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廠生產經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869
2024-09-06
17頁
180.08KB
1、企業工廠生產經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企 業 簡 介本公司位于 ,占地 平方米,建筑面積 平方米,職工總人數 人。 XXX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成立于 X 年 X 月 X 日.注冊地址:XX市XXXX。該公司法定代表人XXX;注冊資本XX萬美元。公司現有員工 人。其中技術管理人員 人,安全管理人員 人。企業基本情況表基本情況單位名稱詳 細 地 址單位性質上級主管部門單位代碼成 立 時 間主要產品產品危險等級法人代表經 理廠 長聯系電話員工人數安全主管廠區面積固 定 建 筑 物2、 概 況臨時建筑物概況廠房面積M2棟 數 層 數廠房面積M2倉庫面積M2棟 數層 數倉庫面積M2宿舍面積M2棟 數層 數宿舍面積M2消防設施消防組織室 外 消 火 栓個室內消火全個煙 感 報 警個噴 淋 頭個消 防 接 合 器個防 火 門個滅 火 器 數 量個義務消防隊員人消 防 泵 房個市 政 供 水消 防 水 池 面 積M2天 然 水 源常用化學易燃品的種類沖剪、壓設備(臺)特種設備名稱存量名稱數量名稱數量儲油庫(油槽等)是否防雷是否防靜電建筑物報建消防審核批復書編號消防工程審核批復書編號主要隱患1.2.3.動態管理企業總平面圖消防車通道綠化帶樓梯安全出口廠大門口消防設備、器材分布情況圖及3、疏散路線圖安全出口門滅火器疏散路線安全管理委員會組織機構圖沖床車間班組長:成 員 :塑膠車間班組長:成 員 :噴油車間班組長:成 員 :裝配車間班組長:成 員 :倉 庫班組長:成 員 :運 輸班組長:成 員 :保衛室班組長:成 員 :辦公室班組長:成 員 :維修部班組長:成 員 :電工部班組長:成 員 :生產部主管:行政部主管:工程部主管:廠 長:安全主任:總經理:董事長: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組織機構圖總指揮:副總指揮:滅火組警戒組通訊組疏散組急救組主要職責:1、總指揮:組織、指揮緊急應變。2、副總指揮:協調、實施緊急應變事項。當總指揮不在時行使總指揮職權。3、通訊組:A、負責緊急事故/事件各項4、指令的傳達及反饋緊急事故/事件信息; B、負責內/外聯絡; C、協調各組的信息溝通。4、警戒組:A、負責疏散后人員及財產的安全; B、負責維持事故/事件現場秩序; C、負責警戒事故/事件的再發生。5、滅火組:A、負責火災的撲救工作。6、疏散組:A、負責人員的疏散; B、協調疏散人員秩序。7、急救組:A、負責受傷人員的急救。各部門安全責任人名單姓名部門職務住址聯系電話義務消防隊員名單組 別人 員 名 單總指揮副總指揮通迅組組長:組員:警戒組組長:組員搶險/義務消防組組長:組員疏散組組長:組員急救組組長:組員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企業概況(略)(二)應急救援系統組成事故發生時,事故預案的實施是由應5、急救援系統完成的。應急救援系統分為指揮部和專業隊兩部分。1、指揮部總指揮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擔任。指揮成員應包括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能力、職責、權力及資源的廠內生產、設備、消防、醫療。指揮部成員直接領導各下屬急救專業隊,并向總指揮負責,由總指揮協調各隊工作的進行。指揮部總指揮: -,電話:-指揮部副總指揮: -,電話:-指揮部成員: -,電話:-2、專業隊組成專業隊:事故一旦發生,經組織火速趕往事故現場,在現場和第一線具體實施應急救援計劃。其按任務可分為:通訊隊:確保各專業隊與總調度室和指揮部之間廣播和通訊的暢通;通過廣播指導人員的疏散和自救。人數: 隊長: 電話:成員名單:-,-,-器材配備:-,6、(器材配備參考:通訊器材及工具等。)治安隊:維持廠區治安,按事故的發展態勢有計劃地疏散人員車輛的進出。人數: 隊長: 電話:成員名單:-,-,-器材配備:-,(個人器材配備參考:路障及指示標志、廣播設備等)搶險搶修隊:該隊成員要對事故現場、設備、工藝熟悉,在具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搶修設備,防止事故擴大,降低事故損失,抑制危害范圍的擴大。人數: 隊長: 電話:成員名單:-,-,-器材配備:-,(器材配備參考:過濾式防毒面具(導管式)或自給式呼吸器、防火服、防護手套、搶修工具等)醫療救護隊:尋找、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的受傷人員。人數: 隊長: 電話:成員名單:-,-,-器材配備:-,(器材配備參7、考:高溫工作服、防護手套、急救藥品和器械等。)運輸隊:負責急救行動中人員、器材的運輸。人數: 隊長: 電話:成員名單:-,-,-器材配備:-,(器材配備參考:為救援行動提供物質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搶險器材、救援防護器材、監測分機器材和指揮通信器材等。(三)重大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報警和通訊 1)發現或得知事故現象的公司人員應馬上向調度報警,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向消防部門報警。2)高度或總機在接到報警后按照預案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并通知各專業愉各司其責,火速趕赴現場。3)指揮部成員根據事故類別迅速向總公司主管部門、公安、勞動等上級領導機關報告。4)報警和通訊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8、點和相關設施;事物燈型:火災、停電、觸電;必要的補充:聯系人姓名和電話等。2、現場搶險各專業隊的任務1)對于火災事故各專業隊的任務有:(1)引導消防隊合理布置消防車和重點保護區域,對重要設備、設施進行重點監控和保護。(2)搶修隊迅速搶修已出現故障的設備,盡量減少停電損失。(3)醫療隊營救、保護、轉移事故中心區受傷人員。(4)通訊隊通過信號、廣播和治安隊員組織、引導群眾進行疏散。(5)治安隊控制事故區域的邊界和人員車輛進出。(6)密切注視事故發展和蔓延情況,如繼續擴大向總指揮報告,請求地方及友鄰單位支援。2)對于停電事故各專業隊的任務的:(1)搶修隊迅速進行搶修。(2)物質供應站準備好搶修任務所9、需的設備、材料。(3)運輸隊迅速將搶修任務所需的設備、材料送到現場。(4)醫療隊要根據氣候和現場環境障搶修人員的工作衛生條件,在現場隨時準務救護受傷人員(觸電、中暑)。3、事故應急措施3.1機械設備事故應急措施(1)發生各種機械傷害時,應先切斷電源,再根據傷害部位和傷害性質進行處理。(2)根據現場人員被傷害的程度,一邊通知急救醫院,一邊對輕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3)對重傷者不明傷害部位和傷害程度的,不要盲目進行搶救,以免引起嚴重的傷害。3.2觸電事故應急處理(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撥出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210、)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用不導電的物體將傷者撥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潮濕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工人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由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4)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3.3高處墜落事故的搶救措施(1)救援人員首先根據傷者受傷部位立即組織搶救,促使傷者快速脫離危險環境,送到醫院搶救,并保護現場.察看事故現場周圍有無其他危險源存在。(2)在搶救傷員的同時迅速向上級報告事故現場的情況。3.4火災事故的應急措施(1)第一發現火情人員或得知火11、情的值班人員立即報119。(2)現場值班員或負責人將火情通知指揮組總指揮(或其他負責人),迅速在指定位置集合,聽從統一安排部署。(3)各組成員由本組負責人通知,按部署迅速展開行動。(四)條件保障1、器材1)根據自身需要,確定各救援組織器材裝備應為何標準,包括通訊器材、救援器材、防護器材等。2)落實對防護器材、救援器材、藥品等專人保管、定期檢查保養制度,使常處于備用狀態。指定相應的技術部門對應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訓和檢查擔負責任。(1)通訊器材對講機:移動電話:(2)防護器材(3)救援器材2、經費企業保證事故應急救持所需經費的來源、額度。3、人員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救援隊成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12、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年初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對于各專業隊員的來源,要求對其權利與義務做出相關規定。4、建立相關制度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明確值班任務。2)檢查制度結合生產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情況。3)例會制度定斯召開指揮部成員和救援隊負責人會議,匯報上階段的安全生產和救援工作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4)總結評比制度總結評比生產時,同時總結評比救援工作,每次訓練和演習結束后應進行總結評比獎勵和表彰先進。建立總結評比辦法和對于事故處理中有功和有過人員的獎罰措施。(五)培訓和演練1、培訓根據接受培訓的人員不同,選擇不同13、側重點,確定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培訓內容的確定可參考以下內容:1)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內容(1)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2)對待各種事故如何處理;(3)自救與互相救護的能力。2)對各應急救援專業隊的培訓(1)各種器材、工具的技能與知識;(2)任務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務;(3)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3)對群眾的培訓(1)具有哪些危險隱患;(2)各種信號的含義;(3)防護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簡單防護用具;(4)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2、訓練和演習定期組織進行訓練和演習。(六)預案的評估和修改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至少應每三年重新編寫一次。2、對危險源和廠內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啟指揮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四、滅火疏散演練記錄(略)五、各樓層、車間、宿舍疏散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