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工程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精調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247
2024-09-06
17頁
3.13MB
1、鐵路工程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精調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目的22、編制依據33、適用范圍3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35施工要求45.1施工準備45.1.2數據準備45.2安裝軌道板定位調整器45.3測量系統的布置和安放5精調測量系統的布置如下圖:55.31測量標架的放置55.3.2全站儀的架設65.3.3定向棱鏡的架設8圖10 定向棱鏡95.3.4調整量顯示器安裝95.4軌道板精調工藝95.4.1精調系統參數配置95.4.2標架檢校95.4.3精調步驟105.4.4 精調2、控制要點115.4.5 精調結果文件的記錄125.5軌道板精調后的檢測126勞動組織147機具配置148質量控制及檢驗158.1 質量控制要點158.1.10為了防止精調后軌道板被擾動,應及時安裝壓緊裝置。168.2驗收標準169.安全及環保要求169.1 安全要求169.2文明施工179.2.1精調施工用千斤頂須整潔且堆放整齊。179.2.3作業人員必須保持橋面整潔,禁止亂扔雜物。179.3環保要求17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精調作業指導書1、目的適用于xx鐵路客運專線xx至xx段HKJX-6標段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精調。2、編制依據高速鐵路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3、鐵建設2009218號)客運專線鐵路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混凝土軌道板(有擋肩)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8173號)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工程施工精調作業指南(鐵建設函2009674號)3、適用范圍xx客運專線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軌道板精調。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圖3 CRTS軌道板精調作業流程圖圖4 精調工藝流程圖5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5.1.1每工作段配2套精調測量系統。調整器、測量調整人員配置齊全。5.1.2數據準備精調所需4類數據文件齊備,具體包括:軌道板的板坐標文件“.FFC”;棱鏡配位文件“.FFD”(前期通過布板軟件計算得出);軌道板打磨偏差文件“.FFS”;現場測量并經過平差計4、算后的軌道基準點三維坐標,形成dpu格式。5.2安裝軌道板定位調整器精調調節裝置(定位調整器)使用前應對相關部位進行潤滑,在待調板前、中、后部位左右兩側共安裝6個精調定位調整器。其中,前、后兩端4個定位調整器為可以進行平面及高程雙向調節的定位調整器,中間2個為僅具高程調節能力千斤頂。雙向調節千斤頂在安裝前將橫向軸桿居中,使之能前后伸縮大約有10mm 的余量,以避免調節能力不足需倒頂而影響調節施工。雙向定位調整器應與軌道板預埋的定位塊對應相扣。見圖6。 圖6 精調定位調整(雙向、單向)5.3測量系統的布置和安放精調測量系統的布置如下圖:圖11 測量系統布置圖5.31測量標架的放置(1)測量標架I5、安置在第一個軌枕上(從全站儀看待鋪設軌道板方向)(軌道板自由端)。據軌道板鋪設方案,或是承軌臺1、3,或是承軌臺28、30。(2)測量標架II安置在軸線為13、15的軌枕上。(大里程方向時的第五個軌枕或小里程方向的第六個軌枕)(3)測量標架III安置在待鋪設軌道板的軸線1、3處,或軸線28、30處。(靠已鋪設好軌道板處的最后一個軌枕)(4)測量標架IV安置在已鋪設好的軌道板的最后一個軌枕處。該標架是用來定向和控制軌道板過渡的。為放置的測量標架。(見圖11、12)注意:測量標架必須仔細安置,確保接觸到支點。對標架的觸端和支點的目視檢查是最為可靠的辦法。特別是在有超高的線路段,須采用彈拉機關將測量6、標架繃緊在軌道固定件上。大里程方向精調方向23678154圖12 承軌臺及棱鏡編號5.3.2全站儀的架設(1)在軌道基準點上使用特殊三角架架設全站儀。(2)與需要調整的軌道板之間的距離:視天氣和精度要求而定。(3)三腳架適當配重(以防轉動!)(4)調平全站儀。每個工作日都須對電子氣泡進行一次校正,因為,在儀器受震動時,原校正很可能會失效。(5)全站儀對準目標點(定向點-軌道基準點)。具體見圖7、8。圖7、圖8 全站儀(6)注意:三腳架的三個支腳要確保始終是固緊的,不可晃動。在全站儀整平之前,輕轉三腳架,檢查儀器下的對中桿是否在軌道基準點上。整平之后小心晃動三腳架,以確定在轉動調整螺栓時,軌道板7、與螺栓之間沒有強制力,在測量時全站儀不會因強制力的釋放而發生平面位置的變化(轉動)。特殊三腳架的調整螺栓要始終旋緊!(晃動)無論在調整全站儀時還是在精調時,架設全站儀的軌道板(GTP)都不可踩踏。在使用之前,應以常規方法對三腳架的支腳進行高度檢查。考慮到使用中造成的磨損,建議每月進行一次檢查。腳螺栓已擰緊?三腳架內部無強制力!全站儀是否水平?三腳架正確架設在軌道基準網中的基準點上圖9 全站儀不可踩踏軌道板!避免陽光側射全站儀! 5.3.3定向棱鏡的架設將強制對中的棱鏡安置在三腳架上、固定并將三腳架架在過渡連接點之上,它在待鋪設軌道板之后的已鋪設好的軌道板遠端連接縫處。架鏡時,對它的要求和和架設8、全站儀時是一樣的。此外,棱鏡應相當精確地對向全站儀,側向固定螺栓不應頂緊。注意: 三腳架的三個支腳要確保始終是固緊的,不可晃動。 在棱鏡支架整平之前,輕轉三腳架,檢查支腳是否在測點標志釘內。 整平之后,小心晃動三腳架,以確定在旋轉螺栓時,螺栓和軌道板之間不存在由于轉動調整螺桿而產生的張力,這可能在測量其間使棱鏡發生平面位置的變化。 特殊三腳架的調整螺栓要始終旋緊! 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校對氣泡,以確保架設棱鏡的垂直性。 在使用之前,應以常規方法對三腳架的支腳應進行高度檢查!(見圖10)圖10 定向棱鏡5.3.4調整量顯示器安裝1#顯示器對應標架1#棱鏡,2#顯示器對應標架2#棱鏡,3#顯示器對應9、標架3#棱鏡,4#顯示器對應標架6#棱鏡,5#顯示器對應標架7#棱鏡,6#顯示器對應標架8#棱鏡。顯示器具體見圖13。圖13 顯示器5.4軌道板精調工藝5.4.1精調系統參數配置軌道板精調前首先進行系統參數的配置。主要是配置通信協議、各接口參數、棱鏡常數,對各設備進行初始化,輸入原始數據等工作。5.4.2標架檢校由于溫度、長途運輸等因素對測量標架的精度和實際幾何關系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變化,故在每班工作前和精調發生異常時,需要對測量標架進行檢校。先把已經與標準軌枕幾何位置經過校核的標準標架放在軌道板的一對承軌臺上(離全站儀約6.5m處),利用全站儀對安裝在上面的兩組棱鏡進行坐標值測量,然后取走10、標準標架,將其它四根標架分別放上去進行棱鏡的坐標值測量,測出的其它四根標架上安裝的棱鏡的坐標值與標架5的棱鏡坐標值之間必定存在差值,這個值經過計算后將代入到數學模型中,在對精調作業中進行數據的自動修正。5.4.3精調步驟(1)測量棱鏡1:計算棱鏡1與設計值得偏差,同時讀取傾斜傳感器1的角度。通過軟件的計算出棱鏡8與理論值的偏差,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2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行調節。(2)測量棱鏡8:計算棱鏡8與設計值得偏差,同時讀取傾斜傳感器1的角度。通過軟件的計算出棱鏡1與理論值的偏差,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2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11、行調節。(3)測量棱鏡2和棱鏡7:通過軟件的計算得出與理論值的偏差,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2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調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行調節。(4) 測量棱鏡3和棱鏡6:通過軟件的計算得出與理論值的偏差,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2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行調節。(5)四角測量:全站儀對軌道板四角所在棱鏡1、3、6、8自動照準測量,完成測量后。經過軟件的計算,軌道板的偏差值就會顯示在軟件上,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4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行調節(此步有可能通過前面的調整工作后軌道調整精度就已經滿足要求了,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再操作12、此步。)。(6)完全測量:全站儀對軌道板上的棱鏡1、2、3、6、7、8完成測量后,經過軟件的計算,軌道板的偏差值就會顯示在軟件上,并將調整信息發送到各自對應的6個顯示器上,施工人員根據調整量顯示器上顯示的調整量對軌道板進行調節。反復調整直到達標。(7)數據存儲。軌道板調整完畢、誤差滿足要求后,需對軌道板實際安放位置的數據進行存儲,分別為TXT、FFE文件。(8)數據備份完畢將軌道板精密調整系統內的所有設備順次移到下一塊軌道板,重復上述步驟。圖14 精調作業5.4.4 精調控制要點(1)板端調整和過渡處的精調精調的第一步是軌道板過渡處和自由端的調節。 軌道板近端的調整建議采用跟蹤測量和精密測量相13、結合的方式:首先通過全站儀將1號棱鏡對準并進行跟蹤測量。借助1號標架的傾斜感應器同時測算8號棱鏡的高程。根據測量數據將軌道板活動端在精調爪上調到其應在的位置。一般先調高度再調平面位置!為了達到一定的精度,通過單個測量(精確測量)測定1號和8號棱鏡。得到改正值后通過在軌道板精調爪的調節來進行修正和復測。同時,在與已調好的軌道板的過渡處(3號和6號棱鏡),借助輔助標尺對軌道板進行初步調整,以便實現搭接處近于平順過渡。余下的偏差再使用全站儀改正。測完3號和6號棱鏡后,再次檢測軌道板的四個角點的位置和高度是否準確(即四角測量),根據組長對測量的評估可以修正超出允許范圍的誤差并進行單個復測。有時必須調整14、一兩個棱鏡。在軌道板四角調整前,應確保軌道板中間的精調器處于未受力狀態,四角調整完成后,再進行軌道板中部調整。(2)軌道板中部調整首先在跟蹤模式下通過全站儀測量2號棱鏡并經由傾斜感應器傳遞其高度給7號棱鏡。2、7號棱鏡的測量采用系統跟蹤測量模式。板中調整時,應兩側同時調整。如果一側調整量比另一側大,則可能產生以下影響:軌道板被扭曲澆注時滑落軌道板尾端移動需要再次調整角點在超高區,可能導致軌道板從精調器上滑落(非常少見)軌道板中部調整完成后,應對軌道板進行整體檢測。5.4.5 精調結果文件的記錄精調完成后,在日志目錄下,軟件會生成不同的文件,分別是.TXT和.FFE文件,每班結束后及時下載備份,15、打印結果報監理審批。(1).FFE文件。內容為從測量值計算出的承軌臺坐標,文件名稱為實際日期,其后附隨坐標行數。(2).TXT文件。文件名由線路編號(L代表左線, R代表右線),軌道板號構成。5.5軌道板精調后的檢測在軌道板灌漿前后分別對軌道板進行檢測。檢測的任務是發現軌道板接縫處平面和高程上的誤差超限情況以及軌道板中央的高程偏差,檢測的目的是發現和避免軌道板精調引起的周期性誤差,并對施工隊伍的作業精度進行檢查。檢測使用精調系統的標準標架,全站儀和對中三腳架,檢測可使用CP網,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可以使用軌道基準點。利用軌道基準點進行檢測,首先在基準點設站后視另一個基準點完成定向,利用CP點測量時16、自由設站觀測最少四個CP點完成定向,然后開始檢測。檢測時每個測站最多測6塊軌道板,每塊板上測精調時放標架的6個支點。將標架放置好之后只測觸擊端那邊的一個棱鏡,要依次測完6塊板一側的18個點再測另一邊的18個點,換站時要重迭測量上一站的最后一塊板。見圖15。圖15 軌道板鋪設檢測每塊板上,將測6個點:(1)板頭第1條軌枕斷面(北京方向) 。順序點號:3和4(2)板中央第5條軌枕斷面 。順序點號:2和5(3)板尾端最后第10條軌枕斷面(上海方向)。順序點號:1和6對點編號如下定義:(舉例:左軌道上的軌道板L00212-檢測點號:8 00212 1至8 00212 6)(1)數字“8” 8 為左軌道17、,9為右軌道(2)數字串 “00212” 板號(5位)(3)順序點號“6” 1至6(其中標架觸及端為1、2、3)測量結果的電子文件利用布板軟件對其進行檢查。置于特制不等長三角架上的全站儀 圖16 軌道板鋪設檢測6勞動組織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一個作業面一班作業施工人員配置參見表2。表2 勞動力配置計劃(一個作業面/一班作業)序號工種人數(個)備注1施工負責人12精調測量6每套精調框3人3軌道板精調操作12每塊板6人,包括精調裝置安裝及精調操作等。4合計19為達到所要求的可靠的檢測精度,全部測量技術任務均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來完成。7機具配置所使用的所有測量儀器必須符合現行技術要求18、。所有使用的測量儀器必須定期保養和檢校。一套精調系統主要的使用配套設備見表3。表3 精調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 注1全站儀1臺儀器精度:1”,1mmD2ppm;具有自動搜索、瞄準、跟蹤目標功能。2精密測量標架5個其中包含1個標準標架3精密棱鏡11個安裝在各標架上4精密對中三腳座2個架設TCA1800和GMP101棱鏡用5測控計算機1個防水、防塵、防震.6數傳電臺1臺測控計算機及TCA1800間數據傳輸7調整顯示終端6個調整工位上顯示相應調整量8氣象傳感器1套溫度、濕度、氣壓9后視棱鏡支架1只放置后視棱鏡10定位調整器6只/套根據施工具體需要進行配置11專業扳手4只/套根據施工具體需要19、進行配置12精調小車1臺8質量控制及檢驗8.1 質量控制要點8.11每天交接班時要對所用的標架進行檢校。標準標架一般3個月進行檢校一次,在標準標架發生碰撞等情況時,必須返場再次修整、校驗。8.1.2每天要對測量的LOG記錄文件進行查閱統計。8.1.3交接班時要對精調的配置文件進行復核,確保無誤。8.1.4每次測量時要對棱鏡與標架的編號進行復核,避免誤用。8.1.5精調過程要避免有人踩踏板,同孔梁避免其它施工造成振動與撓動。8.1.6定期對對中三角架的高度進行校核,避免對中桿磨損造成三角架高度的變化。8.1.7每次放置標架時,將標架的探頭與承軌臺斜面充分接觸,在曲線上要采用彈性橡膠帶與承軌臺拉接20、。8.1.9全站儀設站和后視棱鏡安裝應使用強制對中三腳座;全站儀的定向,應使用軌道板基準點和已調好的相鄰軌道板上的兩個棱鏡。8.1.10為了防止精調后軌道板被擾動,應及時安裝壓緊裝置。8.1.11軌道板精調后應采取防護措施,嚴禁踩踏和撞擊軌道板,并及時灌注砂漿。如果軌道板放置時間過長,或環境溫度變化超過10,或受到使軌道板發生變化的外部條件影響時,必須進行復測和必要的調整,確認滿足要求后,方能灌注砂漿。8.1.12除施工段起點,正常精調時必須參考上一塊軌道板進行精調,利用4號標架定向,不需與定向棱鏡分配。8.2驗收標準軌道板精調驗收標準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CRTS型軌道板精調驗收標準表項次21、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位置0.5全部檢查全站儀2頂面高程0.5全部檢查全站儀3相鄰軌道板接縫處承軌臺頂面相對高差0.3全部檢查專用尺量4平面位置0.3全部檢查專用尺量9.安全及環保要求9.1 安全要求9.1.1精調小車走行時須緩慢且及時調整方向,防止滾輪脫落導致作業架傾覆。9.1.2作業架頂棚注意采取防風措施,必要時將棚布取下避免大風將作業架吹翻。測量作業人員不能離開架設的儀器,防止儀器跌落造成損失;測量高程是注意銦瓦尺上方是否有帶電電力線,保持安全距離。9.1.4 定期對千斤頂扳手進行檢查防止使用過程中扳手滑絲,使工人受傷。9.1.5 及時備份精調的數據文件,防止由于系統癱瘓而使數據丟失。9.1.6 加強對設備的管理,非精調人員嚴禁觸摸操作儀器設備,避免系統設置及數據被非法更改而致使精調系統出現非正常系統誤差。9.2文明施工9.2.1精調施工用千斤頂須整潔且堆放整齊。9.2.2作業架及測量設備保持干凈整齊,作業資料及測量設備完成后及時入箱保護。9.2.3作業人員必須保持橋面整潔,禁止亂扔雜物。9.2.4已調板設置明顯的標識和圍護設施,嚴禁施工及閑雜人員進入。9.3環保要求橋面上收集的各種固體廢棄物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或統一運輸到指定棄渣場,避免灑落在橋下或路基旁污染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