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標段路基工程基床表層施工作業指導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0232
2024-09-06
10頁
85.50KB
1、高速鐵路一標段路基工程編號:基床表層施工作業指導書單 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年 月 日發布 年 月 日實施目 錄1、適用范圍錯誤!未定義書簽。2、作業準備錯誤!未定義書簽。3、技術要求錯誤!未定義書簽。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5、施工要求46、勞動組織107、材料要求118、設備機具配置119、質量控制及檢驗1110、安全及環保要求13高速鐵路路基工程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適用于新建高速鐵路基床底層滿足要求后,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作業。2、作業準備(補充技術準備,配比)2.1 基床表層填筑前應該滿足本作業的施工條件,包括場地、拌和站、人員和機械的要求。2.2 2、場地準備路基基底施工完畢后,需要進行預壓的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堆載和沉降觀測,且沉降觀測結果滿足評估標準,并通過審查簽證;不需要進行預壓的,須通過檢查驗收。 場地內已將堆載土挖除,并滿足基床底層驗收要求。2.3 拌和站準備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客運專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中的相關要求。 拌和站的生產能力須滿足基床表層填筑高峰期的需要。 拌合站應通過監理及業主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級配碎石生產。2.3 人員配備人員按每作業段配置。2.4 進場材料的質量檢查基層表層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現行客運專線基層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3、的規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與上部道床及下部填土之間應滿足D154d85的要求。當與下部填土之間不能滿足此項要求時,基床表層應采用顆粒級配不同的雙層結構,或在基床底層表面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當下部填土為化學改良土時,可不受此限制)。每一壓實層全寬應采用同一種類的填料。基床表層填料采用級配碎石,其規格應符合下列要求:(1)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磯磨損率不大于30%。(2)粒徑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鈉溶液浸泡損失率不大于6%。(3)粒徑小于0.5mm的細集料的液限不大于25%,其塑性指數小于6。(4)不得含有粘土及其它雜質。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2000m3抽樣檢驗1次顆粒級配、顆粒密度、黏土4、及其他雜質含量、大于22.4的組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含量;其他項目每一料場抽樣檢驗2次。監理單位按施工單位抽樣數量的10%平行檢驗或20%見證檢驗,每料場至少檢驗1次。檢驗方法:在料場抽樣進行室內試驗,并在每層的填筑過程中目測檢查級配有無明顯變化。級配碎石的粒徑級配應符合下表中規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粒徑級配范圍表方孔篩孔邊長(mm)0.10.51.77.122.431.545過篩質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基床表層填料材質、級配必須經室內試驗及現場填筑壓實工藝試驗,保證其孔隙率、地基系數、變形模量及動態變形模量符合設計要求并確定填筑工藝參數,方可正式填筑5、。2.5機械配備主要機械設備有: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膠輪壓路機、小型夯實設備、自卸汽車和級配碎石(瀝青)攤鋪機等。檢測設備有:K30平板載荷試驗、Evd動態平板載荷試驗、Ev2變形模量試驗、含水率試驗、密度試驗等試驗儀器及配套設備。2.6 試驗段的選定2.6.1試驗段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可選在填方工程數量集中、施工時間較長或需要盡早開工填筑完成的地段。2.6.2試驗段應在長度不小于100m的地段進行填筑壓實工藝試驗,確定松鋪系數或壓實系數、最佳壓實遍數與壓實組合、最佳施工含水量等工藝參數,并報監理單位確認。試驗段確定施工人員組成及分工,繪制質量管理框圖;并確定每一作業段6、的合適長度或面積。3、技術要求3.1 要求中心試驗室按客運專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嚴格執行試驗項目,滿足要求的級配碎石方可進場。 3.2虛鋪厚度嚴格按照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嚴格控制。3.3 沉降觀測標宜用鮮明顏色標明,并加設簡易保護罩;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巡邏,嚴禁沉降觀測標遭人為破壞。3.4碾壓時保證主動輪朝向施工前進方向,原路返回再向前碾壓時開始錯輪。壓路機不得停在未壓實的基床上,不準在上面急剎車、急轉彎和調頭。3.5振動壓路機前進、后退換檔時,應先關振動再換檔。若需停機時必須先停振再停機。3.6終壓成型前應檢測一次標高,若發現高程誤差超過規定時,進行處理后再整平碾壓。3.7縱向應7、避免工作縫。3.8采用雙基準鋼絲施工,應設置明顯的進車口,防止料車壓斷鋼絲。3.9在料倉上部安裝15cm的篩子,以緩沖上料時的沖擊壓力。3.10攤鋪機前面安排兩人專門負責清除攤鋪機履帶前面的混合料,防止攤鋪機在行走過程中造成熨平板較大的起伏。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見圖4.1所示。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攪拌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階段測量放樣檢驗修整基床底層拌合運輸碾壓修整養護攤鋪檢測試驗圖4.1 基床表層施工工藝流程圖5、施工要求基床表層的填筑宜按驗收基床底層、攪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修整 “四區段”和拌合、運輸、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 “六流程”的施工8、工藝組織施工。攤鋪碾壓區段的長度應根據使用機械的能力、數量確定。區段的長度一般宜在100m以上。5.1 測量放樣由測量班進行設計斷面中、邊線樁的恢復工作。現場應對定出的中、邊線樁進行保護。邊坡兩側超填寬度不宜小于50cm,以利于路基邊緣的壓實。采用兩根鋼絲作為攤鋪機的攤鋪基準線,鋼絲長250米,用緊線器張緊,撓度不超過規定值。為保證精度和防止誤差,標高用兩臺水準儀同時進行測量。基準線每10米設支撐樁,樁的標高由精確測量所得。5.2修整基床底層基床底層預壓卸載后,應對路基面清掃干凈,并重新碾壓,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基床表層施工。5.3 攪拌運輸5.3.1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必須采用廠拌法施工,拌9、和設備應計量準確,混合料必須進行材質及級配試驗,材質及級配均要符合客運專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暫行技術條件的規定要求。5.3.2 級配碎石宜采用大噸位自卸車運輸,裝料時保證混合料不離析。保證足夠的運輸車輛,確保攤鋪機能夠不間斷的連續攤鋪。車輛運輸過程中用防水蓬布覆蓋,運料汽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汽車掛空擋,靠攤鋪機推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5.4 攤鋪、碾壓5.4.1 每層的攤鋪厚度應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嚴格控制。5.4.2 攤鋪時以日進度需要量和拌和設備的產量為度,合理計算卸料需要量。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的攤鋪可采用攤鋪機或平地機進行,級配碎石頂層必須用攤10、鋪機攤鋪。用平地機攤鋪時,必須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網控制填料量,方格網取決于上料車的容量,橫向應分別在路基兩側及路基中心設方格網樁,用攤鋪機攤鋪時,應根據攤鋪機的攤鋪能力及拌和廠的拌和能力配置運輸車輛,使攤鋪機的攤鋪作業能夠不間斷的連續進行。5.4.3碾壓過程按工藝試驗得到的最優碾壓遍數和程序進行,表面須平整。5.4.4 碾壓設備宜采用三輪壓路機、重型光輪振動壓路機;直線段,應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曲線段,應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5.4.5 各區段交接處應相互重疊壓實,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小于2.0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輪跡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11、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0m。5.4.6 橫向接縫處填料應翻挖并與新鋪填料混合均勻后再進行碾壓,縱向應避免工作縫。5.4.7 局部表面不平整應進行補平,碾壓后的基床表層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5.4.8 當表面尚處濕潤狀態時應立即進行碾壓。發現表面水分蒸發較多,應在其表面噴灑適量水分,再進行碾壓。5.5檢測質檢、試驗人員按驗收標準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再報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填筑。5.6基床表層養護級配碎石鋪設并檢測合格后,嚴禁在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已完成的基床表層檢測合格后進行灑水或覆蓋養護3-7天,養護期間嚴禁車輛通行。5.7 邊坡臨時排水措施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層表12、面不應有積水,應按設計做排水橫坡,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斷施工時,必須將施工層表面及時修理平整并壓實。5.8 沉降、位移觀測按照“路基工程沉降變形觀測作業指導書”中的相關規定項目與頻率進行,注意對各種觀測元器件的保護。5.9 監理抽檢施工方自檢合格后及時報監理抽檢,只有經監理抽檢確認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6、勞動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每作業段人員配置:負責人1名,技術主管1名,領工員2名;指揮卸料位置人員3名;測量人員4人;試驗檢測人員4人;其他機械工、普工3060人。7、材料要求基床表層級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徑、級配及材料性能應符合鐵道部客運專線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暫13、行技術條件的規定中的相關要求。8、機械設備配置8.1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122裝載機臺123推土機臺244平地機臺125攤鋪機臺16壓路機臺247小型打夯設備臺258自卸汽車臺20309灑水車臺18.2主要檢測設備有:K30平板載荷試驗、Evd動態平板載荷試驗、Ev2變形模量試驗、含水率試驗、密度試驗等試驗儀器及配套設備。9、質量控制及檢驗9.1各項質量控制指標操作須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和變形模量EV2檢測規程(鐵建設2005188號)試驗要求進行,其各項控制指標參數取值按表5.1有關規定。有砟軌道填筑層壓實質量的檢測項目為地基系數K30、孔隙14、率n和動態變形模量Evd,無砟軌道填筑層壓實質量的檢測項目為地基系數K30、孔隙率n、動態變形模量Evd和二次變形模量Ev2,數量應符合以下規定: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壓實層抽樣檢驗孔隙率、動態變形模量2個斷面,每個斷面左、中、右各1點,共6點;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地基系數4點;沿線路縱向每100m每填高約90cm抽樣檢驗二次變形模量4點,測點布置見圖9.1。圖9.1 路堤填筑檢測項目平面布置示意圖表9.1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壓實質量標準軌道類型厚度填 料壓實標準地基系數K30(MPa/m)動態變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變形模量Ev2(MPa)有砟軌道0.60.6515、m級配碎石1905518%無砟軌道0.4m級配碎石1905518%1209.2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厚度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2中規定。表9.2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厚度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級配碎石-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量9.3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表面中線高程、路肩高程、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3中規定。表9.3 基床表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中線高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2路肩高16、程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點水準儀測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0,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尺量5橫坡0.5%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10點2.5m長直尺量7厚度-20mm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點水準儀測量10、安全及環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做好各種工程車輛的檢修與維護、消除事故隱患,不使用帶病設備;做好司機的安全教育,落實安全責任制;做好線路沿線臨時便道的交通警示設置,杜絕交通事故。10.1.2施工過程中,指派專人負責各種機械設備安全作業范圍監督、檢查,杜絕傷人事故的發生;特殊路基等處設置護攔等安全設置。10.1.3做到現場布局合理,施工組織有序,材料堆碼整齊,設備停放有序,標識標志醒目,環境整潔干凈,實現施工現場標準化、規范化管理。10.2 環保要求10.2.1棄料理必須棄放到指定的棄場,嚴禁棄放路基兩側附近。10.2.2合理安排好施工場地的臨時排水,完成填筑后,及時對路堤邊坡進行防護,避免造成水土流失而污染到附近水域或農田。10.2.3城鎮內施工注意合理安排施工時間,設置臨時減噪結構,減少對鄰近居民的噪音污染。