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制造公司含重金屬廢水泄漏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890
2024-09-06
20頁
110KB
1、五金制造公司含重金屬廢水泄漏環境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1總則31.1編制目的31.2編制依據31.3適用范圍41.4應急預案文本管理及修訂41.5突發環境事件分級41.6應急工作原則42公司概況52.1公司簡介52.2生產工藝簡介52.3周邊環境概況63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73.1危險化學品及危險物料溢出73.2火災、爆炸74 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74.1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84.2 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職責84.3外部救援力量105應急響應105.1預案分級響應啟動條件1152、.2響應程序115.3信息報送115.4現場污染處置125.5應急救援125.6環境安全應急終止程序135.7應急響應程序后續事項146環境安全應急保障體系146.1環境安全應急信息化系統146.2人員與裝備保障156.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157環境安全應急預案培訓、演練和修訂157.1應急培訓157.2預案演練167.3預案修訂167.4預案備案168附則161總則1.1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公司環境安全應急體系,確保公司在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時,各項應急工作能夠快速啟動,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減3、輕污染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損失,保障環境敏感區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及正常的生產生活,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特制定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環境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年);報告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的暫行辦法(2006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4、(GB8978-1996);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辯識(GB18218-2009);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844-85);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發200511號);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50號);國家環保局關于切實加強重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故和突發事件報告工作的通知(2000年);關于印發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環發2010113號);XX省環境保護條例(2005年);XX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冀政辦20065、3號。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發生環境污染事故,重點側重于鹽酸泄漏、電鍍液泄露及含重金屬廢水泄漏方面的應急處置。1.4應急預案文本管理及修訂本預案發放范圍為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存放一份完整的應急預案副本和一份應急預案應急程序響應圖。生產車間及污水處理站墻面張貼一份應急程序響應圖和應急救援聯系電話。儲罐上方采用油漆印刷應急救援聯系電話。本應急預案報送南皮縣安監局本案。本預案在下列情況下及時修訂:(1)適用法律法規發生變化;(2)應急預案在緊急情況下暴露出不足和缺陷;(3)生產設施的設計、建設、操作、維護發生變化;(4)可能導致爆炸、火災或泄露風險6、提高的其他條件改變;(5)應急協調人員、應急裝備、應急技術和能力發生變化;(6)生產班組、生產崗位發生變化。1.5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按照突發事件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重大環境事件(級)、較大環境事件(級)、一般環境事件(級)。1.6應急工作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汲取經驗,持續改進。2公司概況2.1公司簡介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坐落于XX省XXXX工業區,北依XX、南望XX,XX公路在門前東西穿貫,東連XX,西接XX鐵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發達。公司始建于1988年,企業擁有1條電鍍生產線,年產鍍鋅件1000t;公司設鹽酸儲罐3個7、(1m3兩個,6m3一個備用),重金屬廢水處理裝置1套。公司現有職工人數12人,工作制度為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年工作300天。2.2生產工藝簡介2.2.1鍍鋅件工藝流程外購材料鐵板首先經沖床進行沖壓成型,然后進電鍍車間進行鍍鋅,鍍件在進行電鍍之前首先除銹、除油、水洗,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及雜質,然后進入電鍍生產線進行電鍍,電鍍完成后再次水洗、著色、兩遍水洗,最后進行甩干處理后即為成品。工藝過程流程簡圖: 包裝甩干著色水洗電鍍水洗除油除銹沖壓原料兩遍水洗圖2-1 鍍鋅件生產工藝流程2.2.2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緩沖池續批式復式氧化裝置排放吸附過濾器氧化劑、絮凝劑、堿、PAM污泥池排放水池原水 圖28、-2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2.2.3主要危險化學品及危險物料貯存情況(1)鹽酸由2個1m3儲罐(車間)及1個6m3(罐區,備用)貯存,罐區設置圍堰,圍堰高度為1m,地面采用10cm厚防滲水泥硬化防滲;(2)電鍍液在電鍍槽內貯存,容積為5m3,材質為不銹鋼,采用地上或半地上安裝方式,生產車間地面鋪設了橡膠進行地面防滲處理;(3)項目建設污水處理站1座,處理能力為24m3/d,設污水池1個,容積為10m3。2.3周邊環境概況2.3.1廠區周邊自然環境概況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坐落于XX省XXXX工業區,中心坐標為北緯XX,東經XX,南鄰XX公路,隔路為耕地,西側隔村路為XX村,北側隔排水渠9、為XX村,東側為耕地,項目附近無自然風景保護區等。具體位置見附圖1、附圖2。項目所在區域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征為春旱多封,夏熱集雨,秋爽常晴,冬寒干燥。冬夏長而春秋短,溫度適中,日照充足,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3,1月最冷,7月最熱,平均氣溫各為-4.3和26.6,年日照總時數2938.6小時,總輻射133.6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無霜期184天左右,每年終霜最早4月2日,最晚4月26日,初霜最早10月9日,最晚10月30日。降水年際變化大,季節分配不均,年平均降水量568.0毫米,夏季降水占年降水總量的75.3%,春季占10.2%,秋季占12%,冬季占2.5%,冬春多屬干旱。10、項目周邊無名勝古跡、旅游區及集中水源地,廠址地理位置為非環境敏感區。2.3.2公司周邊關系公司南鄰XX公路,隔路為耕地,西側隔村路為XX村,北側隔排水渠為XX村,東側為耕地,項目附近無自然風景保護區等環境敏感點,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1。表2-1 環境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方位與距離人口方位距離(m)XX村N301500XX村NE6859003啟動應急預案的情形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以下事故時,應當啟動應急預案。3.1危險化學品及危險物料溢出(1)鹽酸泄漏,導致大氣或土壤、水體污染;(2)電鍍液和電鍍廢水溢出,不能控制在廠區,導致廠區外土壤或水體污染。3.2火災、爆炸(1)廠區鹽酸發生泄漏,可能造成火11、災、爆炸;(2)鹽酸發生泄漏時產生大量煙霧,導致人員中毒。4 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4.1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公司成立環境安全應急組織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應急指揮部、通訊聯絡組、應急搶修組、醫療救護組、后勤組。環境安全應急指揮部,總經理XX任總指揮,負責公司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和指揮,具體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見表4-1。組織部設在公司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應急組織機構圖見圖4-1。應急指揮部通訊聯絡組應急搶險組醫療救護組后勤組圖4-1 應急組織機構圖表4-1 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環境安全應急指揮部總指揮:XX(總經理)副總指揮:XX(安全副總經理)環境安全應急救援專業隊伍應急辦公室、消防隊、搶險搶12、修隊、生產調度隊、后勤保障隊4.2 環境安全應急組織機構職責應急指揮部職責(1)負責審批和批準本公司環境應急預案;(2)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3)發布和解除緊急救援命令、信號;(4)組建醫療救護組,并組織實施和演練;(5)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緊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6)組織、指揮應急搶修組實施救援行動;(7)向上向周邊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8)接受政府指令和調動;(9)組織事故調查,對緊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 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是整個應急救援系統的中心,設在公司辦公司,負責人為總經理。應急辦公室主要職責:(1)組織編寫、修訂環境安全應急救援預案;(13、2)負責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動和現場指揮;(3)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4)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5)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6)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7)接警與信息傳遞。應急救援值班室為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常設機構,負責接警及救援行動中的信息收集和發布。4.2.3應急專家組應急專家組由南皮縣環保局、安監局、消防大隊等專家組成。主要職責為:應急救援專家組在應急準備和應急救援中起著重要的參謀作用。對公司重大危險的評估、應急資源的配備、事態即發展趨勢的預測、應急力量的重新調整和部署、個人防護、人員疏散、搶險、監測、洗消、現場恢復等行動提出決策性的建議。公司辦公室負責專家組成員的接待、安排。4.2.414、消防隊當企業發生較低等級的火災事故時企業消防隊為主,負責人為總經理,火災事故等級較高時,迅速與縣消防支隊聯系,企業消防隊進行協助。主要職責是:(1)負責滅火;(2)開辟消防通道;(3)火情較重時,負責延緩火情,迅速與縣消防支隊聯系,協助消防支隊滅火;(4)對事故后的設備、建筑物、地面等進行消防、清洗。4.2.5搶險搶修隊由車間一線工人組成,當值班長為負責人。主要職責是:負責盡快對出現故障的設備設施進行檢修,控制事故的影響程度,恢復生產。4.2.6生產調度對由企業技術人員組成,技術組長為負責人。主要職責是:(1)負責在事故狀態下,協助應急指揮部做出生產裝置停車的決定,并指導車間做好停車工作;(215、)負責在事故后,指導工藝車間裝置的開車工作。4.2.7后勤保障隊由企業財務人員組成,企業會計為負責人。主要職責是:(1)負責設立警戒帶,企業會計為負責人;(2)指導人員疏散;(3)負責應急所需的各種設施,車輛;(4)負責發生重大事故時,在廠區外引領消防和醫療人員。4.3外部救援力量南皮縣消防支隊和南皮縣衛生院作為外部應急救援力量;企業所在鄉鎮與孟村縣交界,必要時可以動用省外力量。5應急響應5.1預案分級響應啟動條件按照環境安全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環境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分為特別重大(級響應)、重大(級響應)、較大(級響應)、一般(IV級響應)四級。超出本級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請求16、上一級應急組織機構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一般事故(IV級響應)危險物質和危險廢物,可能因設備的微量泄漏,由安全報警系統、崗位操作人員巡檢等方式及早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處理,從而避免事故范圍的擴大,減少環境污染。重、特大事故(級及以上響應)可因設備事故等造成危險物質大量泄漏現象造成惡性后果,安全報警系統或操作人員雖能及時發現,但一時難以控制,并可能波及廠區內其它區域及廠區外周邊范圍。此時啟動環境應急預案。5.2響應程序接警與上報現場工作人員發現任何一個危險目標發生泄漏應立即報警,立即匯報當值工長,然后通知經理和副經理。啟動環境安全應急預案(1)接到報警后迅速按照“通報程序”向公司領導發出事故通17、報;(2)夜間發生事故時,夜間值班領導擔負起臨時指揮任務;(3)在辦公室建立現場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及時形成通訊網絡,保障調度指揮;(4)指揮部下達啟動環境安全應急預案的指令;(5)指揮部總體指揮、調配各應急救援隊伍;(6)指揮部調配應急資源包括物資裝備等。5.3信息報送環境安全事故報告時限和程序重大環境安全事故發生后,企業指揮部要在1小時內向南皮縣安監局、環保局、鮑官屯鎮人民政府報告。環境安全事故報告方式與內容環境安全事故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初報在發現和得知環境安全事故后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環境安全事故處理完畢后上報。初報可用電話或傳真直18、接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突發環境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發生地點、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質和數量、人員受害情況、事故潛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況。續報可通過網絡或書面報告,視環境安全事故進展情況可一次或多次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環境安全事故有關確切數據、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危害程度及采取的應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況。處理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環境安全事故的措施、過程和結果,環境安全事故潛在或間接的危害及損失、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責任追究等詳細情況。處理結果報告應當在環境安全事故處理完畢后立即報送。5.4現場污染處置處置原則首先通過工藝調整,減少19、生產裝置或者設施污染物質跑損量;其次分析污染物質可能造成的對外環境的污染路徑,組織措施,合理調度物料流向,減少向外環境的跑損量。事故單位預處理措施車間工長及操作工做好防護趕赴事故現場核實情況,在查明泄漏或火災情況后,盡可能地立即關閉管道閥門、停止作業或局部停車等。如不能控制,應向指揮部報告,并向指揮部提出堵漏或搶修的具體方案,啟動應急措施,充分利用事故池收集物料,利用消防廢水收集池將廢水集中收集后送南皮縣污水處理場處理。5.5應急救援偵檢(1)氣體防護人員及消防人員應穿著隔熱服、佩戴呼吸器,迅速進入危險區域,搜尋被困人員; (2)確認泄漏處的形狀、大小、流速及主要的流散方向;(3)確認設施、建20、(構)筑物險情:(4)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5)確定攻防路線、陣地:(6)環境監測隊負責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監測、調查,將污染情況及時反饋到指揮部,由指揮部根據情況通知周圍受污染區域職工和居民,組織好安全撤離。救生消防隊員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必要時采取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對傷情較重者要及時送交醫院救治。現場洗消(1)啟用噴淋等固定或半固定滅火設施;(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3)將消防廢水引入消防廢水收集池,防止物料流散;(4)一切處置行動自始至終必須嚴防爆炸,防止環境二次污染;(5)嚴格控制火源及危險區域內人員數量。警戒與疏散立即在事故邊界建立警戒區,設置警示標志21、并有專人警戒,除消防和醫護人員外,其他人不得入內。在指揮部的指導下,迅速將無關人員疏散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現場清理和恢復(1)將泄漏的物料采用蒸汽清掃。(2)注意現場恢復中的潛在危險,如余燼復燃,受損建筑倒塌等。(3)確保物料不外溢,消防廢水及時清運到污水處理廠處理。5.6環境安全應急終止程序(1)各專業隊伍依次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應急處理情況,以及現場當前狀態,包括人員傷亡情況、設備損失情況、環境污染情況等。指揮部確認并宣布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危險已經解除;(2)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保護現場,組織事故調查取證;(3)經指揮部決定,緊急救援中心通知本公司撤離人員返回各自崗位;(4)緊22、急救援中心對緊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上報;(5)組織好受傷人員的醫療救治,處理好善后工作;(6)生產調度隊指導工藝車間恢復生產。5.7應急響應程序后續事項事故得到控制后,應急協調人應組織進行后續工作。(1)清理事故現場,修復被污染的場地,進行事故總結和責任認定;(2)補充和完善應急裝備;(3)修訂和完善應急預案。6環境安全應急保障體系6.1環境安全應急信息化系統公司配備局域網固定電話5部,分設于辦公室和車間等地,定期維護,保障通訊暢通。各負責人配備移動電話一部,移動電話保持開機,確保緊急狀態下通訊暢通。公司配備3部對講機,作為備用。6.2人員與裝備保障企業設置應急辦公室、消防隊、搶險搶修隊、生產23、調度隊、后勤保障隊,組成應急救援體系。各隊伍人員配置和裝備能夠滿足當前應急工作需求。主要裝備見表61。表6-1 企業應急裝備一覽表序號裝備名稱數量1防爆燈52擔架33氧氣袋34防護膠衣85專用堵漏工具36隔熱服27消防水泵38干粉滅火器156.3報警通訊聯絡方式企業應急救援有關見表6-2。表6-2 企業應急救援電話序號單位電話1總調度室2經理3副經理4技術組長5消防支隊1196醫院1207環境安全應急預案培訓、演練和修訂7.1應急培訓對單位的工作人員特別是新員工,必須進行應急培訓,包括事故報警、自我保護、疏散撤離、事故處置等內容,采取課堂學習和現場實陳操作相結合的方式,新員工培訓合格方可上崗。24、7.2預案演練應急演練是檢驗、評價和保持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可在事故真正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陷;發現應急資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設備);改善各應急部門、機構、人員之間的協調;增強公眾對突發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應急意識;提高應急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明確各自的崗位與職責;提高各級預案之間的協調性;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7.3預案修訂針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由安全技術部會同相關處室每年修訂一次,必要時及時修訂。7.4預案備案環境安全應急預案頒布或修訂實施后報經理辦公室、南皮縣安監局、南皮縣環保局備案。8附則環境安全應急預案自2014年9 月19目開始正式實施。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25、司車間及污水處理操作人員培訓制度一、培訓對象公司所有相關操作人員、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都要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緊急處理等理論知識和現場操作技能的培訓。二、人員培訓要按計劃、分批分階段,按不同的崗位需要進行培訓,要結合實際,注重實用性,逐步提高員工隊伍素質。三、制定培訓計劃根據員工工作崗位的不同制定相關的崗位職責,而依此來制定適合每個崗位的培訓計劃,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四、培訓方式:1、課堂內部培訓請相關專家,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通過授課的方式進行專業培訓,以達到提高員工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的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質。2、現場操作培訓通過在工作現場對設施、設備的方面的操作,以達26、到提高員工實際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3、外部培訓組織相關人員到其他同行業廠家參觀、學習、實習等多種方式方法。4、應急培訓應急培訓是為的能夠令員工在發生緊急的突發事故時能夠效地去應對以及解決。5分批培訓根據不同人員的工作性質及崗位實行分批培訓。(1)管理人員的培訓管理人員通過基礎培訓,要求具備產品的生產以及安全管理、生產管理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并不斷提高,改進。(2)操作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危險化學品接收、貯存的具體操作;設備的正常運行,包括設備的啟動和關閉;保持設備良好運行的條件;設備運行故障的檢查和排除;事故或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以及安全防護、緊急疏散;設備日常和定期維護;設備運行及維護記錄27、,事故和其它事件的記錄及報告;技術人員應掌握危險廢物填埋處置的相關理論知識和處置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五、培訓內容:1、熟悉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法律和規章制度;2、了解危險化學品危險性方面的知識;3、掌握安全防護、應急設施、設備的使用、檢查、維修及更換設施內應急及監測設備的程序;4、熟悉處理泄漏和其它事故,例如:火災、爆炸等的應急操作程序。以及了解當事故發生時使用通訊或報警系統。5、了解自動進料切斷系統的主要參數。6、根據每個崗位職責進行相關培訓。五、培訓計劃與實施培訓計劃由技術組長負責編寫,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注重實效,選擇或編寫適宜的教材。經廠長批準后通知員工并認真實施。六、考核每次培訓后要28、及時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確定上崗,并與工資有效結合。七、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九月十日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環境監測制度加強環境管理,加大企業環境監測力度,有效地保護區域環境是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根本目的。因此,根據項目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治理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的環境保護管理與監測計劃是非常必要的。一、環保機構設置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是組織落實,依據我國的制度,企業的法人代表是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負責人,該公司組成以總經理為首的環境管理機構,并由一名副經理分管環保工作,由1名技術或管理人員協助分管經理抓企業環保工作。二、環保機構基本職能(1)根29、據國家環保政策、標準及環境監測要求,制定全廠環保管理規章制度、各種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2)負責全廠環保設施的日常運行管理,保障各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并對環保設施的改進提出積極的建議;(3)負責環境監測工作,掌握廠區污染狀況,整理監測數據,建立污染源檔案;(4)負責職工環保宣傳教育工作及檢查、監督各崗位環保制度的執行情況;(5)制定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組織事故情況下污染控制工作;(6)負責企業與地方各級環保部門的聯系與協調工作。三、環境監測環境監測計劃是指項目在建設期、運行期對項目主要污染對象進行的環境樣品、化驗、數據處理以及編制報告,為環境管理部門強化環境管理,編制環保計劃,制定污染防治對象30、,提供科學依據。1、監測職能(1)依據國家頒發的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地方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制定全廠的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2)根據監測計劃預定的監測任務,安排全廠主要排污點的監測任務,及時整理數據,建立污染源監測檔案,并將監測結果和環境考核指標及時上報各級主管部門。(3)通過對監測結果的綜合分析,摸清污染源排放情況,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以便采取應急措施。(4)參加本廠環保治理工程的竣工驗收,污染事故的調查與監測分析工作。(5)對各污染源排放口進行規范設置,按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排放口(源)(GB15562.1-1995)和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固體廢31、物貯存(處置)場(GB1556.2-1995)要求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2、監測計劃根據項目生產特點和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況,提出如下監測要求:(1)廠方應委托有資質的環境監測單位定期對產生的廢氣、廠界噪聲進行監測;(2)監測中發現超標排放或其它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企業環保管理部門查找原因、解決處理,遇有特殊情況時應隨時監測;(3)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頻次見表1。表1 監測計劃一覽表污染類型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頻次噪聲廠界外1m等效A聲級2次/年廢氣廠界外下風向10m內均勻布設4個監測點氯化氫每年運行期監測2天,每次在一天內采樣4次酸霧吸收塔排氣筒氯化氫1次/季度廢水廠區總排口COD、氨氮、鋅1次/月XXxx五金制造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