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路基工程重力式擋土墻基礎開挖片石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412
2024-09-06
11頁
58.04KB
1、鐵路路基工程重力式擋土墻基礎開挖、片石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目的22 編制依據23 適用范圍3適用于xx鐵路ZSXS-3標區段路塹重力式擋土墻的施工。34、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34.1施工測量和放樣44.2 施工準備44.3 基礎開挖54.4 基底處理54.5 放樣掛線64.6 立模64.7 混凝土施工64.8 片石61、重力式擋土墻邊坡坡率1:0.25。61、墻后填料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填料的填筑按有關施工規范辦理。75 質量控制及檢驗85.1、質量控制85.2、檢驗9 重力式2、擋土墻施工作業指導書1 目的明確重力式擋土墻的施工作業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擋土墻工程的施工。2 編制依據鐵路路基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xx鐵路ZSXS-3標施工圖設計文件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新建客貨共線鐵路工程施工補充規定(暫行)爆破安全規程拆除爆破安全規程及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3 適用范圍適用于xx鐵路ZSXS-3標區段路塹重力式擋土墻的施工。4、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重力式擋土墻墻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澆筑。土質及軟質巖墻背開挖時分段跳槽開挖,并及時澆筑墻身。臨時開挖邊坡與墻背坡度保持一致,臨時邊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塊等3、,采用不低于擋墻設計強度的材料回填。擋墻施工采用人工立設組合鋼模板,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混凝土、吊車提升混凝土和合格的片石,料斗入模、分層澆筑、機械振搗,草袋覆蓋、灑水養護的方法施工,片石用量不超過澆筑混凝土體積的25%。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設置沉降縫和泄水孔。擋土墻墻背按圖紙要求設置砂夾卵石0.3m反濾層及防滲層。擋墻適當位置設檢查梯,踏蹬鋼筋為16mm,步距0.2m。擋墻墻身避免水平通縫,斜基底不改緩或改陡。雨季施工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滲入擋墻基坑,以免降低地層強度指標,同時施工中盡量減少施工擾動。在陡坡路堤地段,為避免剝山坡現象,根據地形、地質巖性、節理裂隙發育程度4、等情況,采用路塹擋土墻、樁間墻、樁板墻、錨索樁板墻等支擋工程收坡;位于地面橫坡陡于1:2.5地段的路堤,檢算路堤整體沿基底及基底下軟弱層滑動的穩定性,抗滑穩定安全系數不小于1.25,根據穩定情況采用挖大平臺或設重力式路堤與路肩擋土墻或衡重式路肩擋土墻等防滑措施,對于擋墻設置高度大于10m地段考慮采用樁板墻或樁基托梁擋土墻。4.1施工測量和放樣4.1.1認真審閱圖紙,根據設計圖紙和規范的要求,做好現場勘踏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分段施工方案,并按監理工程師批復方案組織施工。根據批復的施工方案,對施工作業人員做好培訓和技術交底工作。4.1.2 在開工前按規定恢復中線,然后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測量放5、線,在施工范圍內測量放出重力式擋土墻基礎、高度尺寸,標明其開挖輪廓線,并測繪出線路的橫斷面,為計算工程數量提供依據。4.2 施工準備清理坡面浮土,風化軟石,并做好場地排水。實現施工現場的“三通一平”,完成其它準備工作。片石按鐵路工程石料試驗規程由指揮部中心試驗室進行試驗,確保石料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所選石料為質地堅硬,色澤均勻,不易風化和無裂紋的硬質石料,石料表面的污漬予以清除。選定符合設計的混凝土配合比,由指揮部中心試驗室下達配合比通知單由拌合站統一配制后,由混凝土罐車運輸至施工現場澆筑。4.3 基礎開挖重力式路肩擋土墻基礎開挖修筑擋墻時以跳槽、挖馬口方式分段開挖,分段砌筑以防止邊坡坍塌。由于6、擋土墻基礎下部為巖層,巖質風化強弱不一,開挖量大,人工開挖非常困難,表層浮土采用人工或挖掘機開挖清理;對于下部風化石質巖層開挖施工按以下二種方式開挖,對于面層強風化軟巖巖層及開挖量不大的弱風化和硬質巖層采用鑿巖機松土、挖掘機開挖;對于開挖量大、人工鑿巖非常困難的弱風化硬質巖層,采用弱松動控制爆破技術。1、開挖至面層強風化軟巖巖層,采用3臺鑿巖機對開挖欠挖石方進行休整。2、對于開挖量大、人工鑿巖非常困難的弱風化硬質巖層,采用弱松動控制爆破技術,4.4 基底處理基底基礎開挖到設計標高成形后,將基底表面風化、松軟土石清除,整平并夯實;按設計要求設置出一定的內傾坡,重力式擋土墻傾斜基底準確挖、鑿,不得7、填補,并立即進行基底承載力檢查;如遇基底有水,先將水抽干晾曬,工地技術主管工程師會同質檢工程師先進行自檢合格,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同意方可進行砌筑。4.5 放樣掛線現場施工放樣,按設計要求定出墻體的基礎、高度、坡度等的位置以及其它各部尺寸,放出定位樁并掛線進行分段立模。4.6 立模本段重力式擋水墻采用鋼模板,模板安裝必須穩固牢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并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模型內的積水各雜物清理干凈。4.7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澆筑方式采用砼罐車運送混凝土,人工倒運入倉的方式澆筑。在澆筑混凝土前,地基面予清理,并采取防、排水措施;擋土墻基礎置于基巖時,清除表層風化部8、分,對未風化的巖石,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積水,地基的容許承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擋土墻片石混凝土澆筑連續進行,分幅一次性整體澆筑,不得形成水平施工縫,墻身衡重臺上墻背相交處,采用插短鋼筋加固措施。4.8 片石混凝土中填加片石滿足:質地堅硬,不易風化,無裂紋;片石中部厚度不得小于15cm,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結構最小尺寸的1/4;填加片石均勻分布,安放穩妥;片石間凈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與模板的間距不小于25cm;最上層片石頂面覆蓋25cm 以上混凝土層。技術要求:1、重力式擋土墻邊坡坡率1:0.25。2、重力式路肩擋土墻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澆筑,擋墻基礎置于穩定基巖內,且基礎埋深低于路肩9、以下不小于1.0m,同時低于側溝砌體底面以下不小于0.2m。3、重力式路塹擋土墻墻高:弱風化-微風化硬質巖石地段不高于12m,全風化-強風化硬質巖石和軟質巖石地段不高于10m。4、擋土墻每隔1020米設置伸縮縫一道,基底地層變化處設置沉降縫,伸縮縫和沉降縫可合并設置,縫寬0.02,縫內沿墻內、外、頂三邊填塞瀝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當墻背為弱風化-微風化硬質巖石地段可設置空縫。基礎埋至凍結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不凍脹土除外),同時不小于1.0m,當基礎至于巖石地基上時,清除基巖表面風化層。5、墻身露出地面部分上、下、左、右每隔23米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100 mm直徑的PVC10、管,泄水孔向外坡度4%,在有地下水出露地段加密泄水孔。6、當墻背及墻底地層為全風化-弱風化硬質巖石和軟質巖石地段或墻背地層為土層時,在最低排泄孔的進口處下部設黏土封閉層,厚0.3m,墻后墻頂平臺砌體以下至黏土封閉層間設砂夾卵石反濾層,厚0.3m,墻背若為膨脹土時,砂夾卵石反濾層厚0.5m;當墻背為弱風化-微風化硬質巖石地段可不設置黏土封閉層,砂夾卵石反濾層。施工注意事項1、墻后填料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填料的填筑按有關施工規范辦理。2、擋土墻施工中保證人身機具安全。基礎開挖至設計高程后請設計、監理人員現場核實地層、承載力等。3、擋土墻基礎施工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及設計要求,采用分段跳槽開挖,跳槽開挖11、長度一般10-20m;當地形陡峻、塹坡較高地段或墻背為土質和巖石風化嚴重、巖體破碎地段的擋土墻施工時,跳槽開挖長度不大于5-10m,墻基施工滿足設計要求。3、擋土墻采用傾斜基底時挖鑿,不得用填補方法筑成斜面,傾斜基底不得改陡或放緩,以利強身穩定。4、擋土墻基礎沿線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時,基底縱坡不陡于5%,當縱坡陡于5%時,將基底做成臺階形式。5、擋土墻片石混凝土施工分幅一次性整體澆注,不得形成水平施工縫。在墻身薄弱截面處采取加強措施,如設片石接 等,以增強該處的強度和整體性。待圬工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進行墻后填料的填筑。5 質量控制及檢驗5.1、質量控制1)擋土墻基坑挖到設計12、標高后,需將基底表面風化、松軟土石清除干凈。2)雨季在土質或宜風化軟石基坑中施工基礎時,在基坑挖好后及時封閉坑底。3)基坑隨基礎施工分層回填夯實,頂面做成向外不小于4%的排水坡。4)墻身砼施工一次立模澆筑。5)墻面平順整齊,墻頂排水及防滲設施及時施工。6)伸縮縫與沉降縫兩側壁豎直、平齊、縫中防水材料按設計深度填塞緊密。7)泄水孔在砌筑墻身時留置,必須排水通暢,并保證墻背反濾、防滲設施的施工質量。8)墻背及時分層填筑,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9)墻背拆模時,宜在墻背側設置臨時支撐。10)擋土墻欄桿、檢查梯或臺階連接牢固,外觀整齊;鋼鐵件及時進行防銹處理。5.2、檢驗1)基坑底面無浮渣,基坑地基承載力13、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2點;監理單位見證檢查1點。檢驗方法:土質基坑采用動力觸探實驗確定。2)基坑開挖高程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檢驗4點;監理單位見證檢驗1點。檢驗方法:水準測量、尺量。3)墻身片石砼所用砂、石料、水泥等材料的品種、規格、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100m3混凝土取試件1組,不足100m3亦制取1組試件;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查數量的10%平行檢驗,且不少于1組。檢驗方法:混凝土試件做抗壓強度試驗。4)沉降縫(伸縮縫)的預留及塞縫處理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檢查每道沉降縫;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檢查數量的10%平行檢14、驗。檢驗方法:觀察、尺量。5)基坑回填分層夯填密實,并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檢查3點。檢驗方法:輕型動力觸探,擊數標準經擊實試驗確定。6)基礎表面除設計有專門要求外,輪廓清晰、大面平整。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7)基礎頂面高程、前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基礎寬度、基礎襟邊管度(高度)、起訖里程(長度)、沉降縫位置及寬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符合下表要求: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查數量檢驗方法1高程20mm3點水準儀數量2前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50 mm3點鋼尺量3基礎寬度50 mm3點尺量4基礎襟邊寬度(高度)20 mm每擴大基礎段3組尺量5起訖里程(長度)100 mm每不同結構尺寸段1處經緯儀測量、尺量6沉降縫位置50 mm每道尺量7沉降縫寬度4 mm6處尺量注:非水平基礎底面高程檢測墻址墻踵處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