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項目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164
2024-09-06
11頁
46.06KB
1、農業種植項目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總則 1.1 目的為做好突發性重大低溫凍害、農作物病蟲害引發的農業災害的預防、應急處置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對農業的損失,保證農業生產安全、有序、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1.2.1樹立農業自然災害可持續治理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防為主,防抗結合。 1.2.2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實行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首長負責制,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1.2.3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分2、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1.3編制依據 制定本預案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農業部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市范圍內突發性低溫凍害、農作物病蟲害等農業重大災害的預防、應急處置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 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2.1.1成立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由市農業局局長擔任總指揮,市農業局副局長任副總指揮,成員由局辦公室、計劃財務審計科、市場信息科、農村合作經濟指導科、科技教育科、農業行政執法支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畜牧獸醫局、水產站、果業局、經濟作物站、糧油站、生態能源科、植物植檢站3、監察室組成。 2.1.2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場信息科,由分管防災減災工作的副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市場信息科、辦公室、計劃財務審計科、科技教育科主要負責人為辦公室成員。 2.2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及成員單位職責 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負責召開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成員會議,研究決定農業災害發生后應急處理工作的重大事宜,安排部署全市突發性農業重大災害應急工作;領導、組織和協調全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指導各地積極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決定啟動和解除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農業抗災救4、災工作組或專家組等,查看災情,及時了解和督導各地的農業防災救災工作;向市政府和省政府、省農業廳等省有關廳局報告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和應急工作等有關情況;協調涉及其他部門有關農業抗災救災的工作。 2.3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2.3.1匯總、核查突發農業重大災害和應急工作的有關情況,提出建議意見,及時報告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為指揮部決策提供依據。在指揮部決定啟動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后,牽頭實施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3.2研究提出農業防災減災工作計劃,召開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會議,安排農5、業防災減災的具體工作。 2.3.3經常與有關部門聯系,及時收集、反映與農業有關的自然災害預測預報信息。 2.3.4指導農業抗災救災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指導災區調整農業結構,推廣應用防災減災技術。 2.3.5負責向省農業廳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提出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的分配意見,參與資金管理工作。 2.3.6根據指揮部安排,負責儲備一定數量的農藥、種子等抗災救災物資。 2.3.7了解和督導受災縣(區)落實農業防災減災工作措施。 2.3.8在自然災害多發時期,組織安排人員值班,及時收集、核查災情,并報告災情動態。 2.3.9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開展防治技術培訓與指導,抓好各項防治技術措6、施的落實。 3預防、預警 3.1預警信息 加強與市氣象局的聯系,及時掌握市氣象局的低溫凍害等預警信息,全市農作物病蟲害監測網絡信息及病蟲情報,全市農情調度系統網絡信息,全市農業信息網絡信息,各市和縣(區市)農業重大災害發生情況的傳真電報、報告等。 3.2信息采集 3.2.1采集途徑:市農業局與縣(區)農業部門穩定暢通的信息交換渠道,與各設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農業信息網絡系統。 3.2.2采集內容:溫度、濕度、降水、光照等氣候條件,水文、汛情等水文資料;農業災害災種、發生時間、地點、范圍,農作物受災、成災、絕收面積;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的越冬和越夏情況、預測預報結果、發生流行趨勢、發生危害面積7、損失程度和防治措施;農作物損失程度,畜禽缺草料情況,農田及農業基礎設施損毀情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采取的對策措施等。 3.3信息報送 3.3.1實行分級上報,歸口處理。農業災害發生后,由市、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3.2農業重大災害信息應立即上報。因不可控因素一時難以掌握詳細農業重大災害信息的,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核查,3日內補報詳情。 3.3.3一般性農業災害信息定期逐級上報。 3.4災情信息發布 農業重大災害信息由各級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指定專門部門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自行發布。 3.5預警報告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立即8、發出農業災害預警: 3.5.1收到氣象部門的低溫凍害預測預報。 3.5.2收到植保部門的病蟲情報和預測預報結果。 3.6預防控制 3.6.1組織、思想準備。不斷完善農業防災減災組織,落實責任制。加強宣傳,強化有關部門和農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做好防大災抗大災的思想準備。 3.6.2工程準備。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農田設施、大棚設施、畜禽圈舍、養殖魚塘等的加固和防護。3.6.3預案準備。根據農業重大災害的發生規律,修訂完善不同類型災害的應急預案,確定防御重點。研究制定關鍵時段、重點地區和薄弱環節的農業抗災救災、恢復生產措施。指導自然災害多發地區的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適應性種植,提高農業生產的避災抗9、災能力。 3.6.4物資、技術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要的種子、農藥、飼草料等救災物資。積極組織培訓,推廣農業防災減災技術,開展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攻關。 3.6.5適時防控。及時組織搶收已成熟的農作物,對尚未成熟和來不及搶收的農作物,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護措施。 接到低溫凍害等災害預報后,及時與有關部門協調,立即組織、指導農民采取熏煙、覆蓋、灌水及噴施植物抗寒劑等相應防范措施。及時組織機防隊和群眾對農作物病蟲害進行適期防治。 4災害分級和應急響應 根據農業災害發生范圍、強度和受災面積,分四級啟動應急響應。 4.1一級應急響應 4.1.1一次突發性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一級響應: (1)受10、災面積(指因災害造成田間農作物產量損失10以上的面積)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20以上。 (2)病蟲害發生面積占作物種植面積的20以上。 (3)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劃為一級響應的農業自然災害。 4.1.2一級響應行動 (1)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啟動市級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召開成員單位會議,安排部署救災工作,并報告市政府。同時將災情上報市政府及省農業廳。 (2)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派出救災工作組,深入災區調查了解受災情況,指導災區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3)根據災區救災工作的需要,研究提出支持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意見,及時下達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并根據災害發生范11、圍和程度,建議市政府從市長預備金中安排部分救災補助資金。同時,市農業局向省農業廳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 (4)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幫助災區調劑、調運恢復農業生產所需救災物資。 (5)監督縣(區)農業部門落實救災應急措施,規范使用救災資金和物資。 4.2二級應急響應 4.2.1一次突發性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二級響應: (1)受災面積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520。 (2)病蟲害發生面積占作物種植面積的1520。 (3)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劃為二級響應的農業自然災害。 4.2.2二級響應行動 (1)召開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成員會議,研究部署救災應急工作,向12、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災情,申請啟動市級農業災害應急預案。市農業局向省農業廳申請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 (2)根據災區救災工作的需要,決定是否派出救災工作組深入災區調查了解災情,指導幫助災區開展農業救災工作,是否下達市級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 (3)研究提出支持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意見。 (4)根據災區要求,幫助災區調劑、調運恢復農業生產所需救災物資。 4.3三級應急響應 4.3.1一次突發性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三級響應: (1)受災面積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015。 (2)病蟲害發生面積占作物種植面積的1535。 (3)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劃為三級響應的農業自然災害。 4.13、3.2三級響應行動 (1)受災縣(區)農業部門立即召開市州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會議,啟動本級應急預案,并向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情況,做出工作部署。 (2)根據災區救災工作的要求,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派出救災工作組或專家指導組,調查災情,指導災區救災工作。(3)研究提出支持災區恢復農業生產的意見,市農業局向市財政局申請市級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4)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根據災區要求,幫助災區調劑、調運救災種子、農藥、肥料等。 4.4四級應急響應 4.4.1一次突發性災害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四級響應: (1)受14、災面積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下, (2)病蟲害發生面積占作物種植面積的15以下。 (3)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劃為四級響應的農業自然災害。 4.4.2四級響應行動 受災縣(區)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本級政府應急預案,并向市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受災縣(區)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派出工作組核查災情,加強農業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縣(區)農業部門向市財政、農業部門申請農業救災補助資金。 4.5應急解除 當農業災害結束,農業生產恢復正常時,由同級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宣布應急解除。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置 督促、幫助、指導災區農15、民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及時搶種、補種、改種各類應時農作物。 5.2協調救助 根據災區需求,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按照程序及時組織區域間種子、化肥、地膜、農藥、柴油等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的調劑、調供。 積極與銀行、信用社協商,幫助災區協調恢復生產所需貸款。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對農業損失、農業設施裝備財產損失的保險賠付等工作。 6應急保障 6.1資金保障 處置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所需財政經費,按市財政局的有關規定執行。 6.2物資保障 各級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應根據需要儲備一定數量的農業抗災救災物資,以備救災應急。6.3信息保障 各級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要加強農業災害16、信息體系建設,實現上下暢通,達到早預報、早發現、早處置的要求。加強通訊設施建設與維護,保障應急工作中的電話、網絡等信息渠道暢通。 6.4職責保障 各級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要完善內部責任制,保證應急工作有專人負責,并定期對救災應急工作專門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6.5宣傳保障 各級農業局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要組織各類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加強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7附則 7.1名詞術語 7.1.1本預案所稱農業,專指種植業。 7.1.2本預案中農業重大災害,是指低溫凍害(含冷害、霜凍、冰凍、雪災、寒露風等)、農作物病蟲害(稻瘟、紋桔病、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蝗蟲、農田鼠害等)等危害農業生產的突發性災害。 7.2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市農業局制定,由市農業局負責解釋。 7.3預案生效 本預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