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加密基準測量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668
2024-09-06
13頁
250.80KB
1、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加密基準測量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任務概述 . 11.1工程概述 . 11.2線路基本情況 . 12技術依據 . 13適用范圍及工作內容 . 23.1適用范圍 . 23.2測量內容 . 24人員培訓與儀器設備 . 24.1人員培訓 . 24.2儀器設備 . 25xx軌道控制網復測 . 36軌道基準點 . 36.1軌道基準點位置 . 36.2軌道基準點的命名規則 . 46.3軌道基準點的坐標計算 . 47軌道基準點及軌道板定位點的放樣 . 57.1一般規定 .2、 57.2測設要求 . 58軌道基準點測量 . 58.1平面測量 . 58.2高程測量 . 79軌道基準點的維護和資料整理 . 91任務概述1.1工程概述xx速鐵路線路自xx西端南側引出,經過xx、xx、xx、終到xx高速站。xx站中心至xx站中心正線運營長度1308.598km。xx鐵路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將建成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1.2線路基本情況全線路基段長 235.5Km,占正線長度的 17.9%;橋梁共 268 座(不含公路及框構橋),長1117.5 折合雙延米,占正線長度的80.9%;隧道20座,長度 15.7km,占正線長度的 1.2%。全線以采用 CRTS型3、板式無砟軌道為主,僅在xx大橋主橋與xx主橋采用有砟軌道結構,在主橋兩側與路基連接段采用 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全線采用跨區間無縫線路。車站正線采用高速 18#無砟道岔,各聯絡線與正線間采用 42#大號碼道岔。2技術依據1、高速鐵路測量規范(TB10601-2009);2、客運專線鐵路無碴軌道鋪設條件評估技術指南(鐵建設2006 158 號);3、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06);4、關于進一步規范鐵路工程測量控制網管理工作的通知(鐵建設200920 號)5、關于進一步加強客運專線建設質量管理的指導意見(鐵建設12008246 號)6、關于發布 xx標志技術要求的通知(x4、x速(工)200981 號)7、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工程施工精調作業指南(鐵建設函2009674 號)8、鐵道部和京滬公司的其他相關規定。3適用范圍及工作內容3.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xx速鐵路正線CRTS型無砟軌道加密基標(軌道基準點)的測量作業。3.2測量內容1、xx控制網的復測;2、軌道板定位點和軌道基準點坐標計算和測設;3、軌道基準點平面和高程測量及其數據處理。4人員培訓與儀器設備4.1人員培訓技術人員在作業前應參加總指、指揮部、博格公司等單位組織的培訓。施工單位項目部應在作業前組織進行實測培訓和技術交底。4.2儀器設備全站儀應具有自動目標搜索、自動照準、自動觀測、自動記錄功能,其標5、稱精度應滿足:方向測量中誤差不大于1,測距中誤差不大于2(1mm+2ppm);電子水準儀的精度不應低于 0.5mm/km,配套使用因瓦水準尺;聯測 xx時須采用與xx速鐵路統一的 xx標志;軌道基準點測釘,棱鏡三腳座,水準尺適配器應相互匹配。溫度計讀數精確至 0.5,氣壓計讀數精確至 0.5hPa。全站儀、水準儀、水準尺須經過法定檢定機構的檢定,并處于檢定證書的有效期內,在進行距離或坐標測量時,應進行氣象改正。水準尺適配器參數應由廠家準確測定,具有相應的書面文件,施測前應進行檢驗。5xx軌道控制網復測參照xx速鐵路xx網測量作業指導書、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以及相關技術標準和要求執行。6軌道基準6、點6.1軌道基準點位置CRTS型無砟軌道的軌道基準點和軌道板定位點的位置示意圖。每個軌道板縫處設置一個軌道基準點和軌道板定位點。軌道基準點和軌道板定位點分別距線路中線左右兩側,距離 10cm。軌道基準點在曲線地段應該位于線路中線的內側。36.2命名規則軌道板定位點軌道基準點軌道基準點編號:采用6位編號形式(800000)。其中第一位左線為“8”,右線為“9”;后五位為大里程方向的軌道板編號。對于 xx 至xx之間 xx點編號和軌道基準點編號沖突的情況,可通過 xx點編號首位修改為“3”來解決。6.3坐標計算軌道基準點和軌道板定位點埋設之前,首先需要利用線路設計參數、軌道板設計參數和軌道基準點的7、設計里程,計算直線段、圓曲線段和緩和曲線段上軌道基準點的設計坐標。計算時應考慮圓曲線段和緩和曲線段的線路超高對軌道基準點設計位置的影響,以保證后續軌道基準點放樣和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軌道基準點和軌道板定位點的坐標利用布板軟件計算。47軌道基準點放樣7.1一般規定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層施工完成后,依據軌道控制點(xx),采用全站儀自由設站極坐標法測設軌道板定位點和軌道基準點。7.2測設要求軌道板定位點和軌道基準點應埋設于混凝土底座板或支承層上,軌道板定位點與軌道基準點連線應垂直于軌道中線,并分別向左和向右偏離軌道中線 0.10m。軌道板定位點的位置應以軌道中線為基準,垂直于鋼軌頂面連線,投影到混凝8、土底座板或支承層表面上。曲線地段軌道基準點應分設于軌道中線的內側,軌道板定位點設于軌道中線的外側。直線地段應將軌道板定位點與軌道基準點分設于線路中線兩側,一般應位于線路中線的同一側。當直線段前后的軌道基準點不在同一側時,應在直線段予以變換調整,不得在曲線段上。軌道板定位點應滿足下列要求:1)軌道板定位點的放樣距離不應大于 100m。2)軌道板定位點平面定位允許偏差不應大于 5mm。3)軌道基準點平面定位允許偏差不應大于 5mm。8軌道基準點測量8.1平面測量軌道基準點的平面測量左右線路分別進行測量,在底座板張拉連接并鎖定后,粗鋪軌道板之前進行,采用全站儀自由設站極坐標法進行觀5測,直接測量各點9、的坐標,外業采用自動記錄方式,特別注意點號輸入的正確性。自由設站點應盡量靠近左線或右線中線。1 自由設站要求自由設站測量采用局部獨立坐標系。自由設站觀測的 xx點不應少于 4 對,位于所聯測 xx點的中間。xx點應采用與 xx網測量時一致的 xx標志。全站儀設在線路中線附近,更換測站后,相鄰測站重疊觀測的 xx點不應少于 2 對。自由設站點精度一般應符合下表1要求,連續橋、特殊孔跨橋自由設站點精度可放寬至 1.0mm。表 1自由設站點精度要求X0.7mmY0.7mmH1 mm定向精度2完成自由設站后, xx點的坐標不符值應滿足表 2 的要求。當 xx點坐標不符值 X、Y 大于表 2 的規定時,10、該 xx點不應參與平差計算。每一測站參與平差計算的 xx點不應少于 6 個。表 2 xx點坐標不符值限差要求X2.0mm2 外業觀測要求Y2.0mmH2.0mm同一測站 xx點和軌道基準點均采用全站儀盤左進行觀測,進行多個半測回觀測。每個半測回過程如下:1)順次觀測所有 xx點;2)順次觀測所有軌道基準點;3)按照同樣的流程進行下一個半測站測量;4)6各個半測回結束時,再順次觀測所有 xx點。軌道基準點觀測不應少于3次。xx點觀測不應少于4次。此為一個測站的觀測程序,一個測站結束后搬至下一站后按同樣的程序進行測量。每站觀測距離約 70m,至少觀測 11 個軌道基準點,重復觀測上一測站的 xx點11、不應少于 2 對,重復觀測上一測站觀測的軌道基準點 3 5個。本站觀測的所有軌道基準點(包含重復觀測上一站的軌道基準點)都必須位于測站的同一側。每站軌道基準點測量時,采用同一組棱鏡三腳座和精密棱鏡。在觀測軌道基準點時,應由遠及近完成全部軌道基準點測量。每次安置棱鏡三腳座時,要精確整平棱鏡三腳座,在棱鏡三腳座移動過程中,棱鏡應始終面對全站儀。對于 xx棱鏡組件和棱鏡三腳座上棱鏡不一致的,需要檢查儀器中輸入的棱鏡常熟是否正確。3 精度指標數據處理應采用布板軟件進行處理,并進行復核。測量精度應滿足下列要求:1)相鄰點平面相對精度不大于 0.2mm;2)軌道基準點各半測回測量的坐標值與其平均值間的較差12、0.4mm。3)重迭軌道基準點的平面位置允許偏差:橫向0.3mm,縱向0.4mm。8.2高程測量1 總體要求高程測量應該在軌道板擺放或粗鋪之后進行,采用幾何水準方法,按7照附合水準方法和中視水準測量方法相結合進行施測,軌道基準點一般作為中視點,除首末xx點外,其余xx點作為附合水準線路的轉點。左右線路的軌道基準點的高程可同時施測。采用電子水準儀進行往返觀測,起閉于 xx點,附合水準線路長度約為 300m。在軌道基準點上立尺時,水準尺須使用水準尺適配器,在 xx點立尺時,不使用水準尺適配器,須使用與 xx網測量時一致的水準測量桿。水準尺適配器常數需準確測定,同時保證水準尺適配器與軌道基準點測釘的13、匹配。在同一站內的所有軌道基準點高程測量時應采用同一把水準尺及其配套水準尺適配器。水準尺適配器常數在外業不輸入的,在內業數據處理中進行修正。2 測量過程在兩個 xx點中部安置水準儀,后視一個 xx點(如xx1),前視另一個 xx點(如 xx2)或軌道基準點,采用中視法測量該區間所有的軌道基準點(可以包括左右2條線路的軌道基準點),然后搬站至 xx2 和 xx3 之間,重復上一個測站過程。相鄰兩站之間應該至少重疊 1 個軌道基準點。相鄰測段之間應重疊 3 5 個軌道基準點。83 精度指標1)單程水準測量起閉于 xx點的閉合差限差應滿足下式要求:fh=+0.52S式中: S 單程水準測量線路長度(14、km)。2)軌道基準點往返測高程值與其平均值間的較差不應大于 0.3mm;3)重疊區內軌道基準點高程較差不應大于 0.3mm;4)相鄰軌道基準點間的高程相對精度不大于 0.1mm。8.3數據處理將相關的 xx點坐標文件和軌道基準網理論值文件直接導入布板軟件的數據庫。軟件根據全站儀實測平面坐標的原始觀測記錄數據、電子水準儀實測高程原始記錄數據進行處理。平面數據處理采用本站聯測的xx點和各軌道基準點坐標的均值(獨立坐標)作為觀測值,根據本站聯測 xx點的已知坐標,采用最小二乘平差的方法求解兩套坐標的轉換參數,然后根據轉換參數對各軌道基準點的獨立坐標均值進行轉換,從而獲得各軌道基準點點的工程獨立坐標15、系坐標。根據求得的轉換參數,對各 xx點的坐標均值進行轉換,如轉換后的 xx點的坐標與原 xx坐標的差值在 2mm 以內,則本站測量合格,否則本站應該重新進行測量。坐標轉換后,搭接的軌道基準點本站測量的坐標與上一站測量的軌道基準點的坐標X 、Y方向較差均應小于0.4mm。9高程數據處理是根據測量數據計算一站內任意兩個相鄰的CPIII之間高差是否超限,再計算各點往測與返測高程平均值,并計算與平均值之差。各項指標滿足要求后,計算本站觀測的各軌道基準點高程。對于各項指標滿足要求后,相鄰測站間重復觀測的軌道基準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采用余弦函數加權平均的方法進行平滑搭接。非搭接區域及已完成搭接的搭接區域的軌道基準點成果可供軌道精調系統使用。9軌道基準點的維護和資料整理9.1軌道基準點的維護應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強軌道基準點的保護和維護。9.2資料整理測量完成后應提交以下資料: 軌道基準點測量技術設計書。 軌道基準點測量成果報告,包含內容:技術總結、xx點三維坐標、原始測量數據、平差計算文件、測量精度統計表、聯測示意圖。 軌道基準點測量成果。在測量完成之后,應該對測量成果進行整理,并報監理審核之后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