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及圍填海工程項目船舶防有害油污液體外溢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117
2024-09-06
12頁
97KB
1、公路建設及圍填海工程項目船舶防有害油污液體外溢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工程概況XX縣XX疏港公路和圍填海工程項目由XX和XX兩個岙口由路堤施工組成圍墾而形成陸域。圍墾面積總計969畝。船舶作業主要用于水下拋沙、水下拋石、打設排水板等。本工程主要工程量有:拋沙約50萬m3;拋石約100萬m3;鋪設土工格柵約22萬m2;以及部分掃海、測量、定位的水上作業。本工程計劃工期為30個月,開工日期為XX年12月1日,竣工日期為XX年5月31日。二、編制目的為有效防止和降低施工過程中船舶意外事故導致有害油污液2、體外溢造成污染,保護海洋水體環境,免遭污染損害。三、應急準備成立以項目常務副經理為組長,總工、副經理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班組長為成員的應急領導小組,應急調度指揮中心設在生產安全物資部,值班辦公室電話: ;臺、汛期應急領導小組名單:職 務姓 名聯系電話職 務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總工副經理成員成員物資負責人成員生產負責人成員合約負責人成員財務部長成員辦公室主任成員測量組長成員安全主管成員技術員成員測量員成員測量員應急工作小組職責:現場工作組長職責:負責項目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副組長職責:負責協助組長指揮應急救援工作;成員職責:進行現場救援工作。四、應急響應項目部與在場施工船舶施工期間保持密切聯系,3、當船舶油污泄露事故發生各施工船舶船長立即匯報應急小組,應急小組進入應急救援狀態,督促有關成員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應急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第一時間使用圍污欄、吸油沾、吸油海綿等救援設施將油污控制的在一定的范圍內,及時清除出水面。于此同時調查小組進入現場進行調查取證。事故報告程序圖:應急救援物資名稱設置部位數量(型號)備注手電筒施工現場船舶10只圍污欄施工現場船舶10包吸油沾施工現場船舶10包吸油海綿施工現場船舶20包救援桿施工現場船舶10根救生衣項目應急庫房60件救生圈項目應急庫房10個五、 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的預防1、總體要求1)、安全系泊。當船舶停靠在碼頭時,所使用的纜繩要有足夠的強度4、和數量,定時檢查受力情況,保證纜繩拉緊狀態,尤其是在漲落潮時更要注意檢查。2)、檢查閥門及排水孔。涉及油類作業的任何作業,在作業前應檢查有可能把油排入海里的所有閥門,保證這些閥門都是關閉的。在操作過程中不用的閥門,應該關緊,確保這些閥門不會被打開。同時應堵塞在作業期間萬一溢油時可能作為排油通道的所有甲板水孔。3)、檢查軟管。作業前應檢查輸油軟管和有關設備。軟管損壞是造成溢油的主要原因。使用期間要定期試壓檢查,以保證盡早發現溢漏和損壞。4)、準備好吸油材料。作業前應準備好木屑、吸油氈等用于處理可能發生少量溢油的吸油材料。5)、通信聯系設備。在船舶與碼頭、駁船、海上加油或過駁船之間的駁油作業期間,5、應備有通信聯絡設備。6)、申請港口接收。船舶在港口需要排放油污水、殘油時,應事先向港口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以便港口提供接收設備。7)、制定防污應急計劃,應按計劃定期進行應急演習,并作好相應的記錄。8)、任何時候排放壓載水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含油的污水入海。9)、通往舷外閥、艙底舷外閥應關閉好,并且張貼特殊的警告,防止被意外打開。10)、對船殼、防水艙壁、閥門或管線要經常檢查,防止可能導致海洋污染或影響貨油安全操作的泄漏。2、 加裝燃油、裝卸貨油作業注意事項1)、認真執行港口有關防污染規定及有關要求。2)、作好加裝燃油和裝卸貨油的全過程管理,所有船員要通力合作,加強值班責任心,防止發生油污染事故。36、)、夜間作業要適當增加值班人員,準備充足的照明設備。 4)、制定加裝燃油或裝卸貨油計劃,安排好先后順序和各艙的數量。5)、調整好船舶吃水。6)、寒冷天氣作業,應提前對受油艙加溫。7)、制定溢油應急對策,確認發生意外時,作業雙方各自采取應急措施。8)、作業雙方要協同配合,確認好聯系方式并建立良好的合作聯系和工作程序。9)、確保輸油軟管或輸油臂與船舶歧管牢固連接。10)、歧管下面的集油槽要處于可集油狀態并不能有雜物。11)、燃油、滑油油艙通風管周圍要有大小合適的集油槽。12)、未使用的貨油、然油管路歧管開口、排污及通風開口,未使用的量油孔開口適當地用盲板封死。13)、所有的排水孔和排水開口要有效的7、堵牢,向舷外排放口要關緊。14)、在作業最初階段的速度要盡量放慢,等到所有管路正常工作后,再加快速度。15)、開啟受油艙進油閥,同時確認其他油艙進油閥處于關閉位置16)、對每個艙要經常監測,防止裝滿后溢出。17)、作業結束時確認油管已掃凈殘油,關閉總管,關閉所有的閥門和盲板。18)、相關的操作和細節要作好記錄。3、機艙污水的排放1)、停泊在錨地和港池內的船舶,禁止向舷外排放,需要時要向主管部門申請,經同意后按要求操作。2)、航行途中的船舶排放應遵照“73/78防污公約的規定即:艙底污水不是來自貨油泵艙的艙底;艙底污水未混有貨油殘余物;船舶正在航行途中;未經稀釋排出物的含油量不超過15PPM;船8、舶所設油水過濾設備正常運轉。3)、確保在特殊區域不得使用油水分離器。4)、確保沒有旁通油水分離器從專用污油或艙底直接向舷外排放。5)、應急艙底泵應處于良好狀態,應急艙底吸口要清楚標識。6)、航行途中排放機艙污水,應加強與駕駛臺聯系,做好“油類記錄簿”的填寫。4、發生油類作業跑、冒事故的原因1)、氣候因素。如寒冬、酷暑、黑夜、暴雨等。2)、設備因素。如輸油管系、閥門、控制設備等技術狀況。3)、油品因素,即油溫、油壓及油品本身的物理性質。如粘度、凝點、密度等。4)、船員因素。如船員的責任心、工作經驗、技術狀況、精神狀態、疲勞程度等。5、常見的跑、冒油分類:1)、卸油中,海底閥未關或未關緊。2)、輸9、油軟管爆裂或法蘭頭脫落造成跑油。造成輸油軟管爆裂或法蘭頭脫落,主要原因是由于輸油管系內的壓力過高。如果是剛一啟動就發生,大致是這樣的原因:受油方的進油閥門尚未起開;由于天氣寒冷,輸油軟管中殘油凍結;輸油管受損或老化,經受不起壓力;輸油軟管法蘭頭連接不善。3)、受油方調油艙時操作失誤。如未開空艙,就將滿艙的閥門關死,造成管系壓力增高。4)、另一舷裝油管閥門(盲蓋)未關(緊)造成跑油。5)、油艙或空氣管冒油。這種情況常分為滿艙冒油和未裝滿而由空氣帶出兩種。滿艙冒油常見的有:供油量超過受油方的申請,造成冒油;受油方值班人員擅離職守;受油方量油不及時,造成滿艙;裝油中開錯(或關錯)閥門,導致滿艙冒油;10、艙容未弄清楚或油艙中存油未測準,造成超量冒油;量油管堵塞或量油管座有異物,造成量油不準。艙未滿冒油的原因有:泵壓過大,造成出氣不及;因船體傾側,導致量油不準;空氣管堵塞,造成透氣不良;油溫太高,油料氣泡;船員責任心不強,相互聯系不當。六、 油類記錄簿 73/78防污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均規定,船舶在進行任何一項油類活動后應及時、正確地在“油類記錄簿”上做記載。“油類記錄簿”是船舶必備的防污文書之一。它在法律地位上與船舶“航海日志”一樣,具有同等效力和證據作用。如果一艘適用于“73/78防污公約”附則的船舶未備有“油類記錄簿”或記載不當,可以11、認為是對“73/78防污公約”附則的違反,主管當局有權指控該船舶造成污染的不法行為以及對該船舶進行各種處罰。相反,如果堅持正確記錄,則可以免于對船舶的懷疑。因此,正確地使用和填寫“油類記錄簿”是十分重要的。1、“油類記錄簿”的內容“油類記錄簿”有兩中格式,一種用于機器處所的操作,另一種用于貨油/壓栽的操作。因此,油輪上應備有兩種格式的“油類記錄簿”,分別由輪機部和甲板部保管。非油輪船舶只需要備有一種格式的“油類記錄簿”(機器處所作業)。用于機器處所的“油類記錄簿”需記載的項目有9項,分別用英文大寫字母AI表示:A-燃油艙的壓載或清洗;B-從A項所述油艙排放壓載水或洗艙水;C-殘油(油泥)的收集12、和處理;D-機器處所積存的艙底水非自動方式排出舷外或其他處理;E-機器處所積存的艙底水自動方式排出舷外或其他處理;F-排油監控系統的狀況;G-意外的或其他異常的排由;H-加裝燃油或散裝潤滑油;I-補充的作業程序和一般說明。 用于貨油/壓栽的“油類記錄簿”需記載的項目有18項,分別用英文大寫字母AR表示:A-貨油的裝載;B-航行中貨油在船內的轉駁;C-貨油的卸載;D-原油洗艙(僅適合采用原油洗艙的油船);E-貨油艙的壓栽;F-清潔壓栽艙的壓栽(僅適用采用清潔壓栽艙的油船);G-貨油艙的清洗;H-污壓栽水的排放;I-污油水艙的水向海中的排放;J-殘油和其他未經處理的含油混合物的處理;K-貨油艙內清13、潔壓栽水的排放;L-清潔壓栽艙的排放(僅適用采用清潔壓栽艙的油輪);M-排油監控系統的狀況;N-意外的或其他異常的排油;O-補充的作業程序和一般說明(從事特定貿易的油輪);P-壓栽水的加裝;Q-船內壓栽水的重新配置;R-壓栽水排入接收設備。2、“油類記錄簿”的填寫填寫“油類記錄簿”時,日期、作業代號和細目的數碼,應記入相應的表格內,所要求的細節應按年月順序記入空欄。每記完一項作業,應由負責的人員簽署姓名和日期。每記完一頁,應由船長簽字。填寫“油類記錄簿”時,必須準確、及時,并應遵守下列事項:1)、如果填寫發生錯誤,應用一條直線將其劃去,并使原來的字跡清晰可辯。錯誤的填寫應予簽字,并在其下方進行14、改正。2)、“油類記錄簿”應用擦不掉的墨水進行填寫,并在完成最后一項記錄后保存三年。3)、一旦作業完畢,負責作業的人員應立即記入“油類記錄簿”;萬一因其他緊急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耽誤填寫,必須盡早予以補記;4)、“油類記錄簿”每記完一頁,應盡快交由船長簽字;3、“油類記錄簿”記載的注意事項1)、掌握并采用正確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所有有關的高級船員必須掌握并采用能使污染減少到最低限度的各種正確操作方法(對油輪來說,如原油洗艙、清潔壓栽艙、裝于上部法等)和操作程序,熟悉國內外港口的具體排放標準(包括特殊區域的要求及具體的經緯度)。2)、避免漏記。有些船舶在進行某項作業時,未及時完整地記入“油類記錄簿15、”,待主管當局檢查時才發現漏記。有些船舶在停泊期間處理的殘油及污水,未能及時在“油類記錄簿”上記載。船舶在修理期間清洗油艙的洗艙水按規定應在“油類記錄簿”中記載,但往往被忽視。3)、避免錯記。對某項油類處理結束后,有的輪機長不知該類作業屬于記錄簿中的那一項。為了應付檢查就隨意記入。有的應記入D項的機艙油污水處理記入了C項的殘油(油泥)的收集和處理,以至造成燃料油消耗與其產生的油渣數量不符。4)、避免記載數據不符。有的船舶“油類記錄簿”記載的污油數量偏大,而實際機艙根本沒有那么多的污水待處理,且和油水分離器的處理量不符。有的船舶平時由燃料油分油機分離的油渣數量與在“油類記錄簿”記載的處理數量不符16、。5)、杜絕偽造記載。有的船舶油水分離器及報警裝置已壞或不能正常工作,有的船舶焚燒爐設備已長期不用,有的船舶油渣柜與其他燃油艙未設有相互聯系的專門管系及泵浦等,但這些船舶在“油類記錄簿”上仍然記載上述設備在正常使用。七、 船舶污染事故的處理1、船舶污染事故的報告1)、按國際公約要求:第一是發生或可能發生排油的船舶的船長或其他人員,應及時將該事件報告給最近的沿海過;第二是船長或船上其他人員發現其他船舶或海上平臺排油,或發現海面出現油漬,應及時報告最近的沿海國。2)、我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規定:船舶在我國管轄的海域發生污染事故,應盡快向就近的港務監督報告,在船舶進入第一港口后,應立即向港務監17、督提交報告書,并接受調查處理。3)、船長在向主管部門報告的同時,也要盡快地向會員公司和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報告,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污染事故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發生前后附近海域氣象、潮流等;貨油/燃油的名稱、特性;跑油或誤排油數量以及污染情況;污染的范圍和污染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船舶及當地代理的聯系方式。 2、 船舶污染的控制和消除1)、船舶發生污染事故后,應迅速有效地向主管部門報告,并立即采取控制和消除污染的有效措施,將污染損害減小到最小程度。2)、船舶發生污染事故或違章排油后,不得擅自使用化學劑。如必須使用時,應事先向主管部門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使用。3)、本船造成污染事故,船長應當立即指示有關船員18、,按溢油應變部署表中規定的職責,防止污染擴散,清除、回收污染物。如屬于嚴重污染事故中國船東協會將派員或聘請專業人員、律師赴現場協助處理。3、 為了作好理賠工作,發生污染事故后,船長應作好各種如下記錄(但不限于):1)、發生污染事故的時間、地點;2)、油污的種類,從何處溢出、數量;3)、如果從甲板溢出,入海的數量,留在甲板的數量;4)、何時向主管部門報告,報告的具體內容;5)、采取何種清污行動;6)、油污時的氣象和潮汐情況;7)、油污發展趨勢、面積,是否影響其他船舶;8)、發生油污時附近其他船舶情況;9)、岸上在發生油污后所采取的行動,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所花費的時間等;10)、事故現場周圍的自然19、資源狀況;11)、如果條件許可應對現場進行拍照或錄象。八、配合主管部門作好調查取證工作本船發生污染事故后,主管部門監督人員會馬上上船調查取證,并取走相關的證書和各種記錄。如果發生的污染事故不是本船,而肇事船舶未查到的情況下,主管部門監督人員也會進行相關的調查。這時作為船舶的各種記錄的正確性更顯得尤為重要,包括航海日志、輪機日志和油類記錄簿等。被主管機關監督人員列為懷疑船舶時,船員應主動協助并提供相應材料,盡早確定肇事船舶。被列為懷疑船舶時,主管機關監督人員一般進行如下方面的調查取證:1、 查各類和記錄1)、檢查IOPP證書。如果船舶沒有IOPP證書,應盡可能多的提供所需的資料,并對船上用于防污20、染的設備和布置予以說明。2)、檢查油類記錄簿。復制第部分中自報告事故之前三十內的足夠頁數,復制第部分的足夠頁數。3)、檢查航海日志。核對在事故被報告時的船位,航海日志記載的船位與油類記錄簿記錄的船位是否一致。4)、船上其他證明文件的檢查。包括最近的貨艙空位表和監控設備的記錄。2、船舶檢查1)、船舶的設備符合IOPP證書的附錄2)、取油樣并注明船上的位置3)、舷側排出口附近的油跡4)、機艙狀況和艙底水情況5)、油水分離器、過濾設備和報警、停止及監控裝置情況6)、殘油和集污艙內容物7)、溢油的來源8)、分離的壓載水或清潔壓載水表面的浮油情況9)、泵艙污水的狀況10)、原油洗艙系統的狀況11)、惰性氣體系統的狀況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