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康復科患者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714
2024-09-06
14頁
73.16KB
1、中醫康復科患者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患者用藥發生過敏反應的應急預案3二、患者發生管路滑脫時的應急預案3三、患者突然發生猝死的應急預案3四、患者墜床/摔倒時的應急預案4五、患者外出或外出不歸時的應急預案47、認真記錄患者外出過程。5六、患者發生輸液反應時的應急預案57、患者家屬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液管及液體進行封存。5七、患者發生輸血反應時的應急預案52、報告醫生及病房護士長,并保留未輸完的血袋,以備檢驗。55、按要求填寫反應報告卡,上報輸血科。67、加強巡視及病情觀察,2、做好搶救記錄。6八、患者發生靜脈空氣栓塞的應急預案6九、輸液過程中出現肺水腫的應急預案62、及時與醫生聯系進行緊急處理。65、遵醫囑給予鎮靜、擴血管和強心藥物。7十、患者發生誤吸時地應應急預案72.及時清理口腔痰液、嘔吐等。7十一、患者發生躁動時的應急預案7十二、停水和突然停水的應急預案86.加強巡視患者,隨時解決患者飲水及用水需求。8十三、停電和突然停電的應急預案8十四、火災的應急預案82.根據火勢,使用現有的滅火器材和組織人員積極撲救。84.關好鄰近房間的門窗,以減滿火勢擴散速度。9十五、關于封存患者病歷的應急預案92. 科室向醫務處(夜間向總值班)報告。96. 如為搶救患者,病歷應在搶救3、結束后6 h內據實補齊。9十六、病人在運送過程中意外防范預案96、對急診病人,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防患于未然。10十七、處理醫療投訴及糾紛的應急預案105、當事科室指定專人出席醫療事故鑒定會。11十八、患者突然發生病情變化時的預案11十九、癲癇持續狀態的應急預案12二十、吸氧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12二十一、吸痰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13二十二、患者發生高滲藥液外滲時的應急預案132、報告醫生及護士長。13二十三、發生用藥錯誤的應急預案13二十四、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應急預案144、 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登記、上報、隨訪等。14一、患者用藥發生過敏反應的應急預案14、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過敏的藥物,就地搶救,報告醫生。2、立即平臥,遵醫囑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1毫克,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每隔30分鐘再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0.5mg,直至脫離危險期,注意保暖。3.給予氧氣吸入,呼吸抑制時遵醫囑給予人工呼吸,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予氣管插管,必要時行氣管切開。4.如患者發生心跳呼吸驟停,立即進行心肺復蘇。5.迅速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用藥。6.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患者未脫離危險前不宜搬動。7、記錄搶救過程。二、患者發生管路滑脫時的應急預案1、發現患者管路滑脫后,立即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通知醫生。2、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3、根據醫囑要求及患5、者病情需要,給予再次置管。4、如患者自行拔除管路,給予患者適宜的約束措施,防止患者再次拔管。5、完善記錄,做好交接班。6、按規定上報護理部。 三、患者突然發生猝死的應急預案1、發現后立即搶救,同時通知值班醫生、科主任及護士長,必要時通知上級領導。2、通知家屬,或通知總值班,由總值班通知家屬。 3、向院總值班或醫務科匯報搶救情況及搶救結果。4、如患者搶救無效死亡,應等家屬到院后,再將尸體接走。 5、做好病情記錄及搶救記錄。6、再搶救過程中,要注意對同室患者進行保護。四、患者墜床/摔倒時的應急預案1、患者不慎墜床/摔倒,立即奔赴現場,同時馬上通知醫生。2、對患者的情況做初步判斷,如測量血壓、心率、6、呼吸判斷患者3、醫生到場后,協助醫生進行檢查,為醫生提供信息,遵醫囑進行正確處理。4、如病情允許,將患者移至搶救室或患者床上。 5、遵醫囑開始必要的檢查及治療。6、向上級領導匯報(夜間通知院總值班)。 7、協助醫生通知患者家屬。8、認真記錄患者墜床/摔倒的經過及搶救過程 。五、患者外出或外出不歸時的應急預案1、發現患者外出應馬上通知病室主管醫生及科主任、護士長。 2、通知醫務科護理部,夜間通知院內總值班。3、查找患者聯系電話。 4、盡可能查找患者去向,必要時通知保衛科協助尋找患者。5、患者返回后立即通知院總值班,由主管醫生及護士長按醫院有關規定進行處理。6、若確屬外出不歸,需兩人共同清理患者用7、物,貴重物品、錢款應登記并上交領導妥善保存。7、認真記錄患者外出過程。六、患者發生輸液反應時的應急預案1、患者發生輸液反應時,應立即撤除所輸液體,重新更換其它液體和輸液器。2、同時報告醫生并遵醫囑給藥。 3、情況嚴重者應就地搶救,必要時進行心肺復蘇4、建立護理記錄,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一般情況和搶救過程。5、發生輸液反應時,應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應中心、護理部和藥劑科。6、保留輸液器和藥液分別送消毒供應中心和藥劑科,同時取相同批號的液體、輸液器和注射器分別送檢。7、患者家屬有異議時,立即按有關程序對輸液管及液體進行封存。七、患者發生輸血反應時的應急預案1、患者發生輸血反應時,應立8、即停止輸血,換輸生理鹽水,遵醫囑給予抗過敏藥物。2、報告醫生及病房護士長,并保留未輸完的血袋,以備檢驗。3、病情緊急的患者準備好搶救藥品及物品,配合醫生進行緊急救治,并給予氧氣吸入。4、若是一般過敏反應,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安慰患者,減少患者的焦慮。5、按要求填寫反應報告卡,上報輸血科。6、懷疑溶血等嚴重反應時,將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樣一起送輸血科。7、加強巡視及病情觀察,做好搶救記錄。八、患者發生靜脈空氣栓塞的應急預案1、發現輸液器內出現氣體或患者出現空氣栓塞癥狀時,立即停止空氣輸入體內,更換輸液器或排控輸液器內殘余空氣。2、通知主管醫生及病房護士長。3、將患者置左側臥位和頭低9、腳高位。4、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遵醫囑給予氧氣吸入及藥物治療。5、病情危重時,配合醫生積極搶救。6、認真記錄病情變化及搶救經過。九、輸液過程中出現肺水腫的應急預案1、發現患者出現肺水腫癥狀時,立即停止輸液或將輸液速度降至最低。2、及時與醫生聯系進行緊急處理。3、將患者安置為端坐位,雙下肢下垂,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4、加壓給氧,減少肺泡內毛細血管滲出,同時濕化瓶內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氣體交換,緩解缺氧癥狀。5、遵醫囑給予鎮靜、擴血管和強心藥物。6、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流結扎,每隔510分鐘輪流放松一側肢體止血帶,可有效地減少回心血量。7、認真記錄患者搶救過程。8、患者病情平穩后,10、加強巡視,重點交接班。十、患者發生誤吸時地應應急預案1.當發現患者發生誤吸時,立即使患者采取俯臥位,頭低腳高,扣拍背部,盡可能使吸入排出,并同時通知醫生。2.及時清理口腔痰液、嘔吐等。3.監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如出現嚴重發紺、意識障礙及呼吸頻率、深度異常,再采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呼吸時,急請麻醉科插管吸引或氣管鏡吸引。4.做好記錄,必要時遵醫囑開放靜脈通路,備好搶救儀器和物品。5.通知家屬,向家屬交代病情。6.做好護理記錄。十一、患者發生躁動時的應急預案1.當發現患者突然躁動,立即說服并制動約束患者,防止發生意外,并通知醫生。2.監測生命體征,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約束制動。3.通知家屬,向家屬11、交待病情。4.做好記錄,必要時遵醫囑開放靜脈通路,備好搶救儀器和物品。十二、停水和突然停水的應急預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準備,包括:2.告訴患者停水時間。3.給患者備好使用水和飲用水。4.病房熱水爐燒好熱水備用,同時盡可能多備使用水。5.突然停水時,白天與水電班聯系,夜間與院總值班聯系,匯報停水情況,查詢原因,及時維修。6.加強巡視患者,隨時解決患者飲水及用水需求。十三、停電和突然停電的應急預案1.接到停電通知后,立即做好停電準備。備好應急燈、手電等,如又搶救患者使用電動力及其時,需找替代的方法。2.突然停電后,立即尋找搶救患者及其運轉的動力方法,維持搶救工作,并開啟應急燈照明等。3.12、使用呼吸機的患者,平時應在機旁備有簡易呼吸器,以備突然停電,立即將呼吸機脫開,使用簡易呼吸器維持呼吸。4.通過電話與電工班聯系,查詢停電原因。5、加強巡視病房,安撫患者,同時注意防火、防盜。十四、火災的應急預案1.發現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圍人員分別組織滅火,同時報告保衛科及上級領導,夜間電話通知院總值班。2.根據火勢,使用現有的滅火器材和組織人員積極撲救。3.發現火情無法撲救,馬上撥打“119”報警,并告知,準確方位。4.關好鄰近房間的門窗,以減滿火勢擴散速度。5.將患者撤離疏散到安全地帶,穩定患者情緒,保證患者生命安全。6.盡可能切斷電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搶救貴重儀器設備及重要科技資料。7.組13、織患者撤離時,不要乘坐電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囑患者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可能以最低的姿勢或匍匐快速前進。十五、關于封存患者病歷的應急預案1.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提出封存病歷申請。2. 科室向醫務處(夜間向總值班)報告。3. 醫務處或總值班與患者或近親屬共同在場的情況下封存患者的主觀部分的復印件。并收取工本費每張0.5元。4. 主觀病歷為: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疑難病歷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等。5. 封存的病歷由醫務處保管,晚間及節假日由院總值班保管,次日或節假日后移交醫務處。6. 如為搶救患者,病歷應在搶救結束后6 h內據實補齊。十六、病人在運送過程中意外14、防范預案1、醫院內各道路平整,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以防顛簸加重病情。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后勤。2、運輸工具由專人負責、定期維修。運送前檢查是否完好無缺。擔架車要用護欄,輪椅系上安全帶。3、根據病情,準備相應的搶救物品。如氣管插管、簡易呼吸器、便捷式小氧氣筒、搶救藥物等。4、加強護送者的責任心,護送到位。運送危重病人,一定要由有經驗的護士護送;如為輕病人,可由經過培訓的護工送,但一定要交代護送途中注意事項。5、加強護士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有計劃的培訓急救技術,定期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加強法制觀念,依法行醫,依法施護。6、對急診病人,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防患于未然。7、保證氧氣的有效供給,靜脈15、通路的通暢和適合的滴速以及做好各種管道的護理。8、煩躁不安的病人應有專人看護,必要時使用約束帶,防止墜落傷。昏迷病人要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引起的窒息。9、掌握正確的搬運方法和推車技巧,上、下坡時要把握好速度,護士站于病人頭側,便于觀察病情,下坡時病人頭部在高處一端。10、一旦發生墜落、身體擦傷等意外事故,應立即給予緊急處理,盡量把意外傷亡降低到最低。有家屬的盡量能夠取得家屬的諒解,無家屬的立即通知家屬,同時匯報上級部門。 十七、處理醫療投訴及糾紛的應急預案1、醫療投訴發生后,科室應立即向主管部門報告,隱匿不報者,將承擔可能引起的一切后果。2、由醫療問題所致的糾紛,科室應先調查,迅速采取積極有效16、的處理措施,控制事態,爭取科內解決,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糾紛患者及家屬,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針對患者的意見解釋有關問題,如果患者能夠接受,投訴處理到此終止。3、主管部門接到科室報告或家屬投訴后,應立即向當事科室了解情況,與科主任共同協商解決辦法,如果患者能夠接受,投訴處理到此終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請患者就問題的認識和要求提供書面的材料;然后 ,找有關責任人調查了解問題的詳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向分管副院長匯報,與患者協商處理意見,如患者接受,處理到此終止。4、對主管部門已接待,但仍無法解決的醫療糾紛,建議患者或家屬按法定程序進行醫療鑒定。當事科室在一周內備齊所需病案摘要、原始病案、有關資17、料及科室意見5、當事科室指定專人出席醫療事故鑒定會。6、患者及家屬向法院起訴后,當事科室指定專人和律師代表醫院出庭,必要時職能部門陪同。7、醫療主管部門根據醫療糾紛的性質對科室和個人提出行政處理意見,并提請院辦公會議決定。十八、患者突然發生病情變化時的預案1、應立即通知值班醫生。 2、立即準備好搶救物品及藥品。3、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 4、通知患者家屬,如醫護搶救工作緊張可通知總值班,由總值班負責通知患者家屬。5、某些重大搶救或重大人物搶救,應按規定及時通知醫務科或院總值班。 十九、癲癇持續狀態的應急預案1、患者平臥,解開衣領,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做氣管切開。2、牙關緊閉者,應18、放置牙墊,防止舌咬傷。3、建立靜脈通道,積極配合抗癲癇治療。4、氧氣吸入。5、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6、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神志,尤其是呼吸頻率、節律的改變。7、床檔保護,防止墜床,對抽搐肢體不能用暴力按壓,以免骨折、脫臼。二十、吸氧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1、立即打開備用氧氣袋,試好氧流量并連接吸氧管,繼續為患者吸氧,向家屬做好解釋及安慰工作。2、必要時備用氧氣筒裝置推至床旁,給予吸氧。3、應用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缺氧狀況有無改善。4、通知設備科進行維修。二十一、吸痰過程中中心吸氧裝置出現故障的應急預案1、 先分離吸痰管與中心吸引裝置,然后用注射器連接吸痰管吸痰,并向家屬做好解釋及安慰19、工作。 2、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連接備用吸痰器進行吸引。3、密切觀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況,必要時再次吸引。4、通知設備科進行維修。二十二、患者發生高滲藥液外滲時的應急預案 1、立即停止藥液的注入,保留針頭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藥液,然后拔除針頭。 2、報告醫生及護士長。3、24小時內局部冰敷,加強觀察,防止凍傷。4、抬高肢體,避免局部受壓。5、局部腫脹嚴重者遵醫囑給予50%硫酸鎂濕敷或局部用藥。6、密切觀察局部變化,做好交接班和記錄。 二十三、發生用藥錯誤的應急預案 1、立即停止用藥,靜脈用藥者保留靜脈通路,更換輸液器及其它液體。 2、報告醫生并遵醫囑處理,情況嚴重者應地搶救。3、記錄患者20、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和處理過程。4、及時報告科主任、護士長、護理部。5、保留輸液器和藥物,必要時送檢。6、患者家屬如異議,按有關程序對藥物進行封存。二十四、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的應急預案1、 護理人員在操作時不慎被污染的銳器劃傷刺破,應立即擠出傷口血液,流動水沖洗,然后用碘伏和酒精消毒,必要時外科處理,并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2、 被乙肝、丙肝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后,在24小時內抽血查乙肝、丙肝抗體,必要時同時抽患者血液對比,同時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按1個月、3個月、6個月接種乙肝疫苗。3、 補HIV陽性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后,在24小時內抽血查HIV抗體,必要時同時抽患者血液對比,按1個月、3個月、6個月復查,遵醫囑預防用藥。4、 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進行登記、上報、隨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