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造工程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專項應急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184
2024-09-06
17頁
73.48KB
1、公路改造工程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方針和目的32 編制依據33 工程概況34 適用范圍45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45.1項目施工現場主要危險源識別45.1.1 高處墜落事故危險源識別45.1.2 物體打擊事故危險源的識別55.2可能發生事故的性質與后果57 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及職責分配67.1 應急領導小組67.2 組織機構的職責范圍7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時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7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86、使重度受害2、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8消防保衛職責97.3 應急中心的地點和機構98 危險源監控98.1 高處墜落事故危險源監控98.2 物體打擊傷害危險源監控99 預防與預警109.1 預防10預防高處墜落的預防措施1010 應急響應1310.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護措施1310.2 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措施135、事故控制后,封閉事故區域,采取措施,消除危害。1411 事故現場的應急措施1411.1 呼救1411.2 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自救1411.3 外部求援1511.4 接車1511.5 保護現場1512 事故報告162、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所列部門。1613 事故善后及處理17高處墜3、落、物體打擊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 方針和目的建筑施工現場流動性大,高空作業、交叉作業多,危險性較大,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項目部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4、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充分發揮我公司組織、指揮、調度、搶險、求助的職能,防止事態擴大,特制定本預案。2 編制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突發事件應對法2、 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和調查程序規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 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4、 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3 工程概況 項目部承建的xx線xx市xx區xx至xx新街公路改造工程第二標段K18+200-K33+010(ZK33+000)。總投資4.67億元。項目部xx線xx區xx至xx新街段公路改造工程第二標段位于xx省xx市xx區xx鎮和xx鎮境內,路線起于xx鎮xx村附近(起點樁號K18+200),路線向5、西延伸,在xx村附近分別上跨老國道xx線和xx二專線,設置互通立交連接xx路之后,路線向西北方向延伸繞過xx,于xx村接回xx公路并沿其舊路布設,路線越嶺之后繞開xx、xx、xx、xx、磚城等房屋密集的區域,之后路線開始逐漸爬坡,到達本標段終點xx隧道進口(終點樁號K33+010),主線全長14.81km,包括路基、橋涵、交叉、環保、水保等工程項目。本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6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為23m,分離式路基寬度為11.25m,汽車荷載等級公路級,計劃工期18月。4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市xx一級公路第二標段項目部路基高邊坡、橋梁施工中出現的和可能出現高處6、墜落、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準備和響應處理。5 危險源與風險分析5.1項目施工現場主要危險源識別5.1.1 高處墜落事故危險源識別架子工高空作業不帶安全帶,及安全帶不合格。臨邊作業人員違章跨越臨邊防護欄桿。橋梁腳手架搭設、臨邊防護不當。龍門架搭設時的墜落。高空架體搭設未按施工方案搭設。5.1.2 物體打擊事故危險源的識別在建工程基礎臨邊防護不當,造成物體打擊。在建工程腳手架、預留洞口、臨邊防護不當,造成物體打擊。起重吊裝作業過程中物料平臺臨邊防護不當的物體打擊。5.2可能發生事故的性質與后果高處墜落事故危險源的性質與后果:造成人身傷亡。物體打擊事故危險源的性質與后果:造成人身傷亡。項目部應急組織體7、系由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和各工點應急救援隊構成。6、應急組織體系預 制T橋梁一隊領導小組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安全總監路基施工二隊應急領導小組橋涵施工一隊應急領導小組橋涵施工二隊應急領導小組路基施工三隊應急領導小組路基施工一隊應急領導小組7 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組織機構及職責分配為了能夠及時處理高處墜落、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的緊急情況,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項目經理部成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從而形成全面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制訂具體實施步驟。7.1 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xx 項目經理 副組長:xx 項目總工 xx 項目安全總監xx 副經理 xx 副經理成 員:孫紅波 項目經核部部長黃 8、翔 項目辦公室主任魏官文 項目財務部部長郎貴軍 項目工程技術部部長柏春云 項目協調辦主任余日勝 項目物資設備部部長黃學珍 實驗中心主任夏能柱 項目安全副部長徐長榮 電工7.2 組織機構的職責范圍 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時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9、展服務工作。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 副組長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救援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10、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4、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5、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6、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7、協助外部救援機構傳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事故處理組職責1、提出搶救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5、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11、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消防保衛職責1、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2、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程序。3、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行。4、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5、保護受害人財產。6、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7.3 應急中心的地點和機構1、本工程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管理工作由項目部綜合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電話為:。每天至少一名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值班,并保證應急領導及必要的電話暢通。8 危險源監控8.1 高處墜落事故危險源監控高處作業經常在周邊臨空的環境下進行作業,施工條件12、差,危險因素多,必須加強監控管理。具體監控要求見相關專項預案。8.2 物體打擊傷害危險源監控物體打擊傷害是工程行業常見事故中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短,勞動力、施工機具、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具體監控要求見相關專項預案。9 預防與預警9.1 預防 預防高處墜落的預防措施在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高空墜落傷亡事故多發生在外腳手架施工、運用吊籃進行外墻施工、在建筑物臨邊作業、在孔洞邊作業,為了避免高空墜落事故發生,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面進行操作時,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的下額帶,以防止發生高空墜落事故時,帽飛人落。同時,施工人員所戴的安全帽必須是13、符合安全帽及其試驗方法GB28122007的要求。 所有在2米以上無防護措施且有墜落危險的施工作業必須帶好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施工人員所使用的安全帶必須符合安全帶檢驗方法GB60952009的要求。 在主體工程施工階段,必須在建筑物四周搭設鋼管腳手架進行立面防護,腳手架體的立面及水平面必須采用密目網和水平網進行防護,所使用的密目網和水平網必須符合安全網檢驗方法GB57262009的要求。 在水平構件上預留20CM150CM的洞口,必須采用硬質板材進行防護;超過150CM及其以上洞口,在洞口四周必須設置安全防護欄,高度不得低于1.1M,并在洞口下設置水平網進行防護。 腳手架必須安裝固定的14、安全防護欄 外防護腳手架必須高出施工作業面1.2米以上,對于高層框架結構的外防護腳手架,在施工作業面四周應搭設兩道護身欄。 高處作業人員衣著靈便,不準穿帶釘易滑鞋進行操作。 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要定期進行體檢,凡經醫生診斷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物體打擊預防措施 認真貫徹文明施工管理規定,材料堆放整齊、平穩,作業場地及時清掃,每天做到工完場清。 多層建筑施工,在計劃安排上要盡量避免立體交叉作業,確需進行立體交叉作業時,應事先采取隔離防護措施。 施工工程靠近必須通行的道路時,應在道路上方搭設堅固、密封的防護棚,防止落物傷害行人。高層施工周邊,應用架板、小眼立網與竹席密封,防止磚碴、15、石塊、螺釘等較小物體墜物傷人。 為了防止墜物傷害頭部,安全規程明確規定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戴好符合安全標準、具有檢驗合格的安全全帽,并系牢帽帶,否則,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高處作業人員應配帶工具袋,使用的小型及小型材料、配件等,必須裝入工具袋內,防止墜落傷人 清理的各樓層雜物,應集中放入垃圾桶或斗車內,并及時吊運到地面,嚴禁從窗內往外亂投擲物料。 在深坑內砌筑或澆筑砼等,所用材料均應用溜槽向下投料,不準采用傳磚和其他亂投的方法。 深坑(槽)或地下室周邊沿1M內,不準堆放配件、模板、鋼鋼筋、磚石等材料,防止落物傷人或土方坍塌。 搭設或拆除腳手架時,必須在作業區域設置警戒區,并由專人負責警戒16、,嚴禁無關人員穿越警戒區。拆除的架料、扣件,必須堆放整齊,統一吊運地面,嚴禁從高處向下投擲架管、架板、扣件等。翻架板時應事先清掃板上雜物。 施工工程的出入口,必須搭設堅固的防護板棚,棚的寬度要大于出入口,棚的長度應根據建筑物高度分別設置,一般以510M為宜. 樓層中堆放各種材料,配件等,距邊沿的距離應大于1.5M.靠進伸縮縫旁,不宜堆放材料. 上下傳送材料,特別是易滑的鋼材,繩結必須系牢,放止材料散 傷人. 鋼模板比較光滑,在臨邊外安裝和拆除鋼模板時,其下方應設危險警戒區,作業人員應站立在平穩的架板上,不得站在鋼管上作業.圓盤鋸上必須設置分割刀和防護罩,防止鋸下木料被鋸齒彈飛傷人所有井字架、門17、式架的吊籃,必須設置1M高的鋼筋網護欄、護門,防止磚頭等小型材料或斗車在垂直升降中墜落傷人。 在現場進行鋼筋張拉時,必須在張拉周圍 設置危險警戒區,任何人不得進入,張拉作業人員應在防護墻外進行張拉,防止鋼筋斷裂飛出傷人。10 應急響應10.1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護措施事故發生后:1、發現事故的人員立即通知現場值班人員,現場值班人員立即分析傷情并通知急救領導小組,組長:xx,電話:,副組長xx:2、項目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進行排險,防止事故擴大。如果項目部人員難以控制事態擴大,通信聯絡員夏能柱立即撥公司應急領導小組電話:何祥榮。3、現場指揮xx立即組織現場急救人員對高處墜落傷害人18、員進行現場緊急搶救(如人工呼吸、傷口消毒包扎)。4、現場救護措施完畢后,立即由急救人員將高處墜落傷害人員送進鄰近醫院。5、救援組立即對現場情況進行控制。6、消防保衛組立即組織危害區域無關人員撤離現場。7、事故控制后,封閉事故區域,采取措施,消除危害。8、項目部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相關部門。10.2 物體打擊事故的應急措施事故發生后:1、現場發現人員除將輕傷人員就近送附近醫院,如為重傷,立即通知應急小組,組長:xx,電話:,副組長xx:。2、項目應急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人員做好個人防護進行排險,防止事故擴大。3、事故發生后,項目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疏散現場危害區域無關人員撤離。19、4、現場救護人員根據傷員的受傷程度、部位,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分類,按傷員傷情的輕重緩急采用相應的急救措施,若傷者出現昏迷或骨折,項目部應拔打120急救。救護人員未到之前對傷者進行緊急現場搶救(如:酒精消毒、傷口簡易包扎處理)。如傷勢較重,應立即將受害人員送到就近的xx醫院,進行檢查治療。5、事故控制后,封閉事故區域,采取措施,消除危害。6、項目部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有關部門。11 事故現場的應急措施11.1 呼救當工地發生傷害事件,最先發現情況的人員應大聲呼叫,呼叫內容要明確,地點或部位發生的情況,并將信息準確傳出。聽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責任將信息報告給與其最近的項目經理20、部管理人員、搶救小組成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處。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的組織工作。11.2 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自救迅速移走周圍可能繼續產生危險的墜落物、障礙物。為急救醫生留通道,使其可以最快速度到達傷員處。高空墜落不僅產生外傷,還產生內傷,不可急速移動或搖動傷員身體。應多人平托住傷員身體,緩慢將其放至于平坦的地面上。發現傷員呼吸障礙,應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發現出血,應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可在傷口近心端結扎,但應每半小時松開一次,避免壞死。動脈出血應用指壓大腿根部股動脈止血。11.3 外部求援應急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并將工程所在位置、工程名稱、聯系人、事故種類、21、傷害情況等通知醫務人員前來救護。如遇特殊情況應撥打110通知警方前來協助搶救傷員。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必須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建筑物,以利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安全員負責將傷亡傷害情況及時報告公司安全部門。11.4 接車接車員迅速趕到路口接車,引領急救車從具備駛入條件的道路迅速到達現場。11.5 保護現場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在組織自救的同時,應派人保護現場,防止事情擴大,為今后的事故調查提供真實依據。項目部及施工管理人員應立即在現場維持秩序,在現場周圍設置警戒范圍,勸阻無關人員離開現場,防止其它相關事件的發生。在醫護人員來到后,項目施工管理人員和班組長應協助救治傷員并派專人22、隨救護車前往醫院(提供受困人員方位、協助搶救),項目經理及其它施工管理人員應保護好現場(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散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由專人負責,做出標志、繪出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并按規定移交有關人員處理)。在現場搶救的同時,項目經理在報警的同時,應將事故情況立即向公司部門領導報告,并寫出事故報告。12 事故報告1、根據國家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的要求,重在事故發生后,接到基層單位事故報告,公司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應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后立即將所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情況,報告上級管理部門(建委)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并報告所在省、自23、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管理部門。2、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報告并上報所列部門。1)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單位;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的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5)事故報告單位。13 事故善后及處理1、公司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到現場后應根據現場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組織,專人分工負責組織搶救工作,統一調派所需的車輛、人員、物資,派人協助指揮交通、疏散人群,努力將事故造成的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的限度;2、派專人協助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3、派專人進行事故善后處理事宜;4、根據事故調查組認定的事故原因的分析,舉一反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根據事故責任分析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觸犯法律的將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