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廠電除塵器本體陽極板檢修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036
2024-09-06
20頁
206.60KB
1、鍋爐廠電除塵器本體、陽極板檢修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目錄1 目的42 適用范圍43 概述43.1概述44 引用文件45 修前準備45.1 檢修工單45.2 備品備件45.4現場準備。46檢修工序46.1 工作準備46.1.2.準備好檢修工具。46.2電除塵器本體檢修46.3陽極板檢修46.4陽極振打系統檢修56.4.2振打傳動機構檢修。56.4.3振打軸承檢修:56.4.4振打錘與振打66.4.5振打減速機檢修66.4.6陽極振打系統試運轉66.6陰極懸掛裝置及大小框架檢修66.6.1套2、管型吊掛裝置66.6.2陰極大框架檢修66.6.3陰極小框架檢修66.7陰極線76.7.1芒刺線檢修76.7.2螺旋線檢修76.7.3異極距的檢測、凋整76.8陰極振打系統76.8.2.1傳動連接部件檢修76.8.2.2振打軸承檢修:86.9電除塵器殼體、進出口煙箱、頂部、人孔門、保溫層與護板等86.9.1電除塵器殼體檢修86.9.2進口煙箱檢修86.9.3氣流分布板檢修96.9.4電除塵器頂部檢修96.9.5外保溫及護板檢修96.9.6出口煙箱檢修96.10振打傳動機構檢修。96.11振打軸承檢修:106.12振打錘檢修:106.13振打減速機檢修106.14振打系統試運轉106.15人孔門3、的檢修106.16灰斗及插板閥檢修106.17灰斗加熱裝置檢修:116.18結束工作116.20質量控制作業流程117 質量記錄11電除塵檢修作業指導書1 目的1.1 規范檢修行為,確保TL43.5-18.8(400)-14.5電除塵檢修質量符合檢修規程1.2 本檢修文件包所規定的程序為所有參加本項目的工作人員所必須遵循的質量保證程序。2 適用范圍 適用于電除塵的檢修工作。3 概述3.1概述由xx有限公司生產的TL43.5-18.8(400)-14.5鍋爐電除塵為捕集鍋爐排放煙氣中的粉塵所用 本次檢修停工待檢點:H 6 點,見證點:W 4點。 4 引用文件電除塵檢修規程5 修前準備5.1 檢修4、工單 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嚴格執行工單管理制度, 認真辦理、檢查、驗證工單。5.2 備品備件 本次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及易耗品的準備陰極芒刺線及螺栓、螺母、墊片。 工具 8、12、18寸活絡扳手各一把,手錘(一磅)兩把,1719、2427、3236梅花扳手各一把、專用工具一套.5.4現場準備。 辦理工單,確認設備安全措施。 照明安裝。準備場地。6檢修工序6.1 工作準備6.1.1.確認高壓柜已停電放電接地,灰斗、大梁、瓷瓶加熱已可靠隔離6.1.2.準備好檢修工具。見證點W-1 6.2電除塵器本體檢修 在鍋爐熄火12h后方可打開人孔門加速降溫,以避免溫度驟變使電除塵器內部結構件彎曲變形。當電5、場內部溫度降至安全值40攝氏度以下時方可進入工作。、除塵器內部積灰的檢查:鍋爐停爐后保留倉泵氣力輸灰系統運行12h,開啟電除塵器人孔門檢查電場內部積灰情況,除塵器內部各個部件表面無積灰方具備檢修條件。6.3陽極板檢修檢查單塊陽極板彎曲變形情況超差部分進行校正,檢查陽極板銹蝕及電蝕情況找出原因予以消除對損傷的陰極板進行修補對受損后產生的毛刺、尖角要磨平。面誤差5mm,對角線誤差10mm。板面應無毛刺、尖角。檢查陽極板上夾板固定銷軸的緊固及定位焊接情況,檢查懸掛方孔及懸掛鉤變形磨損情況,凸凹套壓緊周圍極板有無開裂情況,陽極板排有無整體下沉度或偏移情況,并進行檢修處理。凸凹套處不松動,周圍極板無開裂6、,掛鉤磨損量1/3原厚。陽極板排整體下沉量5mm.6.3. 3檢查陽極板排連接腰帶有否開裂、脫焊、變形。并進行處理。.腰帶無開裂、脫焊情況6.3.4檢查陽板板排下夾板固定銷軸、凸凹套的緊固及定位焊接情況,凸凹套壓緊周圍極板有無開裂情況,檢查陽極板排撞擊桿有無變形和脫焊情況。凸凹套處不松動,周圍極板不開裂,撞擊桿應限制在導軌內,左右活動間隙約4mm。檢查陽極板排下部與灰斗的熱膨脹間隙是否合理,有無卡澀、膨脹受阻痕跡. 熱膨脹間隙應按煙氣可能達到的最高溫度計算后留一倍裕度,但不宜小于25mm。整個陽板板排組合目測無明顯凸凹現象,陽極板厚度減薄50時,應考慮更新。平面彎曲不大于5mm,對角線長度差不7、大于10mm。6.3.7陽極板排同極距檢測。每個電場以中間部分較為平直的極板排為基準測量同極距,間距測量哎在每板排的前、后側,沿極板高度上、中、下三點進行,而且每次檢測同一位置,做好測量與記錄。6.3.8同極距調校。同極距超出規定范圍時,需對變形極飯排進行調校-校正時禁止敲擊極板工作面。停工待檢點H-16.4陽極振打系統檢修振打裝置整體檢查(1)結合陽極板積灰檢查,對積灰嚴重的陽極板振打系統作重點檢查處理。正常停機時極上應只吸附均勻的一層薄灰。(2)結合運行中振打機構卡澀、電機過載保護動作、傳動連接部件損壞情況,作重點檢查處理,對振打力傳遞過程中的所有緊固件及其止退焊接進行檢查處理,正常情況下8、,振打機構能人工盤動,電機不會過載跳閘。6.4.2振打傳動機構檢修。(1)傳動連接部件檢修:檢查振打方問聯軸節、法蘭、連接螺栓、彈簧墊圈有元脫落、松動、斷裂,給予更換及止退焊,注意聯軸節連接的膨脹間隙。(2)振打傳動軸檢修:檢查各段軸是否有扭曲情況,同軸度是否符合要求,一定的超偏量可通過適當調整振打軸承底座墊片高度來調整,當軸磨損量超標時應更換。同軸度要求為相鄰兩軸承之間公差為 1mm,軸全長為3mm,6.4.3振打軸承檢修:(1)檢查振打軸承支架的變形、脫焊、位移惰況,并進行處埋。(2)檢查軸套磨損情況,有破碎或磨損量超標時予以更換。鈾磨損量4mm,軸套磨損量1/3原厚度(3)檢查塵中軸承小9、滾輪轉動情況,卡澀情況無法修復時應予更換.6.4.4振打錘與振打 6.4.4.1振打錘檢修:(1)檢查振打錘臂、錘柄及錘共連接情況,緊固件是否松動、脫焊、損傷,對巳產生較大晃動的振打錘予以處理或更換。(2)檢查振打軸與振打軸連接情況,有偏移時結合承擊點偏移情況予以校正并作定位處理.(3)檢查錘頭磨損及開裂缺損情況,更換開裂及磨損過度錘頭。(4)手動盤各錘頭應轉動靈活,無卡澀、碰撞現象。6.4.5振打減速機檢修6.4.5.1電機拆線,減速機殼及底座平臺清理,拆除減速機護罩。6.4.5.2解開聯軸器,將電機移走,卸下聯軸器,6.4.6陽極振打系統試運轉6.4.6.1在振打系統均復位時,手動盤車檢查10、振打軸轉動及振打落點情況. 盤車時無卡澀、跳動、異常噪聲等情況,油標清晰,油位正常。6.4.6.2電動試運轉1h。減速饑無滲漏油情況,軸承溫升小于50,無電動機過載情況。電機與減速機聲音、振動等均正常。停工待檢點H-26.6陰極懸掛裝置及大小框架檢修6.6.1套管型吊掛裝置6.6.1.1外觀檢查與維護(1)用干燥軟布擦拭支撐瓷套管表面。檢查表面及支撐,受力面是否有機械損傷、絕緣破壞及放電痕跡。(2)檢查吊桿及鎖緊螺母、承重金屬件有無機械損傷情況。(3)檢查防塵套的腐蝕和吊桿與防塵套的同心度,清除防塵套內的灰塵與銹片。防塵套與吊桿同心度偏差之人孔門開關靈活、嚴密、檢修。(4)檢查高壓吊掛裝置與高11、壓開關柜穿墻套管之間的電氣連接是否可靠.(5)檢查人孔門密封情況6.6.2陰極大框架檢修(1)檢查陰極大框架的水平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框架平面度偏差5mm,對角線偏差之10mm。陰極大框架應垂直于水平面,其垂直度偏差10mm,標高偏差2mm。(2)檢查大框架局部變形、脫焊、開裂等情況,并進行調整與加強處理(3)檢查大框架上的爬梯是否有松動、脫焊現象,并進行加強處理。6.6.3陰極小框架檢修(1)檢查上、下小框架間連接情況以及小框架在大框架的固定情況,發現彎曲、變形、脫焊等情況時進行校正、補焊處理。組合的小框架所有螺栓、螺母都要作止退焊接,焊接處不得有毛刺。(2)檢查小框架的平面度,譴過規12、定的予以校正。陰極小框架組焊后其平面度偏差lOmm,對角線偏差5mm(3)調校小E架平面度要結合異極距校正進行,最終保證異極距在規定范圍內停工待檢點H-36.7陰極線6.7.1芒刺線檢修6.7.1.1檢查芒刺線尖端鈍化、結球及脫落情況;檢查芒刺是否有脫落、變形彎曲及斷裂情況,進行緊固、校正或更換處理。6.7.1.2更換芒刺線:(1)外觀檢查新芒刺線整體應平直、無損傷,芒刺布置與原有極線一致(2)安裝時陰極線上端連接螺栓緊固后焊死,下端連接螺栓擰緊后松半圈再焊死。6.7.2螺旋線檢修(1)檢查螺旋線有無斷線、松弛等情況,并進行更換處理。 (2)掛鉤保護套松動及脫落的根據情況進行緊固或更換處理6.13、7.3異極距的檢測、凋整6.7.3.1異極距檢測應在大、小框架基本檢修完畢,陽極板同極距符合要求后進行,6.7.3.2異極距檢測時必須預先準備好記錄表格.6.7.3.3異極距檢測有兩種方法:(1)通過目測或實測,對可疑通道用標準尺寸進行實測,要求異極距符合要求。(2)標準測量法,按照GB/T 13931一92電除塵器性能測試方法進行。6.7.3.4異極距校正:對芒刺線可以通過改變芒刺的偏向及兩尖端間距離來調整,但這樣調整必須從嚴控制,不宜超過總數的5%,以免因放電中心的改變而失去與極板之間的最佳組合,影響電場的放電性能。6.8陰極振打系統6.8.1振打裝置整體檢查:整體性檢查振打系統裝置。6.14、8.2振打傳動機構檢修6.8.2.1傳動連接部件檢修(1)檢查振打方向聯軸節或柱銷聯軸節、法蘭、連接螺栓、彈簧墊圈有無脫落、松動、斷裂,給予緊固、更換及止退焊,注意聯軸節的膨脹間隙。電瓷轉軸應有一定的上、下可移動(膨脹)間隙,一般為I0mm左右。(2)檢查大、小針輪嚙合情況是否良好,有無過度磨損、崩齒等情況影響正常傳動。(3)用軟布將電瓷轉軸上的積灰清除,檢查是否有裂紋及放電痕跡。更換受損的電瓷轉軸,更換前應進行外觀檢查與耐壓試驗。 (4)檢查傳動軸與殼體接觸處密封是否良好,檢查傳動軸與防塵板申心線是否一致,防塵套有否銹蝕情況,有鐵銹片應清除。6.8.2.2振打軸承檢修:(1)檢查振打軸承支架15、的變形、脫焊、位移惰況,并進行處埋。 (2)檢查軸套磨損情況,有破碎或磨損量超標時予以更換。鈾磨損量4mm,軸套磨損量1/3原厚度(3)檢查軸承小滾輪轉動情況,卡澀情況無法修復時應予更換.6.8.3陰極振打錘檢修(1)檢查振打錘臂、錘柄及錘共連接情況,緊固件是否松動、脫焊、損傷,對巳產生較大晃動的振盯錘予以處理或更換。(2)檢查振打軸與振打軸連接情況有偏移時結合承擊點偏移情況予以校正并作定位處理.(3)檢查錘頭磨損及開裂缺損情況,更換開裂及磨損過度錘頭。(4)手動盤各錘頭應轉動靈活,無卡澀、碰撞現象。嚴重應更換,有安裝方向性錘頭時注意方向正確。6.8.4陰極振打減速機檢修(1)電機拆線,減速機16、殼及底座平臺清理,拆鏈子罩取下鏈條。(2)解開聯軸器,將電機移走,卸下聯軸器,(3)減速箱體大蓋結合面作標記。6.8.5陰極振打系統試運轉(1)在振打系統均復位時,手動盤車檢查振打軸轉動及振打落點情況. 盤車時無卡澀、跳動、異常噪聲等情況,油標清晰,油位正常。(2)電動試運轉1h。減速饑無滲漏油情況,軸承溫升小于50,無電動機過載情況。電機與減速機聲音、振動等均正常停工待檢點H-46.9電除塵器殼體、進出口煙箱、頂部、人孔門、保溫層與護板等6.9.1電除塵器殼體檢修(1)檢查殼體磨損及漏風情況,有磨損、腐蝕的應做挖補處理。電除塵的漏風率3%。(2)檢查殼體的內支撐管、拉筋情況,磨損嚴重的予以更17、換。(3)殼體內壁板、擋板有變形的應調平直。 見證點W-26.9.2進口煙箱檢修6.9.2.1進口煙箱前的導流板:(1)檢查導流板及支持構件的磨損情況,磨損嚴重的要更換,使用不到一個大修周期的應做防磨處理。(2)檢查導流板布置是否與原有設計一致,并進行調整及補焊等處理。6.9.2.2進口煙箱:(1) 及支持構件的磨損情況,磨損嚴重的要更換,使用不到一個大修周期的應做防磨處理。(2)對煙箱內凹塌處進行修復、加固。(3)檢查殼體與進口煙箱法蘭結合面漏風情況,必要時更換密封材料。 見證點W-36.9.3氣流分布板檢修(1)檢查支撐、固定氣流分布板的支撐圓管、角鋼、連接螺栓磨損情況,嚴重的予以加強或更18、換處理。(2)檢查氣流分布板磨損情況,對局部磨損嚴重的應按原開孔情況予以修補,必要時進行防磨處理,同時應找出過度磨損的原因,予以消除,如對進口導流板進行調整。當整體磨損達到一定程度時應予更換。當磨損量達到原開孔面積的1/4左右或發現其已明顯影響除塵效率時,應予更換。6.9.4電除塵器頂部檢修(1)檢查電除塵器頂部有無凹損、腐蝕及漏風處并修復。(2)檢查雨水集水槽及下水管。(3)檢修頂部整流變壓器應完整、暢通無泄漏。6.9.5外保溫及護板檢修(1)檢查外保溫及護板有無脫落及破損情況,進行相應處理。(2)檢查外護板的腐蝕及緊固情況,有松脫及磨蝕時應采取加強措施。6.9.6出口煙箱檢修(1)檢查煙箱19、內壁及支撐、拉筋的磨損、腐蝕情況,并進行修補處理,磨損嚴重的要更換,使用不到一個大修周期的應做防磨處理。(2)對煙箱內凹塌處進行修復、加固。(3)檢查殼體與進口煙箱法蘭結合面漏風情況,必要時更換密封材料。6.10振打傳動機構檢修。(1)傳動連接部件檢修:檢查振打方問聯軸節、法蘭、連接螺栓、彈簧墊圈有元脫落、松動、斷裂,給予更換及止退焊,注意聯軸節連接的膨脹間隙。(2)振打傳動軸檢修:檢查各段軸是否有扭曲情況,同軸度是否符合要求,一定的超偏量可通過適當調整振打軸承底座墊片高度來調整,當軸磨損量超標時應更換。同軸度要求為相鄰兩軸承之間公差為 1mm,軸全長為3mm,6.11振打軸承檢修:(1)檢查20、振打軸承支架的變形、脫焊、位移惰況,并進行處埋。(2)檢查軸套磨損情況,有破碎或磨損量超標時予以更換。鈾磨損量4mm,軸套磨損量1/3原厚度(3)儉查軸承小滾輪轉動情況,卡澀情況無法修復時應予更換.6.12振打錘檢修:(1)檢查振打錘臂、錘柄及錘共連接情況,緊固件是否松動、脫焊、損傷,對巳產生較大晃動的振盯錘予以處理或更換。(2)檢查振打軸與振打軸連接情況有偏移時結合承擊點偏移情況予以校正并作定位處理.(3)檢查錘頭磨損及開裂缺損情況,更換開裂及磨損過度錘頭。(4)手動盤各錘頭應轉動靈活,無卡澀、碰撞現象。嚴重應更換,有安裝方向性錘頭時注意方向正確。6.13振打減速機檢修(1)電機拆線,減速機21、殼及底座平臺清理,拆除防護罩。(2)解開聯軸器,將電機移走,卸下聯軸器,(3)減速箱體大蓋結合面作標記。6.14振打系統試運轉(1)在振打系統均復位時,手動盤車檢查振打軸轉動及振打落點情況. 盤車時無卡澀、跳動、異常噪聲等情況,油標清晰,油位正常。(2)電動試運轉1h。減速饑無滲漏油情況,軸承溫升小于50,無電動機過載情況。電機與減速機聲音、振動等均正常。 停工待檢點H-56.15人孔門的檢修(1)人孔門開關靈活、嚴密,不漏風,更換失效的密封件及銹蝕、損壞的螺栓及螺母。(2)檢查人孔門內壁腐蝕情況并進行除銹、修補處理.(3)檢查人孔門上安全標志,應齊全人孔門安全標志應齊全,開、關靈活,不漏風。22、 6.16灰斗及插板閥檢修(1)檢查灰斗內壁腐蝕情況,結合設備運行時的漏灰及腐蝕情況加強檢查,視情況進行補焊堵漏,補焊后內壁的疤痕必須用砂輪機磨掉以防灰滯留堆積灰斗.灰斗內壁無泄漏點,無容易滯留灰的疤點。(2)檢查灰斗角上弧形板是否完好,與側壁是否脫焊,補焊后必須光滑、平整、無疤痕,以免積灰。灰斗四角光滑無死角。(3)檢查灰斗內支撐及灰斗擋風板的吊梁磨損及固定情況,發現有磨損移位等及時進行復位及加固補焊處理。灰斗不變形,支撐結構牢固。 (4)灰斗底部插板閥檢查,更換插板閥與灰斗法蘭處的密封填料,消除結合面的漏灰點。檢查插板操作機構轉動是否輕便,操作是否靈活,有無卡澀現象,并進行調整及除銹加油保23、養。各閥門啟閉府靈活,能可靠隔離、無泄漏。6.17灰斗加熱裝置檢修: 檢查灰斗電加熱器有無斷線、短路,接頭有無過熱情況,并進行檢修處理。電加熱器接線宜采用耐高溫導線。電加熱器本身及接線完好.6.18結束工作(1)清理工作現場。(2)清點工具并押回工單。(3)整理技術記錄并歸檔。(4)做空升試驗及振打試驗。如果更換了進口氣流孔板須進行氣流均布實驗。 6.19 結束工單 確認檢修設備完全符合xx有限公司除灰渣系統檢修規程標準,工作人員撤出,工單終結。6.20質量控制作業流程見質量控制表 附表37 質量記錄7.1 附表1 電除塵檢修數據記錄7.2 附表2 電除塵檢修完工報告單7.3 附表3 電除塵檢24、修質量控制表7.4 附表4 電除塵內部檢修安全作業指導書7.5 附表 電除塵空載試驗記錄表附表一:檢修數據記錄卡序號項目記錄內容檢修前測量人及時間確認人檢修后測量人及時間確認人1陽極板檢修無開焊、磨損、變形2陽極板檢修同板距為40510mm,異板距為202.510mm。3陽極板檢修整個板排平面變度差為5mm,標高誤差2mm4陰極大小框架檢修框架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0mm,對角線偏差不大于5mm。放電極大框架應垂直于水平面,其垂直度偏差允許值為框架高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mm。標高偏差2mm。5陰極大小框架檢修框架兩條對角線長度之差應10mm,平面度誤差應5mm,標高誤差土2mm。6陰極大25、小框架檢修放電極小框架平面偏差不大于10mm,兩對角線長度不大于5mm78施工作業負責人年 月 日 附表二:完 工 報 告 單項目名稱( )#電除塵器檢修檢修開始時間: 檢修完工時間:檢修中發現并消除的缺陷:其他需要記錄的事項驗收人員生產技術部生產運行部設備維護部附表三:檢 修 工 序 卡主要安全措施1工作人員工作前應填安全措施票,進入工作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嚴格執行各項安全規程。 2工作票開工時應仔細審閱,其備注是否有末停運的設備,防止在進入工作現場時發生事故。3各項工作應嚴格按規程進行,嚴格防止漏項。4工作負責人應隨身攜帶工作票,施工現場在收工后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應養26、成良好的文明施工習慣,作好現場清理整頓工作,使作業場所保持整齊、清潔、安全、衛生。工序匯總工序號設備名稱工作內容工時項目確認1電除塵器本體檢修前的檢查2電除塵器本體電除塵器內部檢查3電除塵器本體檢修前的清洗4陽極陽極板檢修5陰極極線檢修6陰極框架陰極大小框架檢修7導流板導流板檢修8氣流分布板氣流分布板檢修9槽形板槽形板檢修10殼體、灰斗孔門殼體、灰斗孔門及煙道檢修工序號工 藝 步 驟 及 內 容質檢點質 量 標 準1檢修前的檢查(1)查閱設備缺陷記錄(2)檢查電除塵器殼體的嚴密性,檢查漏風處(3)做好必要的材料、工具、照明用具的準備(4)辦理熱力機械檢修工作票 R1做好必要的記錄 2電除塵器內27、部檢查2.1打開并檢查人孔門,打開人孔之前應確認電源已斷,且高壓控制開關打至接地位置。開關靈活、嚴密不漏風;內壁無腐蝕;人孔門上“高壓危險”的安全標志齊全、清晰。2.2打開人孔門后用金屬導體緊貼人孔壁逐漸伸至陰極框架上,并且整個檢過程不允許拿開。2.3用驗電器檢驗陰極板不帶電方可進入2.4檢修前應檢查陽極板,陰極線的積灰的情況,分析積灰原因。結構表面無積灰、結垢。做好檢查記錄,分析缺陷原因2.5檢查氣流分布板,槽板的積灰情況分析積灰原因。結構表面無積灰、結垢。做好檢查記錄,分析缺陷原因2.6極板偏移情況及極間距宏觀檢查。3陽極板檢修3.1檢查陽極板變形,磨損及其吊架結構情況。R2無開焊、磨損、28、變形。螺絲無松動,焊接無脫焊。下夾板、撞擊桿無變形、脫焊,承擊砧頭無磨損,鉚釘或螺栓無松動。3.2測量同極距,應在每極板的出入口位置,沿極板高度上中下三點進行測量,做好測量記錄。R3同板距為40510mm,異板距為202.510mm。3.3同極距超出規定時需對變形的極板進行校調,對于極板彎曲變形用校調方法不能消除時,應進行整排極板更換。整個板排平面變形度為5mm,標高誤差2mm3.4下夾板偏位時應按要求進行限位,并留有活動間隙。撞擊桿在導軌內的活動間隙為4mm、下部留有20mm。調校時應在集塵極板排及傳動裝置檢修后進行。3.5檢查極板下沉情況。若下沉時應檢查極板上夾板固定銷軸并對頂死部位進行修29、正。極板板排無下沉、位移,懸掛裝置無變形。3.6檢查極板下夾板撞擊桿變形情況,承擊砧磨損情況,以及固定的螺栓是否松動。3.7檢查振打中心,必要時進行調核。錘頭與承擊砧應調整線接觸,在錘頭厚度方向上的接觸長度應不少于錘厚的75,安裝時錘頭與承擊砧的接觸線應在承擊砧中心線以下102mm,沿振打軸方向錘頭中心線與承擊砧中心線的位移不大于2mm,以上各項均調整好方可將陽極軸上的U型螺栓焊住。3.8檢查極板腰帶固定螺絲不應松動。4極線檢修4.1檢查極線,斷線情況。更換的極線要保證平直,螺絲連接牢固,松緊程度均符合要求。極線無腐蝕、電蝕、裂紋。極線芒刺、針、齒等尖端放電部位無鈍化、脫落。4.2檢查極線與小30、框架連接螺絲的開焊,脫落和損壞情況。檢修焊接時焊縫光滑平整,無尖角毛刺。極線安裝在框架的螺絲、楔銷等連接部位無松動、脫焊。4.3檢查極線的松緊度和平直度符合要求。極線緊力和平面度符合設計要求。4.4檢查極線放電尖端粘灰、粘油漬、電蝕、銹蝕及刺脫落情況。4.5更換的極線要保證平直,螺絲連接牢固,松緊程度均符合要求。5陰極大小框架檢修5.1檢查陰極框架表面平直,無夾角毛刺,無明顯傷痕及銹蝕,無彎曲變形。R4框架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0mm,對角線偏差不大于5mm。放電極大框架應垂直于水平面,其垂直度偏差允許值為框架高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mm。標高偏差2mm。5.2檢修大小框架的水平和垂直度。31、W1/R5框架兩條對角線長度之差應10mm,平面度誤差應5mm,標高誤差土2mm。5.3小框架與陽極板排之間的異距偏差10mm5.4檢查大框架的變形情況。無變形、脫焊、開裂5.5檢查上下小框架同連接結構及小框架的固定卡子,框架明顯變形,應先行調整。無松動、脫焊。無彎曲、變形、脫焊,圓管無磨損。5.6檢查上下每個小框架分二點測量陰極小框架的同極距,超出規定有偏斜時需修整固定。5.7在調校陰極小框架時要結合異極距測量進行,保證異極距在規定范圍以內,并以陽極為準調整陰極小框架。W2/R6放電極小框架平面偏差不大于10mm,兩對角線長度不大于5mm,小框架及放電極上螺栓、螺母作止轉焊接,焊接處無毛刺。32、 6導流板檢修6.1檢查磨損情況。無磨損。6.2檢查焊接固定情況。焊接牢固。6.3檢查導流方向,角度,以及與氣流分布板的距離。導流方向、角度及與氣流分布板的距離符合設計要求。7氣流分布板檢修7.1檢查連接夾板,松動脫落及螺絲磨損情況。角鋼無擺動。7.2檢查上部吊掛氣流分布板的槽鋼及螺線腐蝕情況,磨損超標應更換,變形要調整。分布板平直,開孔無磨損。7.3檢查均流板開孔的磨損情況及均流板平直度,開孔磨損超標應更換,變形要調整。、間距符合設計要求。7.4分布板底部與入口封頭內壁間距應符合要求。氣流分布均勻性評判標準采用相對均方根法,要求0.25或按設計要求規定執行。8槽形板8.1檢查槽形板開裂磨損情33、況,嚴重時更換。槽型板無磨損或變形。8.2檢查槽形板固定帶,吊掛螺絲。8.3檢查槽形板的平直度和相間距,槽板懸吊中心與大梁中心線平行允許偏差10mm,垂直度允許偏差2mm,超標時要調核。R7槽型板同排間距不大于100mm,允許偏差10mm;異排間距60mm,允許偏差1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5;平行度偏差小于或等于10mm。8.4檢查槽形板項部吊掛結構。結構牢固可靠。9殼體、灰斗孔門及煙道檢修9.1殼體及大灰斗灰斗內壁光滑清潔。9.2檢查內壁腐蝕情況。9.3檢查灰斗及殼體的內支撐磨損及固定情況。9.4灰斗法蘭結合面漏風情況檢查和堵漏。無漏風、變形、磨損。9.5殼體內壁有凸損變形時應進行調校保證34、平直。弧形板光滑完好。9.6電場頂部腐蝕情況檢查。9.7人孔門開關靈活,頂絲和把手修復。裝置靈活,無泄漏。9.8人孔門密封填料應及時更換或修理。結合面應嚴密不漏風附表四: 電除塵內部檢修安全作業指導書 作業內容電除塵內部檢查、檢修修作業部位電除塵電場內部作業部門作業負責人作業監護人作業人數作業危害危險因素辨識: 窒息、中毒、摔傷、觸電、吸入粉塵、灼傷等作業項目的實施步驟或方案:1)鍋爐停爐,除塵器所有電器全部斷電,并在配電室掛好檢修牌。2)打開電除塵人孔,用對流方式使空氣進行內部殘存的煙氣置換。置換最低30分鐘以上,在人進入電除塵內部前半小時以內,進行氣體檢測,標準為23%O219.5%;CO35、的濃度應24PPm。安全員監測合格后方可進入電除塵內部檢查。同時應檢測內部電場的溫度,電場溫度應低于40度以下時方可進入內部作業。3)進出入電除塵內部的人員應簽署進入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表,戴好防塵面具、安全繩、安全帶、手燈或由電工接臨時的低壓行燈等。4)人孔門處設置監護人,監護人在監護期間不許私自離開監護崗位,確有特殊情況離開的應指定專人替班值守。監護人隨時監控內部人員作業狀況,一旦有呼救聲應及時采取救援措施。5)進入電除塵內部必須兩人或兩人以上,做好互保監護工作。6)除塵器灰斗清料,應系好安全繩,掛好安全帶應高掛抵用,安全帶的墜落高度不許超過1米,防止人員掉進除塵灰內造成窒息事故。7)電除塵內36、部向上攀爬作業時,應確認好爬梯是否牢靠,在上面平臺上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以防墜落。8)進入電除塵內部應佩戴好防塵面具和風鏡,應做好個人的勞動防護。9)人員撤出時應將所有使用的工器具或下線的備件等物清理出來,并及時清點人員和工具設施,不許遺漏物品,確認無誤后方可封堵人孔。作業中的安全要求:1)未經安全員進行內部氣體檢測合格,作業人員不許進入電除塵內部作業。2)人員在電除塵內部作業時,不許給電除塵的任何電器實施送電調試、試車作業。3)進入電除塵內部防護用品必須穿戴齊全,內部照明充足4)進出入電除塵必須簽署進出入密閉空間作業許可表,封堵人孔前必須核對人員和工器具。5)檢修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辦理受限空間和高空作業票。作業項目的應急防范措施電除塵內部作業人員一旦出現中毒、摔傷、觸電等事故,嚴格按照相關的應急救援措施將受傷人員及時抬出,按照受傷的類型進行現場急救,并及時撥打公司的急救電話。交底人被交底人附表五: 項目電場一次電流(A)一次電壓(kV)二次電流(A)二次電壓(kV)一電場二電場三電場四電場試驗時間試驗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