加塞木楔、吊鉤連接地錨(重物)拉緊固定。2.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3.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二塔吊機械部件5塔吊鋼絲繩型號不符6、1. 主鋼絲繩扭結不能正常起落鉤、運動小車,吊物長時間懸停空中,碰撞人或物;2. 較小規格鋼絲繩超負荷使用,崩斷,主鉤、吊物墜落傷人、砸物;3. 主鋼絲繩發生卡槽、脫槽使鋼絲繩磨斷、崩斷,主鉤、吊物墜落傷人;4. 小車鋼絲繩發生卡槽、脫槽使鋼絲繩磨斷、崩斷,小車不受牽引,主鉤、吊物碰撞人或物;5. 塔吊吊物墜落,傷人、砸物;6. 塔吊吊物墜落,因反作用力塔吊突然失去平衡,塔吊傾覆。1. 按廠家說明書選用鋼絲繩;2.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3.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6鋼絲繩達到報廢更換條件未報廢更換1. 主鋼絲繩斷裂,主鉤、吊物墜落傷人砸物;2. 7、小車鋼絲繩斷裂,小車不受牽引,主鉤、吊物碰撞人或物;3. 塔吊吊物墜落,因反作用力塔吊突然失去平衡,塔吊傾覆。1.做好每班及定期的檢查工作,發現鋼絲繩達到報廢條件,即應停機更換合格的鋼絲繩后再使用。7塔吊轉臂電機齒輪箱、轉臂齒輪盤等損壞1. 塔吊大臂失控,與其它塔吊碰撞或撞人、撞物;2. 塔吊大臂卡死,不能避讓其它塔吊,被其它塔吊碰撞;3. 塔吊大臂卡死,大風時不能隨風轉臂,增大塔吊風荷載,塔吊結構件受損甚至傾覆。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8塔吊卷揚機齒輪箱損壞1. 主鉤、吊物墜落傷人砸物;2. 主鉤、吊物不能正常起落8、,懸停空中與其它塔吊、建筑物、設備設施碰撞,傷人等;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9塔吊小車機構損壞1. 小車不能正常變幅,不能避讓其它塔吊大臂、現場設施設備,傷人撞物;2. 小車行走機構墜落,傷人砸物。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10大鉤軸銷、鉤銷等損壞、脫落1大鉤、吊物墜落傷人砸物。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11各部滑輪損壞、防跳繩限位裝置損壞1.鋼絲繩脫槽、卡死、磨損等9、造成所屬部位功能失效,存在以上各類可能的事故后果。1.按規定做好每天的班前設備檢查、試用工作,發現問題應停機,待修復好后使用;2.加強平時的檢修、維護。3.防跳繩裝置應完好,不得隨意拆除。三塔吊基礎、附著、構件12塔吊基礎傾斜、剻破1. 塔吊傾覆,傷人砸物。1. 嚴格按規定做好日常及定期的檢查工作,發現問題應即時停機,確定整改方案,實施整改,經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2. 對確不能整改的應拆除塔機,對基礎整修或重新選址后安裝使用。13塔吊附著松動、校準不符1. 塔吊結構扭矩力、剪力超過標準值,塔吊結構受損,塔吊傾覆,傷人砸物。1. 安裝附著后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合格;2. 定期檢查附著裝置10、,發現問題應及時停機并報修。14結構件、焊縫變形開裂1.塔吊傾覆,傷人砸物。1.安裝前確保結構件的合格;2.吊裝不得超載,不得碰撞結構件;3.發現問題及時停機,對結構件進行更換合格件。15安全圍欄損壞、缺失1.司機、維修人員等有高處墜落的可能。1.安全圍欄必須保證完好,安裝牢靠。16緊固件損壞、松動1.塔吊傾覆,傷人砸物。1.緊固件應根據使用周期及時進行緊固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緊固件、緊固緊固件。17駕駛室固定不牢,連接件松動1.駕駛室墜落。1.駕駛室必須保證完好,安裝牢靠。18上人云梯損壞、休息平臺損壞1.司機、檢修人員墜落。1.上人云梯、休息平臺必須保證完好,安裝牢靠。四塔吊操作19非11、專業操作人員操作1.增大各種事故的可能性。1.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技術嫻熟。20非專業信號司索人員指揮、司索1.增大各種事故的可能性。1.信號司索人員應持證上崗,技術嫻熟。21違章操作1.增大各種事故的可能性。1.加強安全教育、安全培訓、安全技術交底以及日常的安全管理,杜絕違章操作。五群塔作業22塔吊之間安全距離達不到規范要求1.塔吊結構碰撞,塔吊受損,甚至傾覆。1.做好本工地及兄弟單位的塔吊安裝協調工作,確保塔吊安裝的安全距離;2.司機在操作時應思想集中,注意相互間的避讓。23塔吊警示信號缺失、損壞1.增大夜間吊運時塔吊與塔吊碰撞的可能。1.設置夜間警示燈,并確保完好;2.塔吊聲、光信號系統12、應完好。六物料吊運24物料捆綁不牢靠、吊點選擇錯誤、小散物料吊運不適用專用吊籠、吊籠裝載過滿、吊物棱角不加襯墊、吊具不合格1.物料墜落,傷人砸物。1.物料的吊點應選擇合理,信號司索人員應進行檢查確認后方可起吊;2.散裝物品應裝籠吊運,物料不得超過吊籠上線。3.對有棱角的物料應對鋼絲繩進行襯墊保護;4.吊具的采購、制作應符合規范要求。25違反“十不吊規定”1.違反“十不吊”規定所致的對應事故1.加強司機、信號司索人員、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訓以及日常的安全檢查工作,杜絕違章作業。七天氣原因266級以上大風、大霧、大雨、大雪、雷電、霜凍天氣1. 塔吊遇大風大臂不問,傷人撞物;2. 視線不佳13、傷人撞物;3. 運動機構、制動機構濕滑,對塔吊的控制靈敏度降低,導致各類型事故的發生可能;4. 雷擊傷人;5. 司機上下塔吊滑落。1.惡劣天氣情況下應停機。八高壓架空線路27與高壓架空線路的碰撞,吊物墜落砸到線路1. 高壓線路被破壞與塔機相連,現場人員、場外行人觸電;2. 供電線路大面積癱瘓,社會供電中斷,損失慘重。1. 搭設外電線路防護棚;2. 規定塔吊的吊運線路,盡量避免靠近高壓線路。第二章 編制目的為加強對起重機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工程實際,特制定本單位起重14、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第三章 預案的適用范圍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工程起重機使用中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1、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 2、操作不檔;違章違紀蠻干,不良操作習慣;判斷操作失誤,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發的事故。第四章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設置(一)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1、指揮機構的設置項目部成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為項目副經理擔任,成員由技術負責人、質安員、施工員等各各施工組組長等人員組成。現場指揮:項目部項目經理工程應急反應小組:項目部管理人員、各班組長成員、15、義務消防隊成員通訊負責人。2、指揮機構的職責在應急情況下,值班人員組成最初應急組織。值班主管一旦發現或接到緊急情況通知,應馬上確定應急級別,報告現場指揮或應急總指揮,調動應急反應小組。在此階段的指揮和控制通過現場指揮中心來執行,作為應急指揮中心,根據應急總指揮(項目經理)的指示,及時通報公司管理層或指揮聯絡外界。事故發生初期,先由值班主管擔任初期應急崗位指揮,直到按應急預案規定的負責人到崗位后再交接崗位,正式啟動應急預案。(二)項目應急救援小組名單序號姓名職務應急救援職務電話1項目經理現場應急救援總指揮2技術負責人應急救援現場指揮3施工員應急救援營救4安全員應急救援物資主管4安全員應急救援警戒16、5質量員應急救援保衛通訊主管6質量員應急救援保衛通訊7材料員應急救援物資供應8現場水電應急救援營救服務9現場水電應急救援營救服務10義務消防隊應急救援營救(三)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任務(1)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人是應急救援的首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要求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轉送傷員降低傷率,減少事故的損失。(2)指導群眾防護,防止事態發展,組織群眾安全撤離現場。(3)迅速控制危險源,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測定事故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4)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協助公司等上級部門對事故17、調查。(5)做好現場清潔,減少、消除事故災痕。第五章 應急救援報警和聯絡方式根據事故規模危害程度緊急情況確定報警方式,包括城市公用特殊通訊電話:報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氣象站121。應急救援聯絡方式有:(1)電話;(2)應急機構人員手機;(3)對講機。第六章 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事故處理程序: 排除險情發現事故盡快切斷電源救治傷者查明原因、處理善后 發出警報,通知應急小組。1、一旦事故發生,不論事故現場何種情況,發現事故人員必須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大聲呼叫),由機械操作人員切斷電源,通知周邊作業人員全部停止作業,撤離到安全地帶。并用手機通知項目應急總指揮和聯絡員。2、應急總18、指揮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召集應急機構人員,帶齊必要工具,到事故現場集中。3、應急救援人員集中后,應全面聽從應急總指揮的安排,合理分工,一方面排除險情,一方面組織救援人員對傷員實施救護,并根據傷情,實施救治或轉送醫院。4、險情排除,人員得到有效救護后,應組織對事故進行調查,按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并按事故類別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第七章 應急保障條件1、搶險隊伍項目部由項目管理人員組成應急救援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總指揮。2、應急救援裝備 項目部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報警電話、滅火器材、消防斧、防毒面具、緊急照明燈具、應急藥箱及擔架等。3、應急救援藥品外用藥品:通常有雙氧水、雷佛奴爾水19、紅藥水、碘酒、消毒棉簽、藥棉、紗布、膠布、繃帶、創可貼、跌打萬花油、眼膏、碘胺結晶、燙火膏、清涼油或驅風油、三角巾、急救包等。4、內服藥品:人丹、十滴水、保濟丸或藿香正氣丸、一般退燒藥品等。第八章 應急救援措施1、工作原則事故發生后,救援工作應有序進行,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擴大為主;統一領導指揮、人員分工、分級負責、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現場自救與上級或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人員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員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步驟:(1)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調查人、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20、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工地、工廠大型事故現場,更是如此。(2)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呼救,應請人去呼叫救護車,你可繼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2、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急救措施當機械性傷害發生時,21、應盡快將傷員搬支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1)止血出血的種類動脈出血:血色鮮紅,出血對象小噴泉一樣噴出,時間捎久,就會有生命危險;靜脈出血:血色暗紅,出血時慢慢流出,時間久了也有危險;毛細管出血:血色鮮紅,出血時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常自動凝固。止血方法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種,即加壓包扎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折成比比稍大的墊子蓋住傷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扎,就可以達到止血的目的。指壓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掌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臟的一頭)用力壓向其下面的骨頭,阻斷血液來源,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堵塞22、止血法:把消毒過的棉花或紗布堵塞在傷口處,在用加壓法包扎,在此適用于腋窩、肩部、大腿部傷口的止血。止血帶止血法:止血帶止血適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當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時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帶,也可用繃帶、三角巾、布帶等代替,使用止血帶時要記住六個字:快、準、墊、上、適、放。快:動作快,搶時間;準:看準出血點,準確包扎止帶;墊:墊上墊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 上:扎在傷口上方,接近傷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適:松緊適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放:每隔半小時放松23分鐘,松止血帶時,應同時用指壓法壓迫止血,緩緩放松。(2)包扎包扎的目的:保護傷口、減23、少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傷膚、減輕疼痛。扎注意事項:動作要輕而熟練,不可碰撞傷口。包扎部位要準確接觸、覆蓋傷口的敷料要干凈,最好經過消毒。包扎要牢固,緊松合適,打結應避開傷口。扎用器材:有條件時可用三角巾,四頭帶和專用繃帶等包扎救護材料。當無專用材料時,可靈活的采用身邊干凈的衣服、毛巾等進行包扎。第十章 起重機械安全事故預防措施1、建筑起重機械必須按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辦法執行,并辦理產權登記、安裝告知和使用登記等相關手續,各種防護措施應齊全、有效,并經檢測、驗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2、項目部必須制訂起重機械操作規程和設備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3、建筑起重機械應配備持建筑特種作業物料提升24、機操作工上崗證的人員,并由專人負責操作。4、每班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離合器、保險棘輪、傳動滑輪等,確認安全可靠,方準操作。5、作業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嚴禁違規作業、嚴禁超載,操作時不準擅離崗位。工作中要聽從指揮信號,信號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停止操作,待弄清情況后方可繼續作業。6、吊運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時,除使用制動器外,應同時使用棘輪保險卡牢。7、作業中突然停電,應立即拉閘刀,并將運送物送下。8、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鎖緊電源控制箱,防止無關人員隨意操作。9、起重機械應定期保養、定期檢查,確保機械完好、防護設施齊全有效,杜絕帶病運作。10、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禁止吊物料在北側高壓架空線上空停留。第十一章 救援醫院路線及電話 1、附近醫院: 地址: 2、送醫路線: 3、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