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141
2024-09-06
13頁
54KB
1、公司內部機械傷害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管理制度1一 本預案使用范圍2二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34.發生機械事故的潛在原因:34.1 人的不安全行為34.2 機械的不安全狀態4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4三 組織機構與職責51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應急救援指揮機構5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53.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5四應急事件的預防61. 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防范措施有:6五、信息報告程序7六應急處置81應急預案的啟動8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基本要點82.1當發生機械傷2、害事故后,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部門主管匯報。82.3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要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9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0八后期處置10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人員聯系表11為了防止和減少生產部門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確我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想和方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訂本預案。一 本預案使用范圍使用于我公司各部門可能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的場所。二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1.定義: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夾3、擊、碰撞、剪切、卷入、絞、碾、割、刺等形式的傷害。2.機械傷害事故類型:各種傳動機械的外漏傳動部分(如齒輪,軸、履帶等)和往復運動部分都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機械傷害。3.機械傷害的危害程度:機械傷害可能導致人員受傷、致殘、死亡;設備損壞、報廢;財產損失等4.發生機械事故的潛在原因:4.1 人的不安全行為(1)操作失誤,操作失誤可能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不熟悉機械的操作規程或操作不熟練,二是精神不集中或疲勞。(2)違反操作規程,主要表現在對安全操作規范不以為然或因長時間操作沒有發生事故,為了圖省事不安安全操作規程要求辦事,結果釀成傷亡事故。(3)違反勞動紀律,主要表現在:因為操作人員想搶時間、想早完成4、任務早下班,明知違反操作規程,卻憑僥幸心里違章操作,因一念之差鑄成大錯。(4)穿著不規范,主要表現在:不按規定穿戴工作服和帽,或衣扣不整,或鞋帶沒系,結果常因衣角、袖口、頭發、鞋帶被機器絞住而發生事故。(5)違章作業,企業領導干部違章指揮也是導致機械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現在:自己不熟悉操作規程,卻命令別人違反操作規程操作;或同意讓未經安全教育或技術培訓的工人頂崗,這樣就容易發生事故。(6)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操作人員在操作時無章可循或規程不健全,以致安全工作不能落實。(7)誤入危險區,危險區是指機械設備可能對人產生傷害的區域,如壓縮機的主聯軸節部位,和電機運轉試驗的旋轉軸。4.2 機5、械的不安全狀態機械的不安全狀態,如機器的安全防護設施不完善,通風、防毒、防塵、照明、防震、防噪聲以及氣象條件等安全衛生設施缺乏等均能誘發事故。5.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應急預案本著先控制、后處臵,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立足于自援自救、地方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協同救助的原則。三 組織機構與職責1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長/總指揮:總經理副組長/副總指揮:副總經理成員:各部門安全管理人員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1) 組織編制、審批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適用性。(2)負責應急預案文件的維護、更新、報備管理。(3)機械6、傷害事件發生后,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后勤工作協助事故處理與調查。(4)制定培訓計劃使相關人員熟悉應急準備與響應要求及其職責(5)制定演練計劃,定期組織進行應急演練并在演練之后評價演練的效果提出改進的意見。3.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3.1在發生機械傷害事件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3.2根據事故情況,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程序,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必要時向地方政府匯報。3.3負責逐級向集團公司報告事故及處理進展情況。3.4應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四應急事件的預防1. 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防范措施有:(7、1)公司員工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2)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3)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后,掛上“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告牌,并確認機械慣性運轉已徹底消除后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試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出“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告牌,合閘送電試轉。(4)作業人員直接頻繁接觸的機械,必須有完好的緊急制動操控裝臵,制動操控裝臵的位臵必須使操作者在機械作業活動范圍內隨時可觸及到;機械設備各傳動部位必須有可靠防護裝置;作業環境保持整潔衛生。(5)各機械8、電源開關、操控開關布臵必須合理,必須便于操作者緊急停轉并能避免誤開動其他設備。(6)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現場,非本機械作業人員因事必須進入的,要先與當班機械操作者取得聯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進入。(7)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上機作業中,必須精心操作,嚴格執行有關規章制度,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無證人員開動機械設備。(8)設備檢修和正常維護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作業前應認真進行作業風險預控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9)使用工具前應進行檢查,不完整的工具不準使用。對諸如電動葫蘆、梯子、手提式9、電動工具、安全帶等,應按規定測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五、信息報告程序發生事故應遵循及時報告及事故快報的原則,發生機械傷害人身事故后事故現場應立即向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向分管副經理、經理報告,并上報亦莊安全科。六應急處置1應急預案的啟動1.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1.2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基本要點2.1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部門10、主管匯報。2.2部門主管人員判明情況后及時向本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匯報,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并根據情況向公司、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匯報。2.3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要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1)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2)在發生傷害事故后,要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撥打急救電話時,要注意以下問題:1)在電話中應向醫生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聯系方法(如電話號碼)、行駛路線。2)簡要說明11、傷員的受傷情況、癥狀等,并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該做些什么。3)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2.4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1)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2)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3)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4)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5)大多數傷員可以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6)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7)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12、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8)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七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必要的物資準備包括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帶、安全帽、工具包,警戒線,急救包,單價等。2機組大、小修及復雜的檢修、機械加工作業,應安排醫生和護士現場值班。八后期處置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全管理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事故的調查和處理按照集團公司事故調查規程進行。公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人員聯系表應急指揮成員職務手機24小時值班電話項目經理24小時值班電話生產經理總指揮技術負責人副總指揮1技術負責人緊急疏散組組長安全負責人搶險,救援組組長測量主管信息通訊組組長材料主管設備保障組組長資料主管后勤救護組組長預算員火 警: 1 1 9 急 救: 1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