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醫務人員呼吸綜合征院感防控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690
2024-09-06
13頁
62.91KB
1、醫院醫務人員呼吸綜合征院感防控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呼吸綜合征院感防控應急預案 為做好xx呼吸綜合征院感防控工作,提高我院醫務人員對xx呼吸綜合征院感的防控水平和應對能力,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報告,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項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發生,控制疫情的傳播、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xx呼吸綜合征病例診療方案(2015年)、xx呼吸綜合征病例診斷程序、2、xx呼吸綜合征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2015年)等相關要求,特制定本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院應對xx呼吸綜合征疫情的防控及疫情發生后的應急處理。 一、基本要求 (一)醫務人員應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對xx呼吸綜合征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意識、報告與處臵能力,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報告。 (二)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發現疑似或確診xx呼吸綜合征感染患者時,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及時報告,做好相應處臵工作。 ( 三)各科室應規范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醫院為醫務人員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護用品,確保消毒、隔離和個人防護等措施落實到位。 (四)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的規3、定,做好醫療器械、污染物品、物體表面、地面等清潔與消毒;按照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的規定,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 (五)在xx呼吸綜合征感染患者診治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應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和處臵。 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一)發熱門診。 1、建立疑似、確診患者隔離、轉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應當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等有關要求。 2、發熱門診出入口應設有手衛生設施。 3、醫務人員在診療工作中應當遵循標準預防原則,接觸所有患者時均應當戴外科口罩,嚴格執行手衛生等措施。接觸疑似患者或確診患者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 4、醫務人員4、應當掌握人xx呼吸綜合征感染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特征,對疑似或確診患者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并及時報告。患者轉出后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終末處理。 5、醫務人員進入或離開發熱門診時,要按照有關要求,正確穿脫防護用品。 6、陪伴者及病情允許的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 (二)急診。 1、應建立預檢分診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癥患者的轉出、救治應急預案并嚴格執行。 2、應設臵一定的隔離區域以滿足疑似患者就地隔離和救治的需要;確診患者轉傳染病醫院。 3、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照標準預防的原則進行個人防護和診療環境的管理。 4、診療區域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并定時清潔消毒。 5、根據xx呼吸綜合征的傳播途徑,在實施標準預防的5、基礎上,采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等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1)醫務人員進入或離開隔離病室時,應當遵循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的有關要求,并正確穿脫防護用品。 (2)有條件時患者盡量安排在負壓病房,活動限制在隔離病室內,若確需離開隔離區域時,應當采取相應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患者的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具應專人專用。非專人專用的醫療器具使用后,應當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 4)嚴格探視制度,原則上不設陪護。 (三)醫務人員的防護。 1、醫務人員應當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采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的防護措施。 2、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6、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3、每次接觸患者前后應當嚴格遵循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及時正確進行手衛生。 4、醫務人員應當根據導致感染的風險程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戴外科口罩或者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穿隔離衣。 (3)對疑似、臨床診斷或確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穿隔離衣。 (4)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當及時更換。 (5)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脫去手套7、或隔離衣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6)處理所有的銳器時應當防止被刺傷。 (7)每位患者使用后的醫療器械、器具應當按照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清潔與消毒。 (四)加強對患者的管理。 1、應當對疑似或確診患者及時進行隔離,并按照指定路線、專門車輛由專人引導進入病室或轉入傳染病醫院。 2、病情允許時,患者應當戴外科口罩;指導患者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掩口鼻,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當使用清潔劑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3、患者出院、轉院后按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進行終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應當及時對尸體進行處理。處理方法為:用雙層布單包裹尸體,裝入雙層尸體袋中,由專用車輛直接送至指定地點8、火化;因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不能進行火化的,應當經上述處理后,按照規定深埋。xx呼吸綜合征應急處臵人員防護規范 (一)防護原則 全院醫務人員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在醫院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臵中的醫療救治和消毒隔離等工作時,應遵循以下防護原則 1、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的特點雙向防護,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采取隔離措施,包括空氣隔離、接觸隔離、飛沫隔離。 標準預防的具體措施是: 1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傷口必須戴上手套。 2如果有可能接觸濺出血液或體液,必須戴上口罩、眼罩(或面罩)及穿上防護衣。 3切勿回套已使用的針頭。 4小心處理針頭及利器。 5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傷9、口,或脫下手套后應立即清潔/消毒雙手。 2、使用個人防護裝備的一般原則: 當除去個人防護裝備時,如手部受到污染,應及時清洗/消毒雙手。 使用后的個人防護裝備應視作已污染。離開工作場所進入其他臨床區域時,應脫下。 當完成產生霧化操作后,或護理產生大量飛沫的病人后,或經過長時間于高危環境內接觸需要協助的病人后,必須及時更換防護裝備。 一次性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后必須作為感染性垃圾處理。 可重復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后必須及時封閉保存,集中處理。 接觸污物后,或護理同一病人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前,需除去手套、洗手及更換手套。 (二)防護用品的穿脫順序 1、穿戴防護用品順序: 步驟1:清潔/消毒雙手10、。 步驟2:戴口罩/N95口罩。【注意氣密性檢測】 步驟3:戴上防護眼罩/面罩以及帽。【注意雙手不接觸面部】步驟4:穿隔離防護服; 步驟5:穿上鞋套或膠鞋;步驟6:戴上手套;2、 脫掉防護用品順序;步驟1:摘掉手套;步驟2:脫隔離防護服,由內向外卷起,將反面朝外,步驟3:清潔/消毒雙手;步驟4:將手指反掏進帽子,將帽子輕輕摘,反面朝外;步驟5:清潔/消毒雙手;步驟6:脫下鞋套或膠鞋,將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黃色;步驟7:摘口罩/N95口罩;步驟8:再次清潔/消毒雙手;(2、脫掉防護用品順序步驟1: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應將反面朝外,放入醫療垃圾袋中。步驟2:清潔/消毒雙手。步驟3:脫隔離防護服,由內11、向外卷起,將反面朝外,放入黃色塑料袋中。步驟4:清潔/消毒雙手。步驟5:將手指反掏進帽子,將帽子輕輕摘,反面朝外,放入黃色垃圾袋中;摘下防護鏡/面罩,放入消毒液中。步驟6:清潔/消毒雙手。步驟7:脫下鞋套或膠鞋,將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黃色垃圾袋中,將膠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驟8:摘口罩/N95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將口罩帶摘下,放入黃色塑料袋中,注意雙手不接觸面部。步驟9:再次清潔/消毒雙手。(三)對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護過程中,除以上防護要求外,應加強應急處臵人員手的清洗和消毒。3、對洗手的要求:接觸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12、后;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穿戴防護用品前、脫掉防護用品后; 在同一病人身上,從污染操作轉為清潔操作之間;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xx呼吸綜合征防護流程(一)預檢分診處醫務人員防護:1、執行標準預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2、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當雙手未被病人血液、體液、分泌物污染時,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13分鐘。(二)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防護:1、執行一級防護。2、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必要時戴手套。3、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使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速干手消毒劑揉搓13分鐘。(三)隔離留觀室和隔離病區等醫務人員防護:1、執行二13、級預防。凡是進入隔離留觀室的醫務人員,接觸從病人身上采集的標本、處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過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體的工作人員,轉運病人的醫務人員應執行二級預防。2、進入隔離留觀室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每4小時更換1次或感潮濕時更換;穿工作服、隔離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3、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使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速干手消毒劑揉搓13分鐘。4、對病人實施近距離操作時,戴防護眼鏡。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護。(四)實施吸痰、氣管切開和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防護:1、執行三級防護。2、在二級防護基礎上,還應當加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五)病人防護:1、經預檢分診須到感染性疾病科14、的病人,應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由專人護送入感染性疾病科。2、進入隔離室前更換病人服,個人物品及換下的衣服集中消毒處理后,存放于指定地點,由病區統一保管。3、病人留觀或隔離期間佩戴口罩,嚴禁外出,活動只限于本病室內,一切診療活動也盡量在本病區內完成。發熱病人就診流程示意圖門診患者(發熱伴或不伴流感癥狀,嚴重呼吸道感染,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發熱門診分診臺測量體溫 體溫大于等于38度,發口罩體溫小于38度 由預檢分診人員負責,引導至發熱門診,對所有發熱伴咳嗽,咽痛癥狀患者進行排除和診斷,并進行登記。普通門診就醫 詢問流學病史(發病前十四天是否到過xx地區或韓國) (密切接觸類似病人是否有xx或韓國旅行史) (可疑動物單峰駱駝蝙蝠接觸史) 如考慮細菌感染 (類似病人接觸史) 如考慮病毒感染,發現流行病接觸史立即電話通知區疾控中心,做流行病調查,和排除診斷。由區疾探通知市傳染病醫院,統一收治和排除診斷。排除xx綜合癥和其它傳染病可以規范抗生素治療,收住院。 無效轉院,繼續治療有效四十八小時內繼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