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79939
2024-09-06
16頁
112.12KB
1、企業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提高公司網絡與信息系統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學、有效、反應迅速的應急工作機制,減輕或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和影響,確保公司信息系統安全運行,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與信息安全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特制定本預案。第二章 適用范圍第二條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信息系統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當發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時,啟動本預案。第三章 編制依據第三條 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信息安2、全應急響應計劃規范、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安全事件分類分級指南第四章 組織機構與職責第四條 公司信息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響應由公司信息安全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負責全中心系統信息安全應急工作的領導、決策和重大工作部署。第五條 由公司董事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技術部負責人擔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小組成員。第六條 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響應工作小組,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應急響應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技術部。主要負責綜合協調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并根據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發展態勢和實際控制需要,具體負責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工作小組應當經常召開會議,對近期發生的事故案例進行研究、分析,并積極3、開展應急響應具體實施方案的研究、制定和修訂完善。第五章 預防與預警機制第七條 公司應從制度建立、技術實現、業務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預防和預警機制。第八條 信息監測及報告1.應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監測、分析和預警工作。公司應每天定時利用自身監測技術平臺實時監測和匯總重要系統運行狀態相關信息,如:路由器、交換機、小型機、存儲設備、安全設備、應用系統、數據庫系統、機房系統的訪問、運行、報錯及流量等日志信息,分析系統安全狀況,及時獲得相關信息。2. 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通報機制。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應及時處理,并視嚴重程度向各自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的應急響應執行負責人、及上級主管部門報4、告。第九條 預警應急響應工作小組成員在發生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后,應當進行初步核實及情況綜合,快速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損害的程度,提出初步行動對策,并視事件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及時報各自應急響應執行負責人。應急響應執行負責人在接受嚴重事件的報告后,應及時發布應急響應指令,并視事件嚴重程度向各自信息安全領導小組匯報。 1.預警范圍:(1)易發生事故的設備和系統; (2)存在事故隱患的設備和系統; (3)重要業務使用的設備和系統;(4)發生事故后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設備和系統。2.預防措施:(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認真實施;(2)設立專門機構或配備專人負責安全工作;(3)適時分析安全情況,制定、完善應急5、響應具體實施方案。第十條 預防機制積極推行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逐步實行網絡與信息安全風險評估?;A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建設要充分考慮抗毀性與故障恢復,制定并不斷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響應具體實施方案;及早發現事故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逐步建立完善的監控系統,保證預警的信息傳遞準確、快捷、高效。第六章 事件分類與分級第十一條 事件分類公司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分為有害程序事件、網絡攻擊事件、信息破壞事件、信息內容安全事件、設備設施故障、災害性事件和其他信息安全事件等7個基本分類。有害程序事件:蓄意制造、傳播有害程序,或是因受到有害程序的影響而導致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網絡攻擊事件:6、通過網絡或其他技術手段,利用信息系統的配置缺陷、協議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擊對信息系統實施攻擊,并造成信息系統異?;驅π畔⑾到y當前運行造成潛在危害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信息破壞事件:通過網絡或其他技術手段,造成信息系統中的信息被篡改、假冒、泄漏、竊取等而導致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信息內容安全事件:利用信息網絡發布、傳播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共利益的內容的安全事件,利用網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網絡恐怖活動的嫌疑情況和預警信息。設備設施故障:由于信息系統自身故障或外圍保障設施故障而導致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以及人為的使用非技術手段有意或無意的造成信息系統破壞而導致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7、災害性事件:由于不可抗力對信息系統造成物理破壞而導致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其他信息安全事件:不能歸為以上6個基本分類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第十二條 事件定級公司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級別分為四級: 一級(特別重大)、二級 (重大)、三級 (較大)和四級 (一般)。一級(特別重大):指能夠導致特別嚴重影響或破壞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二級 (重大):指能夠導致嚴重影響或破壞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三級 (較大):指能夠導致相對嚴重影響或破壞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四級 (一般):指能夠導致較小影響或破壞的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第七章 應急響應的流程第十三條 在發生信息安全事件時,啟動下列應急響應流程,應8、急響應流程下圖所示。1、事件分析事件分析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在發生信息安全事件后,應急響應工作小組對事件進行確認。2)確認為信息安全事件后,根據應急處理事件分類規則對事件進行定性、定級和上報。3)根據對事件的初步分析,確定應急處理方式,如果應急響應工作組以自身力量無法處理的事件,由應急工作小組向上級領導或上級機關提出應急支援請求。 應急響應流程圖2、事件處理事件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泄密安全事件發生時,要及時的用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保密工作部門如實報告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的保密機構,同時采取斷開網絡、改變或終止用戶權限等措施切斷泄密源頭,控制泄密范圍,并及時對系統隱患進行修補。在對系統的泄漏9、隱患或風險進行重新評估,確認安全后,系統方能重新運行,對事件類型、發生原因、影響范圍、補救措施和最終結果進行詳細紀錄。2)系統運行安全事件發生時,應分析是否存在針對該事件的特定系統預案,如果存在則啟動特定系統應急預案,如果涉及多個特定系統預案,應同時啟動所有涉及的特定系統預案。分析是否存在針對該事件的專題預案,如果存在則啟動專題預案,如果事件涉及多個專題預案,應同時啟動所有涉及的專題預案。3)如果沒有針對該事件的應急預案,應根據事件具體情況,采取抑制措施,抑制事件進一步擴散,并根除事件影響,恢復系統運行;3、結束響應系統恢復運行后,應急響應工作組對事件造成的損失、事件處理流程、應急預案進行評估10、,對響應流程、預案提出修改意見,撰寫事件處理報告。應急響應工作組應根據信息安全應急預案要求,確定是否需要上報該事件及其處理過程,需要上報的應及時準備相關材料,上報上級機關。對于蠕蟲、病毒等易造成大范圍傳播的信息安全事件,應及時向應急工作小組提交預警信息。應急響應流程結束。第十四條 應急處置演練制度為保證應急行動的能力,應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應急行動演練,以提高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檢驗物資器材的完好情況。應急響應演練按如下步驟進行:(1)由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領導小組確定應急響應演練的目標和應急響應演練的范圍;(2)按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領導小組的要求,由應急響應工作小組制定應急響應演練的方案;(3)應急響11、應工作小組調配應急響應演練所需的各項資源,并協調應急響應演練過程中涉及的部門和單位;(4)應急響應工作小組組織進行應急演練;(5)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領導小組總結經驗,根據演練結果對應急預案進行更新,并對本單位的應急工作整改。在應急響應演練結束之后,應急響應工作小組應針對應急響應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應急響應預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針對預案中的問題向應急工作小組提出修改建議。應急工作小組組織對修改意見進行評估,修改后的預案應經評估通過后,上報領導小組,經批準后發布實施。在上級機關預案或相關的法律標準修改后,本預案應進行調整與其保持一致。調整后,應急工作小組應組織專家組對其評審,評審通過后上報領導12、小組,經批準后發布實施。第十五條 應急響應總結制度應急處置結束后,須進行以下工作:(1) 召開應急事件總結會議。(2) 分析異常事件發生的原因,形成信息安全事件原因分析報告。(3) 有關人員編制安全事件處置報告。報告內容包括事件發生事件、地點,監測到時間的事件、地點,事件的處理過程,事件的處理方法,事件造成的影響,可吸取的經驗報告。(4) 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嚴肅的批評和教育,指出其工作中的缺陷,并讓其提供總結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書面警告、除名等處罰措施。(5) 針對發生的事件的起因,分析改進的措施和補救方法,從技術和管理上加以改進,堅決杜絕類似事件在今后發生。(6) 技術改進措施:1)針對脆13、弱性或漏洞,檢查涉密信息系統的其他位置,找出并進行改進或加固;2)改進應急方案內容,使應急方案滿足今后的日常監測和應急需要;3)增加可能出現故障設備的備份設備,增加單點設備的備份設備;4)更換或升級經常出故障的產品。5)對本次應急處理的處理方法進行歸檔,作為知識庫進行保管。(7) 管理改進措施:1)修改相關制度和崗位工作任務和職責;2)落實人員的崗位職責;3)進一步做好系統的日常運維工作;4)加強教育,培養人員的安全意識;5)進一步加強安全檢查,以檢查促安全。第八章 持續改進第十六條 為了保證本文件的時效性、可有性,必須根據相關審核規定進行評審和修訂,修訂后重新發布。第九章 附 則第十七條 本14、規定由技術部制定并負責解釋。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通信錄1、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姓名部門及職務電話手機郵件備注2:應急工作小組名單姓 名部門及職務電話手機郵件備注3:相關機構和聯系方式機構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郵件信息安全服務商電信運營商其他機構附件2:泄密事件報告表泄露國家秘密事件報告表發生泄密事件部門泄密事項的主要內容發生(現)時間發生(現)地點當事人姓名當事人職務泄密的方式泄露密級及載體數(份、件、項等)絕密機密秘密主要責任人基本情況:泄密事件發生經過:采取補救措施:主管領導(簽字): 填報人: 年 月 日附件3:日常監測異常事件記錄日常監測異常事件記錄表 記錄人: 記錄15、時間: 異常事件名稱 異常事件類型 系統運營事件 泄密事件 異常事件詳細描述注:相關日志等可作為附件粘貼在本記錄表后面。異常事件發現時間異常事件發現途徑異常事件監測者異常事件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異常事件造成的損害已采取的應急措施注:發現異常事件須詳細記錄,并迅速報告應急工作小組。附件4:事件定級表信息安全事件定級表 事件描述發生(現)時間當事人姓名影響范圍事件影響程度事件經濟損失事件擬定安全級別 級(1-4級)處理事件需要的相關資源(人員、設備、保障資源)應急工作小組意見時間:應急領導小組意見時間:附件5:演練總結報告應急演練總結報告 演練名稱_年度應急演練演練時間演練參與人員演練負責人演練目的演練培訓情況演練內容演練過程描述演練結果演練經驗及改進建議報告人簽字時間:應急工作小組意見時間:應急領導小組意見時間:注:不夠可自行添頁。附件6:信息安全事件處置報告信息安全事件處置報告 事件描述發生(現)時間發生(現)地點當事人姓名當事人職務主要責任人基本情況:事件發生經過:采取補救措施:處理過程:今后避免發生同類事件的改進建議:技術建議:管理建議:注:不夠可自行添頁。主管領導(簽字): 填報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