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運鐵路隧道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294
2024-09-06
11頁
346.81KB
1、煤運鐵路隧道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隧道洞身襯砌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蒙華鐵路XX標段隧道工程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施工。2.工藝流程及施工方法2.1技術要求(1)施作時間:一般情況下二次襯砌應在初期支護變形收斂穩定后施做,變形趨于穩定應符合下列要求:隧道周邊變形速率明顯下降并趨于緩和;水平收斂(拱腳附件7天平均值)小于0.2mm/d,拱頂下沉速度小于0.15mm/d;累計位移值已達到極限位移值的80%以上;高地應力軟弱圍巖等不良地質地段二次襯砌施做時間應視現場2、具體情況確定。(2)防水層防水:在鋪設防水層之前應對基面外露的突出物及表面凹凸不平處進行檢查處理。(3)鋼筋:二次襯砌采用鋼筋混凝土時其鋼筋凈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其環向受力鋼筋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受拉鋼筋應采用套筒機械連接,不得采用焊接連接。(4)襯砌:洞身襯砌拱墻澆筑混凝土前須復測中線、高程和模板的外輪廓尺寸,確保襯砌不侵入設計輪廓線。洞身襯砌拱墻根據所處的環境的不同分別采用C30、C35混凝土,混凝土澆筑設擋頭板、洞身襯砌混凝土整體澆筑。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在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后施做的應達到設計強度的8MPa以上,方可拆除模板。2.2工藝流程洞身襯砌3、拱墻混凝土施工工藝洞身襯砌嚴格按照仰拱超前,邊墻、拱部一次澆筑成型的原則組織施工。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攪拌車運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入模混凝土澆筑脫模移動臺車養護。一般地段邊墻、拱部采用走行式全斷面液壓鋼模臺車整體襯砌,下錨段拱、墻部采用排架法施工,泵送法澆筑。 襯砌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養護 拆模 襯砌施工工藝流程圖2.2施工要求(1) 施工準備邊墻縱向施工縫鑿毛符合規范要求且基底應無虛渣雜物。模板應與混凝土的搭接長度應大于10cm,臺車就位后應檢查各節點連接是否牢固,有無錯動移位情況。在襯砌臺車上安裝串筒:對臺車窗口進行編號,如3-1,表示第三層的第一個窗口。在1-1#、1-34、#、2-2#、2-4#、3-1#、3-3#號窗口安裝串筒溜槽,接至集料斗,4-2、4-4窗口安裝硬質泵管。調試附著式振搗器,檢查是否正常運轉。(2)拱墻施工縫基面處理防水層鋪設前,要對開挖斷面凈空進行檢查,欠挖部分進行處理,保證不侵入設計要求凈空。同時對噴混凝土進行基層處理,基層平整度要求:凹凸處高差不得大于5cm。對基礎頂面進行鑿毛處理,直到露出粗骨料為止,并清除焊渣、雜物等,然后用水進行沖洗。拱墻施工縫必須鑿毛處理,同時用水清洗,理順止水帶。 (3)結構防水本標段隧道結構防水按一級防水設計,具體如下:、隧道洞內設雙側水溝與半徑10cm半圓形淺槽。、拱墻背后設置厚度為1.5mm的防水板,幅寬5、2.5m,防水板后鋪設無紡布緩沖層(大于350g/);襯砌防水板與土工布之間設置50cm寬排水板,縱向間距5m并根據地下水發育情況調整,地下水較大時,在地下水較大處增設12道。、洞身環向施工縫設中埋式止水帶和外貼式止水帶兩道防水措施,變形縫設中埋式止水帶、背貼式止水帶以及防水嵌縫材料復合防水措施。仰拱設置中埋式、背貼式止水帶。、在隧道兩側邊墻墻腳外側兩道環向排水板之間設置縱向107/96打孔波紋管,每12m一段,縱向盲溝兩端均直接與隧道側溝連通,便于排水管路的維護。、隧道防水應充分利用砼襯砌結構自防水能力,砼襯砌抗滲等級不得低于P8。、防水板、盲溝、止水條及止水帶等材料的性能指標應滿足有關規范6、的要求。、確保結構防水達到設計要求是結構設計的重中之重,施工中采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先進的施工工藝。(4)變形縫、施工縫 、變形縫防水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背貼式橡膠止水帶防水。襯砌拱墻范圍內緣3cm范圍內以聚硫密封膠封堵,距拱墻襯砌內側3cm5cm范圍內設置U型鍍鋅鋼板接水盒,其余空隙采用填縫料填塞密實。為減少仰拱變形縫兩側沉降,仰拱部位二襯襯砌內設50雙層抗剪鋼筋,鋼筋環向間距50cm,配套使用63.5壁厚5.5mm無縫鋼管內注黃油,管端與剪力桿留間隙20mm,仰拱變形縫空隙采用填縫料填塞密實。隧道暗洞防水板要延伸至明洞,并與明洞防水層搭接良好。 、施工縫包括環向施工縫、縱向施工縫、溝槽施工7、縫。環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背貼式橡膠止水帶,注漿導管定位盒設置在溝槽蓋板以上20cm處側壁上,左右兩側對稱設置,灌注混凝土時注漿導管口設置封口蓋;縱向施工縫采用涂刷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2層進行防水;溝槽施工縫涂刷2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防水,施工縫位置應避開環、縱向排水管、拱墻及仰拱施工縫等。素混凝土地段縱向施工縫處加設16接茬鋼筋,每延米單側布置10根,間距20cm,每根插筋要求在施工縫上下各30cm。(5)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施工、洞身襯砌拱墻混凝土澆筑采用12m長液壓自行鋼模臺車拱墻一次性襯砌,混凝土澆筑應連續。泵送混凝土入倉自下而上分層分窗澆注,分層設置下料口、搗固口、8、觀察口,每一層下料口均布置竄筒溜槽,從已灌筑段接頭處向未灌筑方向,防止混凝土離析。窗口澆筑順序:第一層1#、3#窗口第二層2#、4#窗口第三層1#、3#窗口第四層2#、4#窗口拱頂投料口。每層投料窗口澆筑至窗口以下50cm處,關閉窗口,移至上層澆筑。每層投料口以外的窗口作為人工振搗作業窗口使用。澆筑時分層振搗,分層厚度按50cm控制,插入式振搗應在澆筑的混凝土大致平整后進行,嚴禁利用振搗棒拖拉混凝土。 振搗要求: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a 插入時要快,拔出時要慢,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隙。b 每次插入振搗的時間為2030秒左右,并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開始泛漿時為準。c振9、搗時間不宜過久,太久會出現砂與水泥漿分離,石子下沉,并在混土表面形成砂層,影響混凝土質量。d振搗時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10cm,以加強上下層混凝土的結合。e振搗插入前后間距一般為3050cm,防止漏振。f三不靠:一指振搗時不要碰到模板、二是鋼筋和預埋件,在模板附近振搗時,應同時用木錘輕擊模板,在鋼筋密集處和模板邊角處,不得觸碰防水板。混凝土澆筑方法:按照對稱澆筑的原則,先打開第一層窗口的插排,讓混凝土按照第一層的放料口進行澆筑,澆筑時,作業人員進行觀察澆筑高度和振搗混凝土,兩側澆筑高差不超過0.5m,如發現某一窗口高度不足,則關閉其他窗口的下料插排,以保證倉內混凝土基本平整。如此逐層窗口澆筑10、,直至頂層放料口。頂層放料口施工順序:從已澆筑襯砌端向未襯砌端逐口澆筑。頂層放料口停止放料鑒定標準:排氣孔溢出水泥漿時,則停止澆筑,移向下一放料口。封頂混凝土時盡量從內向端模方向灌注,以排除空氣。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定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位移時,應及時處理。、拱墻拆模后按照設計規范進行養生,采用噴淋臺架灑水養生。(6)二襯背后回填注漿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采用水泥漿回填,襯砌混凝土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時,采用單液注漿泵,漿1:1水泥漿注入拱背,注漿終壓控制在0.05-0.1Mpa。3.質量控制及檢驗3.1質量控制二次襯砌前對中線、標高、斷面尺寸和凈空大11、小進行檢查,滿足設計要求。(1)襯砌模板質量控制及檢驗表1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2)二次襯砌質量控制及檢驗混凝土結構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2的規定。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密實平整、顏色均勻,不得有露筋、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泵送砼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見表5。表2二次襯砌結構外形尺寸允許偏差(mm)和檢驗方法表2泵送砼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止水帶外觀質量應滿足表面無開裂、缺膠、海綿狀等影響使用的缺陷。外觀顏色為材料本色。具體的外觀質量要求應符合表6的規定。表3止水帶產品外觀質量要求其他需要注意的:二次襯砌施工前仔細核對預埋件類型、數量以及安裝里程和安裝方法,確保預12、埋件不遺漏、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3.2質量檢驗質量檢驗方法主要為觀察、尺量、水準儀、全站儀測量。3.3驗收程序工序完成后經班組長自檢合格后報請技術員檢驗,技術員復驗合格后報質檢員檢驗,再由質檢員報請專業監理驗收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4.安全及環保要求4.1安全要求(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2)施工中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有專人統一指揮,并服從現場專職安全員,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4)混凝土運輸過程制訂合理的作業程序和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確保協調、安全施工。4.2環保要求(1)與水泥接觸的工作人員,需穿戴防護工作服。(2)生產中的廢棄物及時處理,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棄置。(3)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及廢水,通過沉淀池統一處理,合格排放。附圖:12m液壓自行臺車窗口平面布置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