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隧道襯砌鋼筋加工攪拌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165
2024-09-06
12頁
54KB
1、高速公路工程隧道襯砌鋼筋加工、攪拌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 布: 二XX年X月 目錄一、基本要求:3二、施工程序4三、鋼筋加工42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43中間彎制時,圓弧處的圓弧內半徑應大于15d;55鋼筋接頭5四、模板5五、混凝土工程6(一)材料6(二)配合比7(三)拌合7六、混凝土養護9七、拆模91拆模的時間規定:9八、襯砌施工注意事項10襯砌作業指導書一、基本要求:1、襯砌施工時,其中線、水平、斷面和凈空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復合式襯砌采用仰拱超前時,應根據對圍巖2、和支護量測的變形規律,確定二次襯砌的施作時間。3、防水層應采用無釘鋪設,并在二次襯砌灌注前進行。4、一般情況下,二次襯砌應在圍巖和初期支護變形基本穩定后施作。5、仰拱施工前,必須將隧底虛渣、雜物、積水等清除干凈,超挖應采用同級混凝土回填。6、仰拱宜超前拱墻二次襯砌,其超前距離宜保持3倍以上襯砌循環作業長度。7、邊墻基礎的擴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應結合邊墻施工一次完成。8處理欠挖時,嚴格按照測量組劃定的邊線開挖,嚴格控制裝藥量,盡量減少對圍巖的擾動。9基底應清除軟石、雜物。 (二)復合襯砌前應做好以下工作1復核隧道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分析圍巖穩定性特點,根據地質情況的變化及圍巖的穩定狀態,制定施3、工技術措施或變更施工方法。2對已完成支護地段,應繼續觀察隧道穩定狀態,注意支護變形、開裂、侵入凈空等現象,及時記錄,作出長期穩定性評價。 (三)二次襯砌施工前應做好下列工作:1襯砌所用原材料的質量及其貯運方式應符合有關規定。2應做好地下水引排工作,仰拱及基礎部位的虛渣及積水必須清理干凈。3防水層或噴層表面粉塵應清除并灑水濕潤。4施工機具、鋼拱架、模板臺車等必須經過檢查,并進行機械試運轉。二、施工程序 1材料及機械設備準備工作,施工前技術工作準備; 2鋼筋加工,基礎處理; 3安裝鋼筋及模板(包括預埋件的安設); 4攪拌混凝土,輸送到施工場地進行澆筑作業;5灑水保養,拆模。三、鋼筋加工1鋼筋加工必4、須按照技術部門所放大樣及下料圖加工,加工前鋼筋應除銹、調直;2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所有受拉光面圓筋(即級鋼),設計未作規定時,應作180的半圓彎鉤,彎鉤的內徑不得小于2.5d(d為鋼筋直徑,下同),平直段不小于3d;受拉級鋼筋要求彎轉135時,彎曲直徑不小于4d ,平直段長一般不小于5d;3中間彎制時,圓弧處的圓弧內半徑應大于15d;4用級鋼筋制作的鋼箍,其末端應做彎鉤,彎鉤的彎曲半徑應大于受力主鋼筋直徑,不少于受力主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5鋼筋接頭 搭接電弧5、焊時,接頭雙面焊接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 幫條電弧焊時,幫條長度雙面焊縫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不應小于10d; 電弧焊接的綁扎接頭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應小于10倍鋼筋直徑,也不宜位于構件的最大彎矩處。 鋼筋接頭采用搭接或幫條電弧焊時,應盡量做成雙面焊縫。 受力鋼筋焊接或綁扎接頭設置在內力較小處,并錯開布置,而接頭間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長度。 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四、模板采用鋼模板,模板表面光滑、接縫嚴密,支架采用鋼架為支撐架。安裝要求如下:1模板安裝,必須按設計圖紙測量放樣,重要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查校正;2模板安裝過程中,6、必須經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防傾覆;3模板架立之前應進行校樣及編號,防止倒用拼錯或將合適部位弄錯;4架設模板時應要保證接縫處平整嚴密,支架的支桿必須在兩個垂直的方向上,且用撐拉桿固定,以確保穩定;5不得利用邊墻支架兼做腳手架灌筑混凝土,以防模板走動變形,造成邊墻返工事故;6移動拱架模板時,應使模板完全脫離混凝土表面,方可移動到規定的位置,移動式拱架所用軌道其軌面不得出現下沉;7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設置專人負責經常檢查、調整模板的形狀及位置;對支架應加強檢查、維護;模板如有變形走樣,應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止混凝土澆筑。五、混凝土工程 (一)材料 1水泥 水泥品質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及有關部7、門頒布的標準規定; 選用水泥標號與混凝土設計標號相適應。 運送到工地的水泥,應有制造廠的品質試驗報告;試驗室必須進行復驗,必要時還應進行化學分析; 袋裝水泥到貨后,材料室應對其標明品種、標號、廠家、出廠日期,分類堆放; 堆放袋裝水泥,應設防潮層,距地面、邊墻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2骨料 砂石等骨料到料場購買,并由實驗室根據規定送至市政公司試驗室進行試驗,檢查是否合格;3采用可飲用水進行拌制。(二)配合比混凝土施工前,由實驗室提供配合比。(三)拌合1.后臺操作人員要嚴格掌握砼的配合比,攪拌站要掛配合比牌,砼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見下表(按重量計):材料名稱允許偏差(%)對高強砼原材8、料允許偏差(%)水泥、混合材料21粗、細骨料32水、外加劑212.砼攪拌前,應加水空轉數分鐘,將積水倒盡,使拌筒充分濕潤,攪拌第一盤時,考慮到筒壁上的砂漿損失,石子用量應按配合比的規定減半。3.投料順序依次為:石子、水泥、砂,使用外加劑時,應先將外加劑溶于水中再倒入拌筒內。4.砼自材料全部裝入攪拌筒中起,到開始卸料止,所用最短時間不少于下表規定的數值(單位:秒):砼坍落度攪拌機型攪拌機出料容量(L)(mm)25025050050030強制式自落式60909012012015030強制式自落式60906090901205.攪拌好的砼要做到基本卸盡,在全部砼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邊出9、料邊進料的辦法,嚴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經試驗人員同意,不得隨意加減用水量。6.摻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7.攪拌用水應是潔凈的水。(四)運輸砼采用罐車運輸。(五)澆筑1泵送砼入模; 2巖基上和雜物,泥土及松動巖石均應清除,巖基應沖洗干凈并排凈積水,如有承壓水,必須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經處理后方可進行澆筑,清洗后巖基在澆筑前應保持潔凈和濕潤; 3混凝土的澆筑,根據生產能力及設計要求,應按一定次序、方向,分段、分層進行。4混凝土澆筑應保持連續性,如因故中止且超過允許間歇時間, 則應按工作縫處理,若能重型者,仍可繼續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允許間歇時間(自出料起算到覆蓋上層混凝土時為止)見表3規10、定;表3 澆筑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混凝土澆筑時的氣溫t(C)普通硅酸鹽水泥允許間歇時間(分)2030901020135510195注:表中規定的時間未考慮外加劑作用及其它特殊施工和混凝土本身溫度的影響。5混凝土應使用振搗器實心密實,每一位置的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氣泡,并開始泛漿為準。6振搗器距模板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振搗器有郊半徑的1/2,并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六、混凝土養護 1混凝土拆模后,應及時灑水養護,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養護水的溫度應與環境溫度基本相同。2混凝土養護時間,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養護不得少于7d,有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養護不得少于14d。七11、拆模 1拆模的時間規定: 1)二次襯砌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時,方可拆模; 2)不承受外荷載的拱、墻,混凝土強度應達到5.0Mpa或在拆模時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被損壞并能承受自重; 3)承受圍巖壓力較大的拱、墻,封頂和封口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承受圍巖壓力較小時,要達到設計強度的70%。八、襯砌施工注意事項 1復合式襯砌設計結合圍巖的穩定狀態,綜合考慮斷面支護形式、開挖方法、施工順序和斷面的封閉時間等因素,力求充分發揮圍巖所具有的自承能力;設計與施工應密切配合,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等有關規定進行現場監控量測,并根據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支護參數,改進施工方法,以保證施工安全和結構12、強度。2模筑襯砌外輪廓線以外與初期支護間一般采用與模板襯砌強度等級相同的砼回填,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通過信息反饋調整預留變形量,以減少回填量。3洞口及洞身淺埋、偏壓段,施工中應注意觀察洞內地質條件及洞外地表的變化,并應進行必要的監控量測,及時了解圍巖與支護的受力狀態,當發現異常時,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確保施工安全。4、級圍巖采用臺階法或短臺階法施工,級圍巖采用短臺階(留核心土)法施工。支護采用先拱部后邊墻自上而下的順序施工,襯砌全斷面襯砌臺車。5噴砼采用濕噴工藝,施工中應設置噴射砼厚度的標志。噴射作業應分段、分片、分層,由上而下順序進行,當巖面有較大凹洼時,應先填平。當受噴面有滴水、淋水、集中出13、水點時,應預先進行處理。6錨桿桿體的抗拉力不應小于150KN,錨桿用的水泥砂漿,其強度不應低于M20。孔內灌筑砂漿應飽滿密實。錨桿必須安裝墊板,墊板應與噴砼面密貼。7鋼架應在初噴砼后及時架設,鋼架與圍巖間的間隙必須用噴砼充填密實,鋼架應全部被噴砼覆蓋,外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20mm。8復合式襯砌采用仰拱超前時,應根據對圍巖和支護量測的變形規律,確定二次襯砌的施做時間。二次襯砌施工時,灌注砼應振搗密實,防止收縮開裂,振搗時不應破壞防水層。二次襯砌拆模時,砼強度應達到有關規范的要求。9仰拱宜超前拱墻二次襯砌施工,其超前距離宜保持3倍以上襯砌循環作業長度。仰拱施工前,必須將隧底虛渣、雜物、積水等清除干凈,超挖應采用同級砼回填。仰拱施作應各段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仰拱施工縫和變形縫應作防水處理,其工藝及要求同襯砌拱墻的施工縫和變形縫。10襯砌背后的排水盲管應配合襯砌一次施工,施工中應防止襯砌砼或壓漿漿液侵入盲管內堵塞水路。11二次襯砌與初期支護間不應有空隙,二次襯砌完成后,按要求在拱頂預留壓漿孔進行回填壓漿處理。12砼施工應按照結構耐久性設計的有關要求進行,以確保隧道重要結構部位的正常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