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有限公司綜合樓車間物料提升機安全生產應急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634
2024-09-06
14頁
238.50KB
1、化工有限公司綜合樓、車間物料提升機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二、編制依據3三、工程項目概況3四.編制目的3七. 預案的適用范圍71、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7八.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設置71、指揮機構的設置72、指揮機構的職責8(3)、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8(2)指導組員防護,防止事態發展。10(5)做好現場清潔,減少、消除事故災痕。10九.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10十. 應急保障條件121、搶險隊伍122、應急救援裝備123、應急救援藥品12十一. 應急救援措施121、工作原則1222、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急救措施13十二.事故善后工作13(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13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 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安全生產方針,減少與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加強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應急救援快速反應和協調,確保3、迅速有效地處置突發事故,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特制定項目部物料提升機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編制依據 1)、建筑法2)、安全生產法3)、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4)、xx省安全生產條例5)、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6)、其它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工程項目重大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與程序,完善危險源辯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對危險設備的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三、工程項目概況本工程為xx市xx化工有限公司綜合樓及204、205車間,位于椒江區外沙。由xxxx建4、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該工程由綜合樓、204、205車間三個單體工程組成,總建筑面積22151。綜合樓:建筑面積為9990,建筑總長58.6米,寬46.6米,六層框架結構,建筑高度為23.10m204車間:建筑面積為4921,建筑總長65.1米,寬24米,三層框架結構,建筑總高度為18m。205:建筑面積為7241,建筑總長89.04米,寬35.18米,三層(局部四層)框架結構,建筑總高度為19m。屋面是輕鋼結構屋面。主要用于主體及裝修工程的材料垂直運輸。四.編制目的 為加強對起重機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5、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工程實際,特制定本單位起重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五、應急策劃(一)應急預案工作流程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二)重大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1、提升架作業中突然安全裝置失控,發生斷繩、沖頂,或違反安全規程操作,造成安全事故(如傾倒、高處墜落);2、基坑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倒塌。3、搭、拆作業發生人員高處墜落傷亡事故。4、施工操作失誤或失靈。5、自然災害(如雷6、電、地震強風、強降雨等)對設施的嚴重損壞。6、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故障或線路發生嚴重漏電。7、其他作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三)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本工程特點,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井架傾覆、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等。在工地已采取施工機械管理、安全管7、理各種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物料提升機使用的應急方案,具體如下:假設提升機基礎坍塌時可能傾翻;假設提升機安全裝置失靈,提升機司機違章作業造成安全事故。2、提升機安全使用與保養技術措施:應配備專門的操作人員, 操作人員在使用本升降機之前必須經過必要的技術和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證, 熟悉和掌握本升降機的主要性能和各零部件的功能及基本操作技能,以確保操作使用的安全有效。1)開機運行前必須檢查確認本機各零部件及其功能的齊全、完整。2)物料在吊籃內均勻分布,不得超出吊籃。當長料在吊籃中立放時,采取防滾落措施;散料應裝箱或裝籠。嚴禁超載使用; 3)嚴禁人員攀登、穿越提升機架體和乘吊籃上下; 4)提升機8、在多工種、多樓層同時使用時,專設指揮人員,信號不清不得開機。作業中不論任何人發出緊急停車信號,應立即執行; 5)閉合主電源前或作業中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開關扳回零位。在重新恢復作業前,應在確認提升機動作正常后方可繼續使用; 6)發現安全裝置、通訊裝置失靈時,應立即停機修復。作業中不得隨意使用極限限位裝置; 7)使用中要經常檢查鋼絲繩、滑輪工作情況。發現磨損嚴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更換。 8)提升機司機按使用說明書的有關規定,對提升機各潤滑部位,進行注油潤滑; 9)升降機運行過程中若出現故障, 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專業維修人員檢修。不得帶病運行。10)維修保養時,將所有控制開關扳到零位,切斷9、主電源,并在閘箱處掛“禁止合閘”標志,必要時設專人監護; 11)提升機處于工作狀態時,不得進行保養、維修,排除故障應在停機后進行; 12)更換零部件時,零部件必須與原部件的材質性能相同,并應符合設計與制造標準;維修主要結構所用焊條及焊縫質量,均應符合原設計要求; 13)每班運轉結束后, 升降機吊籠應停靠在底層, 關閉吊籠門及井架入口安全門并切斷總電源,鎖好閘箱。六、安全事故應急常用物資和設備(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氣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10、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等。七. 預案的適用范圍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工程起重機使用中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事故類別包括: 1、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2、操作不檔;違章違紀蠻干,不良操作習慣;判斷操作失誤,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發的事故。八.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設置(1)、事故救援流程圖(2)、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1、指揮機構的設置項目部成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副組長為項目副經理擔任,成員由技術負責人、質安員、施工員等各承包組組長等人員組成。現11、場指揮:項目部項目經理工程應急反應小組:項目部管理人員、各班組長成員、義務消防隊成員通訊負責人。 2、指揮機構的職責在應急情況下,值班人員組成最初應急組織。值班主管一旦發現或接到緊急情況通知,應馬上確定應急級別,報告現場指揮或應急總指揮,調動應急反應小組。在此階段的指揮和控制通過現場指揮中心來執行,作為應急指揮中心,根據應急總指揮(項目經理)的指示,及時通報公司管理層或指揮聯絡外界。事故發生初期,先由值班主管擔任初期應急崗位指揮,直到按應急預案規定的負責人到崗位后再交接崗位,正式啟動應急預案。(3)、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 負責本項目部應急向應救援預案制度,制定和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12、施現場各應急救援設施,裝置落實和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檢查督促落實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組織和實施救援行動,組織安全事故的調查和總結,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教訓,發生事故原因及善后處理工作。小組成員、職責:組 長: 負責項目部應急救援物資、設備、人力調動。組織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整改。負責后事處理組工作、妥善處理好死、傷病員后事,消除各種不安定因素。副組長:負責事故現場處理工作: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班組分工負責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做好對死難、受傷家屬的安撫、慰問善后工作,做好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成 員:負責專業搶救組工作并負責救緩急13、用的材料設備供應,并參加事故現場救治、傷員搶救等工作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成 員:負責本下屬班組搶救工作并負責救緩急用的材料設備供應,并參加事故現場救治、傷員搶救等工作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成員:負責警戒維護工作:負責協調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內人員撤離,勸圍觀群眾離開事故現場。成員:負責交通運輸工作:運送現場急需物資、裝備、藥品等運輸送到現場,協助安全員疏散人員。成員:負責后勤保障工作:負責指揮人員、搶救人員現場食宿安排,協調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求援報警電話:119、醫院救護;120,(三)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任務各班組組長及成員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任務。 14、(1)事故發生后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人是應急救援的首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要求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轉送傷員降低傷率,減少事故的損失。(2)指導組員防護,防止事態發展。(3)迅速控制危險源,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測定事故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4)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協助公司等上級部門對事故調查。(5)做好現場清潔,減少、消除事故災痕。九.事故的緊急處置措施事故處理程序排除險情發現事故 盡快切斷電源 救治傷者 查明原因、處理善后發出警報,通知應急小組1、一旦事故發生,不論事故現場何種情況,15、發現事故人員必須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大聲呼叫),由機械操作人員切斷電源,通知周邊作業人員全部停止作業,撤離到安全地帶。并用手機通知項目應急總指揮和聯絡員。2、應急總指揮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召集應急機構人員,帶齊必要工具,到事故現場集中。 3、應急救援人員集中后,應全面聽從應急總指揮的安排,合理分工,一方面排除險情,一方面組織救援人員對傷員實施救護,并根據傷情,實施救治或轉送醫院。 4、險情排除,人員得到有效救護后,應組織對事故進行調查,按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并按事故類別上報上級相關部門。十. 應急保障條件1、搶險隊伍項目部由項目管理人員組成應急救援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總指揮。2、應16、急救援裝備 項目部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報警電話、滅火器材、消防斧、防毒面具、緊急照明燈具、應急藥箱及擔架等。 3、應急救援藥品藥品:通常有雙氧水、紅藥水、碘酒、消毒棉簽、藥棉、紗布、膠布、繃帶、創可貼、三角巾、急救包等。十一. 應急救援措施 1、工作原則 事故發生后,救援工作應有序進行,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擴大為主;統一領導指揮、人員分工、分級負責、綜合協調、快速高效、現場自救與上級或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人員急救步驟:急救是對傷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員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步驟:(1)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調17、查人、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2)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呼救,應請人去呼叫救護車,你可繼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2、起重機械傷害事故的急救措施當機械性傷害發生時,應盡快將傷員搬支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十二.事故善后工作(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報告(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受傷人員、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3)、制定有效地預防措施,放置此類事故再次發生。(4)、總結事故教訓,對全體員工進行事故案例教育。(5)、通報事故結案結果,及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